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的中考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南京市初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27分)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
(4分)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清李尧栋题莫愁湖光华亭)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是《兰亭集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 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写了这一书法名篇。
C. 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3.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 。
(陶渊明《饮酒》)(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 。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
(杜牧《山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6)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8)大自然历来是文人的心灵家园。
避乱金华的李清照就曾打算泛舟排忧,但因忧思太重,担心小船儿_____________ 而作罢;退隐苏州园林的文人造园时不重实用,而特别讲究自然之趣,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写《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句子)4.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栗树大都生在山里。
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
他们先将树下杂草刈除干净,然后环树刨出一道道沟垄,为防敲下的栗实四处滚动。
栗实包在毛森森的壳里,像蜷缩一团的幼小c ( )猬。
栗实成熟时,它们黄绿色的壳便zh n( )开缝隙,露出乌亮的栗核。
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沸腾、负重、翻船B. 穷困、英勇、去掉C. 雷鸣、身世、出生D. 刺耳、风俗、染料2. "舟山是浙江渔范围内的重要渔港,吸引了大批旅游者。
"这句话中,“范围内”字的意思是:()A. 周围地域B. 范畴C. 範疇D. 方位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此刻,一桶桶苹果被提上车,每辆车上整齐地摆放着四五十桶苹果。
每经过一个地方,车上就要添上苹果到只剩一个空车子的时候才停下来给苹果全找专门的地方存放。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推断出:()A. 苹果是从河边装上车的。
B. 苹果是要卖给商店的。
C. 车上的人再也装不下苹果了。
D. 苹果是要运到很远的地方去的。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谁说的?()A. 林则徐B. 晏殊C. 朱自清D. 张沛霖5. 阅读下面四个句子。
受试者要能够正确语音辨识的一组是:()A. 应届、广博、研究B. 组规、茂盛、技术C. 表面、华丽、研讨D. 等待、煤矿、建设二、填空题6. 在《国殇》中,当艺人面对观众,让出额位时方法的变化产生了情感上的震撼,再现了壮烈的场面。
(2分)7. 《明峰》中,该剧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唐代长安城。
朝阳门是长安的南城门,东城门是长安的北城门,为京城上下联系的重要门户。
(2分)三、简答题8. 以“能力测验”为题谈谈你的思考。
(6分)9.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贫穷自不经世补得,因补得才更可宝贵起来。
”在你看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四、作文题10. 赴约邀你与朋友在某地进行一次以旅行为主题的夏令营。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作文,介绍你与朋友一起参加夏令营的情景,内容包括:夏令营地点、活动内容、你的感受等。
提示词语:小溪、篝火、烧烤、星空、登山、划船、草地(字数不少于60字)。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就要备战中考了,中考语文平时要做练习呢?做好语文试卷,对你语文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一 (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7)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破阵子•密州出猎》)(8)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予独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10)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和煦(xù) 绯红(fēi) 家喻户晓(yù)B.匀称(chènɡ) 静谧(mì) 鲜为人知(xiān)C.馈赠(kuì) 慰藉(jí) 锲而不舍(qiè)D.哺育(pǔ) 休憩(qì) 苦心孤诣( zhǐ)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嬉戏伫足相得益章B.奥密缄默克尽职守C.蜿蜒贪婪相形见绌D.迁徙祈祷无与论比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食品是否,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在世人的广泛关注下,“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如期成功举办了。
D.为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在新生报到的时候,你作为志愿者,热情地为新做了几件事。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 (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2)人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6)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7)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8)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9)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10)奥运会即将在京举办,这是举国欢庆的盛事。
我们可以用《<论语>十则》中“ ,”来表达对全世界朋友的欢迎之情。
班级开展“人间有爱”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2—6题。
【爱心抒怀】2.下面是小军写的一段演讲稿,请按要求答题。
(6分)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倒tā ( )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体,猝( )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灾难中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
我们愿棒出一颗颗炽()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ó( )击风雨!(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2)依次在方框中填人所缺的标点。
【爱心奉献】3.小勇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为其补充一两句议论性文字。
(2分)汶川一震,举国悲痛。
各界人士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
飞人刘翔两次共捐出了350万元,还想着为灾区人民再做些实事。
主持人倪萍捐出了100万元,还在带动更多的人去募捐。
火炬手金晶捐献了6000元,她只是刚刚找到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有个路人给了一位卖艺人100元钱,那位艺人道谢之后,转身就将钱投入了不远的赈灾捐款箱。
100元不算多,但也许已是那位街头艺人平时好几天的收入……有捐款,就有数额;有数额,就有高低。
此高彼低,你厚我薄,难免会有些议论。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4.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内容与含义。
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卷及答案.doc

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名句默写(共1题)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 ⑵一拍____________ ⑷齐心xié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2分)D10.(4分)⑴想到⑵安适愉快的样子⑶是⑷就(每空1分)11.(2分)(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
(每句1分)12.(3分)雁和鹅是不同的鸟,但属于同类,因为生活在一起久了,所以能彼此融合。
难度:中等 知识点:散文类 五、语言表达(共2题)1.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南京,住在中山码头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
她想在这段时间里游览南京城,并走进乡村观赏自然风光。
请你利用以上三则材料,为她合理安排行程,并简要说明。
(4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分)示例:周六下午,乘坐34路公交车,这样可以一路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到底站后游览中山陵。
周日,乘坐“高淳慢城线”直通车去游览“国际慢城”,漫步千亩竹海。
返程后在国展中心顺便乘坐2路车,听听地道的南京话。
难度:偏难 知识点:综合性学习2.减字木兰花琴[宋] 苏轼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
玉指冰弦,未动宫商①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
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4分)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6-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南京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留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细致核对监考老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需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需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1.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万象更新【答案】正楷万象更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实力。
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常养成细致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
运用楷书做到书写细致,字体美观大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和煦葱郁杜绢花B. 雄姿膘悍千里马C. 静谧璀灿萤火虫D. 清澈空灵水墨画【答案】D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传闻,天地开拓后,神通广袤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建了人。
B.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不正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D项正确。
4. 用诗词原句填空。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_。
(《诗经·秦风》)②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④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⑤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
2023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A 篇言情小说《青春航线》的作者是()
A. 张翎
B. 张旭翅
C. 张小翅
D. 张翅翔
答案:B
2.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网剧,它是剧中的“网络之剧”()
A. 同音
B. 同义
C. 同位
D. 同源
答案:C
...
二、填空题(每小空0.5分,共20分)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
答案:《论语》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
答案:《望岳》
...
三、阅读理解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阅读下面诗句,并回答问题:
“牧童遥指杏花村,只有修桥不修堤”(赏析简述,不答题)
答案:此诗描绘牧童遥指杏花村,但不修缺堤防,表达了对修桥的渴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和坚持。
2.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按照材质性质,中国画纸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生宣、熟宣、
点硯、熟宣不锡笺、草告、义鑫、云锦。
宣纸最好。
宣纸是用木槎、葵子纸、桑白皮等大植物纤维为原料制造。
问题:中国画纸的最好材质是什么?
答案:宣纸
...
四、作文题(共2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自选题目>
字数:200字左右
1. 文章必须有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3. 请注意文明用语,不得出现不文明用语。
4.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议论观点。
范文略。
参考答案
请联系当地教育部门获取正确的参考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部首相同的一组是:()
A. 日、星、早
B. 木、林、森
C. 水、河、洲
答案:B
2.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学生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
B. 爸爸忙完工作就陪我玩;
C. 这本书精美引人()
答案:C
二、填空题
1. 一些媒体将新产品的发布会称为“_____”,是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答案:盛宴
2. 舞台上的演员们展示了优美的舞姿,引来了观众的____和掌声。
答案:喝彩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译著等多种体裁,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1. 鲁迅是哪个时期的作家和思想家?
答案:中国近代
2. 鲁迅的作品有哪些体裁?
答案:小说、散文、译著
四、写作题
根据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用不少于80个词的篇幅,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答案:略
以上为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需要进行扩充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随着中考时间一天天的临近,中考语文的复习时间也比较紧迫,做语文试题的这种复习方法是最有效的。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一 (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春眠不觉晓, ___________ 。
(孟浩然《春晓》)(2)潮平两岸阔, 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天街小雨润如酥, ___________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7) ___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___________ ,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9)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初夏,花园里一片烂漫。
大小的蝴蝶翩 ___________ 然起舞,令人陶醉。
(2)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孩子们稚嫩可爱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___________ 。
(3)报上登出招募"青奥志愿者"的启sh ___________ 后,年轻人纷纷前往报名。
(4)老人们聚会时谈笑风shēnɡ ___________ ,说起家乡的美食,更是赞不绝口。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 )(2分) (1)王羲之《何如帖》 (2)张旭《肚痛帖》 (3)颜真卿《颜家庙碑》(局部)A.(1)楷书 (2)行书 (3)草书B.(1)行书 (2)草书 (3)楷书C.(1)行书 (2)楷书 (3)草书D.(1)草书 (2)行书 (3)楷书班级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你和小伙伴们需完成以下几件事。
5.文文编辑"小说悦读"栏目,你想在她的阅读感言中加一句,最合适的是( ___________ )(2分)翻开语文书,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少年形象:有月夜沙地守护瓜田的小闰土, ___________ ,还有课余林中朗读《万卡》的李京京......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忘。
A.有夜晚苇塘护送女孩的杜小康B.有杜小康夜晚苇塘护送的女孩C.有夜晚芦荡寻找鸭群的杜小康D.有杜小康夜晚芦荡寻找的鸭群6.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
(3分)【材料一】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材料二】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你设计的问题: ___________7.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像,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
(4分)我(小弗郎士 )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
韩麦尔先生依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 (1)___________他说: (2)___________我说: (3)___________他说: (4)___________二 (4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1题。
(14分)【古诗阅读】遣兴[清]袁枚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
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
(3分)【古文阅读】报恩塔①[明]张岱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
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
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
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②窑器:陶瓷器具。
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
④识:标记。
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
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则报恩塔是也 ___________ (2)闻烧成时 ___________(3)半日方散 ___________ (4)必顶礼赞叹而去 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3分)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下联: 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12分)警句徐懋庸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
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
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
才力薄,所以不能创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与全文相得益彰。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
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绝不会佳。
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有警句。
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
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
但不懂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
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
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实在是不足取的。
(选自《文章正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___________ )(3分)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5分)(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别比喻什么?(2分)(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
"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16分)雪人肖复兴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
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
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
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
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舞动......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
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
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
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影留念。
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
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得有些寂寞。
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
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