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覆矿评估压到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方案 (3)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方案 (3)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方案服务方案: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1. 服务概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是针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评估的一项专业服务。

通过对矿产资源的调查、采样、测试和分析,提供客观准确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评估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2. 服务流程(1)初步调查: 对矿区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地质情况、矿床类型、矿石品位等基本信息,编制初步评估报告。

(2)采样测试: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方法,对采样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和矿物学测试分析,获取矿石性质和品位数据。

(3)储量估算: 根据采样测试结果,结合地质勘探数据和矿床模型,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风险分析: 针对矿床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地质条件不稳定、工程技术难题等,进行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5)编制报告: 根据采样测试结果和储量估算数据,编制详细的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包括矿床概况、资源储量估算、风险评估和可行性分析等。

3. 服务亮点(1)专业团队: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矿产资源评估团队,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评估服务。

(2)先进设备: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和矿物测试设备,确保采样和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科学方法:应用科学的地质勘探和评估方法,结合国内外行业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合理、可比性强。

(4)客户定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评估服务,满足不同客户在矿产资源评估方面的具体需求。

4. 服务价值(1)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依据:通过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矿产储量和资源价值数据,帮助企业确定开发和投资计划。

(2)降低开发风险:通过对矿床的风险评估和可行性分析,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降低开发风险。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矿床的详细调查和评估,帮助企业了解资源分布和矿石性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挖掘资源价值。

以上是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方案的基本内容,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定制。

建设项目压覆资源储量评估技术要求(供参考)

建设项目压覆资源储量评估技术要求(供参考)

建设项目压覆资源储量评估技术要求(供参考)根据2000年12月18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386号文《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凡是准备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的,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和矿权设立情况。

压覆矿产资源的,建设单位提出压覆矿产资源申请,由地方或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床证明材料或压覆重要矿床的评估报告,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国土资源部批准。

为统一技术方法,确保评估工作质量,按期完成任务,在《通知》和《有关规范》的指导下,制订本技术要求。

一、目的任务为了解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和储量、工程沿线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矿权设立情况,为建设项目的定线、实施及建成后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二、参考技术规范及依据及工作程序1.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年5月颁发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简称三下采煤规程);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6月发布的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3. 国土资源部2002 年12月发布的各种矿产地质勘查规范;4.所压覆区各类勘查报告和有勘探权、采矿权的地质报告及采掘图等(以最新、精度最高勘查资料为准);5. 建设项目立项批文等;6.工作程序(见图)。

三、基本要求(一)应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收集资料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和矿权设立情况,包括地质勘查报告和资源储量评审单位及批准资源储量类别和数量、现阶段勘查工作进展情况及矿权设置情况。

根据建设项目涉及范围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确定有无矿产资源及确定压覆矿产资源的种类。

工作程序图(二)野外调查主要内容:目前该范围内探矿权设置,矿山建设和开采情况。

其中包括矿山名称、位置及开采范围、矿山开采时限、生产规模、开采状况、采空区位置及矿山保有储量(以矿山提供最新资料为准)、矿山采矿许可证等。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在采矿业中,对矿产资源进行准确评估和储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评估和计算结果对于决策制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采矿业中常用的资源评估和储量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资源评估方法1. 地质学方法地质学是资源评估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和岩矿组合等的研究,可以初步确定矿产资源的潜在规模和潜力。

地质学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测量、地质制图和地质样品分析等。

2. 矿产地质学方法矿产地质学方法主要通过系统的矿产地调查和矿产地评估,综合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产状、物性等因素,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分布和可采性。

矿产地质学方法包括地质勘探、矿石取样和矿床评估等。

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在资源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集大量的矿产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矿产资源进行估计和预测。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高斯模型和变异函数模型等。

二、储量计算方法1.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地质调查和采矿工程测量数据,通过确定矿石体积和附着量,结合矿石的平均品位和开采率等因素,计算矿床的储量。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包括岩层法、横断面法和等面积法等。

2. 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是基于大量的统计和数学模型,利用样本数据对整个矿床的储量进行推断和估计。

这些方法可以考虑不均质性、空间变异性和采矿工艺的因素,提高储量计算的准确性。

常用的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包括克里格插值法、逆距离权重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等。

3. 3D建模储量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3D建模储量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矿体进行三维建模,结合地质、测量和统计等数据,可以准确计算矿床的储量分布和可采量。

这些方法具有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效果,有助于资源评估和决策制定。

三、结论资源评估和储量计算是采矿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地质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3D建模等技术手段,可以准确评估和计算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储量。

压覆矿评估压到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压覆矿评估压到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
PPT文档演模板
压覆矿评估压到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经济基础储量 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或行业的基准收益
率,即经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属于经济的,未扣除 设计和采矿损失(扣除之后为储量)。
又可分为3个类型,与储量中的3 个类型呈对应关 系,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 (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 储量(122b);
预测资源量 经预查,依据已有资料分析对比估算的预测资源
量(334)?,也是资源量的一种,属潜在矿产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压覆矿评估压到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2)基础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和探 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 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也就是在生产期 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在0以上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压覆矿评估压到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内蕴经济资源量 矿产勘查工作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
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 研究,由于技术经济参数取值于经验数据,未与市场 挂钩,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 蕴经济资源量(333)。
反映了国民经济对于具有不同工业用途的矿 产资源和储量的不同要求;
便于全国性的矿产储量统计、规划、平衡, 保证矿产资源合理利用。
PPT文档演模板
压覆矿评估压到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矿产资源的评估与储量计算

矿产资源的评估与储量计算

矿产资源的评估与储量计算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评估与储量计算对于制定有效的开采策略和管理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矿产资源的评估和储量计算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方法和技术。

一、矿产资源评估的重要性矿产资源评估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量化和定量评估的过程。

它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开发潜力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品位、储量、分布和产状等特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产资源评估的方法1.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矿产资源评估的基础,通过对矿区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收集矿石和岩石样本,以了解矿产资源的产状、品位和规模等情况,为后续的储量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2. 重力测量法重力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地球引力场的矿产资源评估方法,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重力值和重力异常值,推算出地下矿体的重力异常,从而获得矿体的大致尺寸和形态,对储量进行初步估算。

3. 电磁法电磁法主要用于寻找矿体的存在和定量评估矿产资源,通过测量地下的电磁场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矿体的性质和规模。

该方法在矿产资源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法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识别和评估矿产资源的方法。

通过测量地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反射、折射等特征,可以判断地下矿体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三、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地面或井下的测量手段,直接对矿井或矿区进行测量,获取储量的数据。

常用的直接测量方法有石灰石等表露矿的岩土物理探测和煤矿的综合地质测量等。

2.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通过样本调查和统计推算的方法来估算储量。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样本调查法、适应度频率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局部地质数据的采集,经过统计处理,推算出整个矿床或矿区的储量。

3. 矿体测量法矿体测量法是指通过对矿体进行测量,再计算出矿体体积和品位,从而得到储量的方法。

常用的矿体测量法有割切法、剖面法、模型法等。

浅谈工程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方法

浅谈工程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方法

浅谈⼯程项⽬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法李冰++向磊[摘要]⼯程程项⽬建设要占⽤⼟地资源或压覆矿产资源,开展⼯程建设项⽬,需要对压覆矿产资源进⾏评估。

从⾃然地理概况,位置与交通,⼯程概况等⽅⾯分析探讨⼯程建设项⽬可能对压覆矿产造成的影响,研究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的评估依据、评估原则、评估⽅法,为合理估算压覆矿产资源量及潜在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F426.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9-914X(2018)03-0288-011、概述压覆矿产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因建设项⽬或规划项⽬实施后,导致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就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质填图调查访问收集有关地质资料,基本查明建设⽤地范围内是否压覆矿产资源,对有矿权设置的按照国家规定进⾏矿权分割及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并对其经济意义和潜在价值作出评估,为业主征地选址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国家《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办法》规定,建设项⽬必须进⾏压覆矿产资源申请,并委托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进⾏压覆区的矿产资源的评估。

搞好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对于项⽬建设的顺利进⾏和国家矿产资源的充分利⽤起着⾄关重要的作⽤,⾼速公路建设项⽬中,压覆矿产资源评估⼯作必不可少,本⽂就现阶段⾼速公路建设项⽬在压覆矿产资源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些问题进⾏探讨,以期为压覆矿产资源评估⼯作提供参考。

2 评估原则(1)压覆矿产资源系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因建设项⽬或规划项⽬实施后,导致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对于建设项⽬⽤地范围虽与矿区范围重叠但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勘查开采的,则不作压覆处理(2)压覆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34个矿种的资源/储量规模达⼩型以下及附录以外的其他矿产资源,为⾮重要矿产资源(3)评估区内分布⼴泛且未进⾏地质勘察的矿产地或⽆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般性矿产资源,如砂岩泥岩⽯灰岩可不视为压覆矿产资源(4)对地下开采矿产资源,以建设项⽬建筑物保护边界为准,向下按垂直剖⾯法圈定出压覆矿产资源的范围在该范围线以内的有采矿权设置的矿产,作为压覆矿产资源进⾏评价;对于已取得探矿权并已进⾏了探矿⼯作且提交了矿产资源估算成果报告的矿产资源,作为压覆矿产予以估算。

线性工程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探讨

线性工程压覆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探讨

关键词:线性工程;垂直剖面法;压覆资源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库、厂房、铁路、公路、油气管道等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的建设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设项目征地范围难免会与周边的矿业权、矿产地范围有所重叠,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情况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合理地确定压覆范围、估算压覆矿产资源储量,对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矿产资源,确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工程类型、压覆的矿种和开采方式,结合建设项目行业规范、条例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来确定围护带宽度,再依据建设项目的形态与矿体走向合理布置剖面,分析压覆区地质特征确定移动角等参数,采用垂直剖面法圈定压覆范围,估算压覆矿产资源储量。

本文以国道107线绕信阳市区一级公路某段压覆矿产资源为例,探讨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1建设项目概况国道107线绕信阳市区一级公路路线全长77.941km,占地6768.81亩,设特大桥3座5578m,大桥24座共6354m,中小桥22座共1079.24m,涵洞210道;互通式立交4座,互通式立交主线桥3座共1718m;分离式立交3处。

涉及压覆矿产的路段为K47+400-K77+941段,长30541m,路基宽度25.5m。

2建设项目压覆矿产特征经调查核实,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为膨润土矿,所压覆的膨润土赋矿层位为白垩系周家湾组、陈棚组,主要岩性为砂砾岩、凝灰质页岩、玻屑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膨土质凝灰岩、粗面凝灰岩等,均为中等坚硬岩石,顶底板稳定性能一般较好,其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矿体之间上下作平行排列,叠置共生。

矿体呈层状,近东西走向,倾向北北东,倾角5°~15°,沿走向略有起伏,倾向稳定。

工程导线走向与矿体走向基本垂直。

3建设项目压覆范围计算方法拟建公路穿越双桥膨润土矿区,所压覆的矿体涉及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故需根据不同规程确定压覆范围。

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如下:1.估算压覆矿产资源储量原则上应沿用最新地质成果资料的工业指标、估算参数、估算方法,并在原报告(如储量核实报告)圈定的矿体分布范围基础上进行相关工作。

2.在确定基本参数的同时,地质勘查单位应根据压覆矿体形态及压覆范围内样品工程分布等有关储量估算参数选定恰当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其包括信息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即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型法)、统计分析法((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但其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是地质块段法、断面法。

3.以某输水管线拟压覆地下开采煤矿为例。

在确定了压覆范围后,经勘查地质单位分析,最终选取地质块段法对压覆区内的储量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计算公式,块段储量的计算公式为:Q=S/cosα×M×D,其中,Q为块段储量((同一矿区内可能涉及多个块段,需分别计算);S为对应块段的平面积;α为煤层倾角(根据被压覆区域的地质资料确定);M为块段平均纯煤真厚;D为煤层视密度。

按此方案即可以计算出被压覆矿区内某个块段对应的资源类型的被压覆储量。

4.需要强调的是,若同一矿区内存在不同的建设项目进行重复压覆时,在作出最终储量估算结论前,还应当圈定出重复压覆范围并对矿产资源压覆储量估算结果进行说明,评估结果需要扣除重复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仅计算新增压覆部分。

5.此外,对于曾经做过压覆储量评估的项目,若建设项目发生变化,使得压覆资源储量相关参数发生变化的,建设单位也应当重新组织评估,计算变化后的建设项目所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矿床技术经济研究程度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将之分为: 可行性研究(1) 预可行性研究(2) 概略研究(3)
l 3.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
在我国的矿产储量分类中根据矿床开发的经济意义将 其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则分为:
经济的(1) 边际经济的(2M) 次边际经济的(2S) 内蕴经济的(3) 经济意义未定的(?)
便于全国性的矿产储量统计、规划、平衡, 保证矿产资源合理利用。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l 1.资源及储量的地质研究可靠程度
对储量的地质研究程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不同的 理解。在我国的储量规范中是指矿体的局部地段(块 段)。根据 1)矿体外部形态要素的控制与研究程度; 2)对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的控制和研究程度; 3)矿体内部结构要素的控制与研究程度。 划分出不同级别的矿产储量。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77661999)中,则分为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4个调查阶段。 相应的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 的,编码依次为1,2,3,4。
预测资源量 经预查,依据已有资料分析对比估算的预测资源
量(334)?,也是资源量的一种,属潜在矿产资源。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2)基础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和探 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 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也就是在生产期 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在0以上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施资源宏观调控,安
排矿产勘查计划、矿山开发与生产计划和管
理的重要依据。
一.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一) 若干基本概念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是现行可 采或潜在可采的天然产出于地壳内或地表 的固、液、气态矿产物质的堆积体(美国 矿业局,1996)。 储量(reserves)已查明且具有现行可开采 价值的那一部分资源量(同上)。 矿产资源总量=能利用的储量+暂不能利用的 储量+尚未发现的资源量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内蕴经济资源量 矿产勘查工作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
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 研究,由于技术经济参数取值于经验数据,未与市场 挂钩,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 蕴经济资源量(333)。
《总则》(92年)的储量分级
根据储量分级三标准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准确、详细、 基本、初步、大致,将储量分为A、B、C、D、E五级。 其中: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求 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 在矿山先期开采地段。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D级其用途有: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 远景规划的储量,对于复杂矿床可作为设计依据。 E级为远景资源。
根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储 量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及 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
(P187表)
二、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原理和一般过程
• (一)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把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形态复杂的矿体分割转变为体积与之大
体相等、矿化相对均一的形态简单的几何体,运用恰当的数学方
第七节 储量计算
-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 – 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 矿体圈定及块段划分 –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 储量计算方法 – 储量精度估计及其评价方法
概念
• 矿产储量,简称储量,一般是指具有一定
地质研究与控制程度的已查明的矿产资源。

它是国家和地方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制
定国民经济计划与资源政策的重要依据;是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的含义
就是根据矿产资源及储量精确性及可靠程 度、工业用途及技术经济可行性的量的分类分级的意义
客观地反映了由于不同的观测尺度、勘查技 术手段及其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所获得的矿产资源 在精度和可靠程度上的差别;
反映了国民经济对于具有不同工业用途的矿 产资源和储量的不同要求;
法,求得储量计算所需的各种参数,最后计算出矿产(矿石或金
属)储量来。
• (二)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是
• 1.确定矿床工业指标
• 2.
• 3.根据选择的计算方法,测算求得相应的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矿
(三)资源量和储量类别的具体划分 1.《总则》(92年)的储量分类
能利用储量:又称表内储量,是指符合当前的工 业技术条件和相关法规、政策,可以被工业开 采利用的矿产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又称表外储量,是指不符合当 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和相关的法规、政策,暂 时不能被经济开采利用的矿产储量。划归这一 类是因为:矿贫、矿薄、难采、难选冶及外部 条件差。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即内部收益率介于国家或行业基准收益率与0之间
的那部分。 也有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3)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控制或探 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 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 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平均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国家或 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 分。
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
新《总则》中的资源量和储量的划分
经济基础储量 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或行业的基准收益
率,即经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属于经济的,未扣除 设计和采矿损失(扣除之后为储量)。
又可分为3个类型,与储量中的3 个类型呈对应关 系,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 (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 储量(122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