OA表单管理员枚举值设置及管理办法
OA系统管理规定

OA系统管理规定OA系统管理规定1:概述该文档旨在规范和管理OA系统的使用,确保公司各部门能够有效地利用该系统进行工作。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OA系统的员工。
2: OA系统访问权限2.1 鉴权机制2.1.1 每位员工在使用OA系统前需通过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系统。
2.1.2 员工的账号和密码应保密,切勿与他人共享账号和密码。
2.1.3 管理员对员工账号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应按照权限管理制度进行操作。
2.1.4 员工离职或调岗时,其账号应立即停用或调整其访问权限。
2.2 权限控制2.2.1 系统管理员应根据员工的职责和需要,合理设置对应的权限,确保员工仅能访问和操作其职责范围内的功能和数据。
2.2.2 员工不得私自更改或泄露他人的权限信息。
2.2.3 职务变更或部门调整后,员工的权限应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3: OA系统使用规范3.1 系统登录与注销3.1.1 员工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登录,并在离开工作岗位时及时注销登录。
3.1.2 禁止将登录信息泄露给他人,避免他人冒用身份登录OA 系统。
3.2 文件管理3.2.1 员工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将工作文件存储在规定的文件夹中,避免随意存放或删除文件。
3.2.2 禁止在OA系统中存储涉密文件和未经授权的机密文件。
3.3 邮件和消息通信3.3.1 员工应使用OA系统进行公司内部邮件和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禁止使用非官方通信工具。
3.3.2 业务沟通需保持文明、规范的语言,禁止传播违法、有害、不良信息。
4: OA系统维护与安全4.1 系统维护4.1.1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OA系统进行备份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4.1.2 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处理员工对系统故障的报告,并按照紧急情况和优先级进行问题解决。
4.2 安全管理4.2.1 OA系统应配备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软件,确保系统的安全。
4.2.2 员工在使用OA系统时,应注意防范计算机、恶意软件和网络钓鱼等安全风险。
oa表单基础操作说明

oa表单基础操作说明目录一、调用表单模板 ............................................................................................................................................................. - 1 -二、表单基本操作 ............................................................................................................................................................. - 2 -1.黄色区域必填项................................................................................................................................................... - 2 - 2.具体填制输入类型............................................................................................................................................... - 2 - 1)文本类型:手工输入内容(图5)........................................................................................................ - 2 - 2)下拉类型:下拉选择(图6)................................................................................................................. - 3 - 3)日期选择(图7)........................................................................................................................................ - 3 - 4)插入附件(图8)........................................................................................................................................ - 4 - 5)重复表(添加行)....................................................................................................................................... - 4 - 6)复选框勾选.................................................................................................................................................... - 4 - 7)关联数据......................................................................................................................................................... - 5 - 8)模板编号与流水号(图18)................................................................................................................... - 6 - 9)手写签字......................................................................................................................................................... - 7 - 三、审核/审批说明............................................................................................................................................................ - 7 -1.在右上角填写意见自动匹配到表单栏目...................................................................................................... - 7 - 2.在表单栏目中填写意见、签字及日期.......................................................................................................... - 8 - 四、流程说明....................................................................................................................................................................... - 9 -1.查看流程................................................................................................................................................................. - 9 - 2.竞争执行.............................................................................................................................................................. - 10 - 3.条件判定.............................................................................................................................................................. - 10 -4.手动选择下一节点执行人员 ......................................................................................................................... - 11 - 五、存档............................................................................................................................................................................. - 13 -1.表单处理完毕后存档....................................................................................................................................... - 13 - 2.在协同“已办事项”中进行存档...................................................................................................................... - 15 - 3.存档文件查询..................................................................................................................................................... - 15 -在oa界面中点击菜单栏中的“个人空间”,在“个人空间”下找到“我的模板”,“我的模板”下方显示的表单为常用表单模板,如果调用更多模板点击右侧“更多”,打开后如图2,“我的模板”下有“发文模板”、“收文模板”、“签报模板”(绩效申诉单、来电处理单、内部材料报批单、对外材料报批单在“签报模板下”)、“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各管理类别模板,选择打开进行填制。
致远OA-流程表单制作

表单制作:需注意的是只可用文本框和重复表。
其他控件皆不可用。
双击控件,弹出下框:修改域名称,数据类型一定要是文本。
保存。
在流程表单制作里面点击新建,选择要导入的表单(xsn格式)。
修改字段类型设置计算公式操作设置,设置自动带入设这部的原因在于,审批走到某节点时,需要签字,但不允许此节点操作其他字段在建审批流时,找到对应节点,点击节点属性,将表单绑定修改了,此节点审批时就可以完成签字,但不能操作其他字段。
查询设置:下方显示的是查询内容的预览情况,可以根据这些去调整输出数据项。
自定义查询项用于查询时输入查询条件。
统计设置类似于查询设置。
不同处是可以将统计项进行按条件的统计。
例如按部门不同,统计出呈送单每个部门发起的数量。
根据下方预览,可以去调整统计项、统计分组项。
流程设置:目前系统最常用的是组、岗位、相对角色。
组可以在system里面设置,将组员添加进入某个组之后,流程设置时选择该组。
相对角色主要用于设置部门负责人、部门分管领导等特殊的相对角色。
某个节点里面有多个审批人时需要设置执行模式,单人执行为上节点提交审批时,手动选择审批人,审批人限定为此组里面的某个人,且只能为一个人。
多人模式是指上节点可以选择此组里面的多个人进行审批。
全体执行是指此组里面的所有人都需要审批。
竞争模式是指此组里面谁都可以审批,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审批通过,流程即可以往下走。
节点期限用于统计绩效。
设置之后,可以登录system帐号,统计审批超时情况。
上图中节点权限,对应的权限设置为system帐号里面的节点权限设置。
当节点类型设置为某一节点类型时,处于该节点的审批人,即可以完成该节点类型拥有的权限操作。
分支条件此处为设置自动条件的页面。
用处举例:当发起者部门不同时,其下节点审批的角色不同。
发起者部门等于董办时,走发起者部门主管这条线。
发起者为董办文控组时,走发起者部门分管领导这条线。
此处也可以设置手动条件,即让上节点自己去选择到底该走哪条线。
oa权限管理制度

oa权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内部OA系统的权限管理,保障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和合理利用,制定本权限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在OA系统的使用和权限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和执行本制度。
二、权限管理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对OA系统权限的获取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和信息安全政策,不得超越职责范围和权限要求。
2. 最小权限原则: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员工获取OA系统权限应当以最小权限原则为基础,即权限应当根据员工工作需求和职责范围来设置,避免过高的权限带来的安全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
3. 分级管理原则:OA系统的权限应当根据员工的岗位分级设置,对于高风险的权限需经过审批流程才能获取,并按照权限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三、权限管理流程1. 权限申请员工需要获取OA系统的权限,需向上级主管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权限的理由和必要性。
上级主管审核后,将审批意见提交给信息技术部门。
2. 权限设置信息技术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和上级主管的审批意见,设置相应的权限。
在设置权限时,遵循最小权限原则,确保员工只获取必要的权限。
3. 权限审批对于高风险的权限,需经过审批流程才能获取。
当员工需要获取高风险权限时,需提交相关申请文件,信息技术部门进行严格审批,并征得相关部门的意见。
4. 权限变更员工职务调整或者工作变化时,权限需要相应调整。
员工需向上级主管提出变更申请,上级主管审核后提交给信息技术部门进行权限变更。
5. 权限撤销员工离职或者工作需要时,需及时撤销相关权限。
上级主管在员工离职或者工作变动时,需及时通知信息技术部门进行权限撤销。
四、权限管理责任1. 上级主管责任上级主管负责审批员工的权限申请,遵循最小权限原则,确保员工获取的权限符合其工作需求和职责范围。
2. 信息技术部门责任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设置、审批和管理OA系统的权限。
在权限设置时,需根据员工的申请和上级主管的审批意见,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3. 员工责任员工在使用OA系统权限时,需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超越自己的权限范围进行操作。
oa系统管理规范

oa系统管理规范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OA 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日常运营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为了确保 OA 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特制定以下 OA 系统管理规范。
一、系统登录与账号管理1、每位员工应使用分配给自己的账号登录 OA 系统,不得借用、盗用他人账号。
2、首次登录后,应及时修改初始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密码应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3、如忘记密码,应通过系统提供的找回密码功能或联系系统管理员进行重置,不得随意尝试猜测密码。
4、员工离职时,所在部门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注销其账号。
二、系统使用规范1、熟悉系统功能员工应在使用前充分了解 OA 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工作延误。
2、规范操作(1)在系统中填写、提交、审批各类表单时,应认真、准确、完整地填写相关信息,不得随意省略或填写错误信息。
(2)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跳过必要的步骤或私自更改流程。
(3)对系统中的通知、消息等应及时查看和处理,避免延误工作。
三、信息发布与共享1、发布信息(1)在 OA 系统中发布的信息应真实、准确、合法,不得发布虚假、违法、有害或敏感信息。
(2)遵循相关的信息发布审批流程,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发布重要信息。
2、信息共享(1)合理设置信息共享范围,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对于共享的信息,应尊重知识产权,不得随意篡改、复制或传播。
四、文件管理1、上传文件(1)上传的文件应符合系统要求的格式和大小限制。
(2)文件命名应清晰、规范,便于查找和识别。
2、下载与保存(1)下载文件时应注意保存路径,避免文件丢失。
(2)对于重要文件,应及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五、工作流程管理1、发起流程(1)按照实际工作需求发起相应的流程,并填写必要的说明和附件。
(2)发起流程前,应确认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审批流程(1)审批人员应及时处理待审批的流程,不得无故拖延。
OA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OA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12月27日目录一、协同工作 (5)1、A8的正文类型都支持什么格式,是否支持p d f格式的? (5)2、个别客户端,看不到协同的流程图? (5)3、发起人是否可以对已经发起的协同做流程修改? (5)4、为什么我调用了协同模板后不能更改正文的类型? (5)5、新建流程时如何控制整个流程的权限,如何控制每个节点的处理的权限? (6)6、如何在协同中设立一些模板格式? (6)7、协同中对某个节点设置处理时间可以自定义时间长短吗? (6)8、协同、表单和公文的流程并发和串发的的最大显示数是多少? (7)9、在协同的权限中添加了公告审批和新闻审批的权限,应如何使用? (7)10、协同里面有没有一种权限,节点处不处理对实际流程的流转是没有影响的? (8)11、新建协同,发起人设置的处理期限和在流程中,针对每个节点设置的处理期限,有什么不同么? (8)12、格式模板、流程模板不能进行预归档? (8)13、在A8中能够打开O f f i c e2007的文件么,可以打开d o c x的文件么? (8)14、询问处理协同时,暂存待办与存为草稿有什么区别? (9)15、协同中的附件,能够在线更改么? (9)16、在协同中如何盖章? (9)二、表单应用 (10)1、表单制作中赋值的问题 (10)2、如何调整签章文本框大小 (10)3、如何赋予重复项表编辑权限 (10)4、在制作表单的时候,操作设置中,初始值设置的时候,数据值的系统变量中显示枚举值。
这是为什么? (11)5、修改一个已经发布表单的“基础信息”中的“不能为空”选项,保存时提示“不能修改表单项内容,否则原来内容将被删被删除”,这个为什么? (11)6、流程状态是否结束能否从表单查询中查出来 (11)7、如何实现对一段时间内的表单数据的查询? (12)8、表单保存以后,还是不能在我的模板中看到表单 (12)9、表单中如何进行大小写转换? (12)10、表单无法提交,I E报错 (12)11、I n fo p at h中的表单是中有些显示的字段是写错了,已经导入到A8中了,如何修改。
公司oa权限管理制度

公司oa权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OA系统的权限管理,保障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OA系统的员工,包括管理员、普通员工等。
第三条公司OA系统的权限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注册、角色分配、权限管理、操作审批等内容。
第四条公司OA系统的使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用于违法违规活动。
第五条管理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漏洞。
第二章用户注册第六条任何员工要使用公司OA系统,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进行注册。
第七条用户注册时应当选择安全性高的密码,并妥善保管,不得泄露他人。
第八条管理员对注册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OA系统。
第九条如果员工离职或调动,应当及时注销其账号,并将权限转移或收回。
第十条管理员应当保护用户信息的隐私性,不得私自泄露用户信息。
第三章角色分配第十一条管理员根据员工的职责、权限需求等,制定不同的角色并分配相应权限。
第十二条管理员应当定期对角色和权限进行调整,确保权限与职责相匹配。
第十三条员工在变更职位时,应当及时调整其角色和权限。
第十四条管理员不得擅自变更用户的角色和权限,须征得用户同意。
第四章权限管理第十五条普通员工只能查看、使用与其职责相关的信息,不得随意查看他人信息。
第十六条管理员应当根据权限管理策略,设定权限范围,避免权限过大或过小。
第十七条用户不得利用权限进行非法活动,不得将权限泄漏给他人。
第十八条管理员应当对权限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操作立即处理。
第五章操作审批第十九条涉及敏感信息的操作,必须经过审批方能进行。
第二十条审批人应当按照权限管理规定进行审核,确保操作合法合规。
第二十一条操作审批记录应当留存并定期进行复核,以备日后查验。
第二十二条用户在操作前应当自行检查权限是否足够,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操作。
第六章安全保障第二十三条公司OA系统的安全由管理员负责,应当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oa系统管理规范

oa系统管理规范OA 系统管理规范一、引言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OA 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日常办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 OA 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OA 系统的使用范围OA 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日常办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公文流转:包括收文、发文、签报等。
2、流程审批:如请假、报销、采购等各类审批流程。
3、信息发布:公司通知、公告、新闻等的发布。
4、文档管理:各类文档的上传、下载、共享。
5、内部沟通:邮件、即时通讯等功能。
三、用户账号管理1、用户账号的申请新员工入职时,由所在部门提出 OA 系统用户账号申请,填写《OA 系统用户账号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给信息化部门开通账号。
2、用户账号的权限设置根据员工的岗位和工作职责,为其设置相应的 OA 系统操作权限。
权限的变更需由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信息化部门进行调整。
3、用户账号的密码管理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密码,不得将密码告知他人。
密码应定期更换,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如忘记密码,可通过系统提供的密码找回功能或联系信息化部门进行重置。
四、OA 系统的登录与使用1、登录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在浏览器中输入 OA 系统的网址进行登录。
2、使用规范(1)用户应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使用 OA 系统,不得越权操作。
(2)在使用 OA 系统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发布违法、违规、不良信息。
(3)对于系统中的公文、流程、文档等信息,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不得拖延、积压。
(4)在填写表单、录入数据时,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OA 系统的流程管理1、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各部门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流程设计或优化的需求,由信息化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并在 OA 系统中进行配置。
2、流程的发起与审批(1)流程的发起者应按照流程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提交给相应的审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