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南京高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京高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京高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预览:——九年级(下)期中调研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6页,答卷4页,共10页;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 (27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② ▲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③ ▲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 。

(李商隐《无题》)⑥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⑦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⑧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⑨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⑩韩愈的《马说》中“ ▲ ,▲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告诉我们要重视识别、重用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初三(1)班开展了主题为“水资源与你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4分)【现状——世界水资源】2.小王搜集了以下介绍世界水资源概况材料:地球上虽然“三分陆地七分水”,其总储(▲ )水量达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蕴(▲ )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理论上不到地球总水量1%,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量远低于此理论值。

国家之间常为水引发冲突,例如土耳其给大型水利工程配备了导弹,抵yù(▲ )军事袭击;科学咨询委员会要求签shǔ(▲ )和平条约来解决水争端。

由此可见,▲(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在横线上写出结论。

(2分)【现实——西南大旱情】3.小张关注了我国西南的大旱情,他找到了一则新闻:标题:▲自9月以来,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都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降水比往年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之少创历史之最。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和答案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和答案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为120分(含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6页,有五大题,22小题。

2.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答题卷共4页。

3.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jì( ),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开朗,气量大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到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绵羊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成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有一片xiáng( )和之气。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凶残.(A.cán B.chán )②聒.(.A.guā B.guō)噪(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分)①猜jì( ) ②xiáng( )和(3)根据语境,用词语替换语段中画线部分。

(1分)一个心胸的人往往带着平和2.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1)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

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 , ▲”的浪漫。

(4)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3.名著阅读。

(4分)(1)有同学抄录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时,遗漏了下句,只记得那句与杨志有关。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找出该回目的下句。

(▲) (1分)第十六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A.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B.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C.青面兽杀泼皮牛二(2)下列不属于...格列佛在“拉格多科学院”看见的情节是(▲)(1分)A.从黄瓜中提取阳光 B.触觉和嗅觉辨别颜色 C.用马耕地(3)他个头长得高,脸色红润,很健康,是一个女孩子的脸色。

2014江宁一模语文卷

2014江宁一模语文卷

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一)2014.04 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9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蒹葭萋萋,▲ 。

(《诗经•秦风》)(2)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7)▲,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9)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街头采访“家风是什么”。

初中生卓远说:“家风是爸爸从小教导我要推己及人,宽恕待人,做到‘▲ ,▲ ’。

”(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填空)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翩.▲然(2)九曲.▲连环(3)妖ráo ▲(4)一xiè▲千里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

B.“在水里游泳是多么痛快!”小鸭说:“让水淹没你的头,往水底一钻,多么痛快!”C.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者节日,人们聚在一起,即兴歌唱。

D.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挑淡青壳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诗人梁小斌脑梗入院,却无钱付医疗费,不仅是对文化的漠视,也是对诗人的忘却。

B.据悉,去年10月,南京地区启动青奥志愿者招募,我区有近万人通过青奥官网报名。

C.在“最炫文言风”的热潮中,使一些流行语和英语翻译成了文言文,颇添语言美感。

2014年江苏省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4年江苏省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学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下列各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逶.迤(wēi) 眷.恋(juàn) 岷.山(mín) 黔.境(qián)B 皑.皑(ái) 字帖.(tiě) 祈.祷(qí) 惊惶.(hāung)C 蜷.起(quán) 打颤.(chàn) 火燎.(liǎo) 踉.跄(liàng)D 矗.立(zhù) 猝.然(cù) 嫣.红(yān)挟.着(xié)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无边无垠.(yín)玛瑙.(nǎo)劈.刀(pī)潜.(qiǎn)滋暗长B 拈.(niān)轻怕沉淀.(diàn)绽.(zhàn)放强聒.(guō)不舍C 心无旁骛.(wù)摒.(bǐng)弃胸襟.(jīn)坦荡如砥.(dǐ)D 虬.(qiú)卧龙胆怯.(què)枯瘠.(jí)缤.(bīn)纷艳丽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猝.然(cù)矗.立(chù)募.集(mò)惶.然(huáng)B.女红.(gōng)酬.谢(chóu) 狼藉.(jí ) 吮.吸(yǔn)C.黯.淡(àn)颓.唐(tuí) 差.使(chāi) 褴褛.(lǚ)D.点缀.(zhuì)愠.怒(wēn) 愕.然(è) 篝.火(gōu)4.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A 情郁于中碌碌无为勇往直前B 营私舞弊必恭必敬人声鼎沸C 异想天开敝帚自珍无可耐何D 惟妙惟肖雍容典雅郑重其事5.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 淳扑畸形鼎沸B 和睦微簿诧异C 教诲贿赂颓唐D 夭折震奋渲染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六七十岁的老人尚且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____________我们这些年轻学生呢?②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__________ 的任务。

201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语文

201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语文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一模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1.(每空1分,共4分)嫩掩健蔚2.(每空1分,共10分)①风正一帆悬②各领风骚数百年③大漠孤烟直④悠然见南山⑤蜡炬成灰泪始干⑥莫道不消魂⑦千里共婵娟⑧思而不学则殆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5分)⑴(每空1分,共4分)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积极进取、顽强勇敢、坚强不屈等(意思对即可)③《简·爱》④夏洛蒂·勃朗特⑵(2分)简与罗切斯特结婚当天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是有妻子的),便毅然决定离开他。

4.(每空1分,共6分)⑴(2分)和风习习,绿柳曼飞舞,(意思对即可)⑵(2分)①A ②C⑶(2分)略。

(意思对即可)5.(每空3分,共6分)⑴(3分)C.⑵(3分)D.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 (16分)6.(一点2分,共4分)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7.(3分) 示例:写出春天的夜晚,天气寒冷(1分),为母亲深夜敲盆赶鼠设置背景(1分),突出母亲的辛勤劳苦(1分)。

8.(3分)示例:运用拟人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1分),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1分)。

9.(3分)示例:“我”累得腰酸背痛,是因为没命地插秧确实辛苦(1分),但想到母亲的白发和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为了不让母亲辛苦劳累,所以“我”觉得腰也不酸了(1分),体现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和心疼(1分)。

10.(3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1分),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来母亲的辛劳(1分),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1分)。

(意思对即可)(二) (10分)11.(2分)一个背景普通的华裔小伙子凭着天生的在西方古典文学和哲学方面不一般的“奇思妙想”,在英国被著名的伊顿公学录取,成为雪莱、乔治·奥威尔和威廉王子的校友。

(意思对即可) 12.(一点2分,共4分)一方面是家庭“放养”的好处。

[VIP专享]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VIP专享]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2014.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xián)▲熟②(líng)▲听③(jū)▲躬尽瘁④中流(d ǐ ) ▲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沿绚丽的文昌中路向南走,拐进一条小街,魁武的香樟正低眉吟诵。

扬州作为名盛一时的古城,她的文化沉定大多就是在老城区里。

国庆路两边,延展出许多条街道、巷子,一些名燥一时的街巷就掩藏在这里,引得游人注足流连。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4.名著阅读。

(5分)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回答问题。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

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

”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

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

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

牛王称“猢狲害子”,而悟空说“令郎已得道”,这里指的是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故事情节。

江苏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6),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7)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在古代诗歌中随处可见:马致远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弓如霹雳弦惊”;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马”字的诗句:2.汉字有着独特的形体之美、意韵之美。

(4分)(1)用正楷简体字,.工整、美观地把右图书法作品里的诗句抄写在方格中。

(2分)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憧.憬chōnɡ参.差cān 风雪载.途zài 相形见绌.chùB. 扉.页fēi 妖娆ráo 叱咤.风云chà锲.而不舍qiâC. 追溯.shù馈.赠kuì锐不可当.dānɡ吹毛求疵.chīD. 璀璨.càn 哺.育bǔ惟妙惟肖.xiào 恪.尽职守kâ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烦躁推崇心旷神怡意想天开B. 踌躇媲美谈笑风声张皇失措C. 狡黠阴霾广袤无垠应接不暇D. 和煦缜密人才倍出眼花缭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只要你用心品味汉字,认读汉字,就一定会发现她的神奇魅力。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园成为鼓楼教育的特色。

C.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是否多阅读,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D. 每年的植树节活动,旨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改善生态环境。

2014年初三语文下学期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下学期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下学期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中考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2014年初三语文下学期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编辑:sx_bilj2014-05-291,下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作揖yī带挈q 相xi ng公行h ng事B,长亲zhǎng星宿xi 嗑h 西北风讳wuC,解ji 元兀wū自绾wǎn桑梓zǐD,锭d ng子羼ch n栈zh n桥迤yǐ里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恁n n地没地m id 着zhu 落B,绰chāo唬吓xi h 光挞挞tC,撺cuān身分f n哂shěn笑D,蓬蒿hāo业畜ch 大剌剌l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栖身(xī)偌大(ru )坦荡如砥(dǐ)B.筵席(y n)归省(xǐng)觥筹交错(gōng)C.祠堂(c )刹那(ch )明眸善睐(m u)D.箴言(zhēn)萧瑟(s )残垣断壁(hu n)4,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A,汉沔miǎn吴会ku i胄zho 存恤xB,倥偬kǒngz ng斡旋w 悒怏y yāng荏苒rěnrǎnC,纶巾guān氅c hǎng愧赧nǎn箪dānD,邅zhān迹虎三横h ng更gēng相崩殂c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凉真谛世外桃源精妙绝伦B.蝉娟肆虐沤心沥血三顾茅庐C.踊跃云宵应接不暇坐无虚席D.燥热震憾涣然一新生意盎然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吴敬梓,明末清初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点击下载:2014年初三语文下学期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相关推荐:2014中考语文阅读训练模拟题及答案:秋天秋天2014福建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高淳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答卷4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2)晨兴理荒秽,▲。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万里赴戎机,▲。

(北朝民歌《木兰诗》)(4)▲,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沉舟侧畔千帆过,▲。

(唐·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6)▲,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宋·周敦颐《爱莲说》)(8)欲把西湖比西子,▲。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9)了却君王天下事,▲。

(宋·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十七大新闻中心十三日晚间举行中外记者招待酒会,但前来出席酒会的记者可是“▲”,他们真正想吃的是“新闻大餐”。

(引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回答)2.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4分)liào(▲)铐中流dǐ(▲)柱酝酿.(▲)恪.(▲)尽职守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华中科技大学教师代表许炜表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积极参与并响应净网行动,保护广大青少年免受网络有毒有害信息的侵害。

B.南京中山陵管理局正与南京林业大学展开合作,准备在紫金山设立四个国家级城市森林监测点,监测PM2.5等污染物对森林生态的影响。

C.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在南京体育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同时展开,推动了志愿者们服务青奥的大幕。

D.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学校开展主题为“我们的节日”的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布置一个庆祝节日的橱窗主题板报4.(1)喜欢书法的老师用两种书体为你书写了版头主标题——致青春,你想选用哪一幅?请从书法欣赏角度,结合板报主题,说说你挑选的理由。

(2分)作品2作品1理由:▲(2)请把副标题——“五四”青年节主题板报,用正楷字体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任务二:编写一幕青春成长的校园剧剧本5.下面是从剧本《我那“丑小鸭”般的青春》中节选的片段,请你根据情境补全。

(4分)(▲)孙妍:沈默,加油啊!只有一圈了,坚持住!丁旭东:矮冬瓜,加油啊,你可真能跑,跑个800米,还能落下别人一圈,干脆用滚的吧,滚起来会快一些!哈哈哈哈……孙妍:▲丁旭东:谢谢你“夸奖”我!我错了还不行吗!听你的,我陪他跑。

(1)在上面的括号中补出“舞台说明”(2分)(2)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出孙妍的对白内容。

(2分)任务三:阅读一本青春励志的优秀文学名著6.在我们的语文教材推荐的必读名著中,你会选择《▲》,因为▲。

(2分)如果自由选择教材推荐的必读名著以外的其他文学作品,你会选择《▲》,因为▲。

(2分)二(42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

(16分)【古诗阅读】7.阅读下面的词,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浣溪沙【宋】秦观漠漠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②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①漠漠:弥漫、轻淡。

②无赖:无可奈何、令人讨厌。

(1)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一个▲(具体季节、时段)所生发的淡淡的惆怅忧伤。

(2分)(2)词的下片,前两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历来被诗评家引为佳例,请做简要赏析。

(2分)▲【古文阅读】国初,江南布衣徐熙、后蜀翰林待诏黄筌①,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

蜀平,黄筌并子居宝、居寀、居实,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②名一时。

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

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③,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

筌恶.其轧己,言其粗恶不入格,罢之。

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④。

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徐熙: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黄筌:成都人。

并为五代宋初花鸟画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

后蜀: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

②擅:专有。

③殊草草:特别潦草。

④齿院品:列入图画院入品的作品中。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

(3分)(1)皆以善.画著名(▲)(2)皆隶.翰林图画院(▲)(3)筌恶.其轧己(▲)9.划分写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指代的对象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谓之.“写生”(代:“诸黄的作画方法”)B.罢之.(代“徐熙的画”)C.言其.粗恶不入格(代“徐熙的画”)D.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也。

(代“徐熙的儿子”)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

▲12.阅读文段,你认为在徐熙和黄荃之间,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人的画,为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13-16题。

(12分)【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

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

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

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

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

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材料二】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参考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

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

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

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

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

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①的系列故事书。

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

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注释:①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

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褴褛的迪克》。

——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材料四】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

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

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

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13.根据材料一,周国平将阅读定义为:▲。

(2分)14.你从“调查报告”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15.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 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 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 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

16.试分析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3分)▲17.读完上述文字,关于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一些建议。

(3分)如果对父母,你会建议:▲。

如果对老师,你会建议:▲。

如果对政府,你会建议:▲。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4分)父亲和他的稻余长江我的老家在一片广阔而深远的田野的边缘上,离家50米的地方,有父亲栽种的一块稻田。

我就在这块稻田里跟着我的父母学习稼穑,怎样种谷、收谷。

种谷也就是把秧苗插进田里。

插秧当然不是那么简单。

在明媚的春光里,母亲成了我学习的老师。

母亲插起秧来,就像蜻蜓点水,只见水动,不见水响,一板秧几下子就插到头了。

母亲告诉我,插秧如同写字,脚要立稳,腰要端直,手要灵活;插秧第一步是把腿插进去,然后把手插进去,再然后把秧插进去。

我似懂非懂,跟着母亲学起了插秧,反复练习插腿插手,整天把自己插进田里。

秧苗刚插上去的时候,长得较慢。

两道追肥洒过后,秧苗一个劲地赶着上长,拔节、分蘖,很快就再也看不见田水,密实得连风也难穿透。

秧苗长至齐腰深,开始抽穗。

那些谷穗,不知是什么时候窜出来的,隐在宽大的稻叶间,并不惹眼,偶尔才露风韵,恰似怀胎少妇,羞赧地把肚子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呢。

但它们哪里躲得过父亲的眼睛呢,谷穗一露脸,父亲就瞅见了,会心的笑意在脸上荡漾开来。

水稻扬花了,谷穗上花粉霜白。

这期间,父母严禁孩子们下稻田捉鱼、摸泥鳅,碰落了花粉,谷子就成了秕壳,降低收成。

入夜,村口的大槐树树下,常聚着乘凉的庄稼人,谈天说地,也说在望的收成。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一闪一闪在田野游逛,逗引着孩子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