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

合集下载

产业结构通俗理解

产业结构通俗理解

产业结构通俗理解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因素。

通俗地说,产业结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各个行业之间的“大盘子”。

这个“大盘子”里包括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占比例也不同。

比如,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或地区,农业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比较高,而工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比较低;而在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或地区,工业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比较高,而农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比较低。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使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更加合理,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提高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部门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组成和相互关系。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

良好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

产业结构的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贸易业、金融业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这主要取决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政策和文化传统等因素。

产业结构的比重反映了各个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

通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表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

这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的需求不同所导致的。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经济向高端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的调整。

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转型和升级;同时,还需要合理布局各个产业的地理分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各个产业部门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组成和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我国理论界在论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方面,主要有 以下几个判断标准: (l)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 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 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 (2)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 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 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 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 (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 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
②工业或制造业本身的生产要求和技术变化
,使得中间投入需求不断增加。由于制造业 产出中作为中间产品销售给其他厂商而不是 最终使用者的部分越来越大,并随着生产规 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不断变化,制造业越 来越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专业化的生产系统 ,生产结构呈现出高加工度化、高附加价值 的特征,变得比以前更加“迂回”;
(初期-中期-后期)
7)按要素的集约程度分类法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1、工业化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演变 1)、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前工业
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 后期和后工业化 ①一国的工业化,集中表现为工业或制造业 的迅速崛起,制造业产值在该国国民生产总 值中所占的份额快速上升。相应地,农业产 值的比重相对下降;
表2—2 东亚和拉美新兴工业国或地区的出口(1965—1987)
出口 出口占GDP 占总出口的百分比
国家或地区(10亿美元)
1965 1987
初级 纺织 机械运 其它制造 商品 服装 输设备 业产品 1965 1987 1965 1987 1965 1987 1965 1987 1965 1987
7 8 7 28 55 53 69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

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产业分类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

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产业结构和行业特征

产业结构和行业特征

产业结构和行业特征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它通常涉及到不同行业的比重、发展趋势、相互关系和影响力等方面。

而行业特征则是指每个行业独特的特点和属性,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

一、产业结构1.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通常指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原始生产部门。

尽管第一产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小,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第一产业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受自然条件和季节性影响大。

2.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部门,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核心,其特点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

3.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如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教育业、医疗保健业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第三产业的特点是人力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

4. 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第四产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具有高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强、知识密集型等特点。

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发达国家,服务业通常是最主要的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

二、行业特征1. 市场规模行业的市场规模是指该行业的总体销售额或产值。

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企业的发展空间。

一些大规模的行业通常具有更多的竞争者和更高的竞争强度。

2.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是指在一个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相互影响。

竞争格局可以分为寡头垄断、垄断、寡头竞争、完全竞争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竞争格局对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份额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3、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1)内部因素 需求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 供给因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 源 (2)外部因素 经济体制类型 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产业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产业结构高度化标准 “标准结构”法 “标准结构”是经济学家对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 综合描述,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样本国家产业结构高 度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进行统计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出能 刻画某一高度化阶段的若干指标,作为该阶段下产业结构演进的 “标准”型式。包括产值标准结构、劳动力标准结构、相对劳动 生产率标准结构。 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法 除了前述的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论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 理论之外,还有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他 们根据人均国民收入,将工业化阶段划分为0,1,2,3,4,5,6等七 个阶段。收入水平对应着发展阶段,也划分出三种国家类型。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法
3、产业结构分析指标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指标: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Moore结构 变动值 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 三大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标准结构”比较、产业结构相似系 数法 工业结构高度化综合指标:工业内部结构高度指标、产业链 结构高度指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系数
2、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二元结构”理论,也可以称为“二元经济”理论, 最早由荷兰社会学家伯克提出。 1954年,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题为 《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系统地提出 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 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所构成的二元经济 结构。

产业结构(精品)

产业结构(精品)

2.1、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1.1、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
• 西方结构演变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 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 业结构理论和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
•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 威廉·配第、科林·克拉克、库兹涅茨、霍 夫曼和里昂惕夫等。
2.1.1.1配第—克拉克定理
• ⅰ、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指出 “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 的收入又比工业多”,说明工业比农业、 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这 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定理。
案例:中国的产业结构
在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伴随着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及其各自的内部构成比例,均 发生变化。
改革前,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属于失衡型结构,这主要 表现在:基础产业相当薄弱,第三次产业很不发达, 工农业比重失调。
改革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在不均衡的发 展过程中结构趋于合理。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 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改善。
1990年各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 应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低收入国家或地区
下中等收入国家或地 区 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
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 区 发达国家或地区
iii、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
(3)=(2)÷(1)
(1)劳动力相对比重 (2)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
• 配第定理: 制造业比种植业进而服务业 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你父母及祖辈从事什么职业? 你希望自己今后从事哪种职业?
• ⅱ、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1940年 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提出了配第 -克拉克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 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 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 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 降。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 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 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是: ⑴ 首先强调了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放在第一位的. ⑵ 当前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后代人将来的发展需要,不能为了目前 的过度需求而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生产。
产业及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分类法
费希尔首先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 也就有了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次产业就是农业和畜牧业,包括采掘业。 第二次产 业就以制造业为其核心,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 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 第三次产业就是服务业。
克拉克大分类法
产业及产业结构
标准产业分类法
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比较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判断 相似比较是以另一个产业结构系统为参照系来评价和判别一个产 业结构系统的高级化。关键是构造一个关系式:
rAB=∑in u
Ai
u
/[(∑in u Bi
2)(∑ n Ai i
u
Bi
2)]1/2
被判别的产业结构系统为A,作为参考系的产业结构系统为B,Ui 为产业i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比例。自然,UAi和UBi分别表示 了产业i在产业结构系统A和产业结构系统B中的比例。且
服务化”的时代已悄然来到。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产业结 构高级化的基础。
关于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目前常见的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 面加以考察,即 ⑴ 与“标准结构”的差异;⑵ 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 度;⑶ 产业间均衡的比例关系;⑷ 对资源构优化
对市场的适应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1.三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按劳动性质、内容分类
——按空间分布分类
2.金融业的形成条件
3.商业区位条件
4.国际贸易
5.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应用“规划……地区的发展”)
产业结构同步训练
(一)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1:2009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
材料2:2008年中国主要商品出口增长情况 材料3:2009年中国主要商品出口增长情况
材料4: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 2排放变化图
材料5:
◆ 世界经济经过几年强劲增长之后,进
入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扩散,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持续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2008-11)
◆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重创世界贸
易。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 )统计,2009
1、对外贸易属于三大产业中的第产业,我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洲和洲。

2、2010年5月23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货轮经过甲海域时是(顺流或逆流)航行,经过乙海域所遇到的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日时,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3、分析材料2和材料3可以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的特点是。

2008年我国出口商品中,与上年比较数量增长率最高的是,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是;2009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出口量减幅最大的是,可能的原因是。

2009年与2008年比较,我国出口商品中类和类出口量大幅度下降;而密集型产业的商品出口量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4、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趋势。

5、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应不断减少CO2排放量,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呢?
(二)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我国中部省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区。

今年8月全球最大的电子加工
企业富士康集团,已将深圳生产基地部分搬迁到河南郑州,并计划从当地招工数万人。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将为山西省的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探索。

材料二:2005年中部部分省份经济结构比较表:
注: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

工业化率达到20%-40% 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

碳排放系数是每单位经济产出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数量。

1.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其水热条件状况是
该省区主要粮食作物是以为主,该省目前工业化程度处在阶段。

2.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煤炭产区,煤矿是该省最大的矿区,该矿区煤炭主要是依托铁路输往港口,到港后由海上航运输往南方沿海地区。

3. 富士康集团将工厂迁往郑州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劳力充足B.高校众多,技术先进C.地形平坦,气候优越D.资源丰富,农业发达4.当前大量企业从深圳等地区“西迁”至内陆地区后,有可能对当地(多项选择)
A.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B.提升产业结构层次C.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D.增加就业机会
5.比较中部省区与全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差异,其总体产业结构状况是
,从结构来看需要调整的是。

6.目前从沿海地区转移到中部地区的的产业主要是密集型产业,导致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至少答两点)。

7.今年,山西省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决心,试分析山西省多年来处在我国碳排放系数首位的主要原因。

针对碳排放量与人口、单位GDP 的能源用量等因素有关,请你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谈谈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

(三)我国海域宽广,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大陆架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2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5023亿元。

材料二: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

材料三:“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1.按三大产业划分,海洋盐业属于第______产业,我国主要盐场集中分布在北方,如河北的长芦盐场,试分析我国北方盐场晒盐的有利自然条件:。

海洋第三产业包括的主要部门有(举2例)。

2.2001年至2009年我国海洋经济获得持续发展,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关键。

2009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为_________ _ ______,2001年至2009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是。

3.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海洋污染也日益严重,试分析海洋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建议(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参考内容
1.三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按劳动性质、内容分类
流通部门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按空间分布分类
遍布性行业
对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依赖较强的行业
与城市的规模、发达程度及在世界或区域中的经济地位有关的行业
2.金融业的形成条件
人才
基础设施
经济腹地
历史基础
3.商业区位条件
交通
人口
集聚
地价
4.国际贸易
不平衡的国际贸易的表现:
在国际贸易中80%的货运量通过完成。

外贸依存度:
我国~提高的不利后果: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劳动密集型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还影响到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同步训练
(一)贸易(22分)
1、三北美欧
2、顺流增温增湿22 8 (23°26′N,15°W)GPS
3、以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集成电路煤集装箱世界贸易量萎缩初级产品(原材料)运输工具劳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此类商品价格低廉,具有竞争优势
4、三上升
5、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对3点,得3分)
(二)
1.处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暖温带与亚热带交界(2分)冬小麦半工业化
2.大同大秦
3. A
4. ABD(2分)
5. 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分)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升第三产业比重
6.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提高;建设用地紧张,土地成本上升;本地产业升级的需要;新一轮
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2分)
7.山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占有比重很大,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山西是产煤大省,对能源的使用效率低也导致能耗增加。

(2分)
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2分)
(三)(14分)
1. 二多沙岸或泥岸,雨期短,春季至初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利于晒盐(2分)
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1分)
2. 5.9︰47.1︰47.0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显著上升(2分)
3. 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域地跨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
带;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

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海洋资源丰富,鱼虾蟹盐较为富足,为内陆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

(3分)(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4. 原因:①船只泄漏的石油污染②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海洋③船上的日常污染:比如做饭等
用掉的废水都排如大海(2分)
建议:①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②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
③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④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⑤宣传教育;⑥加强国际
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