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玉滚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篇

合集下载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内容摘要】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有年冬天特别冷,正月初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一路紧赶慢赶,晚上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从2001年到xx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xx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

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年。

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

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

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

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

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

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

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

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

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

2019年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三篇(含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9年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三篇(含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9年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篇(含感动中
国颁奖词)
目录
第一篇: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二篇:学习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争做最美教师
第三篇:2019年学习感动中国张玉滚先进事迹及心得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不忘本心
他,十七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只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他,收入微薄,但17年资助学生多达300多名;他,靠着肩上的一根窄窄的扁担把教材一担担挑进大山里,一挑就是5年;他,面对学校缺师少教的现实给自己立下“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节课”的铁纪律,把自己磨练成精通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各个学科的“万金油”教师。

他就是扎根伏牛山xx小学17年,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

潜心育人
看完张玉滚事迹影像后,感触较多,令我难忘的是张玉滚老师身处窘境依然乐观向善、淳朴真挚的笑容以及年仅38岁却略显老相、沧桑的容颜,令我动容的是一人坚守、全家奉献的无悔付出,令我折服的是抵挡诱惑、不忘本心、敢于牺牲自我的坚定。

时代楷模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尖顶山上的麻栎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有多人人能甘于清贫、扎根深山、默默坚守17载?又有多少人能在如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充满机遇与诱惑的新时代里,做到择一事、终一生?张玉滚老师做到了,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榜样7张玉滚事迹学习心得7篇

榜样7张玉滚事迹学习心得7篇

榜样7张玉滚事迹学习心得7篇榜样7张玉滚事迹学习心得(篇1)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位于大山怀抱的谷底,风中招展的红旗飘成了一抹清澈红,扮靓满山碧翠。

中秋节后第一天,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仍如往常一般最早出现在校园里,迎接孩子们开始崭新的一天。

大学毕业后,张玉滚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深山21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师德标兵等13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曾3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_榜样7张玉滚事迹学习心得(篇2)在__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年仅__岁的张玉滚。

张玉滚从__年开始,就担任起“扁担”这一职业。

他每天早出晚归,一家人都在忙碌着,从没有休息过一天。

为了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张玉滚从__年起,每年他都要到泥洋镇去接送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__年来,张玉滚从未离开过大城市。

在__年的感动中国的颁奖仪式上,张玉滚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城市,也从没走出过大山。

他用他的执着、坚毅,守护着乡亲们的安康,守护着孩子们的梦想。

在__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仅__岁的张玉滚。

__年__月__日,他再次来到山脚下的泥洋村。

他是来学校看望张玉滚的,因为他要和妻子张起灵一起来到这里,他的孩子已经出生,而他却从未离开。

张玉滚老去的时候,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他依然在用他的生命守护着一方净土。

张玉滚老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张玉滚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山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张玉滚老人的感动,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感动中国,感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在这些感动的背后,凝聚着张玉滚老人奋斗的目标、坚毅的品格、负重前行的责任和担当。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将这些人物和故事记录于心,用他们的力量激励自己前行,为新时代的“张玉滚”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张玉滚老师的感动,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感动中国,感动中国梦。

榜样7张玉滚事迹学习心得(篇3)他是山里娃,凭借努力考出大山,却为了更好的回来,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扎根深山22年,矢志不渝奋斗教育一线。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

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

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

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

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

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

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

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

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

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

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

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

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

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

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

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

学校老师观看20__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校老师观看20__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校老师观看20__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5篇张玉滚老师的事迹不仅给老师们带来了感动,同时也向老师们传递着前行的力量。

老师们纷纷立志,要学习张玉滚老师的潜心教学,无私奉献,以后的教学之路,要以爱为帆,扬帆起航,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张玉滚老师的教育之路,是一条用爱和奉献铺就的幸福之路。

风风雨雨十几载,他用一条扁担挑起了孩子们通向未来的希望。

因为时时刻刻想着孩子们,他以文弱之躯,冲进暴雨坍塌的危房中救出孩子,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动员全家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山里的环境艰苦,风里来雨里去,不到四十岁的张老师已经满脸沧桑,但正是深深的皱纹,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向崇高的道路:教育无它,唯爱而已。

2张玉滚老师,让同作为教师的我,既敬佩,又自愧不如。

18年前,只有21岁的张玉滚,刚刚大学毕业,他本来可以到外面大千世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但是为了大山里的学生能够有学上,能够学习到知识,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到山区里一座小学,担任每个月只有30元工资的代课老师。

这一去,就是扎根深山十八载,他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求回报,只做大山深处的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山区孩子们求学的道路,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317年的坚守,张玉滚老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全着每一个渴望读书的孩子。

教师,脚下是困难,心中是希望,眼中是坚韧,肩上是责任与梦想。

应该像张玉滚老师一样,一代人带领一代人,一代人感动一代人,将师德师魂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4颁奖词里这样说,“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在那艰难岁月里,张玉滚老师不惧困难,一次次的将知识的种子带进深山,为孩子们延续知识的梦想,扁担虽单薄但它担负的梦想却很重。

生活困苦,“我”来解决。

教育条件有限,“我”努力钻研让自己成为全能型教师,带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时光流逝,风霜深刻了前辈的皱纹,那是用爱刻就的教育梦想和教育岁月。

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合集6篇)

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合集6篇)

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合集6篇)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第1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八零后小学校长――张玉滚。

看他沧桑的面庞,怎么也不像是三十多岁的人,实际上他是真正的八零后。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应老校长的邀请,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1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十七年里,他靠着一根扁担,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十七年里,他成了一位“全能型”教师。

学校现有75名学生,张玉滚既是校长,同时还担任着数学、英语、品德社会、科学四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敬一丹风趣地说:你没有教过哪门课?十七年里,他由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小学校长。

受他的影响和感召,4名退休教师决定返回山里继续教书,张玉滚曾经的学生张磊也在外出上学毕业后回到黑虎庙小学,并选择留了下来。

十七年里,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

十七年里,张玉滚九个月大的女儿因妻子带着去给学校食堂买菜,遭遇车祸夭折,他自己也曾骑摩托车到镇中心校开会时,因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

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

十七年里,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多达300多名。

正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托起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让孩子们插上翅膀飞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

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

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第2篇张玉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地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为山区孩子照亮求学之路,先后荣获“河南省师德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第四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感动中国张玉滚观后感范文2篇

感动中国张玉滚观后感范文2篇

感动中国张玉滚观后感范文2篇20xx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将于20xx年2月18日晚上八点档一套首播,目,通过观看感动中国,我们又了解到了十个伟大的人物,其中张玉滚的事迹非常的激励人们,下面小编就来分享关于两篇关于张玉滚的,希望你能喜欢。

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1:2月18日晚8时,“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首播,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登上颁奖台,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20xx年来,第16个获此殊荣的河南个人或集体。

在全省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无私奉献者应得到尊崇和褒奖,我们要深入学习张玉滚精神,争做出彩教育人。

“张玉滚同志扎根乡村、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高贵师德、师魂的力量,他的故事直抵人心、感人至深,当选‘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实至名归。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说,在我省160余万人民教师队伍中,不乏张玉滚、李芳式的好老师,全省教育系统将继续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希哲说,张玉滚老师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燃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是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我们要用他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区教育工作者,围绕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张玉滚校长扎根深山,为师为父,用行动和爱为孩子点亮求学道路,是校长、老师的榜样。

”郑州市纬五路二小校长焦憬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工作岗位、树立坚定信仰,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许昌市襄城县屈庄中心小学老师周旭丹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要学习张玉滚老师高尚师德,学习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担当,学习他不忘初心的坚守,学习他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为乡村的孩子带去改变命运的希望。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9月7日,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玉滚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张玉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好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供各位教师或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参考使用。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黑虎庙小学地处伏牛大山深处,被戏称为镇平的“西藏”,由于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大多数老师都不愿意来,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张玉滚一干就是17年,17年里,这里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一直在坚持。

各个学科都要有人教,面对困难,张玉滚没有退缩,他把自己磨练成“万金油”教师,“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

数学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以及各种教材;语文课上,他认真钻研课标、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为大家讲课;体育课上,张玉滚把乡土游戏融入课堂,教孩子们推铁环、丢手绢等。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7年的艰苦磨炼,练就了张玉滚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玉滚老师先后被评为“省、市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感动中原十大教育人物”、“全国师德标兵”、“时代楷模”称号等荣誉称号。

张玉滚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要学习张老师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学习张老师潜心教学,无愧教师称号的职业情操;学习张老师精心育人,始终心怀大爱的高尚师德。

全体教职工要以张玉滚老师为榜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献身教育,胸怀大爱,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玉滚老师用青春守护黑虎庙小学,用17年光阴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要学习张老师潜心教学的品质和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在任何时候都既脚踏实地又敢为人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以张玉滚老师为榜样,做一名胸怀大爱、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玉滚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篇
篇一
张玉滚,和许多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一样,拿着最少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

然而和那些普通教师不一样的是,他本就生长在这片大山里,在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去山外的世界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却只因校长的一句挽留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回到自己曾就读过的小学当教师。

他,一个人扛着给学生们买的书走过崎岖的山路,一个人教五个年级的多门课。

为了改善学生们的伙食,他让妻子辞去工作来学校食堂当义工。

作为一名老师,他无疑是十分敬业的。

更令我敬佩的是他敢于作出这个决定的勇气。

哪一个人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又有哪一个人没有自己一直想实现的理想?然而同样是很年轻的他,却在离自己的成功最接近的时候,选择暂时搁下自己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去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

然而,在一次为学生送书的途中,意外的事故使他年幼的女儿夭折了。

在失去至亲的巨大痛苦之下,他也坦言想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不想看到这里的一切。

我想这座大山的确亏欠他太多了,即使他真的离开这里也没有人会责怪他的狠心。

有哪一位父亲可以无视曾经夺走自己女儿生命的土地?可在村民们的安慰劝导下,他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可能是想弥补自己对女儿的亏欠,他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子女一样好。

他用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承受了失去女儿的
痛苦,用满腔的热情更无私地投入教学之中,即使提起女儿的过世仍是止不住泪水的流淌,仍是更坚定地握紧手中长长的教鞭。

艰苦的环境和忙碌的工作使岁月早早地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使他远不如那些同龄人看上去精神饱满的样子。

可提及教学,他却又提起了精神,在现场唱起了自己在音乐课上教学生们的歌,简单的音节构成了最朴实、最美好的乐章。

他希望自己可以做学生们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我想象到他在年轻时站在山顶,用渴望的目光眺望山外的模样;想象到他在深夜为女儿的过世撕心裂肺的哭喊,却苦苦纠结是否要离开大山的模样;又想象到他耐心地为学生讲解山中植物的知识,带领他们大声朗读课本的模样……再细细品味他说的话,的确,他为了帮助星星迎来曙光放弃了自己的白昼,在黑夜里做着一轮明亮的月,只要星星们抬起头,他便随时都在。

篇二
2月18日晚,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从始至终,我在观看中一直是眼含热泪,那些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尤其是在看到张玉滚老师的感人事迹后,更是感动不已。

张玉滚老师,是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的小学校长。

黑虎庙村位于伏牛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

恶劣的环境,阻断了贫瘠的大山与外面世界的联系。

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却打造出了一位平凡英雄,张玉滚老师在这里摸爬滚打了十八
年。

从二十一岁到三十九岁,他的最美年华都在这所山乡小学度过。

十八年的坚守,源于对家乡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十八年的山乡教育,让他练就了一身全能工夫。

他可以抄起勺子给孩子们做饭,可以拿起粉笔在三尺讲台授课,可以拿起针线为孩子们缝补衣服,可以打开药箱为孩子们看病。

为了山乡的教育,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还动员妻子辞去工作来学校食堂给孩子们做饭。

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他十八年如一日,成了学校最坚实的堡垒和后台,十八年,他培养出了22名大学生。

十八年来,他让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用大山做教材,教给孩子们一个理念:知识改变命运。

所以,他竭尽所能,不气馁,不放弃,为山乡的教育托起了一个灿烂的明天。

在流着眼泪看完短篇之后,我又百度了关于张玉滚老师的一些事迹。

这个看似沧桑老成的憨厚男人,用他的朴实,温暖,坚毅演绎了什么是师爱,什么是师魂。

人心浮躁,在太多人都在为金钱疲于奔命的时候,张玉滚老师最初的代课工资只有80元,却仍然坚持留在了学校。

在我们抱怨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山乡的学校更是破败不堪,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从山外挑进学生的课本和文具,付出的艰辛可以想象。

在我们遭遇挫折患得患失的时候,张玉滚老师为了教育,失去了他仅仅九个月大的女儿,可是,他仍然选择留下来。

他的肩膀,背过扁担,背过上学的孩子们,背起的是希望,送去的是温暖。

这一切都源于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改变山乡贫穷面貌的信念和执着,对孩子们美好明天的期盼。

这种大爱,这种行为和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我们是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也把爱孩子当成自己教育的信条。

可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教师也不能坚守初心的今天,张玉滚老师的事迹荡涤了我们心灵上的尘埃。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他那种无私奉献的行为,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学习的标准。

我们除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之外,更需要做的是加强师德的修养。

我们要学习他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的价值追求,学习他静心育人,心怀大爱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不畏艰辛,努力进取的优秀品质,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