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

合集下载

攻读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攻读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攻读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引言: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需要毅力和决心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不仅仅学习和掌握前沿的理论知识,还将开展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一、目标和背景在进行学习和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我的目标和背景。

我目前是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对我的研究领域非常感兴趣,并且我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

我的目标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科研能力,并在我的研究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学术课程和专业知识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计划参加一系列学术课程和培训来扩展我的专业知识。

这些学术课程包括但不限于:高级数学、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实验方法等。

通过参加这些课程,我将获得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前沿的研究领域。

三、研究方向和课题选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是至关重要的。

我将在我目前的研究领域中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课题进行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的知识空白上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我的研究方向既与已有研究紧密相关,又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我将继续关注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进一步明确我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选择。

四、研究方法和实践在进行研究之前,我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和文献信息。

我将使用各种研究方法和实践手段来获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这包括实验室实验、模拟仿真、数值计算等。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和实践手段,我将能够验证我的研究假设和推导结论,从而提高我的研究质量和可靠性。

五、研究进展和成果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将不断监控我的研究进展并及时调整我的研究计划和方向。

我将定期与我的导师和研究团队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我的研究心得和问题,并根据他们的指导和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

我计划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向专业领域的同行展示我的研究成果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计划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计划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计划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明确的研究计划能够帮助博士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提高研究效率,为未来的学术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将在本文中详细介绍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

首先,我将从概念和背景知识入手,对我所选择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我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导师和同行进行深入的讨论,以确保我对该领域的基础知识有着扎实的掌握。

同时,我也将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我将确定我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

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我将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同时也会结合导师的建议和实际的研究需求。

我将确立明确的研究目标,并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时间表。

在确定研究课题和目标后,我将着手进行实证研究,采集和分析数据,验证假设,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也将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

我计划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取反馈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我还将寻求与其他研究团队的合作机会,共同开展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提高研究质量和影响力。

最后,我将不断完善和调整我的研究计划。

在研究过程中,我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展,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理想的成果。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总之,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不断努力和调整,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我一定能够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优异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士研究逐渐成为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计划书旨在阐述我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目标,进而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案。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分析正在成为未来科研及商业领域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大数据分析中,如何处理高维度和高复杂性的数据仍然是一个挑战。

因此,我希望通过我的博士研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问题:在本研究计划中,我将围绕如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1. 如何有效地处理高维度数据?2. 如何精确地分析高复杂性数据?3. 如何在大数据分析中发现潜在的关联和规律?二、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目标:本研究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和开发高维度和高复杂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以提高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具体而言,研究目标包括:1. 提出一种有效的高维度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降低数据维度的同时保留更多有用的信息;2. 提出一种精确的高复杂性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关键因素和规律;3. 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发现潜在的关联和规律。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学术界的贡献:通过提出高维度和高复杂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2. 对实际应用的贡献:改进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企业、政府等提供更合理和科学的决策依据;3. 对个人发展的贡献:攻读博士学位将使我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研究方法与计划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1. 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研究成果;2. 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实验,收集高维度和高复杂性数据;3. 提出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并在实验数据上进行验证和评估;4. 与其他研究者交流和合作,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推广研究成果。

研究计划:我将按照以下时间计划进行研究:- 第一年:开展文献综述,了解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设计相关实验;- 第二年:收集实验数据,建立高维度和高复杂性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型;- 第三年:验证和评估提出的方法,并完成研究论文的撰写和提交;- 第四年: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准备博士论文的最终答辩。

攻博研究计划

攻博研究计划

攻博研究计划攻博,即“攻读博士学位”,是指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取得博士学位的过程。

攻博研究计划是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攻博研究计划的重要性、制定攻博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步骤、以及如何执行攻博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攻博研究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攻博研究计划,有利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明确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学术水平,为顺利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制定攻博研究计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首先,要结合自身的学术兴趣和所选择的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其次,要充分了解所选择的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明确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口;再次,要合理安排研究计划的时间节点和研究任务,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要根据研究计划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研究计划,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如何执行攻博研究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执行攻博研究计划时,博士研究生要严格按照计划安排的时间节点和研究任务进行研究工作,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状态,勤奋钻研,不断积累和总结研究成果,保持良好的学术品质和研究态度,主动与导师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及时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攻博研究计划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

制定攻博研究计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执行攻博研究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攻博研究计划,博士研究生才能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顺利完成学业。

希望本文对于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直博生博士研究计划

直博生博士研究计划

直博生博士研究计划
直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是指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具备优秀科研潜质和能力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博士阶段进行深造并攻读博士学位的一种教育模式。

直博生博士研究计划是指直博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制定的具体学习和研究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题与研究方向确定:直博生需要确定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研究领域,并选择合适的导师和课题进行研究。

2. 学习课程:直博生在博士研究阶段仍需要参加一定数量的课程学习,包括专业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这些课程的选择应当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帮助直博生提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3. 科研项目和实验设计:直博生需要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科研项目,包括研究的目标、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4. 学术论文撰写:直博生应当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并在相关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和发表,为最终的博士论文做准备。

5. 学术活动参与:直博生应当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与同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直博生博士研究计划的制定需要与导师进行密切合作和指导,确定合适的研究目标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这个计划的执行对于直博生顺利完成博士学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直博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一、研究背景与动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具体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我对具体研究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源于阐述兴趣产生的具体经历或事件。

在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中,我逐渐积累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前沿动态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我深知目前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水平还远远不够,为了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这一领域,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我决定攻读博士学位。

二、研究目标攻读博士期间,我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明确阐述总体研究目标。

具体而言,我希望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1、深入理解研究重点1的内在机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作用规律。

2、开发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研究对象的性能和效率。

3、探索研究重点 2与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为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内容 1详细分析相关理论或现象,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实验和模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研究变量 1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揭示其潜在的规律。

2、研究内容 2对现有方法或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其性能。

引入新的技术或理念,开发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测试和评估新方法或技术的效果。

3、研究内容 3研究研究重点 2与相关领域的关系,建立联系模型。

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在攻读博士期间,我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理论分析对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运用数学、物理等理论工具,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框架。

2、实验研究设计并开展实验,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

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模拟仿真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模拟仿真。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

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一、研究背景和目标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博士学位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拥有较高学术追求和研究兴趣的本科毕业生,我对攻读博士学位充满了热情和追求。

本研究计划书旨在明确阐述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目标以及研究计划。

二、研究动机和目标我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主要动机和目标如下:1. 深入学术领域: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我有机会深入学术领域,并与优秀的导师和同行交流和合作,从而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

2. 独立研究能力:博士学位课程要求独立进行研究,锻炼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从事高级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贡献学术社区: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我希望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学术社区作出贡献,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三、研究计划我的研究计划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1. 研究领域:本计划主要集中在xxx领域的研究上。

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我希望能够对现有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2. 研究目标:我的研究目标是提出一种全面且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xxx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开展深入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我将试图验证和论证我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我将获得全面的研究结果并对其进行科学解读。

4. 研究进度安排: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我将制定详细的研究进度安排,并按照计划进行。

同时,我也会定期与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以获取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5. 研究预期成果:我期望我的研究能够得出实用性的结论,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并提交相关专利申请。

四、研究资源和支持1. 导师支持: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将得到导师的指导和支持。

我将积极与导师保持沟通,及时向其汇报研究进展,并根据导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研究计划

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研究计划

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研究计划一、研究领域我将攻读博士学位在计算机科学这一领域。

计算机科学是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我个人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就已经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兴趣,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因此,我将继续深入研究计算机科学的相关领域,主要关注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

二、学习计划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将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等。

同时,我也将深入研究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我将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将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以及研讨会,拓展我的学术视野。

三、研究计划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将致力于开展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

我计划在深度学习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方面的应用。

我将结合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领域知识,致力于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医学影像识别、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助手等方面。

四、研究方法在进行研究时,我将采用实验、理论分析和模拟等方法,以验证我的研究成果。

同时,我也将积极与国内外的优秀学者和科研团队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通过学术交流和合作,将能够不断领悟到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得到同行的审视和检验,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五、成果预期我希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能够取得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报告等。

同时,我也将努力为我的学术社区以及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包括为学术期刊担任审稿人、参与学术团体的组织工作等。

综上所述,我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博士学习和研究中,通过充分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

同时,我也将充分利用博士学习期间的各种机遇,提高自己的学术与研究能力,为将来的学术生涯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攻读博士学位计划书——定鞭金藻(Haptophytes)在中国典型海域的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学功能目录第一部分:对国外现有研究的认识 (1)1、引言(Introduction) (1)1.1 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概述(Summary on Marine Microbial Ecology) (1)1.2 定鞭金藻门类(Taxonomy of Haptophyta) (2)2、定鞭金藻的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of Haptophytes) (4)2.1 定鞭金藻的代表性物种(Typical Species of Haptophytes) (4)2.2 定鞭金藻有害藻华的毒理学机制及其他环境效应(Toxicological Mechanisms onHarmful Algae Blooms for Haptophyte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Effects) (7)2.3 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定鞭金藻研究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Microtechnique, Flow Cytometry and Molecular Biotech- nologies Etc.for Haptophytes Research) (9)2.4 生态(毒理)学在定鞭金藻研究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Eco-(Toxico-)logy forHaptophytes Research) (11)2.5 生物信息学在定鞭金藻研究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Bioinformatics forHaptophytes Research) (12)3、定鞭金藻的研究意义及展望(Research Meanings and Future Research for Haptophytes) (14)第二部分:读博工作安排与预期目标 (15)参考文献: (17)第一部分:对国外现有研究的认识1、引言(Introduction)1.1 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概述(Summary on Marine Microbial Ecology)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

它将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与最小的“微型生物”通过“生态学”联系起来,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耦合(宜瑜院士语)。

近20 年来,新方法、新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导致了一系列有关微型生物的重大发现,推动了学科的形成和迅速发展[1]。

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不断加深了对海洋微型生物的认识,新生的理论与认识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时常出现“打破”或“颠覆”式的超越(图1)。

海洋微型生物是地球上的第一批“居民”,是改造地球环境的先锋。

从古至今,海洋微型生物都在为调节全球变化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在这个过程中,海洋微型生物是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是生命和非生命系统联系的关键环节,是生源要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1, 2]。

然而,人们对海洋微型生物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已经研究过的海洋微型生物不到总量的1%[3]。

图1 海洋微型生物(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进程Fig.1 Research process for Marine Microbes (Microbial Ecology)由图1 可知,每一重要理论的认识都是通过某些代表性的海洋微型生物(往往是整个类群的研究)实现的,从而推动了海洋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研究。

因此,对典型的海洋微型生物的环境行为﹑效应等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价值。

1.2 定鞭金藻门类(Taxonomy of Haptophyta)定鞭金藻(Prymnesiophyceae),又称为土栖藻或普林藻,因其具有附着鞭毛(Haptonema),20 世纪50 年代前后通常称其为触丝藻(Haptophyceae)。

在早期分类中,定鞭金藻是从金藻纲(Chrysophyceae)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类群(因其色素体带黄色)[4]。

直到1962 年,Christensen 才将其定为金藻门(Chrysophyta)的一个纲,即定鞭金藻纲(Prymnesiophyceae)(如图2-①)[5]。

但将定鞭金藻从金藻门中独立出来,“自立”定鞭金藻门(Haptophyta),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分类过程。

以定鞭金藻门、颗石藻目(Coccolithales)藻类为例,20 世纪初期,颗石藻只是一个属(Coccolithophoridae);同时,具有两条规则鞭毛的海藻都归属于等鞭金藻目(Isochrysidales),并因其会产生棕黄色的色素体而被归于金藻纲中。

这种分类忽略了其他具有两条规则鞭毛的金藻。

此后,又发现了另一种含有3 条(类)鞭毛(两条为鞭毛-flagella,另一条为顶鞭丝-haptonema(捕食作用))的微藻,并将其归入为Prymnesiaceae 科中。

20 世纪中叶,一个新属微藻(巴夫藻属-Pavlova)被发现,因其具有“第三条”鞭毛而被归入Prymnesiaceae 中。

20 年后,有更多的种被归入巴夫藻属,从而新立了一个科——巴夫藻科(Pavlovaceae);20 世纪中叶的另一个重要突破是定鞭金藻的结构得到了阐释,且在淡水和海域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至此,形成了 1 目 2 纲——等鞭金藻目(Isochrysidales)、定鞭金藻纲(Prymnesiaceae)和巴夫藻目(Pavlovaceae),并组成了一个门(class)——定鞭金藻门(Haptophyta)。

此后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以上各类微藻都属于粘着性植物(haptophytes),结合亚分子研究,说明以上分类在形态学上是合理的[6]。

根据定鞭金藻鞭毛的规则性,此后又将含有规则鞭毛的藻类归入定鞭金藻类群,而将不规则鞭毛微藻归入巴夫藻类群,即成立了定鞭金藻纲(Prymnesiophyceae)和巴夫藻纲(Pavlovophyceae)(图2▲)。

考虑到颗石藻类群具有超过15 个现存属和30 多个化石属,而等鞭金藻、定鞭金藻和棕囊藻类群属较少(不超过 4 个),因此成立了 4 个目——定鞭金藻目(Prymnesiales)、颗石藻目(Coccolithales)、棕囊藻目(Phaeocystales)和等鞭金藻目(Isochrysidales)(如2★)。

虽然自1976 年Hibberd 将定鞭金藻独立为一个门(Haptophyta)以来,对其分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但将定鞭金藻定义为一个纲(Haptophyceae)的情况仍有出现[7, 8]。

而我国对定鞭金藻的分类比较不统一,如胡鸿钧等[9]已将定鞭金藻独立为一门,但王立等[10]仍将定鞭金藻纲中的三毛金藻属(P r i m ne s i um)和等鞭金藻属(Isochrysis)归于金藻门,对于巴夫藻类群的归属问题在藻类学著名专著《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和生态》中也未曾收录[9]。

颗石藻目微藻种群数量与定鞭金藻纲很接近,但 4 目分类已经应用了30 多年,因此上述分类仍旧是当前的分类基础[6](如图 2 所示)。

图2 定鞭金藻系统分类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for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Haptophyta2、定鞭金藻的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of Haptophytes)2.1 定鞭金藻的代表性物种(Typical Species of Haptophytes)定鞭金藻门下属两个纲,共5个目。

其共有特点是:单细胞或群体,具周质膜,有2条等长的鞭毛(及一条顶鞭丝),色素体2个,带状,有的细胞壁具有碳酸钙小片。

生殖时细胞纵裂,或产生2条鞭毛的游动孢子。

在淡水或海水中都有分布种类。

巴夫藻目和定鞭金藻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鞭毛是不规则的,且含有眼壶(eyespot)及类瘤体结构(knob-like body),同时,二者的分子生物学差异也得到了证实[6]。

巴夫藻目的代表性物种是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和路氏巴夫藻(Pavlova lutheri),其典型特征是定鞭丝不能弯曲,而定鞭金藻目如小定鞭金藻(Prymnesium parvum)和三毛金藻(Prymnesium parvum Cater)的定鞭丝可以弯曲,且较发达,这对其占据优势的生态位有重要作用。

定鞭丝极度退化的两个类群是颗石藻目和等鞭金藻目微藻,前者的原生质外有鳞片,如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和钙板金藻(Calcidiscus leptoporus);而后者的细胞裸露,原生质外无鳞片,鞭毛等长,如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sis,Isochrysis Parke 等)和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sis,Dicrateria inornata,Dicrateria Parke 等)。

棕囊藻属最早由Hariot于1892年在Pouchet发现,目前主要将其分为6类:Phaeocystis pouchetii、Phaeocystis globosa、Phaeocystis scrobiculata、Phaeocystis antarctica、Phaeocystis cordata、Phaeocystis Jahnii[11],主要分布于南、北两极及寒、温带[12](如图3所示,图片来源于N CB I数据库[13])。

其中,路氏巴夫藻、等鞭金藻是主要的海洋经济微藻[14]。

1 2ABCDEA.1&2 路氏巴夫藻Pavlova lutheri;B.1&2 小定鞭金藻Prymnesium parvum;C. Coccolithophore sp.;D.1 等鞭金藻Isochrysis、2 叉鞭金藻Dicrateria;E.1 Phaeocystis sp. Cells、2 Phaeocystis g l obosa图3 定鞭金藻的代表性物种Fig.3 The typical species of Haptophytes2.2 定鞭金藻有害藻华的毒理学机制及其他环境效应(Toxicological Mechanisms on Harmful Algae Blooms for Haptophyte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Effects)2.2.1 有害藻华有害藻华(Harmful Algae Blooms,HABs)事件通常发生于低海拔的上升流区域(upwelling r egi ons)[15],是由近海藻类种群密度过高而致,且常伴随着毒素的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