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层次结构
小学美术图形结构布局讲解

小学美术图形结构布局讲解美术是一门通过图形和颜色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图形结构布局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感。
在小学阶段,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图形结构布局技巧是培养艺术素养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重点讲解小学美术图形结构布局的基本要点和技巧。
一、线条的运用线条在图形结构布局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通过合理运用线条,可以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小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线条:1. 线条的方向:线条的方向对整个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直线、曲线、斜线等不同的线条方向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画一条上升的直线可以表现出向上的力量和追求;而下降的弧线则能表达出平静和舒适的感觉。
2. 线条的粗细:线条的粗细也可以对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较粗的线条通常显示出较强烈的表现力,适合用来描绘大型物体或突出某个区域;而较细的线条则可以用来描绘细节或柔和的部分。
3. 线条的连接:将线条相互连接,可以在画面中形成不同的图形结构。
直线连接通常表现出刚硬和稳定的感觉,适合描绘建筑物等;而曲线的连接则更能表现出柔和和流畅的感觉,适用于描绘自然界的景物。
二、构图的原则构图是指将不同的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构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构图原则:1.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图形元素以中心对称的方式排列。
对称构图能够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例如,在画布的中心位置画一个形状对称的图案,可以使整个作品更加和谐。
2. 边缘构图:边缘构图是将重要的元素集中在画面的一侧或边缘,以突出主题。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作品更加动感和有层次感。
例如,将一个花朵绘制在画布的边缘,可以使花朵成为整个作品的焦点。
3. 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分割成按照一定比例排列的不同部分。
这种构图方式能够给人一种和谐和美感。
例如,将画布分为三等分,将主题放在其中一段的黄金分割点上,可以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平面构成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形式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形状、线条、色彩等元素的组合而形成的图形结构。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传达出设计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意识形态。
平面构成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对称式、重复式、层次式、平衡式等。
在这些形式中,对称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图形中左右对称的形式。
对称式的平面构成给人以稳定、平和、和谐的感觉,适合用于表达平凡、稳重、庄重的主题。
重复式的平面构成则是指图形中重复出现的元素,如图案、颜色、形状等。
这种形式的平面构成能够产生出循环、节奏的效果,适合用于表达重复、循环、节奏感强的主题。
层次式的平面构成则是指图形中有多个层次的元素,如前景、中景、背景等。
这种形式的平面构成能够产生出深度、透视的效果,适合用于表达空间感、深度感强的主题。
平衡式的平面构成则是指图形中左右、上下、前后等方向上的平衡。
这种形式的平面构成能够产生出稳定、均衡的效果,适合用于表达平衡、和谐、稳定的主题。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的平面构成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如对比式、对话式、碎片式等。
这些形式的平面构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主题选择适合的平面构成。
总的来说,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
着设计作品的效果和表现力。
设计者需要在平面构成中灵活运用各种形式,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同时,设计者也需要注意平面构成的原则和规律,以保证设计作品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设计作品。
立体图形梳理

立体图形的框架结构分析内容领域:空间与图形一级结构:立体图形二级结构: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测量教材对立体图形分三个层次安排的:1、直观整体感知。
(第一学段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具体刻画特征。
(第二学段认识长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
)3、度量。
(第二学段从测量表面积、体积的角度认识)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一上二上三上四下五下六上六下认识物体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认识长方体展开与折叠露在外面的面观察物体面的旋转认识圆柱体认识圆锥1、教材呈现形式:一上:(1)通过分、摸实物认识几何体特征。
(2)建立实物与立体图形的联系,认识立体图形。
(3)拼搭积木进一步认识几何体。
二上:(1)观察长方体实物(讲桌)体验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观察长方体模型辨认正、侧、上三个面。
(3)观察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辨认表示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4)搭建简单物体并观察,体验不同物体的某一面的形状可能相同。
三上:(1)根据指令搭积木,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2)问问题搭立体图形,想象所搭形状,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四下:(1)根据观察点想先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
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推理能力。
五下:(1)长方体的认识:a、借助生活场景辨认长、正方体。
b、借助长、正方体模型认识顶点、面、棱。
c、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长、正方体的特点,并利用表格进行整理,加深对长、正方体特点的认识。
(2)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a、剪长、正方体盒子,直观认识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b、通过将展开图折成长、正方体,体会展开图与长、正方体的联系。
(3)露在外面的面:a、呈现堆箱子的生活情境,观察并求出露在外面的面积。
b、用学具摆出其他的堆放方法,体会堆放方法不同,露出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
c、按图摆放小正方体,探索露出部分的变化规律。
(4)折叠:a、通过想、画、做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图案的构成形式

5、水平式
6、一整二破式 中心位置有一个完整形,上下或者左右各有一个半破形。 以此组合为单元体排列。
7、折线式 单位纹样之间以折线状转折作连接,直线形成的各种折线 边角明显,刚劲有力,跳动活泼。
8、旋转式
9、综合式 以上方式相互配用,巧妙结合.取长补短,可产生风格多样、 变化丰富的二方连续纹样。 单位纹样之间以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几何形相交接的形式作 连接,分割后产生强烈的面的效果。设计时要注意正形、负形面 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一、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 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 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纹样。设计时要仔细推敲 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 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筑、书籍 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
二方连续图案中不变的表现形式和多变的骨骼结构、 灵活的色彩搭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不断地创 新二方连续的造型内容,丰富它的人文内涵,使它从古老 、质朴、生动的图案发展到现在多样、绚丽、鲜活的各种 纹饰,且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二方连续图案都各有特色。
二、四方连续纹样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 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这种纹样节奏均匀,韵律统一 ,整体感强。设计时要注意单位纹样之间连接后不能出现太 大的空隙,以免影响大面积连续延伸的装饰效果。四方连续 纹样广泛应用在纺织面料、室内装饰材料、包装纸等上面。
[小结] 1、图案的构成包括纹样组织和装饰构图两个部分。 2、图案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三大类。 3、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 装饰纹样。 4、单独纹样从布局上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形式。 5、对称式又称均齐式,可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组织形式。 6、均衡式又称平衡式,它不受对称轴或对称点的限制,结构较自由。 7、适合纹样是将形态限制在一定形状的空间内,整体形象呈某种特定 轮廓的一种装饰纹样。 8、适合纹样从外形上可归纳为几何形、自然形和人造形三种形式。 9、适合纹样从内部布局上分对称和均衡两种形式, 10、适合纹样从组织类型应用上一般分为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边饰 纹样三种形式。
树状结构符号

树状结构符号
当我们谈到树状结构符号,我们是指一种图形化的方式,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树状结构符号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如组织结构、家族关系、项目分解等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树状结构符号的基本构成。
一个树状结构符号通常由节点和边组成。
节点表示一个实体或概念,而边则表示实体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节点的形状和标记方式可以变化,以反映节点的类型和属性。
同样,边的形状和标记方式也可以变化,以反映边所表示的关系的类型和属性。
树状结构符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层次性。
在树状结构中,节点被组织成层次结构,每个节点只能有一个父节点,但可以有多个子节点。
这种层次结构有助于清晰地表示事物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例如,在组织结构中,经理节点可以有多个下属员工节点,员工节点则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节点。
树状结构符号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项目管理中,树状结构符号可以用于表示项目的分解和进度计划。
在组织结构中,树状结构符号可以用于表示公司的部门和职位关系。
在数据结构中,树状结构符号可以用于表示各种数据类型,如二叉树、B树、红黑树等等。
除了树状结构符号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图形化符号,如流程图、网络图、矩阵图等等。
每种图形化符号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流程图适用于表示过程和操作顺序,网络图适用于表示网络结构和路由关系,矩阵图适用于表示二维数据和相关性。
总之,树状结构符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通过合理地使用树状结构符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事物关系。
cad工程制图名词解释的

cad工程制图名词解释的CAD工程制图名词解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了工程制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面对一大堆看似琐碎的名词,往往会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CAD工程制图中的常见名词,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CAD技术。
二、图层(Layer)图层是CAD中用于控制对象可见性和编辑性的概念。
当我们绘制一个工程图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图形分布在不同图层上,每个图层可以控制其上对象的颜色、线型、线宽等属性。
通过合理地使用图层管理,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和可读性。
三、块(Block)块是指在CAD中由多个图形元素组合而成的独立实体,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复制、缩放、旋转等操作。
块的使用可以极大地简化绘图过程,并且在制作重复元素时十分有用,例如标准符号。
四、比例尺(Scale)比例尺用于表示绘图的缩放比例关系。
在CAD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比例尺,将实际尺寸转换为可视尺寸,使得绘图更加便捷。
例如,如果我们设置比例尺为1:50,那么绘图中的1mm实际上代表了50mm的长度。
五、外部参照(External Reference)外部参照是指在一个CAD图纸中插入另一个CAD图纸的方式。
通过插入外部参照,我们可以将不同图纸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晰,同时可以方便地更新和修改。
这在多人协作或者工程变更中尤为重要。
六、尺寸标注(Dimension)尺寸标注是在CAD绘图中用于表达图形尺寸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准确地表示线段、圆弧、角度等的长度或角度数值。
通过合理地标注尺寸,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图的意图,并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
七、断面图(Section)断面图是指通过切割工程物体,将其截面展示于图纸上的一种绘图方式。
在CAD中,我们可以使用切面工具来创建、编辑和显示断面图。
断面图的制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工程物体的内部构造和细节。
八、层次结构(Hierarchy)层次结构用来描述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和级别。
逻辑结构知识点总结图解

一、基本概念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约束关系。
它是程序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组织关系。
逻辑结构可以分为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
1.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逻辑结构,它的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只存在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线性结构有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两种。
2. 树形结构树形结构是由n(n≥1)个有限节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
树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每个节点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2)没有父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3)每一个非根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4)除了根节点外,每个子节点可以分成多个拥有自己子节点的子树。
树形结构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文件系统、组织结构等都可以用树形结构来描述。
3. 图形结构图形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逻辑结构,它的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图形结构由顶点集合和边集合组成,边是顶点对的有序对,表示两个顶点之间的关系。
图形结构有有向图和无向图两种。
二、线性结构1. 线性结构的基本概念(1)线性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一对一关系。
(2)线性结构有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两种。
(3)线性结构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线性表、栈、队列等都可以用线性结构来描述。
2. 线性表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a1,a2,…,an组成的有序序列。
线性表的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1)初始化线性表;(2)销毁线性表;(3)清空线性表;(4)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5)获取线性表长度;(6)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7)插入元素;(8)删除元素;(9)查找元素。
3. 栈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的特点是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1)初始化栈;(2)销毁栈;(3)清空栈;(4)判断栈是否为空;(5)获取栈的长度;(6)入栈操作;(7)出栈操作。
4. 队列队列也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的特点是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操作,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
立体图形思维导图

立体图形思维导图立体图形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和展示复杂概念的有力工具。
在这个导图中,立体图形的形式被巧妙地运用,使得观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信息之间的关联和层次。
导图的结构立体图形思维导图通常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包含一些相关的概念或信息。
这些层次可以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分为主要思路和次要思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
导图的优势立体图形思维导图相比传统的平面导图,具有以下优势:•视觉冲击力:立体图形更能够吸引观者的注意,让信息更有吸引力。
•空间展示:立体图形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展示空间,使得观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之间的空间关系。
•思维拓展:通过立体图形的形式展示信息,可以激发观者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呈现的概念。
制作立体图形思维导图的步骤步骤一:确定主题首先要确定导图的主题或中心概念,以确保整个导图内容的一致性和逻辑性。
步骤二:绘制基本框架在确定主题后,可以开始绘制导图的基本框架,包括主要思路和次要思路的层次结构。
步骤三:填充内容填充导图的内容时,需将相关概念或信息按照逻辑顺序和层次性填入各个层次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步骤四:添加立体效果通过添加合适的立体效果,使得导图更具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提升信息传达的效果。
应用范围立体图形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教育、商业、科研等。
在教育领域,可以用于展示复杂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商业领域,可以用于制定战略计划或产品规划;在科研领域,可以用于展现研究成果和数据。
结语立体图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展示工具,对于提升信息传达效果和拓展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应用立体图形思维导图,为信息传达和思维拓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块结构,通过它可以将该块及块中所涉及子块连接在一 起。
块的实例
3. 块的实例 class Instance public Element{ Block *pt;
float dx, dy, rax,ray, sx, sy;
}
把块的实例放在图中(所在的高层的块)的不同位置,这相对 于世界坐标系来讲是一个平移变换; 同一个块在不同位置的实例其大小、方向和位置可以不同; 因此要在世界坐标变换基础上作一个局部的变换,这种局部 变换就是我们第四章讲的变换。
}
图形结构块
2. 图形结构块
class Block public Element{ char * name; CElement **eList; Block *next; void draw(){….} }
图形结构块是由多个直线段、圆弧等基本图形元素和多个块的实例组成 的,由基本元素和块实例形成的块又可以借助于块实例成为高层块的组成 部分,形成一个嵌套结构,当然最底层的块只能由基本图形元素组成。 eList用来保存构成块的所有基本图形元素和块实例的对象指针,它可以 是一个动态数组,也可以用链表等线性表结构实现。绘制图块时,遍历线性 表中的所有对象,调用对象的draw()方法就可以完成整个块的绘制。 类Block中的name用来保存块的名字,可用于标识块,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 的应用附加其他的属性进行扩充。
图形层次结构的组成部分
几何及其他附属属性
物体及组成物体的基本元素的几何属性和其他影响外表 的属性,如颜色、线形和线宽等。 拓扑关系 物体及基本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拓扑关系可以用树 结构或邻接矩阵表示,也可由其内在的几何定义表示。
特定的图形结构,用来表示一些特定的属性。 与物体及基本元素相对应的数据值和属性,如电子文本和描 述文字。
实例:逻辑电路图设计中的层次结构
图5.1 由门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 在该结构中,与门、非门及或门电路是基本电路,分别由不同的基本图素 线段及圆弧构成。 可把与门、非门及或门组织成三个块, 任何逻辑图便可利用这三个块和基本元素根据实际组合来构成。 同一个块可以有不同的实例,这些实例在图中的位置,大小和方向都可以 不同。 这些门电路可以组成一些基本电路块(如触发器),而逻辑电路又由这些 基本电路块及门电路块组成,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多层的层次结构。
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图形结构常常是层次的 计算机硬件结构图是由很多诸如运算器、控制器及存储器部 件等部件组成的,每一部件又由一些标准的单元电路、门电路 及触发器组成。 图形设计时,往往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设计复杂的层次结构图 首先由基本的图形元素如线、圆弧等构建形成门、窗和楼梯 (高一层的图素), 再由直线段、圆弧等基本元素和门、窗、楼梯等高一层的图 素形成房间和层等更高一层的结构, 最后组成一栋楼房, 这些高层图素一般称为块(block)或子图。 只要在图形结构中存在结构相同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又在图 形结构中出现多次,就可把这样的部分组成块。
块的实例
一般把块的中心放在坐标原点,通过局部变 换产生放在不同位置及不同大小方向的实例
实例
与 非 与 或
层次结构的优点
利用了层次结构最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将一
组相关的图素组织在一起,进行整体的插入、
删除、移动和放缩等操作。 由于在图中一个块虽在图中多处出现,但它
的几何及拓扑信息是相同的,因此只需保存
一次,所以可以节省大量的内存。
5.2 面向对象的层次结构的实现
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类的继承特性,可以很好地实现图 形的层次结构,下面讨论层次结构的具体表示和相关的操作。 通过对已有对象进行增加或部分修改的方法建立新的对象, 对已有对象可以增加数据和过程,也可以对其中某些过程进 行从新定义。 最初的类被称为基类,从基类扩展出来的类称为派生类。 这样,我们可以采用对象派生的方法建立一个有层次的对外
class Element { UINT nType; void draw(); boolean select(x,y); modify(); delete(); void setColor(int color); int getColor(); } } class Circle public Element { float xc, yc, xs, ys, xe, ye; void draw(){….} void draw(){ glBegin(GL_LINES); glVertex2f (x0,y0); glVertex2f (x1,y1); glEnd(); }
部世界的描述
5.2.1 面向对象的层次结构表示
将结构中的基本图素定义为类,并定义相应的数 据和方法来实现基本图素,基本图素的类又可以 通过对其增加和更新形成更高一层的图形部件
用类Line, Circle …等 来描述直线段、圆弧等基 本图形元素,它们是构成 层次结构中块的最基本的 元素。可以将OpenGL的函 class Line: public Element{float x0, y0, x1, y1; 数嵌入以实现Line类的 void draw(){….} draw()函数。
五 图形的层次结构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用图形学来描绘实际的对象需要确定一定的图
形结构(几何模型)
现实中的对象往往有层次结构,描述这些对象 的图形结构也是层次的 利用层次 本章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图形层次结构,包括 PHIGS结构和许多应用系统中常用的面向对象的 层次结构。
5.1 图形的层次结构概述
基本概念:
图形结构
也称为几何模型,是由具有明确几何定义的元素,如点、线、面 等及其相互间连接关系组成。 基本图素 点、线、面等称为基本图素/图元,
基本图素之间的连接关系称为拓扑关系。
在层次结构中,由基本元素构成的对象可用来构成更复杂的对象, 这类对象也称为基本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