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中医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1例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1例临床观察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多见于13~18岁少女,发病机理复杂,常因严重失血危害少女身心健康。
可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并进而影响学习、生活等。
其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
近年来,本院采用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血61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来本院妇科门诊就医共61例病例,患者年龄在11~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6岁,其中11~13岁21例,14~15岁26例,16~18岁14例,病程2个月~2年,平均6.1个月。
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经期紊乱,呈不规则出血或短时期停经后出血,出血量多少不定,崩漏交替或淋漓不净。
血色鲜红或淡红,血块少或无,无痛经,伴神疲乏力、头晕自汗、气短懒言、面色恍白、有不同程度贫血、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脉细滑无力或芤。
全部病例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
1.2 治疗方法1.2.1 止血采用补肾益脾,固冲止血法,方用益气止血汤:党参50 g,黄芪20 g,白术15 g,煅牡蛎20 g(先煎),菟丝子15 g,鹿角胶15 g(烊化),杜仲15 g,小蓟45 g,棕炭25 g。
夹热加地榆30 g,黄芩10 g;夹瘀加三七粉5 g(冲服),茜草10 g。
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1.2.2 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宜补肾阳,滋肾阴,方用固阴煎(自拟方)。
主方:熟地30 g,菟丝子30 g,黄芪2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泽泻10 g,丹皮10 g,茯苓10 g,枸杞子15 g,肉桂10 g、紫河车10 g,小腹痛者加延胡索10 g,香附10 g;酸痛者加杜仲10 g,桑寄生10 g;口干喜饮者加天花粉10 g;食欲不振、腹胀者加焦三仙各10 g,砂仁6 g。
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7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治疗近况

吴燕 ‘ 将崩漏归结 为虚 征多 而实 证少 , 认 为 即使 足 火亦是 虚 火, 非 实火可 比, 表现 为虚实央杂之证 。青春期功血 , 是肾精未 实, 肾气未充为主。治疗给予补肾填精 、 健脾柔肝 、 养血止血为 基础方 , 根据 具体 证候 随 证加 减 。方 用 熟地 黄 、 黄精 l 、 山萸 肉、 白芍 、 I l J 药 、酋 鸟、 阿胶 、 鸟贼 骨、 炙 甘 草。 总 有 效 率
9 6 . 6 % 红 梅 等 应 用 益 肾 固崩 汤治 疗 青 春期 功 血 1 2 4例 , 方用熟地 、 炒杜仲 、 桑 寄生 、 菟丝子 、 黄芪 、 党参、 当归 、 茯苓 、 炒 门术 、 陈皮 、 仙 鹤革 、 大蓟 、 小蓟、 乌 贼骨 、 阿 胶 珠 随 症 加 减 。 服用方法治疗组 口服益 肾 固崩 汤 ; 对照组 给 予妇血 宁片 , 每日 3次 , 每 次 4片, 结 果治疗组 治愈率 和有 效率 均 明显 高于 对照
青 春期 功能失调性 子宫 出血 , 简称青 春期功血 , 是指 青少 年 女性 月经 初潮后由于卵巢性 激素分 泌的调节 机制不完 善引 起 的异 常子 宫m血 , 属『 } 1 医 崩漏 范畴 , 又称 室女 崩漏 。因 “ 崩 漏” 在疾病过程 中常常 因果相干 、 多脏 受累 ,故疾病 常常 反复 难 愈。 目 所 应 用 的 大 剂 量 孕 激 素 和 雌 孕 激 素 人 工 周 期 疗 法 虽有效 , 但停约后仍 出现 小规则 的阴道流 血和复发 , 加之 长期 应用性 激素 , 不 良反应 较大 , 而 中医对 于该病有 多种 分型 ,并 汪 法 、 随法 选 方 、 据 方施 治 , 取 得 良 好 疗 效 。本 病 在 脏 多 为肾虚 , 义 与脾虚或肝瘀不能制约经血 , 表现为子 宫藏 泻失常。 正 如《 诸病源候 沦》 载: “ 冲任之脉 虚损有 关 , 在气血 主要 与气 虚、 血热 、 瘀有关 。崩漏 的治疗 , 《 内经》 认 为“ 急 则治其 标 , 缓 则治 其奉” 。暴崩之际 , 急当塞 流止血 防脱 , 缓 则求 因治 本 , 血J 卜 后 固本善后 。青 春期功 血的治疗 重点是 L 卜 血和恢 复正常 月经』 吉 j 期, 顶防复发。出血期止血 崩 , 血止后 渊经 固冲辨证 论治, 概 括 为肝 肾不 足 冲任 不 固 、 脾 肾 阳 虚 气 不摄 血 、 热 扰 冲任 迫血 安行 、 瘀血 阻滞等证 型。中医药治疗该病多采用滋补肝 肾 凋 固冲摄血 、 健脾益 肾崮摄止血 、 清热凉血固冲止崩 、 通 因通用 活 血化 瘀法 等 , 大 多 医家从肝 脾 ’ 肾着 手 , 以补 ‘ 肾疏 肝 、 益 气 健 睥、 清 热 化 瘀 为 主 。现 对 中 医药 辨 证 治 疗 本 病 进 行 综 述 。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青春期功血中医又称崩漏,青春期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紊乱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致使内膜一边修复,另一边又破裂出血,造成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或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漓不断。
最终导致贫血及一系列并发症。
当精神紧张、恐惧、环境、气候变化、过度劳累也可引起功血的发生。
1病症辨识中医对青春期功血在临床上主要可归纳为七型。
1.1气虚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增多,色淡,神疲肢倦,心慌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1.2血虚经期延后,量多,色淡红,面色萎黄,唇甲仓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苔白,脉细弱。
1.3血瘀经量或多或少,持续难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脉沉弦或沉涩。
1.4血寒经行后期量少,色暗面色青,畏寒肢冷。
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实证,脉细速无力者,为虚证。
1.5血热月经先期量多,或紫或鲜红或有血块。
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1.6肾阳虚经来无期,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腰腿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1.7肾阴虚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五心燥热,失眠盗汗。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辩证施护2.1气虚劝导病人多休息,加强饮食调护,宜食用补养气血之食品,如甲鱼、黑鱼、瘦肉、鸡肉、桂圆、红枣赤豆汤、黑木耳、牛奶等。
忌食油腻、生冷之品。
做好情志调护,消除急躁烦恼情绪。
经量过多时,卧床休息。
中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汤剂应温服,服药后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改变。
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等穴,针用补法并灸。
注意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
注意卫生,指导病人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2.2血虚加强营养,多食补养气血的食品。
脾胃健运、食欲良好者可食瘦肉、鸡肉、蛋等,食欲欠佳则以素食为主,可食冬菇、木耳、豆制品等,忌食油腻、辛辣之品。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经期 延后 ,量 多 ,色淡红 ,面色 萎黄 ,唇 甲仓 白 ,头晕 目眩 ,心 悸 失 汤剂应 温 服 ,注 意观 察月 经 量 、色 、质 的变 化 。 中成药 选归 脾 丸或 十
眠 ,舌苔 白,脉细 弱 。
全大补 丸 ,每 日两 次 ,每次 1丸 ,口服 。体 针取 三阴交 、隔俞 穴 。心 悸
凌 晨 李桂 芳 (武 警 新 疆 总 队 医院病 理 科 新 疆 乌 鲁木 齐 830091)
【中 图 分 类 号 ]R4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4— 4949(2013)08— 123—02
青春 期功 血 中医又 称崩漏 ,青 春期 由于 调节 生 殖 的神 经 内分 泌 2 辩 证施护
等刺 激性 食物 ,以免 刺激 疱疹 及溃 疡面 而引起 疼痛 。哺乳 期 的婴 儿 , [7] 刘 晶星.肠 道病 毒 [M]//周正 伍 ,李 凡.医学微 生物 学 6版 .北
常 因 口腔 疼痛 而拒绝 吸 吮母 乳 或奶 瓶 的,可 用 小勺 喂 哺 。因 口腔溃 京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2005:274— 275.
加 强营 养 ,多 食补 养气血 的食 品 。脾 胃健 运 、食 欲 良好 者 可食 瘦
薄 ,脉 细 弱 。
肉 、鸡 肉 、蛋 等 ,食 欲欠 佳则 以素食 为 主 ,可食 冬菇 、木 耳 、豆制 品等 ,
1.2 血 虚
忌食油 腻 、辛 辣 之品 。保 持 情 绪 稳定 ,精 神愉 快 。 中药选 大 补 元汤 ,
杂 志 ,2001,7(3):23.
[12] 郑 小红 ,思 密达局 部 用 药联合 中药 治 疗 小儿手 足 口病 EJ]广 东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疑难急重病证,属祖国医学“崩漏”病范畴。
病因病机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严重紊乱,致冲任不固,子宫藏泻无度。
其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的虚实夹杂、寒热并见错综复杂的证候。
辨证时必须谨慎审阅,仔细推敲,知常达变;施治时,塞流治标,复旧治本,澄源贯穿始终,充分运用中医因人治异的辨治特色。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还迎借鉴现代诊断技术为我所用,指导辨证用药,疗效显著。
现将多年来临床辨治本病的体会归纳如下。
1塞流重在澄源塞流虽为患者治标之法,但必须以澄源为基础,审因论治,方可奏效。
据临床辨治体会将出血期分为三型:1.1气虚型月经淋沥不尽或暴下不止,血色淡,质乔蟆,面色苍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摄血,多选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重用生黄芪60~100g,当归10g,益气养血止血。
气虚重者加党参15~30g,补气固脱,出血时间较长、有血快者,加三七3g 活血止血,对于出血日久者,为防外邪入里化热,一般加生地以滋阴凉血。
1.2血热型月经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初期血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咽干便结、舌红少苔。
随着失血过多或淋沥日久可见气血亏虚的征象,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舌淡等。
因热随血泻,出血一段时间后,从症状上看已无明显热象,但从脉象上血热与气血亏虚有明显的差别:血热者脉细数有力或滑数有力,而气虚则脉细或细数按之无力,遇此情况迎细加推敲,去伪存真。
治疗血热者,宜选用清滋之品,如丹皮、生地、白薇、炒黄芩、茅根之类,至于苦寒降泄之黄连、栀子等则宜慎用,以免苦寒伤阴。
临床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犀角用水牛角代替,用量30~50g,以清热凉血止血,生地10~20g养阴清热,芍药10g,丹皮10g两药既能凉血又挎螈淤,以达止血不留淤的目的。
常加茜草10g,乌贼骨30g,茜草活血化淤又可止血,乌贼骨收涩止血,又能消淤,二药合用能收能通,止血而不留淤。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保健护理科普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保健护理科普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女性常见的妇科病,他指的是患者异常子宫出血,他是在进行检查之后会发现患者的身体当中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它是由于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等出现了功能失调的情况,因此具体表现而患者的近期得到了延长,同时也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情况。
在中医当中认为该疾病通常与患者的血气有关,因此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相应的治疗,除了患者要进行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做到实泄虚补,注重中医保健,促进疾病恢复。
1.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出血表现为患者的子宫出现不规则的出血,月经周期发生紊乱,同时出血时间相对较长并且量较多,甚至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出血或是出血不止的状况,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排卵的状况,将其分为有排卵和无排卵两大类型,无排卵是较多的一种类型占据八九成。
其主要发病于患者的青春期以及更年期,而排卵型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见于处于生育期的妇女当中,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有用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了功能性子宫不调,人体的月经通常是依赖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控制,有卵巢腺腺垂体以及下丘脑来进行续约调节,因此若是出现了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干扰其正常的条件,导致患者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型的子宫出血,首先常见于青春期好多年期青春期通常是患者出现初潮之后,由于其自身的调节功能成熟,因此没有办法进行规律的排卵,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了初次月经之后就会产生月经暂停,在短暂的经过了停止后突发不规则性的月经,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贫血,而更年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通常是大于四十岁的患者,在患者出现绝经的前后期间其常发生无排卵性的功能出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延逐年增加,在临床当中会出现月经频繁发生器,不规律同时量多时间经过长期中有百分之十到十五左右会出现严重的状况,在进行活检时,患者通常会呈现出内膜增生过长,在进行整顿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排除是否由肿瘤而引起。
排卵性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常见于育龄的女性当中,青春期或结经期妇女都比较少见,这主要是由于女性的性腺激素其敏感性增强,擦手的患者卵泡的发育出现加速,经期缩短,从而导致月经频发,但患者的黄体和排卵功能仍然正常。
青春期功血的治疗方法

青春期功血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血是有据可循的,祖国医学将“功血”归入“崩漏”范畴,《妇人良方》中述:“经者,常候也,其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
皆因阴阳盛衰所致。
”青春期功血的发病多因卵巢功能未臻完善所致,中医谓之“肾气应盛未盛,或因学习紧张,劳伤心肝乃至阴阳失衡。
”或因“失天肾气不足,肾精匮乏,封藏失司、冲任不固。
清宫阿胶膏治疗青春期功血是止血与调经同步进行,从根本上治疗青春期功血的。
因此也是青春期功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1中成药①知柏地黄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②苁蓉补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③益母膏,每服15克,日服3次。
④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阻滞,血不归经者。
2简便验方①仙鹤草、龙骨、牡蛎各50克。
水煎服各型功血均可使用。
②鹿角霜、乌贼骨、陈棕炭各15克。
水煎服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③旱莲草、女贞子、生地各15克,贯众、茜草各12克。
水煎服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④益母草30克,香附10克,三七粉冲3克。
水煎服适用于血瘀阻滞者。
3饮食疗法①栗子、山药、粳米各50克。
煮粥食用。
②鲜生地50克,枸杞子30克,冰糖适量。
水煎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③桃仁6克,乌贼鱼1条。
煮熟食用。
④山楂30克,红糖适量。
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血瘀阻脉者。
⑤人参5克,核桃肉15克。
水煎代茶饮并食之。
⑥中医食疗方清宫阿胶膏,每次10-15粒,温开水冲服。
上方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4针灸疗法①体穴:脾俞、足三里、命门、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断红、隐白、中极。
每次取3~4穴针刺或合用艾灸。
②耳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脾、肾。
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怎样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止以后,按照妇女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用药,促使其达到调整月经周期的目的。
⑴增殖期:月经第4~11天以养阴调气血为主,促进子宫内膜正常生长。
选用促卵泡汤:山药、菟丝子各15克,当归、肉苁蓉、何首乌、熟地、旱莲草各12克,女贞子9克。
阐述功能出血辩证治疗

阐述功能出血辩证治疗河北省张家口是沽源县中医院—妇科主任孙本清、脾胃科主任韩文智提起“功能性子宫出血”是西医名称,中医称这个病为“崩漏”。
这个病中医称它为“崩漏”,崩漏虽然常常同时并提,但崩和漏却是两种不同的症候。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妇人经行之后,淋漓不止,名曰崩漏;经血突然大下不止,名曰经崩。
”也就是说,“崩”就是经来血量特多而急猛,形若山崩洪水下泻,病情危急,必须急治,一般称作“血崩”或者“崩中”。
“漏”与此相反,其来势缓慢,出血量少,连续不断,像屋檐漏水,所以又称它为“漏下”。
崩漏可以互相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衰,也可变作漏。
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可能变成崩。
中医病机多由血热、湿热、气虚、血瘀、外伤等所致。
妇女月经病变,崩漏病(崩中、漏下),以及石瘕,胎漏、异位妊娠、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疫斑热、紫癜病、血溢病等病中皆可出现崩漏。
崩漏病多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冲任不能约制经血所致。
漏下多因肾虚、血瘀,冲任失约所致。
崩中多因血热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气虚冲任不固所致。
中医诊断临床对以崩漏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崩漏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1.崩漏病特指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
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病变。
2.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出现阴道非正常性出血者,常有:(1)阴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扪及肿块者,多为石瘕。
(2)确诊妊娠,阴道出血,可见于胎漏或异位妊娠。
(3)产后阴道出血,量多者分为新产出血、血崩、晚期产后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产后恶露不绝。
(4)崩漏,伴全身皮下出血、身热者,应考虑疫斑病、紫癜病、蓄血病等。
(5)周期性于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且白带增多者,为经间期出血。
(6)因损伤所致阴道出血,有损伤原因可查,称女阴损伤。
(7)伴全身多处出血而出血难止,不发热者,可能为血溢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23-02
青春期功血中医又称崩漏,青春期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紊乱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致使内膜一边修复,另一边又破裂出血,造成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或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漓不断。
最终导致贫血及一系列并发症。
当精神紧张、恐惧、环境、气候变化、过度劳累也可引起功血的发生。
1病症辨识
中医对青春期功血在临床上主要可归纳为七型。
1.1气虚
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增多,色淡,神疲肢倦,心慌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1.2血虚
经期延后,量多,色淡红,面色萎黄,唇甲仓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苔白,脉细弱。
1.3血瘀
经量或多或少,持续难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暗
红或有瘀斑,苔薄,脉沉弦或沉涩。
1.4血寒
经行后期量少,色暗面色青,畏寒肢冷。
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实证,脉细速无力者,为虚证。
1.5血热
月经先期量多,或紫或鲜红或有血块。
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1.6肾阳虚
经来无期,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腰腿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1.7肾阴虚
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五心燥热,失眠盗汗。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辩证施护
2.1气虚
劝导病人多休息,加强饮食调护,宜食用补养气血之食品,如甲鱼、黑鱼、瘦肉、鸡肉、桂圆、红枣赤豆汤、黑木耳、牛奶等。
忌食油腻、生冷之品。
做好情志调护,消除急躁烦恼情绪。
经量过多时,卧床休息。
中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汤剂应温服,服药后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改变。
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等穴,针用补法并灸。
注意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
注意卫生,指导病人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2.2血虚
加强营养,多食补养气血的食品。
脾胃健运、食欲良好者可食瘦肉、鸡肉、蛋等,食欲欠佳则以素食为主,可食冬菇、木耳、豆制品等,忌食油腻、辛辣之品。
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中药选大补元汤,汤剂应温服,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
中成药选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每日两次,每次1丸,口服。
体针取三阴交、隔俞穴。
心悸失眠加神门。
可针灸并使。
2.3血瘀
忌食生冷、酸涩性食物。
心胸开朗,精神愉快,使气机调畅,以利淤血消散。
注意保暖,中药可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汤剂应温服,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
或鸡血藤9-15g炖服,每日一次,5日一疗程。
经血有块者,加中极四满针灸。
2.4血寒
平时饮食应温热,忌食生冷之品。
调畅情志。
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以便进行治疗和护理。
平时注意保暖,尤其在经血来潮时忌用凉水洗涤,以防血为寒凝而致经血受阻。
实寒证可选用温经汤加减,虚寒证可用艾附暖宫丸。
肉桂6g甜酒500g浸泡1周后服用,每次30-60g,每日1-2次。
体针取气海、三阴交。
2.5血热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选黑木耳、梨、芹菜、藕汁、瘦肉等,以加强营养,补养阴血,忌食辛辣助火之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
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变化。
经量多时,卧床休息。
口干者多饮水,或喝绿豆汤和西瓜汁。
阴道大量下血时可用中药白
头翁90g,旱莲草30g,地榆碳30g,水煎服,汤剂宜偏凉服。
针灸止血,取断红穴、隐白。
2.6肾阳虚
加强饮食调护,多食补肾壮阳之物,如羊肉、狗肉、鳝鱼、鸡肉、猪肝、姜汤、黄豆等。
注意腹部保暖,中药用右归丸加减,汤剂饭前温服。
也可用新鲜胎盘,焙干研粉,一日3次,每次3g。
勿食寒凉食品,如瓜果、冷饮等。
针刺配气海、命门、复溜。
2.7肾阴虚
多食滋阴清火的食物,如百合、甲鱼、山药、海带、芹菜、银耳等。
中药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合大补阴丸。
汤剂宜偏凉服。
中成药可用左归丸。
针刺配然谷、阴谷。
3小结
青春期功血严重影响青少年(女)的身体健康,导致多数患者严重贫血,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身高。
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痛苦。
应用中医辩证施护早期干预,无毒副作用,患者少走弯路,缩短病程,早日康复尤为重要。
在临床中患者很少有只存在一种病症的,往往是几种病症同时存在,还需更好更加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
值得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