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LS161电子时钟设计

合集下载

74ls161引脚图与管脚功能表资料

74ls161引脚图与管脚功能表资料

74ls161引脚图与管脚功能表资料
74LS161是常用的四位二进制可预置的同步加法计数器,他可以灵活的运用在各种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系统种实现分频器等很多重要的功能,:
<74ls161引脚图>
管脚图介绍:
时钟CP和四个数据输入端P0~P3
清零/MR
使能CEP,CET
置数PE
数据输出端Q0~Q3
以及进位输出TC. (TC=Q0·Q1·Q2·Q3·CET)
输入输出
C R CP L
D EP ET D3D2D1D0Q3 Q2Q1Q0
0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0 0 0 0
1 ↑ 0 Ф Ф d c b a d c b a
1 ↑ 1 0 Ф Ф Ф Ф Ф Q3 Q2Q1Q0
1 ↑ 1 Ф 0 Ф Ф Ф Ф Q3 Q2Q1Q0
1 ↑ 1 1 1 Ф Ф Ф Ф 状态码加1
<74LS161功能表>
从74LS161功能表功能表中可以知道,当清零端CR=“0”,计数器输出Q3、Q2、Q1、Q0立即为全“0”,这个时候为异步复位功能。

当CR=“1”且LD=“0”时,在CP信号上升沿作用后,74LS161输出端Q3、Q2、Q1、Q0的状态分别与并行数据输入端D3,D2,D1,D0的状态一样,为同步置数功能。

而只有当CR=LD=EP=ET=“1”、CP脉冲上升沿作用后,计数器加1。

74LS161还有一个进位输出端CO,其逻辑关系是CO= Q0·Q1·Q2·Q3·CET。

合理应用计数器的清零功能和置数功能,一片74LS161可以组成16进制以下的任意进制分频器。

关于74LS161集成计数器的清零和置数

关于74LS161集成计数器的清零和置数

关于用74LS161集成计数器构成电子钟用74LS161做出十进制和六进制很简单,但在做小时的显示时就遇到了困难。

此处只讨论二十四进制的显示。

最初我们的方案是首先将161个位输出中的第0位和第3位取出送入与非门,即取出的是9,得到的结果再送回161的同步置数端,将此时161的输出1001的下一个输出变成0000,实现十进制。

当然前提是161的置数端全部都接地,即低电平。

同时将161个位的第0 位,第1位和时位的第1位接入与非门,即取出的是00100011,得到的结果送入161个位和时位的同步置数端,则二十三的下一个数是零。

但是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因为两次置数产生了混淆,即第一次置数和第二次置数同时发生,而它们的结果不同,输出却接到相同的芯片的相同管脚,那么这个管脚的真正状态到底取决于什么呢,此处便产生了混淆。

二十四进制的显示必然是不正常的。

重新仔细的阅读了数电教材上对于161用法中异步清零和同步置数的讲解,突然想到可以利用置数和清零的区别来把小时个位的进位和个位、时位的清零区分开。

这源于置数和清零的区别:清零的信号是立即产生的,比如都对于十进制来说,若采用清零法,则应该利用9的二进制,1001的下一位1010来产生脉冲信号,将输出端的第一位和第三位通过与非门得到低电平将161清零,也就是说我们利用的真正状态是10的二进制。

而如果我们采用置数法,因为芯片的设计原因,在计数器进入9的二进制1001后,输出端并没有立即置数,而是保持该状态不变,直到下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到来为止,这个1001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我们利用它的第0位和第三位通过与非门得到低电平将161置位为0000,才能形成十进制,那么我们利用的真正状态是9的二进制,而不是10,这就是清零与置数的根本区别。

那么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电子钟中的二十四进制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呢:答案是两种都采用。

首先前文中已经说明,利用两片161将二十四进制的个位与十位分开进行显示,用一个十进制和三进制来组成二十四进制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计数器及其应用74ls161实验讨论问题

计数器及其应用74ls161实验讨论问题

计数器及其应用74ls161实验讨论问题正文:74LS161是一种4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计数、分频、时序控制等场景。

在实验中,我们将探讨74LS161的工作原理、应用和一些常见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74LS161的工作原理。

这个计数器有四个D触发器,每个触发器都有一个时钟输入和一个数据输入。

时钟输入用于控制计数器的计数速度,数据输入用于指定计数器的初始值。

当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时,计数器会根据数据输入的值进行计数,并将结果输出到四个输出引脚。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74LS161来进行分频操作。

通过将时钟输入连接到外部时钟源,将数据输入设置为适当的值,就可以将外部时钟频率分频为较低的频率。

这对于需要较慢时钟信号的电路设计非常有用。

此外,74LS161还可以用于时序控制。

通过将计数器的输出与其他逻辑电路连接,我们可以根据计数器的状态来触发特定的操作。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计数器来生成特定的时序信号,用于控制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时钟信号的分配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如果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不稳定或频率过高,可能会导致计数器计数不准确。

解决方法是使用外部稳定的时钟源,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分频。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74LS161的电气特性。

这个计数器是TTL逻辑家族的一部分,其工作电压范围为4.75V至5.25V。

因此,我们在使用时需要确保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并避免超过工作电压范围。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计数器的引脚配置和连接。

正确连接时钟、数据和输出引脚是确保计数器正常工作的关键。

建议在实验前仔细阅读74LS161的数据手册,以了解其引脚配置和连接要求。

综上所述,74LS161是一种常用的计数器,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它进行分频操作和时序控制。

然而,我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时钟信号的稳定性、计数器的电气特性以及引脚的正确连接。

通过认真实验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74LS161计数器。

74LS161电子时钟设计

74LS161电子时钟设计

74LS161电子时钟设计首先,我们需要生成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用于驱动计数器的计数。

可以使用定时器芯片或者晶振电路来生成一个准确的时钟信号。

在本设计中,我们使用一个1Hz的晶振电路来生成时钟信号。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计数器芯片74LS161与显示模块连接起来,以显示时间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数码管作为显示模块,利用74LS161的输出线连接到数码管的显示线上。

74LS161的输出线共有四个,分别对应四位二进制数的四个位。

我们需要将四个输出线与四个数码管的显示线相连接,使得74LS161的输出可以被数码管显示出来。

然后,我们需要将计数器的计数范围设置为12小时制。

由于74LS161是一个四位计数器,可以表示的最大数为15(二进制1111),所以我们需要在12小时范围内进行循环计数。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将计数器的CLR端口(清零端口)与一个12小时的比较器相连,当计数器达到12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将CLR端口拉低,实现清零操作。

此外,我们还可以添加时间数据的设置功能,以让用户可以自由设置时间。

可以使用按钮来控制时间的设置操作。

当用户按下设置按钮时,可以通过74LS161的LOAD端口来锁存时间数据。

在锁存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按钮来修改时间。

当用户完成设置后,再次按下设置按钮,锁存状态解除,时间数据开始更新。

最后,为了使电子时钟更加美观,我们可以添加LED背光灯。

可以使用74LS161的输出线来驱动LED灯,使得LED灯在时间数据显示时亮起,提高可视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时钟信号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时间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选择晶振电路或者定时器芯片时,需要选择稳定性好的产品,保证时钟信号的准确性。

另外,还需要注意电平的匹配,避免因电平不匹配而导致显示不正确的情况发生。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74LS161电子时钟设计,通过合理的连接和功能设置,可以实现准确显示和修改时间数据的功能。

74ls161引脚图与管脚功能表资料

74ls161引脚图与管脚功能表资料

74ls161引脚图与管脚功能表资料74LS161是常用的四位二进制可预置的同步加法计数器,他可以灵活的运用在各种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系统种实现分频器等很多重要的功能,:<74ls161引脚图>管脚图介绍:时钟CP和四个数据输入端P0~P3清零/MR使能CEP,CET置数PE数据输出端Q0~Q3以及进位输出TC. (TC=Q0·Q1·Q2·Q3·CET)输入输出C R CP LD EP ET D3D2D1D0Q3 Q2Q1Q00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0 0 0 01 ↑ 0 Ф Ф d c b a d c b a1 ↑ 1 0 Ф Ф Ф Ф Ф Q3 Q2Q1Q01 ↑ 1 Ф 0 Ф Ф Ф Ф Q3 Q2Q1Q01 ↑ 1 1 1 Ф Ф Ф Ф 状态码加1<74LS161功能表〉从74LS161功能表功能表中可以知道,当清零端CR=“0",计数器输出Q3、Q2、Q1、Q0立即为全“0",这个时候为异步复位功能。

当CR=“1”且LD=“0”时,在CP信号上升沿作用后,74LS161输出端Q3、Q2、Q1、Q0的状态分别与并行数据输入端D3,D2,D1,D0的状态一样,为同步置数功能。

而只有当CR=LD=EP=ET=“1"、CP脉冲上升沿作用后,计数器加1。

74LS161还有一个进位输出端CO,其逻辑关系是CO= Q0·Q1·Q2·Q3·CET。

合理应用计数器的清零功能和置数功能,一片74LS161可以组成16进制以下的任意进制分频器。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用74LS161设计六十进制计数器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用74LS161设计六十进制计数器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用74LS161设计六十进制计数器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电气工程学院电自1418用74LS161设计六十进制计数器摘要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及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子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 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运用这些器件。

计数器在现代社会中用途中十分广泛,在工业生产、各种和记数有关电子产品。

如定时器,报警器、时钟电路中都有广泛用途。

在配合各种显示器件的情况下实现实时监控,扩展更多功能。

利用两片74LS161分别作为六十进制计数器的高位和低位,分别与数码管连接。

把其中的一个通过一个与门器件构成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另一个芯片构成六进制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个位)和六进制计数器(十位)均采用反馈清零法利用两个74LS161构成。

当个位计数器从1001计数到0000时,十位计数器要计数一次,可通过两芯片之间级联实现。

使用200HZ时钟信号作为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根据设计基理可知,计数器初值为00,按递增方式计数,增到59时,再自动返回到00。

关键字:60进制,计数器,74LS161,级联目录第1章概述 (1)1.1 计数器设计目的 (1)1.2 计数器设计组成 (1)第2章六十进制计数器设计描述 (2)2.1 74LS161的功能 (2)2.2 方案框架 (3)第3章六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与仿真 (4)3.1 基本电路分析设计 (4)3.2 计数器电路的仿真 (6)第4章总结 (8)第1章概述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及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子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

74ls161工作原理

74ls161工作原理

74ls161工作原理74LS161是一种4位二进制计数器芯片,它具有同步计数功能和异步清零功能。

其工作原理如下:74LS161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时钟输入电路、同步计数电路、异步清零电路和输出缓冲电路。

时钟输入电路负责接受外部时钟信号,通常为从其他逻辑电路中提供的方波信号。

时钟信号通过一系列的逻辑门电路被处理,以产生用于驱动数字计数器的时钟信号。

同步计数电路是74LS161的核心部分,它由一系列的JK触发器组成。

每个JK 触发器都有两个输入端,J和K,以及一个输出端Q。

同时,还有一个时钟使能输入端(CE),以及一个异步清零输入端(CLR)。

时钟信号通过时钟输入电路传递给同步计数电路的每一个JK触发器。

当时钟输入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触发器会根据其J和K输入端的逻辑状态进行翻转操作。

这样,每次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同步计数电路里的每个触发器都会按照预定的顺序翻转。

异步清零电路用于将计数器的值归零。

当CLR输入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计数器立即将其值清零。

异步清零电路可以独立于时钟信号的状态进行操作,即使时钟处于高电平状态,也能够实现清零。

输出缓冲电路用于将计数器的值传递给其他逻辑电路。

输出缓冲电路一般由门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可以将计数器的值进行放大和处理,以适应其他逻辑电路的要求。

总结起来,74LS161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外部时钟信号输入到时钟输入电路。

2. 时钟输入电路处理时钟信号,并将处理后的时钟信号传递给同步计数电路。

3. 同步计数电路的JK触发器根据时钟信号和其J、K输入端的逻辑状态进行翻转操作。

4. 异步清零电路根据CLR输入端的状态执行清零操作。

5. 计数器的值通过输出缓冲电路输出给其他逻辑电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74LS161是一种同步计数器,其计数器的状态变化只能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触发。

同时,异步清零电路可以独立于时钟信号进行操作。

因此,要正确使用74LS161计数器芯片,需要合理设置时钟信号的频率和异步清零信号的触发时机。

数字电子钟电路

数字电子钟电路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摘要本次数字时钟电路设计使用了三片74LS161二进制计数器,三片74LS160十进制计数器和一片74LSOO二输进四与非门采纳异步连接设计构成数字电子钟。

分、秒均使用60进制循环计数,时使用24进制循环计数。

要害词电子时钟;清零;循环计时1设计任务及要紧技术指标和要求1.1设计任务: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

1.2要紧技术指标和要求:由555定时器产生1Hz的标准秒信号。

秒、分为00~59进制计数器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2引言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具有走时正确、显示直瞧、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显电子钟。

3工作原理数字电子钟所采纳的是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和十进制计数器74SL160,依据时分秒各个局部的的不同功能,设计成不同进制。

秒的个位,需要10进制计数器,十位需6进制计数器〔计数到59时清零并进位〕。

秒局部设计与分钟的设计完全相同;时局部的设计为当时钟计数到24时,使计数器的小时局部清零,从而实现整体循环计时的功能。

3.14位同步计数器74LS161引足结构图,如图1〔74SL160的引足结构与74SL161完全相同〕:3.2二输进四与非门74LS00引足结构图,如图2:3.374LS161功能如表1所示:3.4非门真值表如表2所示:表174LS161功能表4电路组成局部4.1计数局部:利用74LS161芯片,74LS160芯片和74LS00芯片组成的计数器,它们采纳异步连接,利用外接标准1Hz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4.2显示局部:将三片74LS161芯片和三片74LS60的Q0Q1Q2Q3足分不接到实验箱上的数码显示管上,依据脉冲的个数显示时刻。

5设计步骤及方法所有74LS161芯片和74LS160的16足接5V电源(置为1),3足、4足、5足、6足和8足接地〔置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此次电子时钟的设计,是以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1为基础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其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74LS161可以灵活的应用于各种数字电路的设计,实现各种功能。

在本设计中,我使用74LS161的各种级联方式实现了多级多进制的计数并分级连接数码管,实现了电子时钟的功能。

关键词:数字时钟;计数器;级联;74LS161。

目录第1章设计任务 (2)1.1 内容及要求 (2)1.2 用途 (2)第2章设计方案 (2)2.1设计思路 (2)2.2 设计方案及其论证 (3)2.3 元器件的选择 (4)第3章电路设计 (7)3.1输入 (7)3.2计数器 (7)3.3显示输出结果 (9)3.4整体电路.......................................... . 9 第4 章整体电路的仿真测试及性能.................... .. (10)4.1电路的安装调试(仿真) (11)4.2性能指标测量及记录........... .................. ..11 总结..................... .................. ..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设计任务1.1内容及要求电子时钟设计: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计数器。

用MULTISIM软件实现,并用proteus画出PCB板。

1.2用途:此设计可以应用于各种计时器,通过调节脉冲,可以构成秒表,电子时钟以及各种显示方案的计时/计数设备。

第2章设计方案整体思路:本题目的要求是做一个能显示时、分、秒的计数器,那么这个电路就用该包含3部分:第一部分提供周期的脉冲信号;第二部分是以第一部分为输入源的组合计数器;第三部分是显示部分,把第二部分计数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方式显示。

2.1设计思路2.1.1信号源信号源要求是有周期的脉冲输入才能够进行计数,应选择方波输入的脉冲信号。

2.1.2.计数器计数器应该分为3部分,分别记录时、分、秒。

2.1.3计秒位一分钟有60秒,故秒位应该用60进制的计数器。

记秒位要显示2位数,并且没有集成的60进制计数器,所以级联的计数器应该可以实现两位输出。

每计60秒秒位将会向分位进一并且本位清零。

2.1.4计分位一小时有60分钟,故分位也应该用60进制的计数器。

和记秒位一样,记分位同样要显示2位数,且没有集成60进制计数器,所以级联的计数器应该可以实现两位输出。

每计60分分位将会向小时位进一并且本位清零。

2.1.5计小时位一天有24小时(这里设计的是24小时制计数器),故秒位应该用24进制的计数器。

记小时位要显示2位数,并且没有集成的24进制计数器,所以级联的计数器应该可以实现两位输出。

每计满24小时本位将会进行一次清零。

2.1.6显示输出小时、分钟、秒这3位每位都需要输出两位数,故总共会有6位数输出。

将输出显示要使用显示译码器/数码管连接到每一个计数器的输出端。

2.1.7进位和清零进位和清零应该是同步的,即当秒位计满60秒的瞬间,应该同时发出一个进位脉冲给下一级计数器和一个本位的清零脉冲进行清零。

故可以用逻辑门在两级计数器之间进行连接以实现功能。

2.2设计方案及其论证按照整体思路,设计方案如下:使用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1构成60进制加法计数器作为第一级(秒)计数器。

在秒的个位计数到10的瞬间,向本位发送一个清零信号,并同时向十位发送一个进位脉冲。

秒的十位加法计数器在计数到6的瞬间,向本位发送一个清零信号,并同时向分位的个位发送一个进位脉冲。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级联而形成的60进制带进位与清零的加法计数器。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构成分位的计数器。

小时位和分位、秒位不同,它是以10进制来显示24进制数,所以清零与计数的方式要有所改变。

小时位有两个清零信号:①在小时的个位计数到10的瞬间,向本位发送一个清零信号,并同时向十位发送一个进位脉冲。

②在小时的十位计数到2并且个位计数到4的瞬间,向个位和十位同时发送一个清零信号。

2.3元器件的选择2.3.1.电压源考虑到74LS161的工作电压,仿真电路选用5V的电压源VCC。

2.3.2.脉冲信号进过计算,60Hz的方波可以满足每秒一个脉冲输入的要求。

图2.1 输入元器件2.3.3.计数器本次设计采用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1。

74LS161为可预置的4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它可以灵活的运用在各种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系统种实现分频器等很多重要的功能其管脚图如下:图2.2 74LS16174LS161的清除端是异步的。

当清除端CLEAR为低电平时,不管时钟端CLOCK状态如何,即可完成清除功能。

74LS161的预置是同步的。

当置入控制器LOAD为低电平时,在CLOCK上升沿作用下,输出端QA-QD与数据输入端A-D 相一致。

74LS161的计数是同步的,靠CLOCK同时加在四个触发器上而实现的。

当ENP、ENT均为高电平时,在CLOCK上升沿作用下QA-QD同时变化,从而消除了异步计数器中出现的计数尖峰。

在CLOCK出现前,即使ENP、ENT、CLEAR发生变化,电路的功能也不受影响。

74LS161有超前进位功能。

当计数溢出时,进位输出端(RCO)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其宽度为QA 的高电平部分。

74LS161在不外加门电路的情况下,可级联成N 位同步计数器。

图2.3 74LS161功能表2.3.4.译码器显示计数结果需要用到显示译码器DCD_HEX图2.4 两个正在工作的显示译码器DCD_HEX2.3.5逻辑门本设计需要用到非门(7405N)和与非门(7400N)图2.5 非门(7405N)和与非门(7400N)第3部分电路设计3.1输入A-D置位端接地(置零),ENT和ENP以及CLR接VCC(置1),CLK 接时钟输入的负极(因为是低电平有效)按照图示方法接线。

图3.1 输入端的连接3.2计数器初始方案:本次试验设计要设计60和24进制加法计数器,其大于一个74LS161的计数范围需要进行级联。

借助Cr对计数器清零,可以实现60进制的计数。

当且仅当秒的个位计数到10的瞬间,即输出为1010时,向本位发送一个清零信号,并同时向十位发送一个进位脉冲。

改进方案:由于74LS161直接清零方式为异步清零,这种清零方式会导致清零的不可靠。

在使用这种方案的时候,必须要把脉冲调整到一个较低的周期,才会产生有效地清零和进位信号。

故需要对清零进行一定的改进,使不可靠清零变成可靠清零。

74LS161的预置是同步的,所以我利用预置端的ABCD四个端口来实现清零。

把A-D接地(低电平)后,当置入控制器LOAD 为低电平时,在CLOCK 上升沿作用下,输出端Q A-Q D会与数据输入端A-D相一致。

通过采用预置的方式,可以确保清零的稳定。

再次改进:在改进之后,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使清零和进位同步进行,我把清零的输出端引出一根线,加上非门引入下一级计数器的输入端(因为CLK输入端是高电平有效,而预置、清零是低电平有效)。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多重清零方式,从而可以实现24进制用10进制显示的计数方式,并且清零和进位的可靠性与同步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端是连接下一级脉冲信号的输入端;B端是用于清零的低电平信号,连接到置位端,当计数器输出为10(1010B)时会通过与非门产生一个清零信号;C是进位端,在清零端上加了一个非门形成。

ABC图3.2 单级计数器按照每位的进位/清零要求,把留个计数器进行级联:图3.3 计数器的级联3.3显示输出结果每一级计数器的Q A-Q D为计数结果输出端,使用显示译码器DCD_HEX 连接其输出端,可以显示当位的计数状态。

使Q A-Q D分别连接D0-D3即可显示。

图3.4 译码器连接3.4整体电路图3.5 整体电路连接第4部分整体电路图的仿真测试及性能检测4.1电路的安装调试(仿真)电路连接如图4.5所示,运行电路,开始测试。

4.2性能指标测量及记录4.2.1秒位的计数测量图4.1 9秒状态图4.2 10秒的状态4.2.2秒位向分位进位和清零图4.3 59秒状态图4.4 1分钟(60秒)状态4.2.3分位的计数测量图4.6 10分状态4.2.4分位向小时位进位和清零图4.7 59分钟状态图4.8 60分钟(一小时)状态4.2.5小时位的计数图4.10 10小时状态4.2.6小时位的清零图4.11 23小时59分59秒状态图4.12 24小时整(0时)状态总结此次为期将近二周的课程设计到此告一段落,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有很多感触。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训练,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与考察,是从事将来的工作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刚拿到设计题目时,我还是比较迷茫的,感觉无从下手。

所以我并没有急于下手,而是花了一天的时间去分析题目,设计出其大致运行原理,并进行一定的论证和改进。

在方案确定之后,我再去查阅资料,选定芯片,通过所选芯片的参数和功能来重新改进设计方案。

至此,我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

所以在第二天,我在电脑上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并进一步改进了我的设计,并且完成了验证。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虽然上学期也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但是这次设计让我有了很大的长进。

通过这次设计,我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感觉学习的深度在课本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层。

有些事情,只有我们真正去做了,才能真正的掌握它,理解的更加深刻。

光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总的来说,此次课程设计虽有挫折,但还是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胡宴如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张克农主编.《数字电子技术. 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0年彭介华主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2年《电子电工实验指导书》电子电工实验室可以提供的主要仪器设备:示波器型号规格VP-5220、电子学习机型号规格WL-V、万用表MF10;以及分立元件、或中规模集成芯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