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中英文成语故事《坐井观天》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课文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坐井观天》,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店铺为二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坐井观天》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课文原文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1、规范书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
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3个生字。
2、读熟“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通过查资料或向家长请教,了解有关天文的简单常识,如:地球、月亮、太阳、宇宙的大小等。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查找资料,不对资料的多少作要求,只引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习课外知识。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在识字4这一课里,我们认识了不少成语,你还记得哪些?(自由说,可以说自己在课外收集的成语。
)2、谈话:这些成语常常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坐井观天”的故事。
(板书课题)3、读题,释题。
(板画一口井)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补充课题:坐井观天。
2、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及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指名教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案【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井沿” “大话” “无边无际”等词语。
3.初步理解寓意,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
【教学重点】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课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青蛙错在哪里。
【课前准备】课件PPT小鸟和青蛙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一个井边,认识了两只小动物,它们是?青蛙在坐在?小鸟落在?同学们的记性真好。
今天,我们再一次去认识它们,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
3.听写。
4 •检查听写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查学生上一节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重温上一节的学习内容,为开新课做铺垫。
】二、指导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朗读要求:青蛙和小鸟为()而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让学生完成填空,并朗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为的是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完成填空,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过渡: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去读读它们的对话就知道了。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1《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事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
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
3、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沿、际”等3个生字。
会写“信、沿”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课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本课设计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读”作为感悟理解“对话”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
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
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
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二、释题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三、朗读感悟1、老师引读:青蛙问小鸟── 小鸟回答说──青蛙说── 小鸟说──青蛙笑着说── 小鸟也笑了,说──2、想读谁的话?自己练一练。
3、同桌分角色读。
4、指名分角色读。
5、去掉提示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争论的语气,可以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6、读课文后,填空: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
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7、讨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集体交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通用6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一、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从生活语境到文本语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加深对同一汉字的理解。
二、借生活语境和文本语境让学生感受一字多义和多个字表达同一意思的语言现象。
借课文的语境知道“无……无……”用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之间,强调没有。
三、借文本语境理解重点词,用重点词的理解带动寓意的体会。
【教学目标】一、能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
二、能正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
能仔细观察带多笔横画的汉字,并从横画的变化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能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
并知道“无……无……”用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之间,强调没有。
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会寓意。
【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活动】一、看看、想想,在生活语境中初识生字生活语境一:出示手机显示屏师:老师借了个手机,准备发个信息,我该按什么键了?课件出示:信息生活语境二:出示一张登机牌师:我发过去的短信息询问登机的地点?朋友发给我一张登机牌。
小朋友帮我看看登机牌,我应该在哪个机场登机?课件出示:国际机场生活语境三:出示沿信道登机的图片师:“沿”我们在口头表达中经常用到,你能从这些读yán的汉字中认出“‘yán’着楼道走”的“yán”字吗?师:引导学生交流后总结,“沿”最初的意思是顺水而下,在这里表示顺着。
师:生活就是最好的识字课本。
看,今天要学的生字,我们有可能在生活中看到过,也有可能在生活中听过说过。
今天它们又在《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中出现了。
同学们,看看它们都藏在课文的哪里。
二、读读、思思,在文本语境中学习字词(一)自读课文,初学字词1.圈词、读词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生词。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生:读正确生字的音2.词语比较,感受一字多义师: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沿着”是顺着的意思,“国际”的“际”是彼此之间的意思,“短信”一是指短信息;另一个意思是:文字简短的信件。
坐井观天简短故事

坐井观天简短故事1.成语故事简短坐井观天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
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
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
你看旁边的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为什么不经常到井中观赏游玩呢?”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看看。
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脚就被井栏绊住了。
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
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此而减少。
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2.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出自《庄子·外篇·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新坐井观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飞来。
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鸟的对话。
让学⽣理解青蛙和⼩鸟对天有多⼤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有关⽔井的教学挂图⼀幅、⼩鸟图⼀幅。
2、本课课⽂录⾳带⼀盒及注⾳⽣字卡。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课时 ⼀、揭⽰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
板书:观。
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看天呢?在井⾥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呢?请⼤家听我读课⽂。
⼆、范读课⽂或放录⾳ 1、要求学⽣⼀边听,⼀边想上⾯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听准⽣字的读⾳。
三、指导学⽣初读课⽂ 1、学⽣⾃读课⽂:现在,请同学们⾃⼰读⼀遍课⽂。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的字⾳,⽤序号把这⼀课的⼏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分段朗读课⽂。
四、教学⽣字、词 1、出⽰注⾳卡⽚: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认清字形。
3、⽤⽣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字。
(2)⽐⼀⽐,再组成词语: 井()观()沿()百() 开()现()没()⽩() (3)齐读课⽂。
要求读准字⾳,读得流利。
第⼆课时 ⼀、引⼊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
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讲读课⽂ 1、学习第⼀⾃然段。
对照挂图,让学⽣说明青蛙和⼩鸟各⾃所处的位置。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最早出自《庄子·秋水》。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课标分析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解境界。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呈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效应的体现。
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争论,告诉我们不要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要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看问题、认识事物才全面。
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寓言,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
这一课的衔接作用显而易见。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初级阶段,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年龄特点和限制,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占主体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课堂纪律上具有趋向性,活跃性的课堂内容能够领导学生,但要注意学生过于发散的思维容易使课堂跑偏。
除了个别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其他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年级学生对于学习新知识有很高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需要动手、小组合作、竞赛性质的活动。
但是在遇到需要细心思考的问题时,存在畏缩现象。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课后八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3、能够正确地,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能够区分“渴”与“喝”,并熟练分析生字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e day a crow comes to the well. He sees the frog and says, “Frog, let’s have a talk.”
一天, 一只乌鸦飞到井边,看见青蛙,就对它说:“青蛙,咱们聊聊吧。”
Then the frog asks, “Where are you from?”
Look at the Sky from the Bottom of a Well
坐井观天
There is a frog. He lives in a well and he never goes out of the well.
有一只青蛙住在井底,他从来没有去过井外面。
He thinks the sky is as big as the mouth of the well.
The frog says, “I don’t believe.” But the crow says, “You can come out and have a look by yourself.”
青蛙说:“我不相信。” 乌鸦说:“你可以出来,自己看看嘛。”
So the frog comes out from the well. He is very surprised. How big the world is!
青蛙就问他:“你从哪里来?”
“I fly from the sky,” the crow says.
“我从天上上来。”乌鸦说。
The frog feels surprised and says, “The sky is only as big as the mouth of the well. How do you fly from the sky?”
青蛙惊讶地说:“天空就只有这井口这么大, 你怎么会从天上来? ”
The crow says, “The sky is very big. You always stay in the well, so you
don’t know the world is big.”
乌鸦说:“天空很大。只不过你一直呆在井里,所有 不知道世界很大。”
于是青蛙来到井外。他十分惊讶,原来世界这么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