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_8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1、在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格局。
2、在中国告诉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绘图反馈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播放歌曲《天路》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最长一段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
思考青藏铁路的重要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衔接过渡学生结合青藏铁路的故事,了解铁路的重要性,进一步向学生提问:铁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连续性好、运输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的优势,现代的城市大多依靠铁路而发展。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铁路运输网”。
定标自学首先,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1、在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格局。
2、在中国告诉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
由学生结合预习中的困难以及本节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总体参照学习目标,自主阅读课本通过学展示学习目标,并在学习目标的知道下看课本。
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的认识,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洞察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及知识储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将重心放在学生难以理解、或很少接触的知识上,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能够知道本节课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合作探究活动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1、展示不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由学生讲述,其体验过的交通运输方式。
进而向学生提问:管道主要运输什么?2、“要想富,先修路”,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活动二:初识铁路网1、铁路网的分布向学生展示中国铁路网图与中国地形图的合成效果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了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五种方式。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案例5篇地理教案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一致,涵盖了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概念。
教案中应该合理选择和组织地理内容,使其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地理认知和思维结构。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课时 3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展示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了什么?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
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同时形成感性认识──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学生回答】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商务星球版(new)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2、知道我国高速铁路运输发展及其未来规划3、学会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4、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二、重点难点:1、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2、了解我国运输现况3、交通方式的选择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前置作业:1、说出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2、比较我国的把不同地方的交通有什么区别?3、找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4、比较一下输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利弊?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们家乡的运输方式引入,问学生我们附近所见过的运输方式和公路情况如何?2、回顾旧知识回顾第一章所学的省和行政中心3、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讨论找出课本90页的我国铁路干线,本按南北东西两个方向归类.(2)找出我国的主要高速公路,归类。
(3)以身边的运输方式为主比较每一种运输的费用如何?4、小组展示5、精讲点拨(1)主要的铁路干线: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兰州、株洲、徐州。
铁路干线:东西干线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干线:京哈—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火车)、公路运输(汽车)、水运(船舶)、航空运输(飞机)、管道运输。
分布:东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大,西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小;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内河航运:长江、珠江、松花江、京杭运河地位重要;内河干流航线多沿东西方向延伸,支流航线多沿南北方向延伸;南方的内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
海洋运输:沿海航线有北方航线(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线(广州、香港为中心)。
航空运输: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飞机);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用公路运输(汽车)、远程用铁路运输(火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用铁路运输(火车)或水运(船舶)。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4.3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能够理解并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
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
2.难点: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交通运输业的案例资料,制作PPT。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通过PPT展示,使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具体交通运输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参考教案2

?合理开展交通运输?参考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天路?及青藏铁路的图片。
设问:“歌曲中的“天路〞指的是我国的哪一条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天路〞?要求:读铁路分布图说出青藏铁路的起止点。
聆听歌曲并观看相关图片,理解“歌曲中的“天路〞指的是我国的哪一条铁路?并分析为什么被称为“天路〞?“青藏铁路〞-------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铁路。
起止点:西宁------拉萨阅读知识之窗,找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意义。
利用歌曲和相关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设疑过渡师问:青藏高原地质环境复杂恶劣,我国为何还要投巨资修建青藏铁路呢?进一步向学生提问:铁路在现代经济开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据学生答复承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铁路运输网〞。
学生讨论答复:为了改善青藏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那里的经济开展。
铁路是交通运输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运量大,连续性好、运输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的优势。
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结合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意义。
了解铁路的重要性。
问题引领我们枣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薛城东部高速铁路火车站,西部有普通铁路火车站,经过我们枣庄西站的铁路,是那一条铁路干线呢?它的起止点分别是什么城市?怎样命名的?它是什么走向的?学生看大屏幕的中国铁路干线图齐答:经过我们薛城西部的火车站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它的起止点分别是北京、上海,以起止点的的从我们身边的京沪线开场,目的是让学生消除对铁路线读图分析多媒体展示图片:点击京沪线按钮,出现由北京到上海的延伸的动态的京沪铁路线,然后再闪烁。
简称命名的。
它是南北走向的。
的陌生感。
以京沪线为例,让学生掌握学习铁路线的方法。
承转过渡南北走向的铁路线,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请同学们在课本中国主要铁路运输网图上用红色笔描出。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展示:?中国铁路干线图?要求:〔电脑演示,学生看屏幕〕师问:1.我们以北京为起点,北到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南下到广东省省会广州市,这条铁路叫什么?2.我国首都和港澳地区的南北大干线,是什么铁路?3.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两条南北向铁路干线?阅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教师要求:学生在中国主要铁路运输网图上用红色笔描出并答复以下问题:—京广线—成昆线。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3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1. 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3.了解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比较法、图示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交通运输与我们【导入】观看下列图片中的交通工具,同学们说说平时乘坐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还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出示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畅所欲言】1.你能结合实际谈一谈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吗?2.你能根据下面的资料说说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吗?资料1:解放前一首民谣:姑娘出嫁到远方,马路又远又长,走了三十三天哟,才到新郎帐房。
该民谣是对当时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形纷纷列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从速度、票价等方面),体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明确目标,熟悉任务小组合作,讨论总结: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变化:由原来徒步以生活中体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自己的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复杂、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资料2:解放前,出门的话,可能坐轿子、黄包车、人力三轮。
出远门的话,在农村,徒步、马车或牛车是比较常见的,发达的京津地区,坐车也是可能的。
南方的某某是有火车的,当然,轮船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那时的汽车,火车,轮船速度也是很慢的,而且不多。
以牲畜为动力依然是那时候中国老百姓的最佳选择,运东西基本上是手提、肩挑、背扛。
3.现在,你知道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吗?【承转】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由于交通工具各不同,所以各自的特点存在着差异。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3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1.说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3.了解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复习提问:(1)主要的铁路干线(2)主要的铁路枢纽总结: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除了铁路以外,我国还有那些交通运输方式?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纠正: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区别。
强调:水路包括海运和河运。
“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复习、回顾、识记、回答。
2.学生读图回答,主要有两种回答:(1)公路、管道、水路、航空(2)公路、管道、轮船、飞机通过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研讨学习3.利用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图和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并组织学生从地形、人口、经济等方面讨论、分析其原因。
原因: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4.利用多媒体补充我国公路和航空的发展情况。
强调:(1)青藏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2)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某某、某某、某某等。
—3—3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和图4—3—4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分析我国公路和主要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分布特点: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学生阅读、了解。
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衔接与过渡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国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分布,那么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分布来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下面让我们来探讨和学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1.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重、难点)2.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
(重点)【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填图、自主与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问题:1.图中的○A、○B、○C、○D分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的什么工业基地?2.说出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小结过渡:我们知道我国的工业基地分布在铁路沿线,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铁路枢纽等知识。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1.○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四大工业基地既临海又位于铁路沿线。
通过展示提问,可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新知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目标解读了然于胸1.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重、难点)2.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
(重点)在学习中把你的困惑说出来,帮你解决。
在学习中把你的收获谈出来,你我共享。
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方法,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依据目标学习效果会更好。
承转过渡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形成了连通祖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交通运输网。
一、铁路干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答案,逐项用图落实。
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进指图描绘说出主要铁路干线南北干线要自东向西记忆,东西干线要自北向南记忆。
1.考考你:指图描绘说出主要铁路干线。
学会选线路:从枣庄乘火车分别去广州、杭州、哈尔滨、乌鲁木齐选择最近主要铁路枢纽F EG DCBA H强调:陇海线上有徐州、郑州、兰州;京沪线上有北京、徐州、上海;沪昆线【当堂达标】1.(目标1)目前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2.(目标1)下列铁路线中,穿过山东省的是()A.京广线B.京沪线 C .焦柳线 D.京哈线3.(目标1)下列各组铁路线,既穿越黄河,又穿越长江的是() A.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 B.京哈线、京包线、京九线C.京沪线、京广线、焦柳线 D.沪昆线、陇海线、京包线4.(目标1)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处是()A.北京B.徐州C.郑州D.兰州5. (目标1)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A.北京郑州株洲B.北京天津徐州C.北京郑州南昌D.北京株洲郑州(目标2)2012年12月26日,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 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材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本节教材是用一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来介绍的,本目教材设计较为合理,教材先利用文字介绍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然后通过“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简介分布状况,通过活动1设计对比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结合货物性质综合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通过活动2实践运用,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后通过阅读《选择“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当今交通污染对雾霾等天气的影响,建议同学们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本的课程标准是“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结合我校初二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且又是农村的孩子,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很多交通工具都没有乘坐过,为较好的完成课标要求,我采用图片介绍,对比分析,综合选择,模拟出行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1.结合图片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认识交通运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3.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对比分析、图片观察、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教师展示:五幅有关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并简介图片。
通过直观观察感受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教师:试想假如现代社会没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我们的社会会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教师引导,感知交通运输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承转非常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都很发达的社会,面对复杂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运输货物或出行时我们要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展示目标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并解读目标。
1.结合图片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认识交通运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3.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学生读目标,结合教师解读,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教师:下面我们共同认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
读图识别一.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教师展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说出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
通过图片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承转总结过渡: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都可以兼顾客货,而管道运输目前只可以用于气体、液体、粉碎性固体的运输,要想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我们必须先了解它们的特点。
读图分析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铁路运输强调: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2.公路运输强调: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一般是短途运输,尤其是保鲜物品,但我国西部很多铁路不发达的地区,公路也可承担长途运输,像青藏地区,虽然开通了青藏铁路,但公路运输仍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水路运输强调:水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速度慢。
4.航空运输强调:航空运输在一些灾区急救方面作用很大,一般首选。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生看教材和图片并结合教师的提问,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价格便宜,安全性好,受天气条件限制小等优势,往往承担长途运输。
2.公路运输: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它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公路运输一般负担短途运输,但在铁路运输和水运不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3.水路运输:价格便宜,但容易受到天气、水位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4.航空运输:速度快,但价格昂贵,运量小,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
用最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比较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管道5.管道运输强调:管道因素有运量大,占地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运输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的运输,损耗少,受天气因素影响小,但前期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
特点。
总结我们只有知道了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运用时,我们才能根据客货运输的需要,选择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下面我们对比列举这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输效率高运量最小,费用最高,受天气影响较大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费用较低、运量较大投资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水路运输费用最低、运量最大、投资少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前期投资大可以全天不间断运输活动探究规律活动探究:结合下表,从速度、载客量、票价三方面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
学生结合上表观察、讨论、归纳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先对比分析将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载客量、票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如下:速度: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载客量:火车>轮船>飞机>汽车票价: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结合速度、货物的特点及教师提示完成下表:运输工具速度载客量单程票价汽车60千米/小时40人200元火车120千米/小时 2 000人130元轮船30千米/小时 1 000人60元飞机800千米/小时100人 1 000元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货运的最佳选择通过活动巩固练习,形成规律培养总结分析的能力总结铁路较大较低较快远程、量大公路较小较高较快短程、活物、鲜货水路最大最低最慢远程、量大、时间要求不强航空最小最高最快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管道较大液体、气体承转我们在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货物的特点的情况下,还要结合当地的运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下面我们来了解部分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情况。
读图分析三.交通运输线的分布教师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如下:1.为什么我国东部交通运输网发达而西部较落后?友情提示:(从地形、气候、人口的分布、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来分析)2.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在我国哪些主要城市?沿海有哪些港口城市?三.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学生结合图片和提示回答如下:1.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地形崎岖,人口较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2.我国的主要航空港多是我国各省的省会城市。
沿海的主要港口城市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福州、厦门、香港、珠海、广州、澳门、海口、三亚等。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承转在了解了交通线的分布情况,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货物的特点,下面我们试着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探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提出问题:1.根据客运和货运需要,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小组讨论总结:1.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2.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如下:通过案例的分析与思考,培养究分析2.典例剖析:分析运输下列货物选择何种运输方式:①新疆某地发生地震,红十字会将一批急救药品火速从北京运往灾区。
②某准备将3吨活鱼从太湖运到上海赶次日的早市。
③上海一商贸集团从天津采购了1000吨食盐,某承担了这批货物的运输任务。
3.结合前面学习,表格总结,分析总结运输规律。
①“急救药品火速”速度快“北京至新疆”长途综合分析:航空运输②“3吨”数量不大“活鱼”活物、保鲜“太湖到上海”短途“次日的早市”速度快综合分析:公路运输③“天津到上海”长途“1000吨”数量大“食盐”时间要求不强“天津、上海是海港”综合分析:海洋运输3.总结规律如下: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容易死亡或变质的、短途──公路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运用师讲:中国出现雾霾天气,很多方面的因素与汽车排放污染性气体有关,为缓解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我们应怎样选择出行的方式?学生讨论分析,对比说出出行的方式。
公交车优于私家车,自行车优于公交车,步行更环保健康。
出行时要充分考虑节能减排。
从运输方式选择上树立环保意识构建梳理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地理思维力。
当堂达标1.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水运陆运空运B、空运水运陆运C、空运陆运水运D、陆运空运水运2.具有运量大、投资省、运费低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疗救缓队为了在24小时内火速赶赴汶川地震灾区,你认为他们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内河运输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2)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3)运输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4)根据统计图,为下面的情景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A.空运 B.铁路 C.公路 D.水运①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西藏。
②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往市区。
③20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秦皇岛。
④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欣赏三峡风光。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通过图片观察,对比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来加以利用。
2.注重结合运输问题从时间、速度、货物性质、当地运输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课堂形式上讲练结合,学生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较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探究过程,显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