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风水”理论中关于选址的说法
阳宅定向的几种法则

阳宅定向的几种法则
阳宅定向是指根据风水学原理,确定住宅的朝向,以获取优良的风水气场,带来平安、财运、健康等好运。
一般来说,阳宅定向的几种法则包括以下几种:
1. 常用法则:根据传统风水理论,住宅的正门应面朝开阔的方向,通常是南、东、南东或北,而背后不宜有高山、大水等阻挡。
2. 五行相生法则:根据五行生克关系,住宅的朝向可以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和五行属性来确定。
比如,木生火,适合属木的人朝东方住宅;火生土,适合属火的人朝南方住宅;土生金,适合属土的人朝中心住宅;金生水,适合属金的人朝西方住宅;水生木,适合属水的人朝北方住宅。
3. 八宅定向法则:八宅定向法则是根据八宅风水理论,将住宅分成九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吉凶方位。
通过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来确定住宅的吉方位,从而增加吉气的引入。
4. 八门方位法则:八门方位包括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开门、惊门、死门。
住宅的正门朝向可以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来选择合适的八门方位,以避免不利的门位对主人的影响。
5. 阴阳调和法则:阳宅定向还应兼顾阴阳平衡的原理,正门的朝向应以主居室的所在区域来确定,以保证阳气充足、阴阳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阳宅定向是根据风水理论进行的一种研究,具体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住宅的地理环境,主人的生辰八字等,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我国风水理论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受到传统风水影响,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城市的布置和选址、规划设计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
标签:风水学;城市规划一、风水理论的有关分析我国风水理论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占卜,到后来形成一门专门的堪舆分析。
风水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郭璞的《葬经》,风水讲究的是选择合适的居住,以希求自然神灵的保佑。
选择居住是古今中外的民族居住部落遗址上,都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都属于山地和平原、盆地等的边缘上,尤其这些地方都比较靠近水源,动植物密集分布,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居住,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必要的生命物资保障。
风水的涌出就是仔细、周详的考察自然环境,并顺应自然的要求,有节制的改造自然,为人类创造一个宜居环境,使得自然和空间上的达到理想化。
我国风水理论分为两个流派,主要是形势宗和理气宗。
前者比较重视寻龙捉脉,重视考察山川形势中的龙、砂、水和穴等的相互配合,对自然地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对生态和景观等有很多辨别和选择,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而后者主要是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有更多的价值,尤其是有着较多的美学知识,长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受到欢迎,其发展和应用历史非常兴盛。
但是,由于其带有浓厚的占卜和巫术色彩,对于方位以及时辰等的忌讳比较多,受到很多人的非议。
风水理论对于天人合一的四线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这种观念的认识形成了长期固定思想。
人在自然中属于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伦和天道的标准是一致的,不可违背自然和天道,更不能与其作对。
人们应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认识和把握天道,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分析古代风水学思想在我国人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不可磨灭的影响,绝大多数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几乎都是在风水学说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完成的。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祖先们就对自己所居住环境的选择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认识水平。
风水理论对环境选择原理的分析-以阆中古城为例

1.风水理论研究分析的背景和意义1.1关于“风水”的本义“风水”是古代人们在建筑选址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布局运用总概括。
简单的说即是人们对生前居住环境和身后墓葬环境的选择和处理。
建筑选址讲究“生气”旺盛,“藏风聚气”。
堪舆家认为聚生气的诸元素中风与水的关系最大,所以有风水一说。
1.1.1“风”的本义郭璞《葬书》原文说:“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郭璞的生气是地表下运行的能量,以“土”元素为代表,是地表万物的生长的要素,生气也就是土气,旺盛的生气溢出地表后就形成了风“噫而为风”。
这里的“风”就是土之气,也就是地气,而不是指外在气流而形成的风,前者才是风水中“风”的本义【1】。
1.1.2“水”的本义郭璞《葬书》又说“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气是水的母体,水是随气而运动的,所以风水中的水,除了一般的江河湖塘等宏观的水外,主要是随生气而运动的水,还包括空气中的水分子,即微观水。
是以气来组织水,不是水来组织气。
如前所述,朴素的风水的正确概念应该是“水土”的概念。
实质上是指地表生态和气候的互动关系,风水好不好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一个地方的水土好不好,地表生态和气候情况协不协调。
除此之外,良好的景观也是好风水的重要条件,其实,儒家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景观对人的影响是对风水景观的最好诠释,人们在良好的生态和情景交融之中,良好的环境景观观照之下,达到养身,养目,养心,最终生生不息之目的。
所以说中国朴素的风水学是以探究建筑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与人的协调关系为基本目的的。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先有中国“风水”的概念,然后才有西方的“科学”一词,因此不能用“风水”与“科学”进行简单比对。
风水学是中国的“国宝”,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与特有的生存智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分析、搞好传承,以便更好地造福人民大众,推动民族复兴。
村落选址的风水要求

风水(又名堪舆)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数术与技巧,用于指导城镇、村寨、住宅、墓葬的遗址与布局。
风水常被视为迷信的表现,实际上其内涵包含着不少古人选择居住环境的实践经验,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凝聚了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的智慧。
风水是影响民居的重要因素,不论是村镇的总体环境、空间组织,还是民居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都离不开风水。
风水先生把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追求山水相映。
风水学说对建筑的方位、朝向与环境的关系十分注意,认为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居高临下是吉利的,不论村寨、城镇的选址,还是住宅的营造,都要遵循这一规律。
风水中讲究的五行八卦,对民居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如何安排大门、正屋、灶屋居于吉位,均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城镇、村寨、住宅的地形要求,一般是前面要开阔,后面要有依托,左右要有辅弼,概括出居住环境的选址的模式,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不少民居村落就是在风水学的指导下而建成的,如安徽省西递的宏村,其人工水系就是按照风水理论,把村落设计成牛形,把水引入村内,此举除了方便居民用水外,亦是风水选址与布局的一个典型例子。
一般村落选址还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接近水源:靠近河湖、溪川,或有丰富的地下水可资利用。
交通方便:水陆交通便利,能通大道,或有河流可停泊船只。
地势高爽:易于排水,不易洪涝。
朝向好:在东西走向的路侧或东西流向的河边,房屋有朝南的好朝向,夏日接受凉风,冬天挡寒风。
生产方便:接近耕地。
避免自然灾害:避开冲沟、易滑坡等危险地段。
一些居住在山区、林区的少数民族,其村落的选址有自己的特点,如景颇族房屋的形式多为草顶干栏式竹楼,村寨选址多在山脊地势平坦之地,房屋分散,有利防火,同时山顶上空气新鲜,少传染病,求生容易。
他们对地基的选择特别重视,有不少有趣的选择地基的方法。
黎族的房子有“船形屋”及“金字型屋”两种,他们多以山岭河流为界,选点的原则是靠近耕地,靠近河流溪川,不要靠近大道,平原地区则建在小山坡上。
【易学】住宅选址

【易学】住宅选址住宅选址一、大格局青龙白虎砂理想的大厦的左方和右方都有山,但这些山要矮过靠山、小过靠山,否则,仍未算是理想的风水。
另一种情况,大厦左右方都没有山,在风水学上称为缺“青龙砂”“白虎砂”,但是,大厦的左右方有楼宇,仍以吉论。
龙强虎弱在风水学上,最喜龙强虎弱。
龙即青龙,指左方,又称为左辅方、左砂手,简称左手。
虎即白虎,指右方,又称为右弼方、右砂手,简称右手。
龙强过虎,有一下四类:1、龙长虎伏——大厦左方的小山或楼宇较高,而右方之小山或楼宇较低。
2、龙长虎短——大厦左方的小山或楼宇较为长阔,而右方之小山或楼宇较为短窄。
3、龙近虎远——大厦左方的小山或楼宇较为接近自己,而右方之小山或楼宇较远离自己。
4、龙盛虎衰——大厦左方的小山或楼宇特别多,而右方之小山或楼宇较特别少。
靠山有力否大厦的后方称为背或坐。
买楼要诀中,最宜坐实朝空。
大厦背后有山,当然属于坐实。
如果大厦后方没有山,便要从一下几点着手观察了:1、大厦后方,若有一座楼宇是较本身高大广阔的,便属于“坐后有靠”了,亦属于“坐实”之格局。
2、大厦后方,有几座楼宇高度与本身大厦相同,因为几座楼宇群集在一起,力量亦汇集起来,足够支撑本大厦,亦属于“座后有靠”之格局,即是“坐实”。
3、大厦后方,有一座小山丘,但高度却很低,本大厦比它高出了很多。
本是属于“靠山无力”之格,但由于此山是天然的,所以亦可以作为靠山,因为天然的环境,对风水之影响力很大。
这座大厦亦属于“座后有靠”,亦是“坐实”之格。
4、大厦后方虽然有楼宇,但却比原大厦矮了一大截的话,则属于“靠山无力”之格了。
悬崖边上的住家住宅建于山边或海边的悬崖上,不论地基是否稳固,由于在潜意识中易有“不踏实”的感觉,精神状态不安定,易造成焦虑和神经衰弱。
这种地形风景虽美,危险性却高,建为寺庙或观光饭店为宜,长期居住也是大凶。
讨厌的邻居大门不宜对着对面屋子的屋角,由于地形和坐向的不一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屋角正对着自家的大门,这在中国传统的“家相学”中成为“隔角煞”,是极不好的。
建筑方案风水学

建筑方案风水学
建筑方案风水学,是指以风水学理论为基础的建筑方案设计。
风水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学术,认为地理环境和建筑布局对人的运势和福祉有着重要影响。
在建筑方案中应用风水学理论,旨在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环境设计,达到增强建筑物的吉利和平衡能量的效果。
在建筑方案风水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地势选址:根据风水学的理论,选择合适的地势作为建筑的选址,可以提升建筑的吉祥能量。
如选择平缓的地势,避免选择坡地或沟谷,以免积聚不吉利的能量。
2. 建筑布局:风水学认为建筑物的布局能够影响人的运势和福祉。
在建筑方案中,应注意建筑物的朝向、房间的位置和大小等。
如主要的活动区域应设置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客厅和餐厅等重要房间的位置应合理,以利人的生活和活动。
3. 环境设计: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景观设计可以为建筑增添吉祥的气场。
如在建筑周围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生气和活力。
4. 色彩选择:风水学认为颜色对人的情绪和能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建筑方案中选择合适的色彩,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和谐和吉祥。
如在客厅和卧室使用温暖的色彩,可以增加人的温馨和舒适感。
综上所述,建筑方案风水学是以风水学理论为基础的建筑方案设计。
通过合理的选址、布局、环境设计和色彩选择等,旨在增强建筑物的吉祥和平衡能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和幸福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浅谈“风水”对中原农村住宅选址布局的影响

住宅东边是河流 , 南面是 池塘 , 西边 是大道 。受空间 限制, 不可能获 得流 水的 , 就用“ 污池 ” 来代替住宅前面的流水 , 足人们流水 聚气 、 满 流水 聚财 的心理需要 和适用合理 的生活功 能。无 法实现 背山 面水 的 , 在布局上 常 采 用 前 低后 高 。 般坐北 朝南 , 采用后高前低的 布局 , 落最后面是 主房 , 院 是整个 院 落中最 高的房 间, 东西两面及南面的房间是配房 , 配房的高度一定要 比主 房低 , 上后屋 比前屋高 , 整体 各问房屋从 后往前 逐渐降低 , 一是保证 了各 间房屋 的采光 ; 二是使后 面房屋的视线 不被 阻碍 , 以免产生 压抑 的心量 ;
一
、
“ 水 ” 述 风 简
三是利用北面 的高屋遮挡北 向的寒风 , 而南来 的习习凉风则 得 以在天 井
“ 风水 ” 的定义 , 早见 于晋代 郭璞《 书》 “ 最 葬 : 葬者 , 乘生 气也。五 气 与各房 间内流通 ; 四是利于排水。 ( 五行之气 ) 行乎地中 , 发而生乎万 物。人 受体于父母 , 本骸 得气 , 遗体受 在风水理论 中, “ ” 以 气 的理论 为 中心。郭璞 《 葬经》 : 气 乘风则 说 “ 荫。《 经》日: 气感而应, 鬼福及 人。盖生者 气之 聚 ; 凝结 者成骨 , 死而独 散 , 界水则止 ,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 谓之风水。 而 门作 为“ 故 ” 气 留; 葬者反气 纳骨 , 以荫 所生 之法也 。丘垅之 骨 , 冈阜之 支 , 气之 所随 。 口”, 更是得到充分 的关 注 : “宅之吉凶全在大 门, ……宅之受气于 门, 犹 《 经》曰: 气乘风则散 , 界水 则止 。古 人聚之 使不散 , 行之使 有止 , 谓之 人之受气于 口也. 故 故大门名曰气 口. 而便 门则名 穿宫。 地 理作法 ……全 …‘ 风水 。风水之法 , 得水为上 , 藏风 次之 。 郭璞 是从《 易》 气 ” ” 周 “ 论基 础上 籍门风路气 , 以上接天气 、 下收地 气 , 层层荫进 以定吉 凶” l 。3 提出“ 水” 风 这个 概 念 的 。 门的位向选择具 有重要 的意 义 , 一般位 于正 中轴线位置 , 两旁建筑 、 风水学说重要原则之一 阴阳平衡 。风水学说 中, 山以高峻为阴 , 平衍 院落对称布置。但后 门 , 不宜 开在 当中, 以防泄气 。各 门的设置不能位于 为 阳; 曲为阴 , 直为阳; 为阴, 为阳 ; 俯 仰 尖为 阴, 窝为 阳; 为阴 , 为阳 ; 静 动 同一直线 , 否则气也会漏掉 。常用的变通法是改变门的位置 , 也可通过设 山为 阴, 水为阳。在风水 中, 的格局要体现阳 , 有 比较 多的阳的成分 , 大 要 置屏 墙和照壁来达 到 目的。大门的位 置最为重要 。中原民居一般 是“ 坎 如要有丰富的水流, 有较大面积 的平原等。“ 阴阳序次 , 风雨时至 , 春生繁 宅” 坎宅 的三吉方分别是东面的天医方 、 , 东南的生气方和南面的延年方 。 祉, 人民和利 , 物备而乐成” ( 《 国语 ・周语》) 阴阳平衡 的地方 才具备 人 基 中又 以东 南 的生 气 方 和 南 面 的 延 气 方 为 上 吉 , 南 方 是 生气 方 , 门 又 , 东 大 们 繁 衍 生 息 、 乐 业 的环 境 物 质 条 件 。 “ 安居 阳益 阳 , 阴益 阴 , 阴之 气 固 具有 收气功能 , 而 阳 因此 中原 民居大 门一般选在院落的东南方。 可以类相益损也 ” ( 《 春秋繁露 ・同类相动》 。山无水不变 , ) 水无 山不合 。 厨房的位置也很重要 , 具体安置在哪一方位 , 该按照宅主 的不 同情 应 动静咸宜 , 阴阳和谐 。 况去具体实 施。若 “ 书无 成, 名不 利 , 家 中贫 苦 ” 则 宜 “ 生气 读 功 或 , 安 风水 理 论 主 要 分 为 “ 法 ” “ 法 ” 形 法 注 重 自然 地 理 , 括 生 灶 ” 若“ 女短 寿, 吉之宅 ” 则宜“ 形 和 理 。 包 ; 男 不 , 安延年宅灶 ” 若 “ ; 人丁不宁 , 小儿难 态、 景观诸 因素的审辩和选择 , 以及对应处理方法 。理法特别注重罗经 的 养 , 或不生育 , 老来子息不存 , E不安 , 人 l 久病不 愈 , 并求 婚姻 ” 则宜 “ , 安 使用 , 依据周易原理以八卦 、 十二 支 、 天星 、 五行为理论 大纲 , 以宅 主的命 天 医 灶 ” ] 。 数决定住宅的防卫和吉凶。不论是形 法还是理 法 , 都体 现了古代朴 素的 厕所的安置是一个 重要 的内容 , 认为厕所应安置在次要位置 , 不宜 冲 自然观 、 环境观及对于天一地一人关系 的哲学思考 , 对中国的传 统建筑有 门 , 不宜处于风 口, 还要 安排 在凶方 。《 阳宅 撮要》 一“ ” “ 卷 厕 云: 厕宜压 着深远的影响。 本命 之凶方 , 镇住 凶神反生福 , 方与灶座 烟囱相 同, 此 压之大 吉。对 于厕 “ 风水术的核心 , 在于探求建筑的择地 、 位、 方 布局与 天道 自然 、 类 所的具体 布置 , 人 总体上来说都是考虑 到保持环 境卫生 和规 划布局 上的合 命运的协调关系。它将 中国古老哲学命题 ‘ 天人合 一 ’ 等引入建筑 , 其注 理 性 , 要 院落 的西 南 角 。 一般 意力不是放在人类行为如何制约环境 , 而是注重人类对环境 的感应 , 指 并 三、 论 结 导人如何按这 些 感 应来 解 决 建 筑 的选 址 和 建 造. 而获 得 心 理 的平 从 “ 水 ” 念使 中 国 人 注 意 环 境 的选 择 和 美 化 , 而 创 造 生 活 的 美 。 风 观 从 衡 。 风水 文化 是 中 国古 代 劳 动 人 民 在 几 千 年 的 日常 生 活 实 践 中 对 积 正 像 英 国学 者 李 约 瑟 所 说 “: 水对 于 中 国人 民是 有 益 的 。 …… 虽 然 在 其 ” 风 累经验 的总结 , 体现了他们朴素的 自然 观。风水术作 为中 国传统 建筑文 它一些方面 , 当然十分迷信 , 但它总包含着 一种美 学成分 , 及中 国的 田 遍 化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千 年来 赋予 传 统 建 筑 的文 化 内涵 , 传 统 建 筑 园 、 宅 、 镇 之 美 , 可 胜 收 , 可 由此 得 到 说 明 。 也 正 是 这 种 对 人 几 对 住 村 不 都 ” 的影 响是 毋 庸 质 疑 的 。 的 重 视 和 对 天 地 鬼神 的 敬畏 , 中 国人 追 求 一 种 诗 意 的 安 居 。 使 二 、 水 学 对 中 原 民居 选 址 、 局 的影 响 风 布 风水理论 在传统 中原民居 中的直接体 现是人们对 美好生 活的向往 , 按照《 周易》 阳、 阴 方位 、 聚气 、 吉避凶 、 就 乐天知命 等原则 , 风水 的选 同 时 , 应 顺 应 自然 的思 想 对 生 态 环 境 起 了 很 大 的保 护 作 用 。风 水 理 以人 择主要有以下两种 : 水 为主和 以平原 为主。风水 先生在 选择 民居 、 以 都 论 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 中的一颗珍珠 , 中包 含的大量科 学成份 十分值 其 城、 市镇时 , 强调“ 都 负阴抱阳” “ 或 背阴面 阳” 。民居选宅要 求是 山居 则 得我们借鉴 和深入研究 。 选择平坡建宅 , 平野则选择高处落居 , 而且要 藏风 蓄水 。 “ 阴抱 阳 , 山 面 水 ” 是 风 水 术 中 选 址 的 基 本 原 则 和 基 本 格 局 。 负 背 , 参 考文 献 : 《 阳宅爱众篇》 : 有 “阳宅 须教 择地形 , 山面水 若有 情。
风水(堪舆学)与园林建筑选址

风水(堪舆学)与园林建筑选址- 基础理论一、什么是风水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了一种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叫做“风水术”或“堪舆学”。
其中虽掺杂了许多玄学的成分和迷信的色彩,但它的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二、风水的基本格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是风水观念中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
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左右有次峰或山岗的左辅右弼山,或称为青龙、白虎砂山,山上要保持丰茂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宅、村的情况下)或弯曲的水流(村镇、城市);水的对面还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
但只要符合这套格局,轴线是其他方向有时也是可以的。
基址正好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地势平坦而具有一定的坡度。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基址的基本格局。
具体来说,理想的风水格局应具备以下的形势名称及相应位置如下:1,祖山:基址背后山脉的起始山;2,少祖山:祖山之前的山;3,主山:少祖山之前、基址之后的主峰,又称来龙山;4,青龙:基址之左的次峰或岗阜,亦称左辅、左肩或左臂;5,白虎:基址之右的次峰或岗阜,亦称右弼、右肩或右臂;6,护山;青龙及白虎外侧的山;7,案山;基址之前隔水的近山;8,朝山;基址之前隔水及案山的远山;9,水口山:水流去处的左右两山,隔水成对峙状,往往处于村镇的入口,一般成对地称为狮山、象山或龟山、蛇山;10,龙脉:连接祖山、少祖山及主山的山脉;11,龙穴:即基址最佳选点,在主山之前,山水环抱之中央,被认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故为最适于居住的福地。
不难想像,具备这样条件的一种自然环境和这种较为封闭的空间,是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良好的局部小气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风水”理论中关于选址的说法
中国的“风水”理论是我国古代先民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在探索建筑住宅选址和自然环境互相协调方面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虽然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风水”常常会与迷信联系到一起,但这不能否认其在生态环境学方面所具有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它灵活地运用于我国古代建筑中,同时在现代的建筑的许多地方也处处体现着它的独特价值。
1.“风水”对于村落选址的影响
根据“风水”理论,村落的选址应满足山水交汇,负阴抱阳,阴阳相济。
最佳村落基地选址的背面要求有座山,“来龙”,“玄武”,北面有连绵的高山,左右是“青龙”和“白虎”环抱围护;前有“朱雀”,池塘或者河流,水溪流淌而过,水前是远山近丘的“朝山”为对景,从而在最佳宅址的基础上,不断向四周扩展开来,
以至最后形成最佳城市的布局和选址要求。
应该说这种村落的选址,有着许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这种模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在早期
的村落选址上,人们往往考虑到防御性的要求,通过
山水的自然阻隔,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增强了村
落的安全性,可以使居住者免受外界纷争的影响,如
金华诸葛八卦村的选址,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
样式布列,由外围的八座小山组成天然的“外八卦”,
包围住由内部村落所形成的“内八卦”。
诸葛八卦村一
带地形如锅底,中间低平,四周渐高。
这一布局就曾
在历史上多次帮助村落成功躲避过数次天灾人祸。
其次,这一选址可以较好的适应我国的气候和地
形特点。
我国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南面开阔可以得
到充足的水汽和光照,而冬天南下的西北风可以被山峦所阻挡,使得村落能够因此减少受到的寒潮的影响。
而靠近水源不仅可以获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和生活,灌溉用水,还可以用于水中养殖,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满足人们的出行和日常所需失食物。
此外山水的环绕,水汽的蒸腾等使村落周围外形成一个小气候,使居住在这之中的人能够更好的适应大自然的变化。
2.“风水”对于住宅选址的影响
在古人看来,风水直接影响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因而往往在建房之前先考虑“风水”问题。
按照“风水”理论,居室基址的选择应讲究“山水聚合,藏风得水”。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因此,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是建筑选址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基本格局。
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为主山“来龙山”,左右有次峰,山上要保持茂密植被,门前要有池塘,称为“朱雀”,水的对面还要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
该方向既体现了面南为尊,同时也与我国在北半球温
带的地理条件相适应。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皆全的风水格局。
此外,在住宅的选址上,依据风水学说,古人有
着许多的忌讳之处。
首先曾有大事故发生或曾是坟地的地不宜,这并
不是简单的迷信,其中也有着许多科学道理。
该类土
壤一般不干净,本就存在很多人死后的细菌和病菌,
后来居住的人每天吸入看不见的病菌,不生病才怪,
另一方面,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无形中增加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
其次最基本的风水学就说,吉地的地势宜高,一般不会将房子建在低洼处或山谷中,一方面湿气会太重,二方面谷风较大,污染废气会积在山谷中,这些现象均不利健康,地势低也容易淹水,造成不便和损失,所以都不是良好的居处。
山坡地利用时难免会有一些人家有‘开门见山’的方位产生,在风水学上若是住宅和山距离太近,属大凶,因为大门前数百公尺内有山阻挡,气场会受阻,且在心理上有压迫感。
也不能选择地基不稳的山坡地或靠此类山地而建,因为往往此类坡地较易发生自然灾害。
另外,住宅与道路的关系也需要认真考虑。
如不宜建在丁字路口面对马路的地方。
传统风水认为“一条直路一柄剑”,易遭横祸。
这个位置确实不是居住的佳址。
汽车夜间行驶的灯光、噪音,司机酒后或疲劳驾驶等,均不安全。
而像十字路口的拐角,死路的尽头等等也都是不适合建宅的地方,这些地方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给人心里造成压迫,长此下去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3. “风水”在选址中对于气的讲究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很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
中国风水学在选择居住位置时认为蕴藏“气”的地方是最理想的。
风水学为达到“聚气”的目的,非常注意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山峦要由远及近构成环绕的空间;在规划区域内要有流动的水。
“环山抱水必有气”,这是中国风水学实践千百年的经验总结。
古人把自然看成一个大宇宙,而人是一个小宇宙,而这之间的建筑就是天地贯通一气的媒介,院子,天井往往成为天地相交之处。
因此在建筑选址布局上,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附件的土楼,山西的宅院,以及江南地区民居之中的天井,虽形式因适应当地气候而各有不同,但都是用来承接阳光雨露,通天接地,纳气通风的。
以天井、庭院为中心,围绕其展开布局,并成为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天地人在此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了在住宅布局上面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结语
中国的风水学说,它实质上是一种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既在选择和营造人类居住环境时,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做了统一考虑,同时兼顾了人体的身心健康,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对于建筑生态领域的一项突出贡献。
在当代高楼林立的城市之中,我们如果能够吸取古人风水理论中的精华,从选址布局到整个设计都能够做到崇尚自然,尊重环境,天人合一的话,相信一定可以为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