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课件

小儿发病特点(三)
“肾常虚”
肾为后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 髓、发、耳、齿等的形体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 的关系。小儿先天禀受之肾精须赖后天脾胃生化 之气血不断充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 气又常与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 因而称“肾常虚”。儿科五迟、五软、解颅、遗尿 、尿频、水肿等肾系疾病在临床上均属常见。
8
小儿发病特点(一)
“肺常不足”
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 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 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 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 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 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所以 ,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 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35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五)
天河水 【位置】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
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
用食、中二指沾水自腕横纹中点处,一起 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肘横纹中点,同 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清天河水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打马过天河 用于烦躁不安、高热等症。
36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六)
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边缘,自腕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
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
六腑。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用于治疗高热、汗出、大便秘结干燥等实
热病症。若患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 者,本法慎用。
37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七)
推三关为大热之法,退六腑为大凉之法。 两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 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 高热烦渴、发斑等可单用退六腑。 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免伤正气。 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可以退六腑三数,推三 关一数之比推之;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三数, 退六腑一数之比推之。
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一、概述㈠小儿年龄分期(二)小儿的生理特点表现为: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温病条辨》钱乙曰:小儿“五脏六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即脏腑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儿童期(学龄期) 幼童期(学龄前期) 青春期 受孕到分娩断脐,40周(280天)分娩断脐至出生后,28天出生后满28天至1周岁 1周岁至3周岁3周岁到7周岁,亦称学龄期女孩12岁、男孩13岁至18周岁幼儿期 7周岁到12周岁,亦称学龄期柔弱之意。
2.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纯阳《颅囟经》;小儿双重性特点—生命力旺盛,机体嫩弱。
即“纯阳”古代医家喻为草木茸芽之状,称之“芽儿”;谓之“少阳”。
少阳者,阳气虽稚嫩,但相对于阴液而言确强盛。
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阴液不断补充,形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
不同于:壮年人随着“天癸”至而阴平阳秘的“大阳”;老年人随着“天癸”尽而阳气的不断衰微,阴液不断衰减的“夕阳”。
㈢小儿病理特点生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稚阴稚阳”之体特点导致病理上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但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的“纯阳”之体生理特点又使小儿若调治得当,则“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这正是发挥中医优势,从“治未病”角度开展“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的优势。
㈣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简介对3岁以内儿童进行中医药调养,以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以“治未病”和防治小儿疾病为目的,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活动、饮食调养以及常见保健穴位的按揉,以达增强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
服务对象——0-36月(即3岁内)婴幼儿;技术操作对象——家长或监护人;内容——起居活动、饮食调养、穴位按摩;目的——防治疾病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由四部分组成:①预约儿童监护人;②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③传授穴位按揉方法;④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
按照不同月龄实施,参照本规范开展相应的工作。
二.技术流程表及说明精品文档.㈠预约儿童家长分六个阶段预约家长: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㈡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并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对相关技术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
本规范主要包括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健康管理师的要求等方面。
一、服务内容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包括身体健康评估、病史调查和辨证施治等内容,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
2.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适量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建议。
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还应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包括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常见病的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指导。
二、服务流程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检查儿童的基本体征、询问病史等。
2.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健康管理师应进一步进行辨证施治,包括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
3.根据辨证施治结果,健康管理师应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并与家长共同商讨执行计划。
4.在服务过程中,健康管理师应定期进行复诊,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健康管理方案。
三、健康管理师的要求1.健康管理师应具有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历和职业资格,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健康管理师应具备较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健康管理。
3.健康管理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动关系。
4.健康管理师应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及时更新中医药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必要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儿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预防常见病的发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同时,规范健康管理师的要求,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文件,对提高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面色、望头
发、望形态,
6岁
察舌切脉。
.
第三部分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 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
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 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若眼周发 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推拿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需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二)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 划伤小儿皮肤。
(三)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 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四)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五)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
.
二、望形态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 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 (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
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 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 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
(六)揉足三里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等。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
(七)捏脊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
位置:背脊正中,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手心朝上,食 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施术时应从 儿童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由于长强不易取穴,实际操作时可从尾 骨下开始),术者用双手的食指与拇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 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儿童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 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 自尾椎下的长强穴向上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这叫捏1遍,如 此捏6遍,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患儿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 ,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 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的拇指腹 部在患儿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 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
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儿童健康,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二、服务对象和范围1. 服务对象:0到3岁的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
2. 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健康管理指导,中医药保健。
三、服务流程1. 签约与建档:儿童及父母或监护人在专业中医药机构签约,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史、个人史等。
2. 手术前咨询与评估:中医医师对咨询与评估手术前咨询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手术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日常健康管理: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通过中医药综合干预手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疫苗接种等。
4. 疾病预防与治疗:针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情制定中医药干预方案。
5. 中医药保健: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促进儿童的体质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四、服务内容1. 中医药评估:针对儿童的体质特点,进行中医体质辨析和辨识,了解儿童的体质及潜在健康问题。
2.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阶段,制定中医药调理方案,进行食疗、按摩、针灸等干预措施。
3. 中医药康复:针对儿童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中医康复干预,恢复和提升儿童的身体功能。
4. 中医药预防: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域,制定相应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中医药健康教育:向儿童及其家长传授中医药养生知识,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指导。
五、服务标准1. 服务质量:中医药服务应确保服务精细化、规范化,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合理安排服务时间,保障服务的连续性。
2. 安全与保密:中医药服务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应对儿童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3. 家长参与:家长或监护人在中医药服务过程中应积极参与,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落实中医药方案。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1. 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健康管理领域。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疾病易发、易变的阶段。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儿童:指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4周岁的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以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针对儿童的健康需求和疾病特点,提供的预防、保健、诊疗等综合性服务。
3. 服务范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 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问诊、观察等方式,评估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特征。
2. 预防干预: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食疗、穴位保健等。
3. 疾病诊疗: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4. 康复护理:对慢性疾病、康复期疾病和残疾儿童进行中医康复护理。
4. 服务流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常规流程包括: 1. 登记服务: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建立电子档案。
2. 体格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
3. 问题评估:分析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评估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4.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问题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实施治疗措施: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护理。
6. 随访服务: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5. 人员要求为保障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参与服务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 1. 医疗机构应设有专门的儿科中医药管理团队,包括中医药医师、注册护师和康复师等。
2. 中医药医师应具备中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持有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3. 注册护师应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执业护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4. 康复师应具备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康复治疗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
针对0到36个月的儿童群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等方面,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服务目标0到36个月的儿童是一个成长发育迅速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营养、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帮助0到36个月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自身抵抗能力,并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1. 儿童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详细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进行健康评估。
2. 中医四诊观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了解儿童的体质特点,及时发现体质异常或早期疾病迹象。
3.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中医药保健调理,包括中草药服用、针灸、推拿等疗法。
4. 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全面的膳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膳食禁忌等。
5. 健康教育:向父母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儿童的健康。
三、服务流程1. 儿童健康档案建立: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2. 定期体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并进行中医四诊观察。
3. 中医药调理:根据需要,进行中医药调理,包括中草药配方、针灸、推拿等。
4. 营养饮食指导:定期向父母提供儿童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
5. 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育儿培训等活动,向父母传授育儿知识和技巧。
四、服务人员1. 中医医生:具备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中医四诊观察和中医药调理。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健康的成长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定以下技术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0~36个月儿童:指出生后0~36个月的婴幼儿。
2.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技术,为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综合性服务。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全面提升0~36个月儿童的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2. 原则:(1)科学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基于科学、临床实践和经验,并不断进行研究和更新。
(2)个体化:根据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服务计划。
(3)安全性:服务过程中应保证儿童的安全,注意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4)综合性:结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提供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服务内容1. 健康评估: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对儿童的身体发育、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进行综合评估。
2. 中医药干预:针对儿童的特定情况,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干预,包括针灸、推拿、草药服用等。
3. 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包括饮食结构、食物搭配和食物制作方法等。
4. 心理健康管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游戏、音乐和亲子互动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5.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的免疫规划,提供儿童疫苗接种服务,同时结合中医药调理,增强免疫力。
6. 家庭养生指导:向家长提供家庭养生知识和健康管理方法,帮助家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和中医药学专业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
2. 设备要求:提供服务的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具备必要的中医药服务设备和器材。
3. 服务记录:对每一次服务进行记录,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健康评估结果、干预方法和效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按揉迎香穴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 当鼻唇沟中(见图4)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 ,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 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 香穴处进行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以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 鼻炎康的对照组;低频电脉冲刺激迎 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 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 患者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 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胃肠道排气
5.按揉四神聪穴
⑴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 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见图5)
⑵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 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并且进一步告诫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饥胜 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他的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 易损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 什么调理脾胃的药物;倘能经常保持一种 微寒状态,也就不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 不着服什么解表发汗的药物。
⑵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 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 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 倡 “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 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 持空气新鲜。
康 腹、捏 腹、捏脊 按揉迎
管理 脊方法 方法
香穴、
服务 4.其他: 4.其他: 足三里
穴方法
4.其他
:
1.中医 饮食调 养指导 2.中医 起居调 摄指导 3.传授 按揉迎 香穴、 足三里 穴方法 4.其他 :
1.中医饮 1.中医
食调养指 饮食调
导
养指导
2.中医起 2.中医
居调摄指 起居调
导
摄指导
3.传授按 3.传授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 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 ;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 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四时调摄 ⑴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
宠备至,反而孩子患病不断,显得十分娇 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吃得太饱 与穿得太暖所致。其实早在元代著名儿科 医家曾世荣就在《活幼心书》中云:“四 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 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月龄 6月龄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 30月龄 36月龄
随访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1.中医饮 1.中医饮 1.中医
食调养 食调养指 饮食调
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
养指导
2.中医起 2.中医起 2.中医
居调摄 居调摄指 起居调
中医 指导 导
摄指导
药健 3.传授摩 3.传授摩 3.传授
• 健康教育讲座
免疫儿童体检
健康小屋 家长学校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 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 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 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 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 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 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⑶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 络的作用。
3.按揉足三里
⑴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见图3)。
⑵操作: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健脾和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证明:针灸足三里,能提高小 鼠运动能力。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运动小 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亦有研究证明与纠正运动小鼠自由基代 谢失衡有关。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用双手示指与拇 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 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 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 ,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 捻、放、提的前后顺序。
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 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 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3遍开始的 任何一遍中,采用“重提”的手法, 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每向前捻 捏三下,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 上,向上提拉一下。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 质。
(三)常用推拿的穴位及手法
1.摩腹 ⑴位置:腹部。
⑵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 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 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 移动,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吸收的作用。
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 尾骨末端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 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 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 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 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 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 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 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揉四神聪 按揉四
穴方法 神聪穴
4.其他: 方法
4.其他
: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㈠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
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
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 乳食无度。
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 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旬阳县中医院 儿科 龚昌芳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 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 、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 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 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 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