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合集下载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移动模架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通过搭建可移动的支架,为
施工工人提供平稳的工作平台和作业空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移动模架施工的方案和流程。

1. 施工前准备
在开始移动模架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
调查,了解施工环境和要求。

其次,确定合适的移动模架类型和规格。

然后,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

2. 移动模架搭建
在搭建移动模架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在地面上标明支架的位置,并进行基础的布置。

然后,安装支柱和横梁,确保结构牢固。

最后,搭建好整个支架框架,并做好固定和连接工作。

3. 施工操作
一旦移动模架搭建完成,施工人员可以开始在上面进行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注意安全第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同时,要定期检查支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4. 施工结束
当施工完成后,需要将移动模架进行拆除。

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方法,
防止意外发生。

同时,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保持整洁。

结语
移动模架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方式,它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过合理的规划和操作,可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移动模架施工方案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2)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2)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移动模架施工工法一、前言移动模架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兴的施工方法,它在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移动的模架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移动模架施工工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移动方便:采用轮式或履带式移动模架,可灵活移动到施工现场的任意位置,适应不同工程的要求。

2. 精确定位:移动模架通过预制定位设备,能够实现准确的位置控制和定位,提高了施工精度和准确度。

3. 快速安装:移动模架采用标准化设计和组件化生产,安装简便快速,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4. 提高工作效率:移动模架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工序的施工,避免了传统模板拆除和搭设的时间浪费,提高了施工效率。

5. 减少人力投入:移动模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三、适应范围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工程。

它可以满足快速建设的需求,同时还能够适应复杂结构和特殊要求。

四、工艺原理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通过模架的移动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将模架定位于指定位置,并进行支撑和调整,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或其他工序的施工。

在每个施工阶段结束后,移动模架到下一个位置继续施工,直至全部工序完成。

五、施工工艺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模架安装:将移动模架组装好,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支撑。

2. 模板设置:在移动模架上设置木模板或钢模板,为混凝土浇筑提供支撑。

3. 混凝土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采用泵送或自卸车进行输送。

4. 模板拆除:等待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拆除模板,准备移动到下一个位置。

六、劳动组织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人员的分工和配合,以及施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需要一些特殊的机具设备,包括移动模架、模板、混凝土泵送设备等。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1. 前言移动模架是目前普遍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工具。

然而,在移动模架搭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如高处坠落、重物落地等意外事故。

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移动模架也需要格外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帮助施工单位和个人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2. 移动模架施工的安全风险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有:1.高处坠落2.人员误伤3.重物坠落4.固定不稳5.视野不良6.电气触电等这些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3.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措施3.1 设立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的周边区域和大门处应设置提示牌和禁止停车标识。

工地内的关键地区应设有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以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同时,在高处施工区域四周和下部区域都应设置围挡或护栏,确保外部人员无法进入。

3.2 保障上岗人员安全在进行施工操作前,必须严格遵守上岗操作规定和安全操作程序。

工人必须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获得符合要求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同时要进行日常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认知能力强,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3 建立施工过程安全检查制度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出现,要建立完整的安全检查制度,并按时进行各项检查。

由专业管理人员或安全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和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视,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3.4 防范高处坠落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高处坠落风险,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危险区域设立安全标志,并采用明显标识的警示带圈定风险区域;2.在移动模架相应位置设立防护装置和安全绳索,确保工人有安全隔离措施;3.建立安全绳索缆装置和安全吊装系统体系,保证人员和物品安全;4.采用适当的安全带和保护工具,防护高处坠落。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

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前准备1.确定工程范围和时间计划:根据建筑设计方案确定需要使用移动模架的区域,然后根据工程时间计划确定模架的使用时间。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移动模架的使用计划和施工流程。

包括模架的购置和运输、搭建和拆除等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

3.确定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要求,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包括模架搭建人员、搬运工、起重机械等。

4.购置和运输模架材料:根据设计要求购买所需的模架材料,并安排运输到工地。

二、模架搭建施工流程1.施工现场布置:根据移动模架的使用要求,确定施工区域,并进行清理和平整。

2.安装固定基础:根据模架的使用需求,在施工区域内安装固定基础,确保模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运输模架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将模架材料从仓库运输到施工现场。

4.搭建模架:根据模架图纸和搭建要求,进行模架的组装和搭建工作。

在搭建过程中,需要注意模架的连接牢固和平整度。

5.安装扶手和防护措施:在搭建完成后,安装扶手和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6.检验和修整:在搭建完成后,进行模架的检验和修整工作,确保模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工程管理1.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安全警告等安全措施,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施工进度管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移动模架施工进度计划,监督施工进展,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3.资料管理:做好移动模架施工的各种记录和资料,包括材料验收、施工现场照片、施工进度等。

4.质量管理:制定模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和验收。

四、其他事项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2.管理沟通协调: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施工风险控制:针对搭建模架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以上是移动模架施工组织设计的大致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详细化。

移动模架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移动模架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温福线
混凝 开盘令下达者(签字): 土浇 筑前 工艺 准备 流程 工作
特大桥
#-
#墩第ຫໍສະໝຸດ 孔简支箱梁移动模架工序质量检查签认表
日期:
项目部值班领导(签字):
检查项目 相关内业资料签认情况 浇筑当天的天气情况 砼入模温度 砼配合比、坍落度 梁全长 梁跨度 桥面及挡碴墙宽度 腹板厚度
控制标准 业主同意签字完 备 无>6级台风无暴 雨 5~30℃ 符合批准的配合 比 ±20mm ±20mm ±10mm +10mm,-5mm ±5mm ≤10mm +10mm,-5mm +10mm,0 ±L/3000 每米偏差3mm 每米偏差5mm 每米偏差10mm 及时养护 及时养护 及时养护
检查结果
检查时间
责任人
检查不符项整 改反馈情况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合格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secret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secret

移动模架安全施工方案移动模架箱梁施工是本工区施工中安全控制的难点之一,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是现场施工中的重点。

由于施工属高空作业,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场前必须经专业培训,达到要求后方能进场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本作业项目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有效防止和消灭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本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指挥部以及工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3、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或规则;4、招、投标文件,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5、《厦深汕惠施图(桥)-桥参-5、6》(2009年2月)6、《榕江特大桥桥型整体布置图》7、《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 10203—2002)二、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1、为了保障榕江特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安全施工方案。

2、本安全施工方案是作为榕江特大桥安全施工作业的行动指南,以安全管理程序化为手段,注重现浇支架作业的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和财产损失。

3、本安全施工方案是通过对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对各项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

4、移动模架施工以安全、合理、进度快为原则,这是难度较高的多重要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予以统筹考虑,认真贯彻落实.在这些原则中,如安全与他项要求有矛盾时,必须服从于安全。

5、本方案适用于本工区移动模架施工的过程控制。

三、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及规模厦深铁路(广东段)为新建设计时速250Km/h客运专线,XSGZQ—5标段榕江特大桥里程桩号:DK216+266.260~DK223+640。

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2)

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2)

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是一种在桥梁施工中应用的工艺方法。

该工法通过采用特殊的模架和施工设备,能够实现对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的快速、高效、安全的施工。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快速:该工法通过采用模架和施工设备的组合运用,实现了对连续梁的快速施工。

相比传统的吊装施工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 安全可靠:该工法采用了专门设计的模架和施工设备,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也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工艺要求,增强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3. 质量控制:通过模架的设计和施工设备的使用,保证了施工过程中连续梁的质量控制。

同时,采用适当的监测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保证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4. 易于操作:该工法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了操作的便捷性,采用合理的设备和工艺,使得操作简单明了,减少了工人的体力劳动。

5. 经济性:该工法在施工中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和材料资源的投入,提高施工效益,降低了施工成本。

三、适应范围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高墩:该工法适用于高墩桥梁的施工,能够有效地应对高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 超宽梁:该工法适用于宽度较大的连续梁施工,能够减少吊装设备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3. 低高度:该工法适用于桥梁低高度条件下的施工,能够避免因高度限制而无法使用吊装设备的问题。

四、工艺原理高墩超宽低高度连续梁移动模架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由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组成。

1. 模架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模架结构,保证连续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施工设备选择:选择适用的施工设备,如移动模架、支撑系统等。

简述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简述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简述一、移动模架的安装和调试1. 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移动模架型号和规格。

2. 在施工现场进行移动模架的安装,确保安装稳固、稳定。

3. 对移动模架进行调试,确保各部件正常运行,满足施工要求。

二、钢筋加工和安装1. 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加工制作。

2. 在钢筋加工场进行钢筋加工,确保钢筋尺寸、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3. 将加工好的钢筋运至施工现场,进行钢筋安装,确保钢筋位置准确、牢固。

三、模板制作和安装1. 根据设计图纸,对模板进行制作。

2. 在模板加工场进行模板制作,确保模板尺寸、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3. 将制作好的模板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模板安装,确保模板拼接严密、平整。

四、混凝土浇筑和养护1.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清洗、湿润。

2.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

3. 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的硬化。

五、模板和支架的拆除1.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模板和支架的拆除。

2. 按照顺序拆除模板和支架,确保拆除过程中不损伤混凝土结构。

3. 将拆除后的模板和支架进行清洗、维修,以备下次使用。

六、移动模架的运输和转移1.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移动模架从施工现场撤离。

2. 将移动模架运输至下一个施工地点,进行重新安装和调试。

3. 在运输过程中,确保移动模架稳定、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1.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模架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1.1移动模架
1、安装立柱时必须对承台基础进行清理,垫平,测量标高。

2、在混凝土张拉到足以克服自重后,可将模架整体下落20mm左右;以减少模架上弹对混凝土的不良影响。

3、移动模架拼装时各个支点标高必须按图纸标注尺寸控制,误差不超过10mm;特别注意标高不得超高;要留有安装或拆除主梁下盖板接头螺栓及节点板的空间。

4、浇注混凝土状态,底模横梁中间的对接法兰,上部必须顶紧,下部个别法兰间允许有小间隙存在。

5、首孔混凝土梁灌注前,必须对拼装好的移动模架进行加载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准确掌握弹性变形,以调整模板线型,保障混凝土梁顶标高正确,满足轨道精度标准。

1.2混凝土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编写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

2、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3、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指标;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4、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不得超过6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5、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

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避开炎热的白天浇筑混凝土。

6、预应力混凝土梁应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筑方式一次浇筑成型。

保证每片梁的浇筑时间不超过8h,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体浇筑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箱梁混凝土试件应从底
板、腹板及顶板分别取样。

1.3模板及钢筋
1、移动模架外模采用大块钢模,内模采用液压控制技术,模板要高精度制造、高标准验收。

2、模板接缝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工艺,确保接缝满足外观质量要求和混凝土耐久性需要。

3、加强模板的维修与保养,拆摸后及时清理、整修、涂刷脱模剂。

加强模板液压系统保养,及时更换滤芯和液压油。

1.4预应力
1、提高波纹管绑扎质量,保证管道坐标和成孔质量。

2、预应力施工前做好孔道摩阻试验和压浆工艺试验。

加强预施应力各项基础数据的测量,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张拉控制应力,确定预应力筋伸长量,确保箱梁有效预应力的准确。

3、预应力张拉实行“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的双控标准,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4、张拉千斤顶校正系数不应大于1.05,油压表精度不得低于1.0级。

千斤顶校正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油压表不得超过一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