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陆游C. 苏轼D. 辛弃疾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火车D. 大小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 “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家乡。

()4. 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庄子》。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美景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2. “临危不惧”这个成语出自《史记·______》。

3.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______”。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______》。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4. 请解释“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含义。

5.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针见血”这个成语造句。

2. 请用“杯水车薪”这个成语造句。

3. 请用“悬梁刺股”这个成语造句。

4. 请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造句。

5. 请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点。

初一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初一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初一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1、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树杈.(chā)脸颊.(jiá)羚.羊(líng)意见分歧.(qí)B.不禁.(jìn)撒.谎(sā)沉寂.(jī)絮絮叨.叨(dāo)C.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花草(shì)D.蹲.下(zūn)霎.时(chà)攥.着(zuàn)菡.萏(hán)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不可抗拒形影不离絮絮叨叨自做主张B、各得其所迷迷糊糊水波粼粼喜出望外C、分歧瘫痪脸颊祷告D、憔悴诀别覆盖遮蔽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重庆市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我与地坛》是他的作品。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C、《在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作品。

D、《论语》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语文初一上月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一上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恣意妄为惊愕不已B. 畸形病态荒芜杂乱纵情任性C. 面面俱到轻歌曼舞精疲力竭D. 狂风暴雨震耳欲聋沉鱼落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决定举办一场文艺晚会。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吸引了众多读者。

D. 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崭新漫步拘束B. 谦虚贤惠沮丧C. 妙手偶得疲惫不堪谨慎D. 赏心悦目精彩绝伦紧张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B. “你怎么了?”她关切地问。

C.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狗,因为它忠诚、善良。

D. 他来到教室,拿起书本,开始朗读。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朵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B.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无数的小眼睛。

C. 花园里的花朵五彩斑斓,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D. 这本书里的故事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水落石出C. 毛遂自荐D. 雪中送炭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百读不厌。

B. 他为人诚实,深受大家的信任。

C. 这个计划太复杂了,我实在难以理解。

D.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B.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C. 他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他勤奋刻苦。

D. 我们既然去了,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学习很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B. 因为下雨,所以我们没去公园。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所以吸引了众多读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可编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可编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月考试卷(一)(附参考答案)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适用于第一、二单元测试。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7分)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2分)A.啜泣(qì)堕落(zhuì)扒窃(bā) 耸立( sǒng )B.诱惑(yòu) 痴想( chī) 沉浸(jìn)琼浆( qióng)C.迸溅( bìng) 童稚( chì)怡然(yí)雏形( chú)D.倔强( qiáng) 绽开( dìng) 蜕变( tùi) 伫立( chǔ)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组()(2分)A.贪婪点辍忍军不禁玲珑剔透B.辜负骚扰擎天旱地多姿多采C.小憩茁壮怡然自得头昏目眩D.玷污糟蹋蜂围叠阵明察秋豪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

A.怀疑影响落伍B.疑惑影响落后C.怀疑指导落伍D.疑惑指导落后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 .我们要防止不被臭虫叮咬,因为臭虫叮咬后常会引起细菌感染。

B.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响彻一个夏天。

C.红谷滩新区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江西省新型城市的标本,成为南昌市的新城区。

D.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还有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5 .为下面语段空缺处选择与原文连贯顺畅的一项是()。

( 2 分)我最爱草原高举着的那一盏神灯,照见懵懂里的幽暗眼神;我最爱岩鹰背山的霄,洗濯投射到雪山顶峰的阴影;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应(yīng)和黄晕(yūn) 花苞(bāo) 化妆(zhuāng)B、酝酿(yùn niàng) 着(zhuó)落烘(hōng)托澄(chéng)清C、淅沥(xī lì) 抖擞(shǔ) 发髻(jì) 瞭(liáo)亮D、悋(lìn)啬棱(léng)镜静谧(bì) 窠(kē)巢2、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一项,使句意准确、完整:( )3分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① ;夏天的雨② ;秋天的雨③ ;冬天的雨④ 。

A、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自然而又平静④端庄而又沉静B、①热烈而又粗犷②端庄而又沉静③自然而又平静④清新而又娇媚C、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端庄而又沉静④自然而又平静D、①热烈而又粗犷②自然而又平静③清新而又娇媚④端庄而又沉静3、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蜜; ,。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2)《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 《观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5、(1)①《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

1分②《朝花夕拾》的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2分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⑵、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3分)二、阅读理解(28分)(一)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题目。

天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卷(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1-4题每题2分,5-11题每题3分(共29分分)1.(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涨潮(zhǎng)酝踉(niàng)B.黄晕(yùn)混杂(hǔn)斗笠(lì)C.支撑(chēng)薄烟(bó)笼罩(lǒng)D.嘹亮(liáo)蓑衣(suō)应和(hé)2.(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家,终于到了。

我用脚丈量故乡的每一个角落,用心_______每一片田地的记忆。

在省域长大的几子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在这里_______。

我带着他行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路遇之人,不管熟不熟悉、叫不叫得上名字,都对我们报以_______的笑容,送上_______的问候。

A.唤醒开端淳朴诚实B.呼唤开端朴实诚实C.呼唤发端坚持真诚 D.唤醒发端淳朴真诚3.(本题2分)下面这个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

①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②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③无论你多么平凡,也不管你的善行多么微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的诗篇。

④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A.①B.②C.③D.④4.(本题2分)下列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句子是()①武胜麻哥面,柔而不稠,味道独特,以“麻、辣、香、鲜”闻名。

②如今,在川渝、豫粤多地都有武胜麻哥面馆的身影,这为武胜劳务输出、农民增收作出了卓越贡献。

③为此,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尹才干应邀撰《武胜麻哥面赋》一文道:“武胜麻哥面,天下情相牵。

”④还有人创作歌曲《情深意长麻哥面》,以颂其美,撰写《武胜味道赋》,以叹其绝。

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2024年语文

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2024年语文

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2024年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栅栏(zhà)B. 骊歌(lí)讪笑(shàn)炽痛(zhì)祈祷(qí)C. 哺育(pǔ)亘古(gèn)污秽(huì)默契(qì)D. 澎湃(bài)深邃(suì)彷徨(páng huáng)赫然(h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人声鼎沸荒草萋萋炯乎不同来势汹汹。

B. 九曲连环一泻万里亦复如是锋芒必露。

C. 当之无愧杂乱无章惹人注目鞠躬尽瘁。

D. 妇孺皆知锲而不舍潜心贯注一反即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是滔滔不绝,油嘴滑舌,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D.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7. 某班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你会怎样开场?请写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00字。

(3分)二、阅读理解(40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 着.落(zhuó)抖擞.(sǒu)高邈.(miǎo)人迹罕.至(hǎn)C. 应和.(hè)贮.蓄(chǔ)静谧.(mì)翻来覆.去(fù)D. 莅.临(wèi)粗犷.(guǎng)吝.啬(lìn)淅.淅沥沥(x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朗润建壮花枝招展B. 烘托慈善呼朋引伴C. 缭亮静谧各得其所D. 喉咙蓑笠人生鼎沸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C. 他的表演幽默风趣,让观众们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 古诗文默写。

(8 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5. 名著阅读。

(4 分)《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在这本书中,鲁迅回忆了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许多经历,请你写出其中两篇文章的题目:《》《__________》。

6. 综合性学习。

(7 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 chà) 异②(bì) 益③七皱八(zhě) ④涟(yī)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锁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资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②她那瘦骨遴询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

错别字改正3.默写。

(10分)①潮平两岸阔,。

②为者常成,。

③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⑦(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⑧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⑨尺有所短,。

4.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2分)示例: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5.步入初中的大门,意味着成长的又一个重要时段开始了。

生命每一个成长的时段都不可重复,不可替代,不要把初中的学习仅仅看成是为未来做准备,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能在初中阶段才能有最深的感悟,很多优秀的品性只有在初中阶段才能养成,错过便是一辈子的遗憾。

而读书和思考对于你们初中时段的成长意义重大。

推荐一本书,并说说你阅读这本书的体会。

(2分)6.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

(4分)小报名称:栏目名称: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⑴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分)⑵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2分)二、阅读理解(共37分)(一)、诗歌鉴赏(5分)《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

(1分)9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10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二)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14题。

(12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 明察秋毫()(2) 项为之强()(3) 方出神( ) (4) 鞭数十()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2分)A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以虫草为林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C 又留蚊于素帐中D 徐喷以烟于土墙凹凸处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章题为《幼时记趣》,这“趣”体现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出一处并作简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往事依依》的节选部分,完成15—18题(8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

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

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

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15.结合文意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油然而生:信口:16.找出并用横线画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2分)17.两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你把这些句子摘录在下边的横线上。

(至少两句)(2分)18.第二段中老师指出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写出两句与“书”有关的名人名言来印证它。

(2分)(四)阅读《有梦才有远方》一文,完成19—22题。

(12分)有梦才有远方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的梦呓。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

她的梦呢?在远方,在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

她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又赐给她一对翅膀。

窗前托腮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地抒怀?我喜欢做梦。

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与步伐,梦引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1952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超越贝多芬!并把这个消息告诉柴科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梦赋予他豪迈的宣言,梦也引领他走向光明的大道。

梦启发了他的初心,他则用成功证明了梦的真实与壮美——因为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

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世界的万花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未来的天空下也传来迷人的歌唱。

我们整装待发,用美梦打扮,从实干开始。

等到我们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地擦去夏天留在我们脸上的汗水与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得见曾经对春天说过的那句话:美梦成真!19.文中所说的“梦”指的是什么?(2分)末一句中的“秋天的果园”指的是什么?(2分)20.画出文中最能够诠释文题“有梦才有远方”的句子?(2分)21.文中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22.读罢此文,你一定感慨良深。

你的“梦”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让自己“美梦成真”?(3分)三、作文。

(63分,作文60分、卷面分3分)23.同学们从小学跨进中学,面临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本、新的课堂、新的学习方式……请以“新的”为题,就你感受最深的方面,补全题目,作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题目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诧、裨、褶、漪2.锁资遴询(缩姿嶙峋)3.略4.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强。

腊梅不畏严寒,是在告诉我们遇事要勇敢。

5.写出书名为一分,写清阅读的收获体会两分。

只有书名,没有收获和体会不得分。

6.教材第32页7.(1)你这个孩子太不懂礼貌了。

(2)“老爷爷,请问到莫愁湖怎么走,还有多远啊!”(意思对即可)二、阅读理解(一)8黄鸡报晓时间,时光流逝9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

描写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画面。

10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胸怀。

也表现了作者老当亦壮,不服老,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11.略12.C13略14“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举这任一为例指出作者凭借细致的观察、奇特的想像把平常的事描写得生动有趣,并从中获得乐趣。

趣在其中。

(三)、15油然而生:指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信口:随口16第一句17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

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18略(四)、19 “梦”指的是理想愿望(答出其一即可)“秋天的果园”指成功20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21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一个人只要有梦,并为此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美梦成真”。

强调有梦的重要性。

22略(回答要有针对性,言之有物,语言要流畅。

回答第二问时要提及“实干”或具体的措施。

请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给分)三、作文(50+3 分)评卷标准一类卷(45~50分):切合题意,创意表达;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文体明确。

二类卷(38~44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文字比较通顺,条理清楚;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卷(30~37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比较清楚;符合文体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