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准备3 几件常用的表达方式

合集下载

九年级英语江苏上册u4知识点

九年级英语江苏上册u4知识点

九年级英语江苏上册u4知识点江苏省九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是关于“准备”这一主题的。

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和学习内容。

第一个知识点是关于准备进行某项活动的常用表达方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准备一些事情,比如准备旅行、准备考试、准备晚餐等。

在英语中,有一些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我们的准备情况。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get ready for” 来表示准备做某事。

例如,我们可以说“get ready for the exam”(准备考试)。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prepare for” 来表示为某项活动做准备。

例如,我们可以说“prepare for the trip”(为旅行做准备)。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get everything ready”(把一切准备好)来表示准备一切。

第二个知识点是关于询问和提供帮助的表达方式。

有时,当我们准备做某事时,我们可能需要询问他人是否需要帮助。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使用“Can I help you with something?”(我能帮你什么忙吗?)或者“Do you need any help?”(你需要帮助吗?)来询问他人是否需要帮助。

当别人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使用“Yes, please”(是的,请帮助我)或者“No, thanks. I’m fine”(不,谢谢。

我没事)来回答。

在交流中,提供帮助的方式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使用“Sure, I can help you”(当然,我可以帮你)、“I’d be happy to help”(我很乐意帮忙)等表达方式来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第三个知识点是关于对未来规划和准备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使用“be going to” 结构来表示我们对未来的计划和准备。

例如,我们可以说“I am going to study hard for the exam”(我打算为考试努力学习)。

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will” 来表示意愿和决定。

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

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

附各类文体的阅读技巧记叙文阅读技巧1、各种表达方式。

(1)记叙。

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

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

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线索及作用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其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1)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

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

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和表达方法有什么区别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和表达方法有什么区别

表达⽅式有哪⼏种和表达⽅法有什么区别 还不了解表达⽅式有⼏种的⼩伙伴赶紧来看看吧!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表达⽅式有哪⼏种和表达⽅法有什么区别”,本⽂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表达⽅式有哪⼏种 常⽤的表达⽅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这五种,是⽂章的重要形成因素,表达⽅式的多样性能够让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灵活运⽤好这⼏种表达⽅式对写⽂章有着很⼤的帮助。

1、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种表达⽅式,它是作者对⼈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章中应⽤较为⼴泛,主要是把⼈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种表达⽅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式。

2、描写 使⽤⽣动的语⾔、⼈物的状态、动作、场景的性质、特征、环境的⾊彩、布局等。

它回答了“怎么样”的问题。

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动的再现,使⼈们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亲⾝感受到现实。

3、抒情 作者在⽂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观点情感的抒发了,抒情的⽅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就要看⾃⼰如何运⽤了。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法对⼈物或事情发表⾃⼰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彩。

它的作⽤在于使⽂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 说明是⽤简明扼要的⽂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等解说清楚的表达⽅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川、江河、植物、⽂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表达⽅式和表现⼿法的区别 通常,要答“表达⽅式”,只有那五种可以考虑;要答“艺术⼿法”“表达技巧”“表现⼿法”,基本上都要把“表达⽅式”“修辞⼿法”和“艺术技巧”都考虑进去,要答全。

表达⽅式:⽤什么⽅式把你的主题表现出来,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这个问题相对简单。

现代文阅读理解表达方式归纳及常见题型

现代文阅读理解表达方式归纳及常见题型

诗歌常见典型意象熟练识记理解现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技巧知识及常见题型(一)表达方式类人称类特点效果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表达方式类特点效果叙述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描写肖像动作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奠定感情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通过烘托使某一事物突出;激发人的想象力;节省笔墨,手法富于变化,感染力白描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事物,以形传神。

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写景技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点面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叙事中包含憎恶褒贬。

寓情于景,含蓄蕴藉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二)结构类结构类表达特点表达效果题眼用凝练生动含蓄的词语,短语概括内容含义深刻、紧扣内容、全文线索、新颖独特。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归纳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的基础就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作为学生,临近考试时总是要求我们迅速掌握并复习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在此我将对临考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语文
1. 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阅读
2. 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
3. 作文题目的应对方法
数学
1. 四则运算、因式分解、代数式求值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计算
3. 几何证明、三角函数、向量运算
英语
1.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2.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3. 写作时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物理
1. 物态变化
2. 力学、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原理
3. 实验分析和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化学
1. 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理解
3. 化学实验及实验技巧
生物
1. 细胞结构及功能
2. 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3. 生物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的应用
历史
1. 中国古代、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
2. 世界史的重要事件及影响
3. 审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地理
1.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2. 地图的测量、制图及解读
3. 地理现象及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政治
1. 政治制度、决策程序及国家管理
2. 政治思想及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
3. 政治规律、国际关系的分析
总结
在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备考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上述知识点,做好考前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们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整理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整理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为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开发的技能,例如寻找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

这些技术并不是基于科学知识的,但它们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如今的技术也是如此。

现代人不再恐慌于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而且通过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等技术实现了体力解放,手机则实现了信息传递的解放。

同时,像爱迪生、袁隆平等人的发明也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工具和方法。

与科学不同,技术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而科学则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然而,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创新。

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同时,技术对自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人类需要利用技术来改造自然,但应该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如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技术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基本特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其中,专利是保护技术活动的重要手段,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独占性,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是一项拥有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的权利,它可以使得专利持有人独自拥有各种权利,有一定的保护期限,同时也有地域区分,主要是国家与国际之间的差异。

专利种类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它们的保护期限分别为20年、10年和10年。

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中,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发明是指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例如电弧灯;而革新则是对原来的旧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例如白炽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知识点解析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知识点解析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知识点解析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小学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本文将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口头表达口头表达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通过口头表达,孩子们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 视觉辅助方式在进行口头表达时,可以借助一些视觉辅助方式来提高沟通效果,比如使用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

例如,当你在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时,你可以用手指指向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

2. 使用简洁的语言口头表达时,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于冗长的句子。

孩子们可以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和短句来描述事物、陈述观点。

例如,当你在介绍一个动物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它的特点和习性,而不是罗列一大串句子。

3. 练习语音语调良好的语音语调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孩子们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讲故事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音语调。

在讲述时,可以加入一些情感色彩,适当地使用高低音调和语速变化,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二、书面表达除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是学生们在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书面表达,孩子们可以输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1. 常见的作文类型在四年级阶段,常见的作文类型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孩子们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作文类型,并按照相应的结构和特点展开写作。

记叙文要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说明文要有清晰明了的事物特点,议论文要有充分的论据和论述。

2. 提升作文的逻辑性写作时应注重逻辑性,确保观点和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当写作一个段落时,可以先列举几个观点,再给出具体的例子或解释,最后进行总结。

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3. 丰富的词汇和句型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多样化。

孩子们可以通过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和模仿优秀的句式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B
2.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
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旋转剖。
剖切平面通过筋、肋板、辐板等 结构的纵向对称面时,不画剖面 线,用粗实线与邻接部分分开。
旋转剖可用于表达轮、盘类物体上的孔、槽结构,及具有 公共轴线的非回转体物体。
旋转剖的画法
A-A
A
A
A
☆ 标注方法: 旋转剖必须标注。 ☆ 应注意的问题: ① 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机件的轴线重合。 ② 在剖切面后的其它结构仍按原来位置投射。
☆ 注意问题:
当使用两个以上的相交平面将机件剖切,然后把几个剖切平面展开且平 行某一基本投影面后得到的剖视图,须在视图的上方标注“×—×展 开” 。
采用几个相交的 剖切平面的形式二 视图的上方: 标注“A—A 展开”
3.3
断面图
3.3.1 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 平面将物体的某 处切断,仅画出 断面的图形,称 为断面图。
[例题1] 全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
⒉ 半剖视
A—A
存在的问题: 表达外形不清。
A A
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
解决办法:
A—A
半剖视:
以对称线为界, 一半画视图, 一半画剖视。
已表达清楚的 内形虚线不画
A-A B B
适用范围:
内、外形都需要表达,而 形状又基本对称时。
B-B
A
A
半剖视的定义
当物体具有对 称平面时,用一剖 切平面将机件完全 剖开,在垂直于对 称平面的投影面上 的投影时,可以对 称中心线为分界, 一半画成剖视图以 表达内形,另一半 画成视图以表达外 形,称为半剖视图。
4. 组合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相 交的剖切平面 和柱面剖开物 体的方法称为 复合剖。
A A A A
A
A-A
采用几个相交的 剖切平面的形式一 ☆ 标注方法:
复合剖的标注方法与旋转 剖、阶梯剖的规则相同。
☆ 适用范围: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较 多,用旋转剖或阶梯剖仍 不能表达完全时,可采用 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 。
3.2
剖 视 图
在制图时,对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常采用剖视图 来表达。
3.2.1 剖视图的概念 ⒈剖视图的形成
为了清楚的 表达机件的内部 结构形状(消除 虚线), 假想用 剖切面将机件沿 适当位置剖开, 移去剖切面和观 察者之间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向 投影面进行全投 射。
2.剖视图的画法
(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一般常用平面作为剖切面(也可用柱面)。为了表达物 体内部的真实形状,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内部结构的 对称平面或孔的轴线,并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2)画剖视图 剖切平面剖切到的物体断面轮廓和其后面的可见轮廓 线,都用粗实线画出。
(3)画剖面符号
应在剖切面切到的断面轮廓内画出剖面符号。
虚线不画
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想象移去哪部分?剩余哪部分? 全投射包括:截断面、孔后线、截断面内剖面符号。 虚线如何处理? 假想体现在哪里?
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 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 面,以及按投影关系 配置的不对称移出断 面,均可省略箭头。
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 对称移出断面图,可省略字母。
当断面图形对称时,也可画在视图的中断处。
断面图的对称平面迹线即表示剖切平面位置,断面图 名称、剖切平面符号及字母均可省略。
100
由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物体得出的移出断面 图,中间应断开绘制,且剖切平面一定要垂直于零件的边界。
A
A
适用范围: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① 表示小局部内部结构。 ----只有局部内形需要剖切表示时。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② 弥补半剖视图的不足。 ----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 不宜采用半剖视时。
正确
错误
③ 弥补全剖视图的不足。 ----当机件的内外形都较复杂,而图形又不对称时。
BC
C
2. 判断正误
正确
不正确
正确
错误
3.2.2
剖视图的种类及应用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
剖视图
1.全剖视
用剖切面完全地 剖开物体所得的 剖视图 称为全剖 视图。
A-A
适用范围:
外形较简单, 内形较复杂, 而图形又不对 称时。
A A
重点表达内形。
省略标注的全剖视图
全剖视应用举例
省略箭头的全剖视图
主视图被确定之后,其它基本视图与主视图的 配置关系也随之确定,此时,可不标注视图名称。
3.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 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向视图必须进行标注。
注意
(1) 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们 的主要差别在于视图的配置发生了变化。 所以,在向视图中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应尽可 能配置在主视图上,以使所获视图与基本视图相一 致。而绘制以向视图方式表达的后视图时,应将投 射箭头配置在左视图或右视图上。 (2) 向视图的视图名称“”为大写拉丁字母, 无论是在箭头旁的字母,还是视图上方的字母,均 应与读图方向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以便于识别。
3.1.3 局部视图
当物体在平 行于某基本投影 面的方向上仅有 某局部结构形状 需要表达,而又 没有必要画出其 完整的基本视图 时,可将物体的 局部结构形状向 基本投影面投射, 这样得到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
注意事项:
(1)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 应以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 (2) 当表示的局部结构外 形轮廓线呈完整封闭图形 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3) 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 图的配置形式配置,这时 不需标注。 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A B
3.1.4 斜视图
问题:当物体的表面与投影面成倾斜位置时,其 投影不反映实形。
解决方法:
A V
★ 增设一个与倾斜表 面平行的辅助投影 面。 ★ 将倾斜部分向辅助 投影面投射。
斜视图是物体向不 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 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斜视图的画法
A A A
斜剖视图
斜剖视图标注不能省略,最好配置在箭头所指方向,也 允许放在其它位置。允许旋转配置,但必须标出旋转符号。
☆ 标注方法: ☆ 适用范围:
当机件具有倾斜 部分,同时这部 分内形和外形都 需表达时。
A-A
A-A
A
☆ 此剖视可按斜视 图的配置方式配置。
A B B-B B
A-A
斜剖视图
A–A A
A B B
☆ 适用范围: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 表达完全,且机件又具有回转轴时。
3.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问题的提出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 开物体的方法通常称为阶梯剖。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可能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剖切平 面的转折处必须是直角。
A-A
A-A
A
A
A
A ☆ 标注方法: 阶梯剖的标注规定与旋转剖相同。 ☆ 注意问题: A
⒉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规则
仰视
主视
俯视 六个投影面展开时,规定正投影面不动,其余各投影面 按图示的方向,展开到正投影面所在的平面上。
⒊ 六个基本视图的基本配制和投影对应关系

上 后 高

下 长




度量对应关系 :仍遵守“三等”规律 方位对应关系 :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 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 一边是物体的前面。
画斜视图的注意事项: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但需在斜视图上方注明。 斜视图一般表达局部结构,投影范围用波浪线。
注意事项图例:
斜视图必须标注。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 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必要 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 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 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 箭头端。 也允许将旋转符号角度 标注在字母之后。 允许图形旋转的角度超 过90°。
视图的种类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3.1.1 基本视图
用正六面体的六 个面作为六个投影面, 称为基本投影面。将 物体置于六面体中间, 分别向各投影面进行 正投影,得到六个基 本视图。
⒈ 形成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右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仰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后视图
知识准备3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3.1 3.2 3.3 3.4 3.5 3.6 视图 剖视图 断面图 局部放大图 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综合应用举例
学习情境
同样一个零件,不 同的人却用不用的 表达方式,到底哪 一种正确呢?
学习时间:4学时 学习引导:
视图 剖视图 综合运用
.1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的外部结构和形状。
A A
A
① 两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在剖视图上不应在转折处画线。 ② 在剖视图内不能出现不完整的要素。只有当两个要素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 时,可以此为界各画一半。
☆ 适用范围:
当机件上的孔槽及空腔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平面内时。
挂轮架零件表达举例
注意: 阶梯剖不能省略标注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无其它图形时,可省略箭头。
”,并在剖切符号附近注上相同的字母,字母必须水平书写 。
剖视图省略标注的情况:
(1) 当剖视图按基本 视图关系配置时,可省略 箭头。
(2) 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物体的对称平面或基本 对称平面,且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可以不 加标注。 肋板不画剖面线
4. 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1) 假想剖切 剖视图是假想把物体剖切后画出的投影,其它未取剖 视的视图应按完整的物体画出。 (2) 剖视图中不要漏线 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线应画出。尤其注意孔后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