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脏瓣膜病43例的外科治疗分析
心脏瓣膜病救死扶伤的案例

心脏瓣膜病救死扶伤的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因炎症、钙化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狭窄、关闭不全等功能障碍的疾病。
这种病症常常造成心脏功能障碍,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在临床上,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案也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可以有效修复或替换受损的心脏瓣膜,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心脏瓣膜病救死扶伤的真实案例。
某某先生,现年55岁,因长期高血压病史,于一年前开始出现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二尖瓣狭窄。
由于病情恶化,某某先生被推荐到我所在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经过详细检查,我们发现某某先生的心脏瓣膜病已经相当严重,二尖瓣狭窄导致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已经发展为中度至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经过多学科会诊,我们决定对某某先生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
手术当天,某某先生被送进手术室。
经过近六个小时的精心操作,我们成功地为某某先生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症状逐渐减轻。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某某先生终于可以摆脱氧气呼吸支持,自主呼吸,回到家中,开始正常的生活。
通过这次手术,某某先生获得了新生,更重要的是,他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他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现代医学在救治心脏瓣膜病患者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通过手术治疗,我们可以及时有效地修复受损的心脏瓣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和乐观态度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更多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福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可以为更多患者救死扶伤,让他们重获健康和幸福。
心瓣膜病的病例分析

心瓣膜病的病例分析心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类心脏疾病。
心脏瓣膜起着保持血液在心脏内流动方向的作用,当瓣膜发生异常时,血液的流动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心瓣膜病病例分析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例心瓣膜病的病例分析:病例信息:患者A,女性,60岁。
主要症状是气短、乏力、胸闷,持续数月。
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患者A有心率不齐、颈静脉怒张、心浊音界扩大等异常体征。
心电图显示房颤。
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
诊断与分析:根据患者A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可以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瓣膜病”,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瓣膜病之一,多数起源于风湿性心脏炎。
该疾病会导致瓣膜增厚、变形和瘢痕形成,从而影响瓣膜的开闭功能。
治疗方案:针对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由于该疾病进展较快,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主动脉瓣置换术。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瓣膜损伤程度和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药物调整。
预后与随访:风湿性心瓣膜病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及时性有关。
如果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有效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或者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
总结:心瓣膜病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
通过病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瓣膜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公众对心脏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8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体会

【 摘要】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 6月至 2 1 年 6月我院共对 8 例重症 04年 01 2
心脏瓣膜病患者 实行 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4例, 例死于术后低心输 出量综合征 , 例于术后一 3 1
周出现心包填 塞 , 呼吸、 循环功能衰竭 , 抢救无效死亡 , 病例全 部康复 出院。死亡率 48% 。术 后随访 , 余 .2 复查心脏
术后并发症 多 , 死亡率 高。20 04年 6月 一2 1 0 1年 6月 , 者 笔 所在 院对 8 3例 重症 心 脏瓣 膜 病 患者 实 行 了心 脏 瓣膜 置 换 术, 由于提高 了手术技术 , 重视 围手术期 各个环 节 的处 理 , 采
a . ai u rtPep e s i l Hu i u 1 0 0, h n 1 Hu h a Fi o l ' Hop t , a h a 4 8 0 C i a s s a
【 bt c】 O jcv T m az e u e xeec fee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ha iaeMe os Fo n A s at r bete os m reh r r epr ne vr vl l erd es. t d r J e i u i t sg y i os e v r t s h mu
彩超示 心脏均有不 同程度缩小 , 心功能均有改善 , 中心功 能 I 2 其 级 O例 , Ⅱ级 5 , 6例 Ⅲ级 4 。结论 例 手术的成 功率 。 只要严 格掌 握手术适 应证 , 积极有效 的术前准备 , 加强心肌保护和提高手术技巧 , 密的术后监护 , 严 就可 以提高重症 心脏瓣膜病
【 e od】 V vl erd es; Srclr tet K yw rs l a h t s e u i e m n a u r a i a g ata
3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心 排 综 合征 , 2例 为 多器 官 功 能 衰竭 。 结 论 : 意 于 术 期 的 处 理 , 择 适 当 的手 术 时 机 , 理 纠 正 病 变 , 后 并 发 症 的早 期 防 注 选 合 术 治 , 以提 高 手 术 疗 效 。 可 关键 词 重 症 心 脏 瓣 膜 病 ; 膜 置 换 术 ; 辨 外科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5 R 4 .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5 9 0 2 1 ) 40 l 2 l 0 — 3 x( 0 1 0 — 6 6O
术 耐受 能力 低 , 术 治 疗 的 并 发 症 及 病 死 率 较 高 。 因 此 , 手 如 何 提 高 重 症 心 脏 瓣 膜 患 者 的手 术 成 功 率 , 目前 心 脏 外 科 的 是
面 临~ 个 重 要 课 题 之 一 。 我科 1 9 9 9年 7月 至 2 0 0 8年 4月 , 共对 3 O例 重 症 心 脏 瓣 膜 疾 病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 早期 死 亡 5例 ,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王志伟;姬尚义;沈宗林;计乐群;谭敏;陈长春;陈伟新【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04(19)5【摘要】目的:总结17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自1993年9月至2002年9月,对17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78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88例,其它心脏病变9例.45例进行三尖瓣成形,16例进行左心房折叠术.39例部分或全部保留二尖瓣装置.结果:175例中早期死亡9例,死亡率5%.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19例,心室颤动7例.随访137例,平均随访5年,死亡5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重视围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总页数】3页(P373-375)【作者】王志伟;姬尚义;沈宗林;计乐群;谭敏;陈长春;陈伟新【作者单位】518001,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518001,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518001,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518001,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518001,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518001,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518001,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106例临床护理 [J], 邱笑丽;于红静;顾玉琴2.7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J], 李廷武3.重症心脏瓣膜病43例的外科治疗分析 [J], 张悟麟4.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 [J], 王佳祥;徐成阳;冯德广;谢周良;程兆云;5.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J], 王嵩; 颜大亮; 谢于峰; 申江峰; 袁茂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致出血43例

1 J 徐 惠锦 , 2 王飙 , 王巍 , 结肠癌致梗阻 3 8 等. 0 例外科 处理综合 报 告 [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 ,1 ( ) 4 2 J. 95 57 : 1. [ ] U p y H C  ̄l i m o . Sri li au bt c o 3 m l . rla s R C uv a n c t osu t n b i n n l v e r i cl et r n m J . i C l etm 9 4 2 ( ) 29 o r a c c o a[] D s o nR c ,18 , 7 5 : 8 . o c la i o u [ ] 沈俊 , 善兢. 4 莫 延误 老年人大肠 癌诊 断的 因素 [ ] 中华 老年 医 J.
2 9— 9 . 8 2 3
[] 陈贞巧 , 6 罗伯诚 . 结肠 癌性梗 阻术式 选择探讨 [3 广东 医学 , J.
19 9 5。1 ( ) 3 . 67 :44
( 收稿 :2 0 — 0 2 ) 0 6 1 — 0
4 参考文献
lJ 徐新 , 1 孙淑明 , 刘婉 秀. 老年结肠癌 的特点 及术式探 讨 [] 实 J.
用医学杂志 ,2 0 ,2 ( ) 4 5 4 6 04 04 : 3— 3.
[ ] 张 明祥. 8 老年结肠 癌性梗阻诊 治体会 [] 中国普通外 科杂志 。 J.
2 0 ,1 ( ) 9 — 9 . 0 4 3 5 :3 8 3 9
l s o s o h e tc l n b e e t n e in f t e l f oo y r s ci o
,
o t b a e, a d p i r na e hv g n rma y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体会(附110例报告)

11 临床资料 .
本组 共 I0例 , 4 1 男 8例 , 6 例 , 女 2
内径 均有 缩 小 , 工瓣 膜 活 动 良好 。2例 出 院后 发 人 生瓣 周漏 ( 心 病 、 内膜 炎 各 1例 ) 1例 瓣 膜 障 风 心 , 碍 , 二次手 术修 补 1 和重新 替 换 瓣膜 2例 。随 行 例 访 1 ~3年 , 例 院外死 于抗凝不 当 , 例不 明原 因 。 2 1
的三尖 瓣成 形 , 当延长辅 助循环 时 间 , 适 感染性 心 内
断时间 3 ~ 10mi(1 2 1. ) 4 6 n 8. ± 7 4 mm。心 脏 自动
复跳 7 例 , 4 电除颤复跳 3 例。 6
环 时间 4  ̄ 2 0mi ( 1. ±2 . )mm, 动 脉 阻 7 2 n 1 5 0 7 1 主
日手术 。重 症 心 脏 瓣 膜 病 患 者 除 要 求 麻 醉 快 速 平
稳, 重要 的是手术尽量准确 、 快速 , 术式合理完善 , 尽
量 缩短 体外循 环 时 间 。术 中进行 有效 的心 肌保 护 , 如使用 膜肺 、 温血 灌 注 等 。瓣 膜 替 换术 中辨 环 良好 者采用 连续 缝合 法 , 量保 留二 尖 瓣装 置 以及有 效 尽
3 讨 论
年龄 1  ̄ 7 5 2岁 ( 3 4 ± 0 2 ) 4 . 7 . 9 。术 前 心 功 能 分级
( YHA) N Ⅲ级 7 2例 ,V 级 3 I 8例 。其 中二 次 手 术
1 例 ,6 经 治 疗 心 功 能 明显 改 善 后 择 期 手 术 , 2 8例 5
例 急诊 手术 。1 9例治 疗效果 不 明显 手术 , 胸 比率 心
维普资讯
贵州医药 2 0 年 1 月第 3 卷第 1 期 07 1 1 1
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贺贵宝;程端;陶凉;阿哈提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年(卷),期】2013(011)001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6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4.9%;发生并发症27例,并发症发生率16.6%.术后随访心胸比(C.T)、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S)均较前缩小,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装置、彻底纠正三尖瓣反流及严密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贺贵宝;程端;陶凉;阿哈提
【作者单位】830011 乌鲁木齐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830011 乌鲁木齐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脏外科;830011 乌鲁木齐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30例临床护理 [J], 石娥;汪露;刘希利
2.200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生命质量分析 [J], 李少珂;王海彦;边涛;朱方涛;左龙
3.高龄重症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效果分析 [J], 曾先文;刘静魁;景其强;李金萍;罗华凤
4.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J], 王嵩; 颜大亮; 谢于峰; 申江峰; 袁茂昆
5.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经验 [J], 陈巍;孙文婷;田海;张东旸;傅毕成;蒋树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心脏瓣膜病43例的外科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辨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8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3年存活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出现3例死亡病例,1例并发症,3年存活37例;对照组治疗期间死亡27例,3年存活7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3年存活率均具有较大差异,(均p0.05)。
1.2 方法
对照组43例患者按照临床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43例患者均在中度或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心肌保护由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口灌注高钾停搏液加局部冰盐水降温。
二尖瓣置换(mvr)12例,主动脉瓣(mir)置换7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mvr+tvp)1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bvr+tvp)7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vr+cabg)1例。
患者均使用机械瓣膜,手术标准按照临床操作规范进行,体外循环时间85~280 min,平均11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2~280 min,平均82 min;心脏自动复跳59例,电击复跳19例。
复温开始超滤,根据患者的血容量、胶体渗透压、红细胞压积,选择超滤的速度和滤出的量,停机后选择改良超滤[2]。
本组患者的滤液为1500~5000 ml,平均2500 ml。
完
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回访,了解患者在治疗期间、治疗后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观察项目
本研究主要针对外科治疗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并在完成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采用回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存活情况,并针对存活患者进行存活率计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使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2例患者术中脱机困难,患者术后早期死亡,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低心排血综合征,突发室颤治疗无效死亡,其他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较为理想,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情况,而对照组患者出现部分病变严重,由于患者年龄及身体条件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或患者及患者家属不同意手术治疗,患者心脏瓣膜病症加重,临床治疗期间发生27例死亡病例,均为突发室颤,同时14例患者发生其他心血管及脏器并发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回访调查,通过患者或是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存活的患者当中,死亡3例,研究中43例患者共计3年死亡6例,患者的整体存活率为86.05%,通过临床检测,患者的新功能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心胸比例具
有一定的缩小;而对照组3年存活7例,临床存活率为16.28%,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心肌瓣膜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症状,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新功能损害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手术治疗时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改善[3]。
常规的保守治疗对患者的病症很难取得有效的效果,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患者的临床外科已经具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在重症心肌瓣膜病治疗时可以采用心肌瓣膜置换手术治疗,效果也非常理想。
完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左室前基底部、前外侧和左室长轴等部位显示良好的室壁收缩运动。
此术式尤其对于巨大心脏患者,能降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
对于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须同时处理三尖瓣,以改善右心室功能。
据文献报道[4],多数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左心瓣膜病纠正后并不能自行改善,仍有53%的患者存在功能性返流,42%患者持续存在右心衰竭。
重症心脏瓣膜病在临床并发症较多,患者随着病症的不断发展,发生危险的机率非常大,通过手术治疗,进行瓣膜修复或是置换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现代手术治疗的恢复期较短,效果显著[5]。
在本次研究期间,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病史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非常明显,观察组43例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采用瓣
膜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早期死亡2例,并发症死亡1例,其他患者均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成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3年当中,共计死亡6例,整体存活率较高,对比文献记录当中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死亡率78.16%,本组治疗效果非常优异,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死亡27例,治疗3年内存活7例,临床存活率仅为16.28%,与观察组86.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外科治疗可以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死亡的3例患者同样需要我们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手术前后就需要对患者提高防范措施,术前肺、肾等主要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和损伤的患者,术后应密切监护,有针对性地积极处理。
持续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硝普钠提高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血供[6]。
出院后强心药治疗至少半年。
如因左室萎缩而致心脏破裂者,应予体外循环下用长条状涤纶或自身心包补片修补,同时加用组织生物胶救治,已证明左心辅助循环或主动脉囊内反搏是治疗术后低心排有效而可靠的方法[7]。
[参考文献]
[1] 朱家麟.关于危重心脏瓣膜病标准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4,6:323-324.
[2] 苏丕雄,陈英淳,周其文,等.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7,13:262-264. [3] 张宝仁,郝家骅,朱家麟,等.380例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
瓣三尖瓣联合病变的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9,15:68-70.
[4] 王学锋,郝嘉,陈林.153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6,11(23):45-47.
[5] 李岩,孟旭,崔永强.56例微创外科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3(3):65-66.
[6] 郭跃明,胡军,聂政波.重症心脏瓣膜病192例的外科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1,7(15):35-36.
[7] 钱军岭.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外科治疗[j].南京医科大学,2012,3(1):15-18.
(收稿日期: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