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名师课件 湘教版

(3)描述图中30°N纬线经过地区地壳等厚度线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势的 关系。
解析 可从图中直接读出,要注意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 答案 地壳厚度陆地大于海洋,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与地势 高低基本一致。
解析答案
(4)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莫__霍__界__面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 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地__壳__。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 圈层结构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整合
彗星
恒星
流星体 天体
星云
天体的判断依据 ①位卫于星地球大气层行之星外 ②须是宇宙间的物质 ③非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它恒星系
地月系 其它行星系
地球
月球
解题探究
1.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
解析答案
4.结合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 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1) 为 探 测 莫 霍 界 面 的 情 况 , 在 下
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
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
A.玉树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解析 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1 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 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 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 (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8~9题。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A.①曲线将变得更为平滑
B.①曲线最大值出现的时刻将提前
C.②曲线日变化幅度减小
D.各曲线在图中的位置将整体上移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题中条件为阴天条件下,所以云量的增加会使太阳辐射有所削 弱。结合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可知,①应为太阳辐射,A正确。第2题,太 阳辐射在天气晴好时几乎不会受到干扰,所以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将更平 滑,A正确。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应为该地地方时12:00, 最大值不会提前,B错误。若太阳辐射强度增大,②曲线数值应是增加,天气 晴好条件下,②曲线变化幅度应增大,C错误。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太 阳辐射曲线不可能上移,D错误。
(2)地震波
类型
传播速度 通过的介质
地表震动
横波(S波) 纵波(P波)
较慢 较快
固体 固体、液体、气体
引起地面水平晃动 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2.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
(二)地球的外部结构
四、地球的演化历程
演化特点
宙
代 纪 海陆变迁
矿产生成 生命演化
冥古宙 —
太
古
—
宙
元
古
—
宙
初生地球阶段 —
前寒 武纪
没有宽广的大陆 形成 铁矿
提示
思维拓展·再提升 航天发射基地,是宇宙探索的前哨站。试说明航天基地区位选择时对纬度、 地形、气候、区域人口分布等各有何要求。 提示 纬度:越低越好。可借助地球自转的速度,获得更大的初速度,节省发 射成本。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跟踪观测。 气候: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多。 人口分布:人烟稀少。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 太阳辐射与地球
知能体系
2017版新步步高高考地理

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 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
最近距离大约为( A )
A.0.52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解析
B.1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
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邻接地球的第一颗地
外行星,得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天文单位,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 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的宇宙环境中 。 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 ”探 测器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5°N,81°W)成功发射。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7~9题。 质量 体积
赤道面与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黄面之
行星 地球 火星
示意图”,完成3~4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3.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B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圈层结构)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辑

综合思维
结合材料,综合分析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圈层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观察地层、化石,推断其地质年 地理实践力 代、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
人地协调观 通过圈层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 境观、资源观。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目录
地层与化石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新高考·新教材
• 它的主要成分是__氮__气___和___氧__气____
• 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
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_氧___气_
• 大气圈中的风、云、雨、雪等天 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生物圈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气 物 石
返回导航
三.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 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
化石
1. 化石: • 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
存下来,形成化石
2. 特点: • 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
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 越古老的地层生物化石级别越低 、越简单。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目录
地层与化石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新高考·新教材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目录
地层与化石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新教材·新高考
返回导航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 年代
1. 地质年代的 更替及特点
地球的 演化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返回导航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 年代
高考复习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导图考纲解读1.地球公转特点:中心、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2.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3.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及相关计算4.四季和五带的产生和划分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图51(1)方向:①__________。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图51中A位于②______(位置),每年7月初经过;B位于近日点,每年③______经过。
(3)周期(一恒星年):④____________________。
(4)速度:近日点⑤______,远日点最慢。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图52(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⑦________之间做往返运动。
图53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a) (b) (c)图54(2)变化规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地⑩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a)中⑪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地⑫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b)中⑬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⑭________现象春、秋分日图(c)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⑮________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⑯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⑰________及其以北各地南半球各地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⑱________各地春、秋分赤道(1)形成原因: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的划分a.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b.北温带国家的气候四季:3、4、5月为春季,夏、秋、冬三季时间以此类推。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专项突破练2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名师课件 湘教版必修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综合题 14.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写出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北京时间。 解析 结合图示知70°N及其以北为极夜 和72.5°E平分昼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 于 (20°S , 72.5°E) ; 此 时 72.5°E 的 地 方 时 为12:00,据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120°E 的地方时)为15:10。 答案 (20°S,72.5°E);15:10。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
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6____小时,飞行员
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___东__南___方向。
解析 结合图示信息知A点所在纬线昼长为11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此时( )
A.温州的昼长逐渐增加
B.地球公转线速度将逐渐加快
C.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大
D.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无法确定太阳
直射点的移动方向。那也就无法判断公转速度的变化及各地昼夜长短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若某人在乙处观察,则此人所见的经纬网分布应为图中的( A )
解析 图B为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侧 视图,C、D两图分别为从北极点 和南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
2017版新步步高高考地理ppt课件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结 构
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
特 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征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外 部
安全的宇宙环境
条 稳定的太阳光照
件
自 适宜的温度
身 条 件
适合生物的大气 存在液态水
解题探究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距离大约为1.52-1=0.52天文单位。
解析答案
考点二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0
知识整合
11
地球的普通性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运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动 特 征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解题探究
1.(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图判断,组成该山体
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D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图示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岩浆、碎屑物质和气体,这 些物质均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5150 内 核
6370
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地壳 由坚硬岩石组成
软流层 上地幔
地球的外部圈层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 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高考地理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识别天体;通过观察地层化石推断其地质年代及当时的地 理环境特征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以宇宙探索事件为情境,考查相关地理基础知识;以太阳辐射的时 命题分析预测
空分布特征为情境,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备考策略
识记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关注并分析热点宇宙探索事件;结合各 种形式的图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影响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因素 天气因素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对航天器进行跟踪监测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高;海上人类活 海陆位置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2.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3.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2] 增
多 。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
返回目录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命题点1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2023湖南地理卷]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 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 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地 球 上 存 在 生 命 物 质 的 几 个 自 身 条 件 中 , 此 图 反 映 出 来 的 是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C.1.52天文单位
解析
D.2.52天文单位
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邻接地球的第一颗地
外行星,得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天文单位,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 距离大约为1.52-1=0.52天文单位。
解析答案
考点二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知识整合
地球的普通性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5
6
7
8
9 10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 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完 成1~2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蓝月亮”应属于( C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解析
结合图示知,“蓝月亮”绕行星做公转运动,应属于卫星。
木星 火 地 水 金球 星 星 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运 动 特 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木星 火 地 水 金球 星 星 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结 构 特 征
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 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 圈层结构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整合
彗星
恒星
流星体
天体
天体的判断依据
星云
卫星 行星 ①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②须是宇宙间的物质
③非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其它恒星系 其它行星系 月球
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
解题探究
1.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 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的宇宙环境中 。 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9.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D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解析 结合五大连池的形成
过程知,地球各圈层之间存
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解析答案
解析
“嫦娥三号”为月球探测器,在其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
解析答案
低的是地月系。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
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向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读下图完成5~6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5.材料中比 “ 太阳系 ” 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
车——“嫦娥四号”。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
着陆。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四号”属于( B ) A.自然天体 C.流星体 解析 B.人造天体 D.地球卫星
当“嫦娥四号”成功飞抵深空,已经脱离地球大气层,到达
宇宙空间,成为了天体。
解析答案
2.(2013· 上海地理)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专家 认为技术上很难。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 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 最近距离大约为( A ) A.0.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说明该地的莫
霍面较南北两侧高,即存在一东西走向的高地,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为
解析答案
4.结合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 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1) 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 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 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 ) A.玉树 C.上海 B.成都 D.北京
速度/km•S-1
0 33 1000 2000 3 6 9 12
15
地 壳
地 面
横波
地 纵波 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深 2900 度 3000 /km
4000 5000 5150 6000 6371
外 核
内 核 地 心
地幔:熔融固态 地壳:固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深度/km
0 80 400 900
解析 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
解析答案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 害,我们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 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 地震波 ,试简述其研究原理。 据是 ________ 解析 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 各圈层的特征。 答案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
正确的是( A )
A.A B.B C.C D.D
解析
读图知,图中D是地球,C是地月系,B是太阳系,比太阳系高
一级的天体系统(A)是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它 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6. 下列关于 “ 太阳系中迄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 的条件,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解析答案
2. 若发现一颗行星与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 行星( B )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解析
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使行星表面温度适宜,可能为液态水的
存在提供条件。
解析答案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识整合
纵波(P)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同轴 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地震波 横波(S)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解题探究
1.(2011· 大纲全国文综)读图判断,组成该山体
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D )
A.地表 C.地壳下部 解析 B.地壳上部 D.地幔
图示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岩浆、碎屑物质和气体,这
些物质均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解析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界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7.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B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
为某省会城市。据图回答2~3题。
2.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 为准确的是( D ) A.西高东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中间深,东西浅
D.西深东浅
解析
结合图示可直接读出答案。
解析答案
3.有关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
出,正确原因的是( A )
A.山地的延伸
B.河流流向
C.谷地的分布
D.高原的分布
解析 秦岭。
岩石圈 地壳 下 地 幔 外 核 软流层 上地幔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由坚硬岩石组成
2900
5150 内
核
6370
地球的外部圈层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 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生物圈
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 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D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解析
由于行星不发光发热,其光照只能来自恒星。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Hale Waihona Puke 6789 10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 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 “地球、月球绕日运行 示意图”,完成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