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聚氯乙烯及其危害

合集下载

pvc安全生产

pvc安全生产

pvc安全生产PVC,即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工艺制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PVC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其安全生产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PVC安全生产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PVC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PVC的生产需要用到氯气和乙烯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毒性和易燃性。

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有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

因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非常重要;同时,生产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掌握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物质的方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其次,PVC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PVC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日晒、高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例如二恶英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损害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

因此,在使用PVC制品时,要选择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产品,减少可能的风险;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非正常情况的出现,例如材料的变色、变形等,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危害。

此外,PVC制品的废弃和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PVC制品到达寿命终结时,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考虑到PVC具有可回收利用的性质,对于废弃的PVC制品,可以进行再利用或者焚烧处理。

然而,焚烧PVC可能释放出有害气体,例如氯化氢等。

为了防止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需要使用先进的排放控制设备,确保低排放标准的达到。

综上所述,PVC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生产厂家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防止事故的发生;生产人员必须接受合适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知识;使用者要选择符合标准的PVC制品,注重产品的维护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在废弃和处理PVC制品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只有做到全程的安全管理,才能确保PVC的安全生产。

聚氯乙烯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聚氯乙烯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聚氯乙烯的危害和预防措施1. 概述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医疗、电线电缆等行业的合成材料。

然而,聚氯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档旨在介绍聚氯乙烯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 聚氯乙烯的危害2.1 环境影响2.1.1 生产过程中,聚氯乙烯会排放含氯有害物质,如氯气、氯化氢等,对大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2.1.2 聚氯乙烯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塑化剂、稳定剂等添加剂,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1.3 聚氯乙烯制品难以降解,容易形成白色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2.2 人体健康影响2.2.1 聚氯乙烯释放的塑化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2.2.2 长期接触聚氯乙烯制品,如玩具、地板等,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2.2.3 燃烧聚氯乙烯制品会产生有害气体,如氯化氢、一氧化碳等,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3. 预防措施3.1 政策法规3.1.1 加强聚氯乙烯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

3.1.2 限制或禁止在敏感区域生产和使用聚氯乙烯。

3.2 生产环节3.2.1 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含氯有害物质的排放。

3.2.2 研发和推广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如聚氯乙烯改性产品。

3.2.3 加强废旧聚氯乙烯制品的回收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3.3 消费环节3.3.1 提高公众对聚氯乙烯危害的认识,倡导绿色消费。

3.3.2 选择无毒或低毒的聚氯乙烯替代品,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3.3.3 减少不必要的聚氯乙烯制品消费,提倡环保生活方式。

4. 总结聚氯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努力,从政策法规、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降低聚氯乙烯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探索聚氯乙烯的MSDS

探索聚氯乙烯的MSDS

探索聚氯乙烯的MSDS一、什么是MSDS?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旨在提供关于化学品的特性、危害性、安全操作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信息。

二、聚氯乙烯的特性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 耐腐蚀:PVC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和耐盐溶液的能力;2. 耐热性:PVC能够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稳定性;3. 绝缘性:PVC是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适用于电气和建筑领域;4. 可塑性:PVC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适用于注塑、挤出等加工方法;5. 低成本:PVC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聚氯乙烯的危害性虽然聚氯乙烯在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也存在一些危害性:1. 毒性:PVC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铅、卤代阻燃剂等,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2. 燃烧性:PVC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害;3. 热分解:PVC在高温下会热分解,产生有害的气体和腐蚀性物质。

四、聚氯乙烯的安全操作方法为了安全使用和处理聚氯乙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操作方法:1. 防护措施:在接触PVC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2. 通风条件:在操作或储存PVC时,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有害气体积聚;3. 避免热分解:避免将PVC暴露于高温环境,以防止其热分解产生有害气体;4. 废弃物处理:正确处理废弃的PVC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聚氯乙烯的应急处理措施在发生意外或突发情况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1. 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到PVC污染的皮肤区域,如有不适,及时就医;2. 吸入气体:将受影响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并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进行呼吸;3.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到PVC污染的眼睛,如有不适,及时就医;4. 意外泄漏:对于PVC的泄漏,应采取避免其进入水源或排水系统的措施,并使用吸附材料清理泄漏物。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有哪些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有哪些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有哪些聚氯乙烯塑料(PVC)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线电缆、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

然而,在PVC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危害,以下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1. 释放有毒气体PVC 可以释放出有毒气体,如氯气、二氯乙烷等。

这些气体对身体健康有害,长时间暴露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2. 眼睛刺激PVC 塑料加工时,由于热塑性,需要进行加热处理,通常使用高温加热器或火焰枪。

这可能导致塑料释放出有害气体与气雾,对人体的眼睛有刺激和损害。

3. 可发生火灾和爆炸另一个PVC 塑料加工中的危害是它可以发生火灾和爆炸。

加热过程会造成被加热的物料容易着火,同时PVC 会释放出易爆的气体,在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4. 产生有害废物PVC 塑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和废弃物可能含有有毒成分,发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5. 产生噪音PVC 塑料加工通常需要使用机器和设备,这些设备可能会产生噪音,高噪音对工人的听力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生活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6. 过度使用物料在PVC 塑料加工中往往使用过度的原材料以确保质量。

这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制造环境带来负担。

7. 对环境的影响PVC 的正在生产和加工中和使用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包括土壤、水域和空气的污染。

PVC 存在的长期性、持久性和破坏性将造成大量的污染和生态损害。

综上所述,PVC 的加工过程虽然能够生产许多有用的商品,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危害,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管理以消除这些危害。

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进行技术升级,改进设备,提高加工环境安全;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降低气体污染条件;规范噪音和处理废弃物的规定等措施。

从根源上遵守环保原则和减少使用PVC 这些方法也能再次原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影响。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安全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安全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安全聚氯乙烯树脂(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PVC树脂生产的安全问题。

首先,PVC树脂的生产过程存在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PVC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和助剂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的气体,如氯化氢、苯、氯乙烯等。

这些气体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如呼吸道和皮肤刺激、中毒等。

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PVC生产企业应该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并确保工人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呼吸器、防护手套等。

其次,PVC树脂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PVC树脂属于易燃材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容易发生燃烧。

此外,在一些PVC生产过程中,如聚合反应中的过程控制和温控等,如果操作不当或控制不严格,也会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PVC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化学品的分类储存,定期检修化工设备,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防范能力。

另外,PVC树脂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废水中会含有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气体和气态氯化物。

这些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会污染周围水源和空气质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PVC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废水和废气的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有效的废物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PVC树脂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

工人接触PVC树脂会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产生刺激,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性疾病。

因此,PVC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合适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PVC树脂的生产安全涉及到有害气体的排放、火灾爆炸风险、废水废气污染和职业危害等方面。

要确保PVC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生产企业需要加强通风设施建设,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加强化学品储存和设备维护,实施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并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有哪些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有哪些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有哪些聚氯乙烯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常用于制造管道、电线、家具、玩具、衣柜等日常用品,因其透明、耐久、轻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然而,在聚氯乙烯塑料加工过程中,不注意防护措施可能会对工人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本文将着重介绍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

1. 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在聚氯乙烯塑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聚氯乙烯粉尘,工人若长时间暴露在聚氯乙烯粉尘中,会引起眼鼻喉炎症,出现头痛、头晕、咳嗽、乏力、胸闷等症状,甚至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症。

2. 接触聚氯乙烯溶剂在塑料加工中,常用到的有苯酚、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含有聚氯乙烯,长期接触这些溶剂会使机体中的器官受到损害,引起失眠、头痛、口渴、恶心等症状。

聚氯乙烯溶剂还会影响迷走神经,引起胆囊收缩、心跳加快、肝内脂肪堆积等问题。

3. 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在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常常需要加热处理,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过高的温度,工人若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引起中暑,进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发生中风和心脏骤停。

4. 暴露于紫外线中聚氯乙烯塑料在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会逐渐分解,产生一种叫氯乙烯的有害物质,这种物质会引起头痛、头昏、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情况还可能会引起肝癌、肺癌等疾病。

5. 废气处理不当塑料加工现场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烷基铅、氢氯酸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若未得到处理,会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此外,处理废气的设备若没得到及时维护,亦会造成空气污染。

综上所述,聚氯乙烯塑料加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危害,工人应必须注意安全防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比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安装排风设备、对加热设备进行检查等,以避免对自身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加工企业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聚氯乙烯的污染

聚氯乙烯的污染
由此可见聚氯乙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离不开聚氯乙烯,所以必须设计好的工艺去优化聚氯乙烯的生产线,使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聚氯乙烯其中有氯,这是有毒的。氯乙烯单体含量高,会挥发出来;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特别是造成内分泌、荷尔蒙的紊乱,所以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不仅仅如此,常规的PVC等材料的电线电缆是相当严重的污染源,在制造、使用及废弃处理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卤氢酸、铅等有害物质;PVC材料燃烧时会发生很大的浓烟,并产生有害的HCL气体;而且大部分PVC材料中含有Pb(铅)、Cd(镉)等(用作电缆稳定剂)多种有害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焚烧或掩埋后,会造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由于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大多采用医用级聚氯乙烯(PVC)或聚碳酸酯(PC),而PVC加工过程中的热分解物对钢材有较强的腐蚀性,PC则硬度高,粘性大,因而对塑化部分的零部件材质要求必须是能抗腐蚀、抗磨损而且有较高的抛光性能。目前大多数医用注塑机采用机筒螺杆镀硬铬的办法或者采用不锈钢为材料制作机简螺杆以达到上述特殊要求。另外,为了防止PVC加工过程中热分解产生气体,要求对动定模板表面进行镀铝处理,而且对外围板金也进行镀铝处理或者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板金,板金拼缝采用无毒硅胶进行密封,以防塑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跑到外面(塑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通过专用设备进行集中收集再经过聚氯乙烯制品形式十分丰富,可分为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糊三大类。硬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管材、门窗型材、片材等挤出产品,以及管接头、电气零件等注塑件和挤出吹型的瓶类产品,它们约占聚氯乙烯65%以上的消耗。软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压延片、汽车内饰品、手袋、薄膜、标签、电线电缆、医用制品等。聚氯乙烯糊约占聚氯乙烯制品的10%,主要用产品有搪塑制品等。??

聚氯乙烯 PVC MSDS

聚氯乙烯 PVC MSDS

聚氯乙烯 PVC MSDS聚氯乙烯 (PVC)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1. 产品 identifier产品名称:聚氯乙烯 (PVC)CAS 号:2805-47-52. 成分/组成聚氯乙烯 (PVC) 是一种氯乙烯的聚合产物,其具体分子结构可能因生产工艺和添加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常,PVC 产品中包含氯乙烯单体、塑化剂、稳定剂、填料等成分。

3. 危险性概述物理危害聚氯乙烯 (PVC) 通常呈现为硬质或软质的产品,硬质 PVC 产品可能存在锋利的边缘和尖角,软质 PVC 产品可能存在缠绕和卷曲的风险。

化学危害- 吸入危害:长时间吸入 PVC 蒸汽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

- 皮肤接触危害: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刺激。

- 眼睛接触危害:接触到 PVC 溶液或蒸汽可能导致眼睛刺激。

- 摄入危害:误食 PVC 产品可能导致消化道刺激或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4. 急救措施吸入如果吸入 PVC 蒸汽,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寻求医疗援助。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部位至少 15 分钟,并脱下受污染的衣物。

如有必要,寻求医疗援助。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眼睛至少 15 分钟,并尽量保持眼睛睁开。

如有必要,寻求医疗援助。

摄入不要催吐,立即给予大量清水稀释体内物质,并尽快寻求医疗援助。

5. 消防措施聚氯乙烯 (PVC) 本身不易燃烧,但其分解产物可能会燃烧。

使用适当的灭火设备,如干粉、二氧化碳或水进行灭火。

6. 泄露/溢出措施立即用砂子、锯末或其他吸收材料覆盖泄露或溢出物,并确保人员安全。

将泄漏物收集起来,并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7.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 PVC。

在处理 PVC 的时候,应在良好通风的环境下进行。

8. 稳定性和反应性聚氯乙烯 (PVC) 在正常储存和操作条件下相对稳定,但避免与热源、火源、氧化剂等接触,以防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聚氯乙烯及其危害姓名:张健学号:201101034215 专业班级:化工B11-2 摘要:聚氯乙烯塑料作为一件现代工业的产物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正危害着我们脆弱的生命。

由于聚氯乙烯本身性质所造成的天然缺陷导致广泛应用的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不得不添加大量的添加剂。

其添加剂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性质之复杂、对人体危害严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然而这又没有引起国人的足够重视。

因此在生活中误用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危害和污染也是极其严重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聚氯乙烯。

已经废旧聚氯乙烯的处理。

关键字:聚氯乙烯物质简介污染危害预防和治理正文:一.聚氯乙烯简介聚氯乙烯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

是氯乙烯的均聚物。

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

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剂中,用于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而成纤维,称氯纶。

具有难燃、耐酸碱、抗微生物、耐磨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聚氯乙烯的主要用途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聚氯乙烯异型材型材、异型材是我国PVC消费量最大的领域,约占PVC总消费量的25%左右,主要用于制作门窗和节能材料,目前其应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有较大幅度增长。

在发达国家,塑料门窗的市场占有率也是高居首位,如德国为50%,法国为56%,美国为45%。

2.聚氯乙烯管材在众多的聚氯乙烯制品中,聚氯乙烯管道是其第二大消费领域,约占其消费量的20%。

在我国,聚氯乙烯管较PE管和PP管开发早,品种多,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3.聚氯乙烯膜PVC膜领域对PVC的消费位居第三,约占10%左右。

PVC与添加剂混合、塑化后,利用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着色薄膜,用这种方法加工薄膜,成为压延薄膜。

也可以通过剪裁,热合加工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充气玩具等。

宽幅的透明薄膜可以供温室、塑料大棚及地膜之用。

经双向拉伸的薄膜,所受热收缩的特性,可用于收缩包装。

4.PVC硬材和板材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

将压延好的薄片重叠热压,可制成各种厚度的硬质板材。

板材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利用PVC 焊条用热空气焊接成各种耐化学腐蚀的贮槽、风道及容器等。

5.PVC一般软质品利用挤出机可以挤成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

6.聚氯乙烯包装材料聚氯乙烯制品用于包装主要为各种容器、薄膜及硬片。

PVC容器主要生产矿泉水、饮料、化妆品瓶,也有用于精制油的包装。

PVC膜可用于与其它聚合物一起共挤出生产成本低的层压制品,以及具有良好阻隔性的透明制品。

聚氯乙烯膜也可用于拉伸或热收缩包装,用于包装床垫、布匹、玩具和工业商品。

7.聚氯乙烯护墙板和地板聚氯乙烯护墙板主要用于取代铝制护墙板。

聚氯乙烯地板砖中除一部分聚氯乙烯树脂外,其余组分是回收料、粘合剂、填料及其它组分,主要应用在机场候机楼地面和其它场所的坚硬地面。

8.聚氯乙烯日用消费品行李包是聚氯乙烯加工制作而成的传统产品,聚氯乙烯被用来制作各种仿皮革,用于行李包,运动制品,如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

还可用于制作制服和专用保护设备的皮带。

服装用聚氯乙烯织物一般是吸附性织物(不需涂布),如雨披、婴儿裤、仿皮夹克和各种雨靴。

聚氯乙烯用于许多体育娱乐品,如玩具、唱片和体育运动用品,目前聚氯乙烯玩具增长幅度大,由于聚氯乙烯玩具和体育用品生产成本低,易于成型而占有优势。

二.聚氯乙烯危害随着聚氯乙烯制品消费量的增长, 其废弃物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 再加上塑料制品自然降解时间长的特点, 使其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形成白色污染. 据报道1994年美国废旧聚氯乙烯为43.5×104t,日本为21.4×104t,而我国仅聚氯乙烯包装材料和农膜的废弃量就达168.6×104t 。

聚氯乙烯废弃物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构成严重威胁。

PVC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成型剂、着色剂、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等,其中不少是对环境有害的,影响人类的健康。

PVC的热稳定剂通常是铅[4]、镉盐类(如硫化铅和氟化铅等)、金属皂类(如硬脂酸钙、铅、钡、锌、镉等)、有机锡类(月桂酸二丁基锡、硫醇甲基锡等)、稀土类、复合稳定剂等。

作为PVC稳定剂的铅、镉盐等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逐年缓慢地向外迁移。

在塑料表面形成含铅粉尘,对环境形成危害,析出的重金属会直接造成饮用水污染。

使用铅盐稳定剂的PVC 管材埋人地下.管子周围的土壤会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用于空中的电线电缆中铅盐随雨水的冲刷也会被带入土壤。

有些镉化合物属于高度有害,甚至是致癌物。

同时报废的PVC制品目前或被焚烧或被埋人地下或被抛人海里自然降解,这些过程都将对空气、海洋及地下水产生重金属污染,且数量巨大,按年产100 kt PVC制品,铅含量按PVC的l%计算,每年将有10 kt铅化合物随着报废的PVC制品一起遗留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国,并对大气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

再说PVC中的增塑剂,一般百分含量在15%~60%之间,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盐[5]、己二酸、有机磷盐等,在PVC产品使用和其废物填埋处理过程中邻苯二甲酸盐就会缓慢释放到环境中,具有潜在的生物积累性,这些邻苯二甲酸盐以及它们的代谢物和降解产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效应,影响肝和肾等,使内分泌失调。

此外PVC含氯量较高(氯占纯PVC 聚合树脂的57%),超过50℃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当然对于环境这也是潜在危害因素之一。

另外,聚氯乙烯的防老剂硬脂酸铅盐也是有毒的。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是一种可疑的致癌物质。

邻苯二甲酸酯柔顺剂是全球性的污染物并且超过90是用于PVC塑料。

而且这些有毒的添加剂随着塑料的老化会缓慢挥发。

近来许多政府禁止了含有柔顺剂的塑料玩具和出牙嚼器。

原因是当婴儿吸和咀嚼时会有柔顺剂漏入嘴中的危险。

邻苯二甲酸盐是聚氯乙烯塑料中最常用的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盐能够干扰母鼠怀孕期间睾丸酮一种雄性激素的分泌产生“邻苯二甲酸盐综合征”。

实验得出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越高的准妈妈她们所生的婴儿就越有可能出现阴茎短小、隐睾症、尿道下裂等生殖发育异常现象。

大白鼠实验表明邻苯二甲酸盐可引起鼠胎畸形与肝脏癌细胞增殖。

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引起人的中毒性肾炎神经炎等。

在2007年美国研究人员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另一种成分双酚A(BPA)即22—双对羟苯基丙烷超过安全标准会对婴儿的安全造成威胁。

动物试验发现过高浓度的双酚A会导致动物睾丸激素分泌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老鼠如果在出生时接触的塑料中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到青春期会出现输乳管畸形。

该研究负责人、细胞生物学家安娜•索托说“当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体时就会导致乳腺癌。

”世界各国的婴儿奶瓶中含有这种有毒物质。

现在又发现配方奶中也含有过高的这种物质。

原因是塑料包装材料中含有的双酚A渗入到奶中。

据健康专家介绍一次性塑料袋含有各种病毒、细菌和致癌物其中滑石粉吃多了会形成钙沉积造成人体器官结石再生塑料袋还含有严重超标的大量肉眼所无法看到的病菌和致癌物。

健康专家表示一次性塑料制品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毒素,高温下可产生多达16种有毒物质,能渗入到食物中, 不仅会损害人的肝脏和肾脏,还有可能干扰人的内分泌,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以及男性雌化现象等。

现用塑料食品袋和一次性餐盒蒸发残渣均不符合健康标准。

据健康专家介绍蒸发残渣指标能反映出塑料食品袋和一次性餐盒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的多少而残渣和重金属的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响会更大。

再有残渣还会对食品的色、香、味造成直接影响。

另外一次性塑料袋还会释放有毒气体污染食品长期食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的食物易引发中毒。

三.危害预防和治理1.聚氯乙烯的再生利用废旧材料再生利用之前要经过收集与分离,良好的收集与分离方法不仅能提高再生产产品质量、而且降低回收成本。

不同性质的废旧高分子材料其再利用方式不同。

在悉尼市一个垃圾分拣场旁边, 矗立着一块耐人寻味的标语牌:Profit from the change! 翻译过来就是:利润来自于变化, 意思即只要使用方式改变、思维方式改变, 就可以获得利润。

2.直接再生废塑料的直接再生是指不需进行各类改性,将废旧塑料经过清洗、破碎、塑化直接加工成型或通过造粒后加工成型制品。

直接再生的废旧聚氯乙烯制品主要有以下两个来源:a 从塑料成型加工中产生的边角料、废品、废料等,这类废弃物比较干净,成分均一,可用简单回收的方式重新造粒,按一定比例加到新料中,替代部分新料,再次进行成型加工。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回收工艺流程图(图1)b 对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应用中报废的PVC制品,一般先分拣去除混杂的非PVC制品,然后按PVC制品硬质与软质分类,最后采用直接回收法,添加适量的添加剂,通过造粒生产再生制品。

香港理工大学的S.C. Kou[12]等则用再生PVC管颗粒和膨胀粘土制作了非承重的轻质混凝土,该轻质混凝土具有低密度、更好的延展性、低干缩和较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等特点。

3.改性再生废旧塑料的改性再生是指将再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改性后再加工成型。

PVC的增韧改性可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就是通过接枝、共交联等反应方法对PVC进行改性;而物理改性是将改性剂与PVC共混,使其均匀地分散到PVC中,从而起到增韧改性的作用。

填充、纤维复合、共混增韧是PVC物理改性的主要手段。

4.聚氯乙烯的热裂解聚氯乙烯是稳定性最差的碳链化合物之一,在热、光、电和机械能的作用下均会发生降解反应。

热裂解则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和有利环境的处理废弃塑料的新工艺,它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比单纯焚烧法低得多,且回收的产物包括回收阻燃塑料所生成的HBr及HCl 可重新作为原材料和燃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