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春天已悄悄地莅临人间。

赤裸裸的树木还在阵阵的寒风中颤抖,沟渠里秋天的败叶正在腐烂,但那里,无数嫩绿的幼芽偷偷地从褐色的泥土里钻出来,早放的迎春花已在潮湿的草丛中盛放,像小姑娘一样【甲】地笑着。

从整个原野上,从农庄的院子里,从zhùxù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柔和的,不像那样刺骨的寒气那样【乙】。

经过春风轻柔的吹拂,使柳枝舒展开了鹅黄的枝条,就像一群身着淡黄色yīshang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蜜蜂们开始【丙】,一刻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为它们甜蜜的生活忙碌着。

1.(2分)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ù xù( )yī shang( )2.(3分)请你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A呼朋引伴B花枝招展C咄咄逼人甲:乙:丙:3.(2分)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4.(2分)请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夹在柳树中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一、基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rén。

(4)春天像小姑娘,huāzhīzhāozhǎn的,笑着,走着。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二、阅读(40分)(一)咏雪(8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B.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C.屠暴起(暴躁)D.止增笑耳(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俭以养德以刀劈狼首
B.屠乃奔倚其下 屠自后断其股
C.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B.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C.如果生活条件优越,工作坏境舒适,没有苦难与挫折,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
D.只要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瞬间产生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人。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一、(2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5分)(写汉字,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漫步于中国文学这条美丽的河流两岸。

我看到岸边落英缤纷,令我时时驻足chngyng()()、欣赏。

她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感受了精采。

她如花似梦,如花般灿烂,如梦般mnglng()(),琴韵优扬,长空雁鸣,这就是她淡雅空灵的意境,如清风般飘逸,似流水般清澈,如似她有着北国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驼铃鸣响;也不乏南国的雨院深巷小桥流水燕语呢喃。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①改为②改为(2分)2.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2分)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如似(1分)4.下面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2分)A.明天就开始期末考试,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去看电视。

B.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冬季体育长跑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这可真骇人听闻。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知识。

5.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每格1分)(10分)①《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③杜牧的《赤壁》中,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④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⑤.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吕氏春秋》)6.专题与综合实践(10分)实验中学七年级开展了我爱读书系列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宣传读书活动】(1)下面是以我爱读书活动小组的名义写的一则通知,如格式和内容有误的,请你修改。

通知各位同学:后天(9月11日)上午在赵丹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我爱读书活动大会,请各位同学勿必准时参加。

此致!敬礼!10月9日我爱读书活动小组【探讨读书方法】(4分)(3)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分歧(qí) 瘫痪(tān)熬夜(áo) 沉寂(jì)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荫蔽(yīn)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D.捶打(chuí) 菡萏(hàn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

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D.《世说新语》的作者余嘉锡是南朝宋彭城人。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语文初一上册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古诗文默写。

(12分)① 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③《咏雪》一文中用“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

④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写上拼音。

(8分)①zhànjù②jiǎohuá③tānhuàn④qiáocuì⑤树杈⑥脸颊⑦沐浴⑧徘徊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4分)(1)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3)“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4.近年来,国花、国树、国鸟的评选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牡丹、梅花、丹顶鹤、松柏都在候选之列。

它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缘自中国古老文化赋予的象征意义。

你能否在下列横线中为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呢?(4分)(1)百折不挠(2)雍容华贵(3)益寿延年(4)傲雪含香5、你知道“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吗?它们都出自《》,这本书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你也一定读过不少其他内容精彩的书,它是《》。

我喜欢的原因是:(4分)二、现代文阅读。

(35分)(一)阅读课文《散步》中的选段,完成6-9题。

初一语文上册月考练习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月考练习卷(含答案)

一、《论语》(51分)(一)默写。

(17分)1.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2.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3.曾子反省自己的句子是:4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5.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6.曾子提出求“仁”的方法是:7. 《论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三个:(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8分)1.吾日三省.吾身()2.人不知.而不愠.()()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可以..为师矣()()5.温故而知.新()6.学而时.习.之()()(三)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四)翻译句子。

(12分)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完成练习。

(49分)①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shèn();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yín (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cuàn()向云宵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tǎn g()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luò(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③。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C.“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个句子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D.“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这个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____),第③段应填(______)。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