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语文期中

合集下载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C2. D3. B4. A5. D6. C7. B8. A9. D10. 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1.(1)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要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进步。

12.(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放弃,突出了坚持的重要性。

(2)作者认为,只有坚持才能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13.(1)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努力和奋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2)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终点。

14.(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表现,强调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作者鼓励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站起来,坚持自己的信念。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5.(1)望岳(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1)滕王阁序(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这句话通过描写落霞、孤鹜、秋水等景物,表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17.(1)长恨歌(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永恒的追求。

18.(1)庐山谣(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这句话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四、作文(50分)题目:我的青春梦想答案:我的青春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既神圣又充满挑战。

它需要我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我眼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困惑中找到答案,在挫折中找到勇气。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陕西省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陕西省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府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学一路走来,当时混沌的面容、模糊的概念,已经被网络平台细化为玄幻、都市、历史等频道。

随着网络文学的产业链条运作日臻成熟,优秀网络文学作家的作品成为影视、动漫等改编的对象,但市场反响不一。

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开放的网络环境降低了发表文学作品的门槛,网络文学作家日更的过程,也是接受读者的建议调整思路的过程。

互动拉近了作家与读者的距离,但读者在沟通互动中的指责建议多是随感式、点评式的,只言片语中有赞许也有恶搞。

文学评论不是对纸质出版物、影视改编IP的关注,那只是浪花朵朵,而是要关注网络中的文学海洋。

面对体量巨大的网络文学作品,专业的文学评论的声音略显微弱、滞后,缺乏正能量的导向指引、有深度的客观评价,无法对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刚好引导。

文学评论要拉近与网络的关系,网络文学也要拉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对于网络文学来说,网络只是载体,文学才是核心。

有些网络文学作家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在故事绽开的过程中注水,冲淡了作品的品质,众多批量生产的“鸿篇巨制”也多是付费阅读的产物。

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对网络文学的题材、体裁影响很大,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在创作题材方面,频道细化让创作范围收窄,甚至套路横行;在创作体裁方面,收费模式让长篇小说一家独大。

假如网络文学作家以市场价值为旨归,在叙事方面无法打破写作的类型化桎梏,网络文学就会陷入衰退的境地。

网络写作求快,快是把双刃剑,作品在求得热度的同时,也失之于精致,有时甚至会因灵感短路而用现成的套路救场。

精品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典化之路须要耐烦的功夫,金宇澄在《繁花》出版之后,还多次修订。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武侠小说也是连载的,后来成书的时候,作家也会大幅删改。

国家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支配,激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新兴文艺类型旺盛有序发展。

高二上册期中语文作文7篇

高二上册期中语文作文7篇

高二上册期中语文作文7篇高二上册期中语文作文1很多年青人常常不假思索地讲大话,郑重的表示自己绝对可以在预期的时间内做完那件事,可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没有期待的那么完美。

究其原因,多在于没有认真筹划尽力去做。

荒园里,人们为先除杂草和荆棘还是先运花木而争执,人人据理力争,然而荒园却依旧荒芜。

他们都仅空谈自己计划的可行性,却无人提出一个两全之策。

静心一想,人们完成可以选出一个总指挥者,分工协作:一些人去除草,少数人去运花;待花运至,杂草除去工作便完成了大部分,此时再根据进度分配人数进行余下的工作,这个方案是不是比无意义的争论而不行动更可行呢?拖延症,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但它其实并不是人类的本能,而是由于多次拖延后给人造成的习惯性心理,更是人们好逸恶劳的表现。

因此,拒绝空想与拖延,应该是我们应当去做的。

推及自身,学会适当减压,努力去完成自身可做的,学会适当暂时放弃自身无法完成的事情,接受自己虽无法做到最好,但已足够好的状态,打消怠工的负面循环。

我不愿忽略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之后再悔恨遗憾,暂时做不到的事情,慢慢来就好。

当然,行动也要掌握方法,这里团队协作就很重要,荒园中的几人一味体现自己的想法,一个人的优秀在某一方面可能突出,但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成效,就需要融入团体,而团队领导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则更需要团队的支持和成员的坚定追随;团队和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并具有核心竞争力,必须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他们个人的想法可能并不是最明智的决定,但综合大家长处,却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惊喜。

同时团队成员也得到成长与进步。

木桶定律就能很好的体现团队的进步性,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完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功的大小并不取决于团队中的某个人,而是大家的努力。

单个的人是软弱渺小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借助团队的力量,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如果结局不一定能得偿所愿,何不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就算今天没有,明天说不定就会达到,行动是最重要的。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北京专用,选必上全册)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北京专用,选必上全册)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测试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4单元。

4.难度系数:0.8。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

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yǔ)B. 雕梁画栋(diāo)C. 毛遂自荐(xuàn)D.美轮美奂(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他自己的刻苦努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导致许多乘客错过了航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成绩优异,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B. 这个项目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C. 他的言辞锋利,让人不敢反驳。

D. 她的厨艺精湛,做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独树一帜。

B. 她的演讲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C. 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D. 那位领导工作能力强,运筹帷幄,把公司治理得井井有条。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变换后:他锻炼身体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B. 原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非常有价值。

变换后: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原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变换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D. 原句:他非常喜欢阅读。

变换后:阅读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B. 那座山像一头雄狮,屹立在远方。

C. 他的歌声像泉水一样清澈,像山风一样悠扬。

D. 他的眼神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7.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

B. 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答案(Word版)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答案(Word版)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答案(Word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高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北宋的题山水画诗,固然仍有不少是停留在单纯描述画面,赞扬画家画得逼真,然而融入个人情感的作品比例却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与唐代不同,在这类融入个人情感的诗歌中,卧游不再是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它只是一个途径,而归隐才是最终目的。

在北宋涉及党争的诗人的题山水画诗中,提到归隐的诗歌约占30%,远远高于唐代。

而谈到归隐的作者更是远多于唐,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晁补之、蔡襄、秦观等都有提及。

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不仅出现了李成、范宽这样杰出的山水画家,而且诞生了郭熙《林泉高致》这样精到的山水画理论总结,而这一时期苏轼的画学理论更推进了文人画的形成。

在这种背景之下,山水画空前繁荣,山水不仅彻底摆脱了作为背景的尴尬局面,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且融入了文人的情思,更易与诗人契合。

故失意的文人更容易在山水画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处。

然而林泉之思大量产生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北宋党争有关。

政党之间的相互倾轧,使许多文人卷入了政治漩涡,宦海沉浮的沧桑使文人们大多疲惫不堪,故而转向对山水的倾诉,以求通过山水获得精神压力的释放。

这种情绪深深地反映到了题山水画诗中,成为观山水画所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感受。

如晁补之《题段吉先小景》三首(其二):人生何事踏尘埃,闲处胸襟足自开。

不作终南养高价,小山幽桂好归来。

晁补之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亦被作为旧党卷入到党争之中,这使其诗歌洋溢着浓厚的归隐情绪。

这首诗否定了唐代以隐居为终南捷径的表达方式,而认同真正的归隐。

在北宋党争之后,题山水画诗建立起一种归隐的情调。

不仅单纯地描述画面,强调画中景致的逼真,而且融入了一种深沉的林泉之思。

这种规范的建立,对北宋之后的题山水画诗书写更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氓.(māng)之蚩蚩公姥.(mǔ)周公吐哺.(pǔ)渚.(zhǔ)清沙白B、纤.(qiān)细洞天石扉.(fèi)商贾.(gǔ)迁谪.(zhāi )C、虾.(há)蟆红绡.(qiào)玉簟.(diàn)祠.(cí)堂D、纶.(guān)巾怆.(chuàng)然雕栏玉砌.(qì)浣.(huàn)女2、下列词语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A、春秋代叙主薄葳蕤赍钱B、慷慨气概耳濡目染绣腰襦C、苍海惘然寂漠萧萧D、仓皇良晨雀桥隐秘3、下列词语中加点解释正确的一项()A、匪我愆.(拖延)期女也不爽.(痛快)日月忽.(迅速)其不淹兮B、好自相扶.将(服侍)便言多令.(美好)才何日可掇.(摘取,捨取)C、势拔.五岳(超出)事.权贵(做事)开济..(开创、匡济)D、繁.(多)霜鬓豆蔻词工.(精巧)随意春芳歇.(歇息)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此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一些不法商贩将早已过期的食品在包装上改头换面....,又拿出来销售,这种不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C、近二十年来,我们村子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就黯然失色....了。

D、李峡被敌人抓住,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坚持斗争。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于今天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

B、战胜了实力强劲的大连实德队,再一次证明鲁能泰山队不可动摇的冠军地位。

C、很多家用电器,国产的并不比洋货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9题。

(8分)“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儿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

”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节选自《桥边的老人》)8.海明威的叙事非常节制,简洁而含蓄,正如他的“冰山理论”所讲的那样,还有更多的言外之意需要读者挖掘。

请你谈谈最后一段“仅有的幸运”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4分)9.本文是一篇反映战争主题的小说,请你结合内容谈谈本小说在取材上的突出特点。

(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1题。

(7分)①……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

八月里,下了好几场暖和的细雨,仿佛是特意为夏种而降的甘霖,这几场雨十分及时,正巧是在月中圣拉弗连季伊节前后下的。

俗话说:“拉弗连季伊节雨濛濛,不起浪,不刮风,好过秋来好过冬。

”后来到了夏末,田野里结满了蜘蛛网。

这也是个好兆头,所谓“夏末蜘蛛成群,秋天五谷丰登”……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树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

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

这是那位果商兼果园主雇了农夫来装苹果,以便夜间运往城里,——运苹果非得夜间不可,那时躺在大车上,仰望着满斗,闻着飘浮在清新的空气中的焦油味,听着长长的车队在沉沉的夜色中小心翼翼地、叽叽嘎嘎地向前驶去,真是再惬意也不过了。

有个雇来做工的农夫,一只接一只地喀嚓喀嚓大嚼着苹果。

这可是老规矩了。

果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蜜的不吃几口蜂蜜。

”……②“出发!”他用一种纡尊降贵的男低音慢吞吞地喝道,随即穿过果园向打麦场走去。

他大口地吸着黎明时分凛冽的寒气和在夜间上了冻的光秃秃的果园的气息。

两旁的桦树已经被砍伐掉一半的小径上,满地的落叶由于严寒而冻得发黑,全都卷了拢来,在靴子下发出簌簌的声音。

在低垂的、晨光熹微的穹苍下,可以看到几只竖起羽毛的寒鸦在禾捆干燥棚的屋脊上酣睡……今天可是打猎的好日子!老爷不由自主地在小径中央停下来,久久地凝望着深秋的田野,凝望着绿油油的冬麦地,地里阒无一人,只有几头牛犊在田间游荡。

两条雌猎狗尖声尖气地在他脚边吠着,而那条“醉鬼”已经跑到果园外边,在刺脚的麦茬地里跳跃着,向前奔去,仿佛是在呼唤主人快去旷野打猎。

但是在眼下这个节令,光带几条普通猎狗,能干得了什么呢?野兽现在都待在旷野里、初耕过的休闲地里、荒僻的小道上,而害怕待在树林里,因为风刮得残叶簌簌直响……唉,现在要是有一两条灵犭是该有多好!(节选自《安东诺夫卡苹果》)10.第①段引用了两句俗语,与一般描述的语句相比,这两句俗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1. 选文第②段选自课文的第四部分,这段描绘了什么场景?有何作用?(5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

(15分)提琴[美国]保•琼斯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

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

“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

”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

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开辟新面铺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

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

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

”舅舅说。

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五千元。

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

”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

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

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

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学校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

”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

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

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

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

”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

”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是的。

”我简短地回答道。

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

“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父亲显得很忧虑,看到我摇摇头。

“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

“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

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

”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4分)(1)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3.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并从叙述人称、叙述角度两方面谈谈“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5分)14.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

(6分)练习卷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尴尬(gān)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B、蕴藉(jiè) 匹配(pǐ)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C、流憩(qì) 险衅(xìn) 央浼(měi) 茕茕孑立(qióng)D、参差(cān) 下乘(chéng)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叫嚣俨然固守成法各行其是B、饯别援例皇天后土英雄辈出C、篇幅慨叹绿草如茵和协社会D、委屈坐标世外桃源如火如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他们班的张明和王华两位同学,同时考取了南京大学,真是比翼双飞啊。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雄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他们毕业后二十年,一直无缘相见,这次却意外在九寨沟萍水相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懂得了团结的重要。

B、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就想起来了。

C、只要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D、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5—8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