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布置与建筑物结构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精心整理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XX市XX区XX镇XX学校食堂。

2.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57.6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9m。

3.建筑层数:地上一层。

4.5.)。

6.7.(A1.热系数。

2.A级,3.门窗:户门为木质镶板门,传热系数1.80W/m2·k,传热系数限值为2.5W/m2·k。

外窗为塑钢中空玻璃窗(6+12A+6),传热系数2.4W/m2·k;传热系数限值2.5W/m2·k。

4.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下部粘贴60厚毛面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0.44W/m2·k;传热系数限值0.50W/m2·k。

5.地面保温采用60厚毛面挤塑苯板,平均传热系数0.51W/m2·k,传热系数限值周边0.67W/m2·k。

6.窗墙面积比:西向为0.05;东向为0.00;南向为0.25;北向为0.27。

三、墙体:1.墙体厚度除注明者外,外墙为370厚KP1承重多孔砖,内墙为240厚KP1承重多孔砖。

2.3.1.2.1.2.且按甘3.1.外装修所用材料颜色、规格及部位见立面图示,喷涂料墙面做法见甘02J01-25-外13。

贴面砖墙面做法甘12J1-5-Q6。

2.外装修选用的各项材料其材质、规格、颜色等,均由施工单位提供样板,经建设和设计单位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进行验收。

七、内装修工程:1.内装修及二次装修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楼地面部分执行《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各项材料均是国家认可的环保材料。

2.楼、地面:①.所有地面均为水泥地面,地面做法见甘02J01-39-地4,楼面做法见甘02J01第61页楼3(表面压光),操作间、洗消间防水层采用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膜1.5厚一层。

②.3.①.②.③.。

④.1.2.3.外木门窗油漆选用乳白色;内木门窗油漆选用乳白色(含门套构造)。

4.室内外露明金属件的油漆为室内外同部位墙面颜色。

结构设计说明 (3)

结构设计说明 (3)

结构设计(框架结构)1.结构方案设计①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及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

详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②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

详见《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以后简称《构造手册》)第一章。

③初步确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根据柱子所受的总压力依据轴压比的要求确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详见《构造手册》第五章。

cc f N A A f N *≥⇒≤轴压比限值轴压比限值 其中:一根柱的受力面积荷载设计值楼层数**=)(n N荷载设计值可取15KN/m 2④初步确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详见《构造手册》第三、五章。

⑤初步确定板的截面尺寸。

详见《构造手册》第二章。

⑥确定结构平面布置。

根据建筑图的要求,合理布置框架柱(为满足经济性,不可太密),框架柱之间布置框架梁,框架梁上有需要时可布置次梁(板块短跨超过5m ;上面有200mm 以上厚墙时;楼板上开有大洞口时,需设置次梁进行结构补强,如电梯间及楼梯间处的大洞口四周均需要设置次梁)。

⑦确定荷载。

楼面或者屋面的建筑做法自定,可选择相关图集11ZJ001等。

楼屋面恒载=建筑做法重量+楼板自重,楼屋面荷载为面荷载。

梁上的墙体重量需要计算线荷载,且为恒载。

楼屋面活载根据房间功能取值,详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具体算法可参见“荷载统计表格”。

注意:楼梯间因为踏板厚度未知,恒载可取10KN/m 2。

结构方案确定后,用探索者绘制成图,具体表达方法详见“结构方案图”。

2.PKPM 电算(2010版)PKPM 软件大家已经在上个学期学习过了,具体操作这里不再累述,下面仅说明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电算部分包括数据输入、结构计算和结果输出三大部分。

以下是各部分的设计要点及参数设置:2.1 数据输入(PM-CAD)①恒载中结构混凝土板的自重可在“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里的“恒活设置”中选取“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选项即可。

②电梯间处的楼板板块采取开洞口的方式设置。

③楼梯间处的楼板板块不采用开洞口的方法,而将此板块厚度设置为0,并为此板块选取面荷载:恒载—10.0kN/m2,活载—3.5kN/m2,这样设置是为了PKPM能够传导楼梯间梯板的荷载到框架梁及框架柱上。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辽宁省盘锦市钻石园小区(江山帝景)方案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本设计地块位于辽宁省盘锦市,总用地近400亩,由3块地组成,呈“L"型布置。

南侧两块较小,分别约78亩和86亩;北侧地块较大,约230亩。

用地西北为医院用地,东南为学校用地,东北侧隔城市绿化带与辽河相望,东侧为公园用地。

地块较为平整,无太大的坡度起伏。

(二)工程性质根据开发商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工程为商业住宅区,规划拟建多层花园洋房、高层住宅组团,商业和小区配套建筑。

二、设计依据:国家及当地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设计及其它有关的规范、规定: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住宅建筑规范》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由甲方提供的相关要求;三、设计理念(一)以人为本,尊重生活充分满足钻石园小区未来业主生理居住要求和心理情感要求,是本方案设计的基本点。

物质文明的空前进步已使人精神的要求凸现出来,人们的生活目标已从“丰衣足食”的物质性向“追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方面发展。

如何营造一个不仅能满足人们舒适居住的房子,更给人们带来情感支持与心理满足的社区环境成为我们致力的焦点.(二)立足现代,放眼未来时代赋予我们历史的责任,未来的生活对我们提出全方位、多元化的要求。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需要我们注重环境、重视文化、制造精品,社会心理的进步使人追求高尚、典雅,讲究精致艺术,人在社会中需要自身价值得到显现,情感心理得到尊重,更渴望实现自我,突出主体意识;而人的生活则要求更安全、更舒适、更便利,而且还有亲和、自然、温馨、高贵、丰富多彩……(三)创造环境,提升价值追究建筑环境的内涵,追求其蕴含的“品格、性格和风格"。

品格实现其高的使用价值,性格附着其高的情感价值,风格体现其高的文化价值。

因此我们营造环境应当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上升为一种理念、一种中介,把人与自然、人的愿望与现实、人的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创造品格、塑造性格、实现风格。

建筑施工设计说明(工程做法)

建筑施工设计说明(工程做法)

一、建筑设计说明1、总体设计本项目室外总体工程包括车道、 (步行道、广场、停车场、坡地、水池、绿化小品等)及室外围护设施,均按总平面布置进行。

1.1路面排水布置,见总平面图。

1)车行道横坡 %(水泥路面 1.0—1.5、沥青路面1.5—2.0)纵坡 %(0.3-4.0),道路转弯半径R= M,采用道路交叉点向四周排水方式,道路做,50厚砂垫层,10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a)120厚钢筋混凝土C25 (小轿车、面包车等轻型汽车)(b)150厚钢筋混凝土C30 (按汽-8级荷载设计)(c)180厚钢筋混凝土C30 (按汽—10级荷载设计)(d)200厚钢筋混凝土C30 (按汽-—13级荷载设计)(e)220厚钢筋混凝土C30 (按汽—18级荷载设计)2)人行道横坡%(规则石块路面1.5—3。

0、卵石、碎石及其他粒料路面 1.5-4.0),纵坡%(0.5-1.0),人行道铺地做。

(a)混凝土现浇路面60—80厚C20混凝土,50厚砂垫层,8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b)混凝土予制块路面予制混凝土砌块,50厚粗砂垫层,10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c)予制水泥方格砖50厚250×250方格砖,25厚1:3水泥砂浆,8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d) 碎大理石拼块路面碎大理石块稀铺磨光,25厚1:2水泥砂浆及灌缝,100厚C15混凝土,8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e)鹅卵石路面60厚C20混凝土嵌粘卵石面层,30厚粗砂,8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f)广场砖路面10厚100×100广场砖,60厚C20混凝土掺陶瓷粘结剂基层,1:2水泥砂浆勾缝,10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g)花岗石路面30厚花岗石路面,25厚1:2水泥砂浆找平及灌缝,100厚C20混凝土,8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h)铺机砖路面115厚机制粘土砖路面,粗砂扫缝,25厚M5混合砂浆,10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i)铺乱石块路面150∽200厚稀铺乱石块路面,50厚黄砂垫层,100厚碎石压实,素土夯实。

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村,东临银滩黄河大桥,南北侧是南滨河路。

由1#~17#单体建筑及大地下车库组成。

1#、2#及5#~9#楼不与大地下车库相连,设有两层地下室(含管道层),其余各单体建筑地下二层均与地下车库相连形成大底盘地下室。

沿街1#~11#楼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三层及以上均为住宅,沿街裙房均不设地下室;18#楼为幼儿园,其余均为纯住宅高层建筑。

其中10#~15#楼地下三层,其余各单体建筑地下2层。

10#~15#楼地下二层、三层及8#楼地下二层战时为甲类核六级人防地下室,并满足乙类常六级的防护要求。

地下车库为小汽车库及设备用房。

地下车库无地面建筑部分设厚度约为~3.0m的覆土,主楼部位设管道夹层。

17#楼及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其余高层住宅建筑均采用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多层建筑及纯地下室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及墙下条形基础。

高层建筑均为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本次设计8#~11#楼,各子项工程概况见表1.二、设计依据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型基础技术规程》JGJ5-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65-20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住房建筑部分》(2013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版)。

土木工程结构布置方案书

土木工程结构布置方案书

土木工程结构布置方案书一、总体设计要求1、建筑结构的布置要满足功能要求和美观要求,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要满足建筑使用的功能要求,包括空间布局合理、结构稳定、通风采光良好等。

3、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撑和柱子,保证空间的利用率。

4、考虑到建筑的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布置结构要适应周围环境。

5、结构布置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结构设计要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7、要考虑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尽量简化结构的施工工艺,便于施工操作。

二、结构布置方案1、选址:根据项目的选址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用于建筑。

根据土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场地。

2、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可以考虑采用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拱形结构等形式,以满足建筑的承重和稳定要求。

3、结构材料: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

可以考虑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材料,以满足建筑的承重和抗震要求。

4、结构布置:根据建筑的功能布置,合理布置结构,确保空间的利用率和通风采光。

在布置结构时,考虑到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5、结构连接:在结构布置时,考虑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节点处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结构连接的可行性和施工操作。

6、结构分析:对结构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布置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设计要求。

7、施工工艺:考虑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

在结构布置时,充分考虑施工作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8、设计图纸:根据结构布置方案,制作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构造图纸,指导施工操作和现场施工。

设计图纸要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某宿舍楼建筑和结构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

某宿舍楼建筑和结构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
3900建 筑电 气给 排 水结 构暖 通楼梯间"6基础平面及桩位布置图1:100插筋与钢板点焊C30膨胀混凝土后浇%%C400预应力管桩础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承台DBJ/T15-22-98施工时严格遵循1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1:20-5桩与承台连接大样C10混凝土垫层中的各项有关规定和技术指标。未说明外应经试桩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承台,施工前应将杂土清理干净,桩周土应分层夯实。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而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14.桩和承台连接时,按本图锚固大样将桩头锚入承台。安装,运输,成极大影响,设计人员另行处理。17.管桩预埋筋见大样(即桩头封口)16.15.如发现场地内有大量不均匀球状风化体,会对桩基施工造在打桩过程中要严密关注,遇到异常情况或与设计不符的,通知施工前对边坡等周围环境的处理和注意事项,以及桩的制作、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DBJ/T15-22-98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复盖。11.10.13.12.截桩头宜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位截桩。的有关规定。施焊时对称进行,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JGJ81-91冷却时间不少于 分钟。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接桩时上下桩错位偏差不宜大于7.2MM,8《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9.8.1M施工完毕后应对管桩基础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要符合1200KN.100.周边各伸出桩壁厚为AB型95,本图桩基础为PHC(C80)预制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桩径为%%c400,2.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为4.100,桩长,选用合理桩头接合,26.70~27.40M桩长约5.不等,打桩前应参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土层情况予先设计总桩基承台混凝土 3.垫层厚C10,C30,垫层混凝土 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桩内钢筋锚入承台的长度为700单

建筑工程结构的布置方案

建筑工程结构的布置方案

建筑工程结构的布置方案一、建筑工程结构的布置方案的要求1. 符合建筑设计理念和风格要求,结构与建筑整体风貌和功能布局相协调;2.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经济、合理;3. 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承担建筑物自身荷载和外部荷载,满足建筑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振动要求;4. 结构布置要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提高结构利用率,减少施工工期及成本;5. 结构布置要考虑施工方便,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二、建筑工程结构的布置方案的内容1. 结构形式的选定结构形式是指建筑物结构的总体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索塔结构、桩基结构等。

选择结构形式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跨度、荷载和地质条件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使之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并且与建筑物整体风貌相协调。

2. 结构布置的确定结构布置是指建筑物内部结构柱、梁、墙等的位置、形式、尺寸和数量。

结构布置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布局和荷载传递要求进行布置,保证结构在承担荷载的情况下具有足够的稳定和安全性,并且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提高结构利用率。

3. 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材料是指建筑结构所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玻璃钢等。

选用结构材料要满足强度、刚度、耐久性和防火性等要求,并且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获得性,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材料。

4. 结构节点的设计结构节点是指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包括梁柱节点、梁墙节点、柱基节点、梁板节点等。

结构节点的设计要考虑节点的强度、刚度和变形能力,确保节点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施工质量,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5. 结构施工的安排结构施工安排是指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顺序、材料运输、施工要求和安全措施等。

结构施工安排要与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进度相协调,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三、建筑工程结构的布置方案的设计方法1. 可行性研究在建筑设计初期,进行结构布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跨度、荷载和地质条件等进行合理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布置的选择,确保建筑结构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振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结构设计设计依据及基本资料6.1.1工程等别和设计安全标准6.1.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克屯那木水电站位于新疆博州精河县境内,为精河流域支流乌吐劲河规划梯级开发中的第1级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下游为罕尔那木水电站,本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

工程主要由拦河引水枢纽(土石坝、泄洪建筑物)、引水闸、输水建筑物(输水隧洞)、气垫式调压井、压力管道及电站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闸前正常引水位1704m,校核洪水位1704.84m,坝(闸)顶高程1706.90m,最大坝(闸)高14.9m,发电引用流量14.98m3/s,装机容量55MW,保证出力保证出力2.88MW,多年平均发电量1.59亿kW·h,装机利用小时数2893小时。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电站装机容量位于300 MW~50 MW之间,由电站装机容量确定克屯那木水电站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

各建筑物级别为:(1)主要建筑物拦河引水枢纽、引水闸、输水渠道、输水隧洞、前池、压力管道、厂房为3级建筑物。

(2)次要建筑物尾水渠及交叉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

(3)临时建筑物为5级。

6.1.1.2洪水标准(1)拦河引水枢纽拦河引水枢纽推荐混合坝型(混凝土闸+复合土工膜斜墙坝,基础防渗型式为复合土工膜水平铺盖防渗),最大挡水高度10m,上下游最大水头差8.9m。

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第6.0.2条、第6.0.10条,拦河引水枢纽挡水、泄水及引水建筑物洪水设计标准按平原、滨海区确定,洪水标准设计50年~20年一遇,校核300年~1000年一遇。

本工程洪水标准均取上限,即设计洪水标准均采用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300年一遇。

设计洪水标准为重现期50年一遇,洪峰流量Q=182.43m3/s;校核洪水标准为重现期300年一遇,洪峰流量Q=273.13 m3/s。

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设施洪水设计标准采用30年一遇。

(2)发电厂房按50年一遇(P=2%、洪峰流量Q=204.57m3/s)设计, 200年一遇(P=0.5%、洪峰流量Q=281.86m3/s)校核。

(3)导流标准一期围堰挡水阶段:导流采用5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洪峰流量75.54m3/s。

二期围堰挡水阶段:二期导流采用枯期时段(9月~次年4月)重现期5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洪峰流量18.18m3/s。

6.1.1.3抗震设计标准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的地震烈度为Ⅷ度。

因此该工程建筑物按Ⅷ度地震设防。

6.1.2设计依据1)《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 5020-2007);2)《防洪标准》(GB50201—94);3)《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7)《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T 5082-1998);8)《水电水利工程泥沙设计规范》(DL/T 5089-19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10)《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1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12)《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3)《溢洪道设计规范》(DL/T5166-2002);14)《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285-2003);15)《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16)《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L/T 5141-2001));17)《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266-2001);18)《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 5353-2006);1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20)《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DL/T 5079-1997);2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l8-2004);2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3)《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88-1999);2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8;25)《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 225—98;26)《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 231-982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2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3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3)《新疆精河支流乌吐劲河、冬吐劲河水力发电规划》(2011年5月);34)其它现行的行业技术标准。

6.1.3基本资料6.1.3.1规划设计指标(1)发电流量电站设计发电流量14.98m3/s;(2)气象资料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 -36.4 ℃,多年平均气温:7.5℃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1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625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 22m/s;多年平均风速: 1.8m/s;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1.41m(3)泥沙站址多年平均输沙量: 12.46万t;站址多年平均含沙量: 0.605kg/m3;(4)坝址及厂房尾水水位流量关系表:见表6.1.3-1。

·表6.1.3-1 坝址及厂房尾水水位流量关系表(5)电站资料电站装机容量:55MW(2×8 MW+2×19.5 MW);机组台数:4台(2台小机组和2台大机组);水轮机型号: CJxxx-L-140/4×110(小)、CJxxx-L-170/4×170(大);发电机型号:SF8-10/2700(小)、SF19.5-12/3900(大);机组安装高程:1253.60m;排出高度:+3m;发电最大净水头:450.40m;额定水头:427.16m;发电最小净水头:409.36m;单机额定流量: 2.2m3/s(小)、5.23m3/s(大);桥机型号:单小车双梁桥式起重机。

(6)主要地质参数工程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花岗岩岩、漂卵砾石层,各种不同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值见下表:表6.1.3-2 坝(闸)址区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地质建议值表表6.1.3-3 坝(闸)址区第四系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地质建议值表表6.1.3-4 引水隧洞围岩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表 6.1.3-5 气垫式调压室及压力管道段围岩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表6.1.3-6 厂址区岩块物理力学性试验成果表表6.1.3-7 厂址区第四系地层物理力学地质建议值表(7)地震烈度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的地震烈度为Ⅷ度。

6.2坝址选择、坝(闸)线比选、厂址、输水线路选择6.2.1坝址坝型的选择、坝(闸)线比选本工程规划坝址位于埃姆劲河与乌吐劲河汇合口下游,汇合口下游河道纵坡陡约为4.1%,且河床砂砾石覆盖层深厚约为50~60m。

在规划阶段进行了混合式、引水式两种开发型式比较,其中混合式具有日调节功能。

混合式:坝址水库正常蓄水位1725m,死水位1718m,调节库容96万m3,日调节,电站尾水位1250m,电站装机容量58MW。

引水式:坝址正常引水位1700m,电站尾水位1250m,电站装机容量55MW。

两个开发方式比较:由于混合式开发方式库容不大,只具有日调节能力,因此与引水式开发方式的能量指标相差不大,混合式开发因设有日调节水库,电站运行相对要灵活,并能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峰,混合式要优于引水式。

但混合式坝高42m,坝基需采用垂直防渗,而且需在两岸布置导流泄洪洞及溢洪道,增加投资较大;引水式坝高14.5m,可采用水平铺盖防渗,可以在河床布置泄水建筑物。

从投资及经济比较看,引水式开发方式经济上合理,相对较好。

因此,规划批准克屯那木水电站开发方式采用引水式开发。

规划坝址以上,埃姆劲河与乌吐劲河分叉,不利于工程布置和水能利用。

规划坝址以下,距两河汇合口下游500m另有合适坝址地形(规划混合式开发方案坝址),但由于河道纵坡大,在等水位的条件下,坝高达37m,坝基需采用垂直防渗,并增加两岸导流泄洪洞及溢洪道,增加投资大,且电量基本不增加。

因规划坝址明显较优,故本阶段不再做坝址比选论证,仅在规划坝址区内进行坝线比选。

本工程坝址区砂砾石覆盖层深厚,厚度约50m-60m,修建混凝土重力坝,基础处理难度大,故只适宜修建当地材料坝。

由于坝址处附近无合格防渗土料,故不具备修建粘土防渗体坝;本工程最大挡水水头10m,且坝长较短,可修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沥青混凝土防渗体坝和复合土工膜斜墙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的面板、趾板混凝土用水泥及钢筋需外购,材料单价较高,运距远;沥青混凝土防渗体坝需增加沥青混凝土生产设备,沥青混凝土方量少,设备摊销成本大。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土工膜做为防渗体坝可用于3级低坝。

”复合土工膜斜墙坝,坝体结构简单,填筑料单一,坝体防渗与基础(库盘)防渗连接容易,施工方便,无需特种设备。

经工程类比,复合土工膜斜墙坝满足规程、规范要求,故本阶段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坝作为拦河建筑物。

6.2.2坝(闸)线比选坝(闸)址区位于中山区,河谷呈不对称“U”型,总体走向近东西向,谷底宽150~200m,现代河床宽10~20m,偏向左岸发育,河床高程约1694m。

坝(闸)址上游100m 处,乌吐劲河由北西向转为近东西向发育,埃姆劲河近东西向发育,在该处与乌吐劲河汇合,其中埃姆劲河河床纵坡约72‰,乌吐劲河汇合口上游河床纵坡约58‰,汇合口下游河床纵坡约41‰。

坝(闸)址区左岸山体呈一凸出山梁,宽度约250m,山体雄厚,基岩裸露,岸坡走向约85°,岸坡坡度50°~65°,岸坡高度约100m;右岸山体雄厚,岸坡走向近东西向,岸坡坡度30°~40°,岸坡高度大于200m,高程1800m以下岸坡多分布洪坡积含土砂碎块石,高程1800m以上多基岩裸露。

左岸坝(闸)址下游200m 发育1条较大的冲沟,呈“V”型,冲沟延伸长约800m,沟内植被较发育,无常流水;坝(闸)址右岸岸坡发育一小冲沟,冲沟延伸长约200m,在右岸Ⅱ级阶地上形成小洪积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