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健康白皮书)

合集下载

谁为健康买单

谁为健康买单

COVER STORY封面故事国民健康大趋势“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69年以来,我国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权威数据表明,我国人均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数在2017年达到了81.8亿人次。

但是,当前在“病有所医”方面我们还有要啃的硬骨头,主要还是解决好当今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之后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表现,那就是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新需求和目前医疗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当下,最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病有所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并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健康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重大作用的整体思路,也呼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急切期盼。

目前我国的政策已经上升到了从过去单纯谈医疗,到现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过去“病有所医”是对个人的,但是单纯靠医院、靠看病去应对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种癌症等慢性病,医生使出浑身解数也解决不了这个问“健康题,而“健康中国”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综合层面,是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国”是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全方位的建设。

“健康中国就是探索中国的健康,健康中国就是中国道路之一,而这条道路一定要走出中国的特色。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指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通过各种公共政策,政府、社会、个人齐发力,控制疾病发生的概率,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小康》记者走访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多家三甲医院,与一些患者进行随近日,机的采访交流,希望透过他们的处境以窥医疗现状的问题;我们还采纳多位医疗专家的观点,以及健康产业相关从业者的切身感受,力图通过医疗卫生专业角度“健康扶贫”等热“看病难、看病贵”、“健康保险”、解读国家政策,并对“中年健康”、门话题展开讨论,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就如何推动中国的医疗改革,为“健康中国”战略建言献策。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前言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

围绕宪法,中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

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为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每个居民都能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卫生基本状况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

从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见图1)。

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见图2)。

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从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见图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见图4),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医疗服务体系。

在农村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市建立起各级各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饮食决定健康

饮食决定健康

《2011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健康白皮书) • 高血压的患病率中,18~30岁男性为18.4%, 30~40岁男性为31.1%,40~50岁男性已接 近50%,40~50岁女性亦高达30%; • 血脂异常也很突出,18~30岁男性的血脂 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58.5%,30~40岁男性 就接近70%,女性略好于男性,但是18~30 岁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也达到27.4%,30岁 之后均已超过30%。
戒烟限酒
健康四大基石(WHO)
• 背景 • 20世纪工业化、城市化改变人类生活及环 境,慢性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 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
传统养生法则
•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 与神具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古天真论》 • 饮食有节:健康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 起居有常:有规律生活 • 不妄作劳:适度压力和体力活动 • 形与神具:身心健康
植物化学物质
• 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挥有益作用 • 存在于各种植物中 • 异硫氰酸盐:抑制多种致癌物诱发的癌症(胃 癌、食管癌、肺癌),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 如:萝卜、西兰花、芥蓝、卷心菜、甘蓝、菜花 等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抗过敏、抗炎等作用, 有利于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几乎所有植物性 食物都含有 • 新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新的生物活性将不断被发 现,摄取多样膳食,将获得更多的对健康有益的 植物化学物质
传统养生法则 • ―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 渴而饮,饮勿令过…‖
•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 菜为充,和气为而服之,以补益精 气”。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日食物推荐量
美国膳食餐盘2011.6
乳制品 水 谷


2022年北京白领健康调查报告

2022年北京白领健康调查报告

2022年北京白领健康调查报告坐在写字楼的白领们健康状况如何?日常受到哪些疾病困扰?今天上午,首部关于北京白领身心健康的调研报告《_北京白领健康白皮书》发布。

_9家北京企业参与员工健康调研,首次从白领身心健康、生活健康以及职场健康三个维度对北京白领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衡量。

今天上午,幸福即生产力第五届中智人力资本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上,中国健康教育促进协会医院分会和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外企效劳分公司首次联合发布了《_北京白领健康白皮书》.此次白皮书的调研历时一年,数据截至_年9月30日,中智北京和中智咨询调研中心从企业端和个人端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调研,从北京地区收集65_份北京白领体检数据、__余份北京个人健康评价数据,邀请_9家北京企业参与员工健康调研。

在身心健康方面,白皮书发布了北京白领十大常见病症。

调研结果显示:颈椎病、超重/肥胖、龋齿是困扰京城白领的前三类常见病。

男性白领的肥胖、总胆固醇偏高、脂肪肝体检检出率高于女性白领;而北京女性白领中患有颈椎病、龋齿、慢性咽炎和痔疮的比例较高。

除此之外有_%的女性白领人群表示有妇科疾病困扰,但在体检调研结果中显示有59%的女性白领存在妇科疾病,也就是说有较大一局部女性白领并未关注到妇科健康问题。

女性白领除了妇科与乳腺健康,还应警惕甲状腺问题,体检调研显示有_%的女性存在甲状腺问题。

白皮书建议,北京白领需警惕身体健康方面的危险信号:北京白领体检检出率较高的是屈光不正、牙结石、肥胖、总胆固醇高、脂肪肝等。

女性白领需多关注妇科健康,男性白领应注意身材与体脂变化,防止发福带来的’潜在健康威胁。

白皮书提出,员工个人的健康问题会为公司带来一定的困扰,不仅会为企业带来保费上涨、病假多等显性本钱负担,还会增加隐形本钱,如效率低、满意度低等。

大多数企业已经发现因员工健康引起的病假多、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仅少数企业发觉出健康问题会带来员工保存度或者是离职率问题北京白领对企业在职场健康福利方面的不满意度也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2018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概述

《2018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概述

中图分类号:R195.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3-7830(2020)05-0230-03ʌ专栏㊃健康大数据ɔ‘2018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概述黄剑辉㊀黄若刚㊀段佳丽㊀焦淑芳㊀李刚㊀高建华㊀王观㊀孙颖ʌ摘要ɔ㊀为向北京市民普及健康知识㊁促进参与健康行动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依据北京市委㊁市政府2009年发布的‘健康北京人 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的要求,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汇总分析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每年向社会发布全市居民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㊂2018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4.2万人,比2017年降低0.76%㊂2018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㊁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㊂2018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2.20岁,比2017年上升0.05岁㊂2018年北京市共报告甲㊁乙㊁丙类传染病25种,报告发病182496例,比2017年增加49908例㊂全年城市末梢水合格率为100%,较2017年(99.9%)略有上升㊂卫生与人群健康相关数据全面反映了北京市居民年度健康水平和卫生事业发展情况㊂ʌ关键词ɔ㊀人群健康状况;健康白皮书;北京Overview of Beijing Annual Population Health Report 2018HUANG Jian-hui,HUANG Ruo-gang,DUAN Jia-li,JIAO Shu-fang,LI Gang,GAO Jian-hua,WANG Guan,SUN Ying(Beij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Center for PreventiveMedicine Research ,Beijing 10001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DUAN Jia -li ,E-mail :cdcdjl @ʌAbstract ɔ㊀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of Healthy Beijing People-the Ten-Year Action Plan for National Health Promotion(2009-2018)issued by the Beiji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2009,the datasets corelating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hygiene services for residents should been released to the public annually,in order topopularize the health knowledge,enhance participate activity in health actions and change unhealthy lifestyles for citizens.Thehygiene and population health status of Beijing s citizen was summarized and investigated based on datasets collected.At theend of 2018,the resident population of Beijing was 2154.2million,with 0.76%drop from that in 2017.The main cause of death among residents with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 2018was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and the heart disease,malignancies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ranked as top-three causes of death among residents.The life expectancy of residentswith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 2018was 82.20years,which was 0.05years older than that in 2017.A total of 25kinds of category A,B and C infectious diseases (182496cases)have been reported in 2018,including more 49908cases than that in2017.The qualified rate of tap water was 100%throughout the year,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7(99.9%).Comprehensively,the hygiene and population health-related data reflect the annual health level of resi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in Beijing.ʌKeywords ɔ㊀Population health status;Health white paper;Beijing作者单位: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通信作者:段佳丽,E-mail:cdcdjl@㊀㊀‘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简称健康白皮书)是依据北京市委㊁市政府2009年发布的‘健康北京人 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的要求,每年向社会发布全市居民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对市民普及健康知识㊁参与健康行动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且更好地贯彻落实‘ 健康北京2030 规划纲要“具有重要意义㊂2018年是发布健康白皮书的第十年,本年度共汇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㊁市教委㊁市公安局㊁市民政局㊁市财政局㊁市医保局㊁市生态环境局㊁市城市管理委㊁市商务局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㊁市广播电视局㊁市体育局㊁市统计局㊁市园林绿化局㊁市总工会㊁市残联和市爱国卫生委员会共17个委办局提供的健康相关数据,主要内容包括北京市人口基本情况㊁传染病发病情况㊁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㊁健康素养㊁医疗服务㊁公共卫生服务㊁烟草控制和体育与健身等,比较全面㊁详实㊁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市居民年度健康水平和卫生事业发展情况㊂摘要如下:1㊀人口基本情况2018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4.2万人,比2017年下降0.76%㊂北京市户籍人口为1375.8万,比2017年增加16.6万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的25.6%和17.2%㊂2018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9.88ɢ;死亡率为7.05ɢ,比2017年上升3.1%;婴儿死亡率为2.01ɢ,比2017年下降12.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69ɢ,比2017年上升1.9%;孕产妇死亡率为10.64/10万㊂2018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㊁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0.8%㊂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85.12/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3.25/ 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0.92/10万;传染病死亡率为4.24/10万㊂2018年北京市户籍居民30~70岁(不含70岁)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㊁心血管疾病㊁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为10.7%,比2017年下降0.93%㊂其中,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4.5%,女性为6.8%㊂2018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2.20岁,比2017年上升0.05岁㊂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9.85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4.63岁㊂2㊀传染病发病情况2018年北京市共报告甲㊁乙㊁丙类传染病25种,报告发病182496例㊂三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十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㊁手足口病㊁肺结核㊁痢疾㊁梅毒㊁猩红热㊁病毒性肝炎㊁流行性腮腺炎和淋病,共占报告发病数的99.2%㊂流行性感冒报告发病顺位由2017年的第二位升至2018年的第一位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31.49/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709.23/10万(表1)㊂表1㊀2018年与2017年北京市甲㊁乙㊁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顺位病种2018年2017年发病率(1/10万)位次发病率(1/10万)位次流行性感冒381.841172.302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67.452196.141手足口病150.45391.883肺结核30.43432.745痢疾27.97537.834梅毒25.60623.906猩红热16.70716.777病毒性肝炎16.43815.018流行性腮腺炎9.0499.789淋病7.82107.85103㊀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2018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36ɢ,非京籍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3.65ɢ㊂北京市户籍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8%㊂户籍人口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96.3%;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92.1%㊂2018年北京市0~6岁户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6%㊂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为0.20%,生长迟缓患病率为0.28%,消瘦患病率为0.30%,肥胖率为3.2%㊂2017-2018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5%,肥胖检出率为16.9%㊂4㊀健康素养2018年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2.3%,比2015年提高15.4%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3.8%,农村居民为23.3%,城市高于农村㊂三方面素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47.0%)㊁基本健康技能素养(39.5%)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31.7%)㊂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7.7%)㊁科学健康观素养(62.1%)㊁传染病防治素养(47.7%)㊁慢性病防治素养(37.1%)㊁健康信息素养(32.8%)和基本医疗素养(25.7%)㊂5㊀医疗卫生服务2018年北京市财政为公立医院拨款1757590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拨款401672万元;公共卫生拨款583494万元㊂2018年北京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1100家,比2017年增加114家;卫生健康人员459765人;医院人员总数为252414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共77164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共37168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共3687人㊂2018年北京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共130344张,比2017年增加1.9%;诊疗人次为24752.5万人次,比2017年增加3.6%;出院共405.2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5.8%㊂2018年北京市常规免疫共接种5842114人次,接种第二类疫苗2423251人次㊂2018年北京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28.88万人,比2017年增加3.8%;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90.76万人㊂全年城市末梢水合格率为100%,较2017年(99.9%)略有上升㊂完成药品(含医疗器械㊁化妆品)抽检1.49万件,合格率99.8%;基本药物和社区零差率药品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100%㊂全市共完成各级保健食品抽检和监测任务2896件,合格率为99.8%㊂6㊀烟草控制2018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各㊀㊀类控烟场所合格率为95.3%;2018年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卷烟商品销售量为9311201万支,比2014年减少1048269万支,下降10.1%㊂7㊀体育与健身2018年新建773片专项活动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保持在2.25m 2,100%的街道(乡镇)㊁行政村和有条件的社区均建有体育设施㊂2018年北京市共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5万余项次,参与活动共1139万人次㊂(收稿日期:2020-03-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73542,81530087);国家 十三五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1302804);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编号:KZ201810025031)作者单位:北京,100069,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通信作者:郭秀花,guoxiuh@中图分类号:R195.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3-7830(2020)05-0232-05ʌ专栏㊃健康大数据ɔ医学图像非结构大数据实现分割诊断的机器学习方法佟超㊀冯巍㊀韩勇㊀李伟铭㊀陶丽新㊀郭秀花ʌ摘要ɔ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和医学图像数据爆炸式增长,传统依靠医生对医学图像进行人工分割诊断,不仅工作效率低下㊁工作量大,还容易产生误诊㊁漏诊㊂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非结构化大数据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为了进一步了解机器学习在医学图像自动分割和识别诊断中的研究,本文对机器学习及其在医学图像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机器学习方法解决医学图像非结构化大数据提供方法学参考㊂ʌ关键词ɔ㊀医学图像;大数据;分割诊断;机器学习;深度学习A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for segmentation and diagnosis ofmedical image unstructured big dataTONG Chao ∗,FENG Wei,HAN Yong,LI Wei-ming,TAO Li-xin,GUO Xiu-hua(∗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eijing 10006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uo Xiu -hua ,E-mail :guoxiuh @ʌAbstract ɔ㊀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plosive growth of medical image data,traditionally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diagnosis relying on doctors manually became inefficient and hard work and was also prone to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The machine learning,especially deep learning,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mage unstructuredbig data,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of machine learning in the automatic segment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edical image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machinelearning and its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mage analysis,providing useful method ological reference for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in solving unstructured big data of medical images.ʌKeywords ɔ㊀Medical image;Big data;Segmentation and diagnosis;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㊀㊀医学影像技术是近百年来一项新兴的临床医学技术,以其简单方便㊁非侵入性和高特异性的优势受到了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相关影像设备的快速更新,影像医学在医学诊断领域及介入治疗领域均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创新与突破,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已成为医学工作的重要支柱[1]㊂如今,医学影像已经告别了透视和X 线片进行诊断的年代,已成为磁共振成像(MRI )㊁计算机断层扫描(CT)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等一系列大型医学影像设备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影像学科㊂这些新兴技术能够更早地发现病变,并具有良好的定位及定性功能,除此之外,其无创或创伤性小㊁效率高,还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㊂目前,临床上的医学影像识别方式主要还是人工阅片,然而,由于医学影像非结构化大数据呈爆炸式增长,这些大量的数据加重了临床医生的工作量,医生容易因为疲劳产生漏诊和误诊㊂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

“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北京人健康状况如何

“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北京人健康状况如何

“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北京人健康状况如何5月13日,《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公布。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市首次编发的“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也是落实市政府《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的重要举措。

北京力争通过十年努力,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服务”的国际化大都市。

卫生部门表示,从今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北京市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向社会公布北京人的健康状况。

本市还打算公布征集“健康北京人”标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47岁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多3.7岁报告摘要:200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0.47岁。

其中,男性78.63岁,女性82.37岁,女性高于男性3.74岁。

解读: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谢学勤介绍,人均期望寿命指当年出生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那个地点指的是2009年出生的小孩平均预期寿命是80.47岁。

自2005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达80岁后,期望寿命处于缓慢递增时期,近年来每年平均递增约0.1岁。

这是因为北京期望寿命差不多达到一个专门高水平,增长空间有限。

下一步,卫生部门的任务是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不能只是带病生存,而是要提高生存质量。

去年出生男孩比女孩多3000多人报告摘要:2009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数为89353人,其中男婴46373人,女婴42968人。

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8∶100。

解读:尽管一年中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了3000多人,但整体看,男性自然增长率却低于女性,缘故是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同时各年龄段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死亡数为73147人,其中男性40879人,女性32268人。

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鱼钩状,即在婴儿期显现一个死亡小高峰之后迅速下降,5岁至14岁组死亡率降到最低,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出现连续上升的趋势。

本市已进入老龄社会报告摘要: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68.8万,占13.6%。

北京市2024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北京市2024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都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对北京市2024年度的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报告。

首先,本报告将介绍北京市2024年的人口与卫生状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的总人口达到2176.7万人,相比于2024年的2133.7万人有一定的增长。

而卫生状况方面,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得到了增加,医疗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对人群健康的保障力度也进一步加强。

其次,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北京市2024年的疾病与健康情况。

在疾病方面,慢性疾病依然是北京市的主要健康威胁,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与此同时,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而在健康方面,体育健身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城市居民开始重视运动锻炼,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另外,本报告还将重点分析北京市2024年的环境与健康关系。

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度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高污染天气。

此外,水质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人群健康关注的焦点,北京市加大了水质监测力度,并对食品安全进行了严格监管。

最后,本报告将介绍北京市2024年的卫生保健工作与健康促进活动。

北京市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督促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北京市还积极开展各类健康促进活动,如健康教育、义诊活动等,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

综上所述,北京市在2024年度对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通过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治理环境污染、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等措施,北京市对人群健康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强。

然而,仍然存在待解决的问题,如慢性疾病的防控、环境污染治理等。

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的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薄弱
双向转诊工作难落实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 国目前社区医疗服务 机构约有3.5万个, 社区总医疗服务人员 约390万人,占比不 到1/3,相比发达国 家,如英国社区医疗 服务人员相比总医疗 服务人员占比超过 55%。
上级医院与社区医院 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如患者就诊费用如何 分配等问题。因而导 致本应通力合作,达 到“大病在大医院, 小病慢病在基层”这 一愿景的上级医院与 社区医院之间缺乏 “有诚意的合作”。
CHNS
2002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 性样本量:-
知晓率:46.5% 治疗率:41.1% 控制率:13.8%
2013
中国劳动人口高血压调查年份:2012-2013
样本量:37856
知晓率:57.6% 治疗率:30.5% 控制率:11.2%
China PEACE
2017
年份:2014-2017
目前基层及上级医院无力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对于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由于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慢性病人数迅速增长,目前高血压患者约为2.7亿,糖尿病患者约 为1.18亿,且大多与预防不佳以及管控失当有关。因此,居民健康更需要长期性、连续性、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及照护。而 常见的医疗机构由于疾病防治服务不足、社区医疗服务薄弱、双向转诊工作难落实、医院医生不愿从事全科医生等原因, 无法提供令每一个家庭都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因此,艾瑞认为,有必要建立全面的针对家庭的医疗健康服务。帮助居民 更好地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以预防疾病,治疗中配合医师做好院外监控,治疗后做好居民的康复管理工作。医疗机构无力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原因分析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66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源:艾瑞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绘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8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健康白皮书)
《北京市2018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简称健康白皮书)于2019年12月出版发行, 这是市政府连续第十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健康事业
发展的相关数据。

健康白皮书共分八个章节,涉及我市人口基本情况、传染病发病情况、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健康素养、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烟草控制和体育与健身方面内容。

主要特点如下:
一、居民期望寿命继续增加,健康水平持续向好
2018年我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2.2岁,比五年前(2014年)增加0.4岁,比十年前(2009年)增加1.7岁,在国内外大都市中处于前列。

30~70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0.7%,比五年前下降3.6%,比2010年下降16.4%,该指标已处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孕产妇死亡率为10.64/10万,比五年前上升47.2%,比十年前下降了26.9%;婴儿死亡率为2.01‰,比五年前下降13.7%,比十年前下降42.4%。

二、甲乙类传染性疾病发病下降明显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总体发病率虽有波动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2018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
率为131.5/10万,比五年前(2014年)下降20.5%,比十年前(2009年)下降61.3%。

三、居民健康素养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2018年为32.3%,较2015年(监测周期为三年)增长15.4%,较2012年增长30.8%。

四、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向好
2018年我市公立医院财政投入为175.8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40.2亿元、公共卫生财政投入58.3亿元;较五年前(2014年)分别增长88.7亿元、3.4亿元和31.9亿元;较十年前(2009年)分别增长135.4亿元、19.9亿元和42.0亿元。

2018年我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为2.5亿人次,比2017年增加3.6%,;编制床位总数为13万张,比2017年增加1.9%;平均住院日为9.3日,比2017年缩短了0.2日;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药费256.3元,比2017年下降4.7%;住院病人人均药费5554.5元,比2017年下降5.5%。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服务7932.5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10.7%。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628.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90.8万人。

2018年我市常规免疫共接种584.2万人次,接种第二类疫苗242.3万人次,为30.5万名适龄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筛查。

五、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2018年我市新建773片专项活动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保持在2.3平方米;100%的街道(乡镇)、行政村和有条件的社区均建有体育设施。

有市级体育社团95个,区级体育社团531个,备案健身团队7893个。

全年共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5万余项次,参与活动人数1139万人次。

市体育局与市卫生健康委签订《体医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市医疗系统培训200余名运动处方师。

北京市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采取线下面授、线上直播形式,惠及43.7万居民。

六、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仍是居民主要健康问题
2018年我市居民死亡主要原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0.9%,较五年前(2014年)下降3.1%,较十年前(2009年)下降2.5%。

心脏病死亡率比五年前下降了8.7%,比十年前上升了5.5%,死因顺位从2018年起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恶性肿瘤死亡率比五年前下降了8.7%,比十年前上升了10.2%;脑血管病死亡率与五年前、十年前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