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很多人对奶牛的喂养没有一个正确的饲养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奶牛饲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奶牛饲养方法

喂奶牛的方法

奶牛的饲料成本占70%,饲料的使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因此配制奶牛日粮时,应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既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降低饲料成本,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粗饲料占日粮比例: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以干物质为基础,日粮中粗料比例应在40%~70%,也就是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4%。在泌乳早期粗料比例也应在40%,才会保证牛体健康。

2.精料喂量:在奶牛生产中,一般按奶牛维持需要3千

克,然后每产3千克奶加喂1千克精料来确定。食盐占精料的1%~2%。

3.采食量:为了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食量,高产奶牛(日产奶量20千克~30千克)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3.3%~3.6%,中产奶牛(日产奶15千克~20千克)为2.8%~3.3%;低产奶牛(日产奶量10千克~15千克)为2.5%~2.8%。

4.奶牛预混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剂种类很多,用量极小,如果直接向配合饲料中添加,很难混匀。因此在向配合饲料添加之前先将添加剂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均匀,以增大体积,提高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使微量的添加剂能够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这种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叫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

奶牛的预混料包括单一预混料(如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小苏打等添加剂)。它是一种不完全饲料,不能单独直接喂奶牛,预混料在奶牛精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养殖户购买时应了解预混料所含成分,按配方需要购买。为了方便使用,可购买复

合预混料。但由于复合预混料中的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因此购买时应选购在有效期内的产品,并且出厂时间越短越好。使用时应根据产品标志,按说明使用。由于预混料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和精料混合时,应采取逐级稀释再混匀的办法。

5.奶牛浓缩饲料:奶牛的浓缩饲料是指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钙、磷和食盐)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浓缩饲料不能直接饲喂奶牛,使用前要按标定含量配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麸皮),成为精料混合料,才能饲喂。

目前,市场上奶牛浓缩料品种很多,由于浓缩料在精料中的使用比例以及饲喂不同阶段的奶牛的需要,因此浓缩料的营养成分也有很大差异,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量饲料(玉米、麸皮)和奶牛的生理阶段情况购买使用。

6.奶牛精料补充料使用:奶牛精料补充料又称精料混合料,是为补充奶牛青粗饲料的营养不足而配制的饲料。由于奶牛的瘤胃生理特点,精料混合料使用时,应另喂粗饲料和多汁饲料。

使用奶牛精料补充料时,养殖户应首先根据自己粗饲料情况和奶牛的不同生理时期购买不同的精料补充料。如干奶期奶牛不能用产奶期的饲料,犊牛期不能用育成期的饲料;如果粗饲料品种差,应购买粗蛋白及能量高、质量好的饲料。

奶牛饲养技术

1、保证奶牛营养全面充足

奶牛的所有营养来源都是饲料,饲料的品质以及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对奶牛的健康以及生产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营养全面且充足的饲料供应是获得奶牛高产的关键。在给奶牛提供饲料时要注意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来对奶牛日粮进行科学的配制,以满足各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否则易导致奶牛营养不良、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减少,牛奶的质量下降,还易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提供饲料时要尽量保持饲料种类的多样性。因奶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要准备充足的饲草饲料,以及其他类饲料如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奶牛的粗饲料主要有青干草和农作物秸秆,一般青干草的营养价值要优于秸秆,秸秆类饲料多加工成青贮料、氨贮料或者微贮料等,加工营养价值、适口性等都有所提升。为了满足奶牛的产奶需求,最好提供充足的青饲料,冬季在青

饲料短缺的情况下,可以饲喂青贮料作为青饲料的补充。另外,还要注意搭配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以提高产奶量。精饲料可以自己配制或者购买混合料,无论哪一种都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在提供饲料时除了要考虑到营养外,还要充分考虑到饲料的成本,选择适宜的饲料。

2、适当的饲喂精料

奶牛的产奶量和体重没有直接关系。奶牛养殖中常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体重越大的奶牛产奶量越高,因此,盲目的增加日粮中精料的比例,这不但不会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反而会导致奶牛的体况过肥。当奶牛过于肥胖时,大量的脂肪会沉积在乳腺内,影响到正常的排乳反应,还易引发乳房炎。另一方面,奶牛的瘤胃结构和功能决定着,如果奶牛采食过量的精料后,反刍活动会减弱,在瘤胃中精料发酵产生大量的酸,而导致奶牛瘤胃酸中毒。并且,当饲料中含有过量的精料时,同时粗饲料的含量不足,还会导致奶牛出现脂肪的代谢紊乱,而造成中毒死亡的现象。因此,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要适量的饲喂精料,且在饲喂时让奶牛保持七八分的膘情即可。要根据奶牛所处的生理阶段,确定最佳的精料饲喂量。

3、科学加工饲料

对奶牛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可以有效的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在饲料加工时要注意饲草饲料并不是越短越好,如果对饲草饲料粉碎的过短、过细,则不利于奶牛反刍活动,引起消化不良,对瘤胃的健康不利。因此,要掌握好最佳的长度,一般对于玉米秸秆来说最适宜的长度应保持为2~3cm.并且在饲喂时以青贮料的饲喂效果更好。对饲料的加工调制还包括制成青贮、氨贮或者微贮料。将饲草饲料进行以上几种方法的处理后可显著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除了科学的加工粗饲料外,还要做好精料的加工处理工作,在饲喂时添加精料不可过于随意,否则会影响到奶牛摄食营养,造成奶牛的营养摄取不均衡,还会增加饲料的成本。在对精饲料进行加工时要注意粉碎粒度,目前有些奶牛场饲喂精饲料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他们为了让饲料更易于消化,常将精饲料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实际上这种方法处理饲料,会使饲料中营养成分被破坏,还易滋生大量的细菌,使饲料发生腐败,这一现象在夏季表现的更为明显,如果长期饲喂这种饲料,会使奶牛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影响到奶牛的健康。在饲喂时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给奶牛饲喂干饲料,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可以在饲喂前将饲料潮拌,可调节奶牛的消化机能,确保

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4、加强干奶期的饲喂

奶牛在经过长时间的泌乳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大量的流失,此时就需要进入干奶期。干奶的目的是让奶牛体质得以恢复,同时让乳房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于更好的发挥生产性能。另一方面,奶牛在妊娠阶段由于维持自身的营养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到胚胎的生长发育,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也较高,所以在于奶期即使奶牛不产奶也要加强饲喂。应给奶牛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满足干奶期奶牛的生理需要,这一阶段也要适当的补充一些精饲料。让奶牛保持较为强健的体质,为下一阶段的产奶打下良好的基础。

5、合理使用饲槽

目前仍有许多养殖户或者养殖场在饲喂奶牛时不使用饲槽,而是直接的将饲草放在地上,让奶牛自由采食。饲草饲料在地上会黏上大量的污物和病菌,同时奶牛在采食饲料时同时也会吃到地上的脏物,而增加了奶牛感染传染病和胃肠道疾病的几率。另外,大量的饲草饲料放在地上会被奶牛践踏,造成饲料的浪费,增加了饲料成本,因此,提倡使用

饲槽。将奶牛拴系在饲槽上进行喂养,这要不但方便清理剩料,避免饲料与地上的脏物与病菌接触,减少了奶牛患病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节省饲料。

怎样喂奶牛能提高产奶量?

1 喂发酵玉米秸将玉米秸发酵后喂奶牛,可明显增加适口性,且易消化吸收,可提高产奶量10%。

2 喂多汁饲料冬春季节属枯草时节,要加喂白萝卜、胡萝卜、甘薯等多汁饲料,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3 喂青绿饲料给奶牛喂青绿饲料,冬春季节喂青贮料、青干草,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4 喂粥料粥料适口性好,奶牛爱吃,易被消化吸收。方法是:先用水把粉状精料冲稀,待锅内水沸腾后将其倒入,搅拌5--10分钟即成。料水比例为冬季1:10--15,夏季1:20--30。使用此法喂养奶牛,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5 喂配合饲料给奶牛喂配合饲料,一般可提高产奶量20%--30%。

6 喂小苏打每头奶牛每天喂小苏打100克,可提高产奶量10%以上。

7 喂菜籽饼用脱毒处理过的菜籽饼以20%的比例添加到精料中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10%。

8 喂驱虫药母牛产后,按每千克体重服70毫克噻苯咪唑,驱除体内消化道寄生虫,可提高产奶量10%。

9 喂尿素把尿素溶解于水后混入饲料中拌匀,每天每头奶牛喂量不超过100克,可提高产奶量15%。

10 喂碘化钾用5毫克碘化钾30克硫酸钠与饲料混合均匀,每隔2天喂1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11 喂鱼粉在奶牛泌乳初期,每头奶牛每天添加750克鱼粉,可提高产奶量10%--15%。

12 喂秕壳葵花籽在奶牛饲料中加入10%--20%的秕壳葵花籽,其产奶量比未加的提高15%。

13 喂柑橘叶将柑橘叶发酵后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30%左右。在初春将柑橘叶收集起来,洗净后切碎,再拌入少量啤酒作为发酵剂,放入青贮器内,发酵10天后,即可饲喂。

14 喂蜂蜜花粉在奶牛饲料中加入蜂蜜花粉,可提高产奶量10%以上。

15 喂白酒酒糟在饲料中加入10%的白酒酒糟,可提高产奶量10%以上。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一、奶牛的饲养技术 1、犊牛培育、犊牛出生后1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臵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60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1千克左右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7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断奶至30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1)干奶期。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60天左右停止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4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并药浴后不再挤奶,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治疗后再干奶。(2)围产期,产前15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

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3)泌乳期。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1—20%的精饲料,尤其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日粮精粗饲料比50:50。粗纤维不低于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201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40:60,粗蛋白质12%,粗纤维不低于18%。 二、奶牛管理措施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给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或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厘米左右)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 三、奶牛的繁殖配种 奶牛一般在8—12月龄、达成牛体重45%时出现初次发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一、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望。天气晴好,浆、蜜、粉高产大丰收;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收。大丰收的蜂场是蜂养人,早春养不起强群全年养弱群的蜂场是人养蜂。人养蜂的蜂场往往养不了几年就被蜜蜂吃光而破产了,蜂养人的蜂场可以世代养蜂兴旺发达。 不管定地或转地饲养,家庭养蜂最宜养160-180个大群。如果采取定地小转地饲养,一年就能稳产王浆1.5吨左右,加上蜜粉收入全年能有十多万元的产出,最少的也有几万元可以寄回家。遇到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足可以养活整个蜂场,开支了转地运费、饲养员的工资等成本后还能有所积蓄。而长期养弱群,杀鸡取蛋的蜂场,往往入不敷出,他们对如何饲养强群的把握太少,只好*蜂产品造假、掺假维持生计。这些养蜂者中的无赖,不仅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影响了我国蜂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倡议广大蜂友都来努力学习和掌握饲养强群得高产的技术,紧紧依*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来增加收入壮大养蜂场经济实力,这是中国养蜂全行业良性发展所期待的模式。 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不论南方、北方都采用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提早春繁期间因为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可以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须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即变得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

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宜,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哺育幼虫浆水很足的情况下加脾可以适当快一点。春繁经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随着气温升高,外界有少量杂花粉采进,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再往后如果幼虫哺育浆量很足的情况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单王,双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时,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拥挤时加上空继箱,提上蜂盖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场,也可适当控制蜂王产卵。到初流蜜时要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积极性,又可避免分蜂热。巢箱在大流蜜期应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现在都是开巢门运蜂,群势不怕壮,但要注意转运时继箱上最好不要多于5-6框,多余的脾提出箱外转运比较安全。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有大部分是开始1-4框子脾面积没有扩大,第一框没有封盖就急着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气影响,西北气流控制,就会出现幼虫干浆大量拖子的现象。春繁遇到几次幼虫干浆拖子,就繁殖不了强群。养蜂员要勤观察,多动脑,多钻研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比如春繁西北气流控制温度骤降幼虫干浆拖子,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泌浆蜂被西北气流控制气温骤降身体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引起蛋白质缺乏,无法分泌出蜂王浆。但具体的机理是什么,我们也不甚明白,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科学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

Q/NC LH J 12 01—2004 奶牛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全混日粮(TMR)的概念、特点、调配、制作、饲喂管理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三元种业科技所属牛场全混日粮(TMR)的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NC LH J 04 01 —2003 饲料与营养 Q/NC LH J 04 02 —2003 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 3 TMR的概念及其特点 3.1 概念: TMR(Total Mixed Ration )为全混合日粮的英文缩写,TMR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全混合日粮(TMR)保证了奶牛所采食 每一口饲料的营养均衡性。 3.2 TMR饲养工艺的优点: 3.2.1 精粗饲料均匀混合,避免奶牛挑食,维持瘤胃PH值稳定,防止瘤胃酸中毒。 奶牛单独采食精料后, 瘤胃内产生大量的酸;而采食有效纤维能刺激唾液的分泌,降低瘤胃酸度。TMR使奶牛均匀地采食精粗饲料,维持相对稳定的瘤胃PH值,有利于瘤胃健康。3.2.2 TMR日粮为瘤胃微生物同时提供蛋白、能量、纤维等均衡的营养物质,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效率。 3.2. 3 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3.2.4 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一些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3.2.5 根据饲料品质、价格,灵活调整日粮,有效利用非粗饲料的NDF。 3.2.6 简化饲喂程序,减少饲养的随意性,管理的精准程度大大提高。 3.2.7 实行分群管理,便于机械饲喂,提高劳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3.2.8 实现一定区域内小规模牛场的日粮集中统一配送,从而提高奶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3.3 TMR饲养工艺的不足: 3.3.1 TMR饲养工艺的特点讲求的是群体饲养效果,同一组群内个体的差异被忽略,不能对奶牛进行单独饲喂,产量及体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采食量差异。 3.3.2 从理论上讲,高产牛往往需要更多的精料;而少数食欲不良的牛只往往应给予少量的精料和大量的干草,因此对一些特殊牛的照顾是TMR饲喂无法做到的。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一、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望。天气晴好,浆、蜜、粉高产大丰收;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收。大丰收的蜂场是蜂养人,早春养不起强群全年养弱群的蜂场是人养蜂。人养蜂的蜂场往往养不了几年就被蜜蜂吃光而破产了,蜂养人的蜂场可以世代养蜂兴旺发达。 不管定地或转地饲养,家庭养蜂最宜养160-180个大群。如果采取定地小转地饲养,一年就能稳产王浆1.5吨左右,加上蜜粉收入全年能有十多万元的产出,最少的也有几万元可以寄回家。遇到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足可以养活整个蜂场,开支了转地运费、饲养员的工资等成本后还能有所积蓄。而长期养弱群,杀鸡取蛋的蜂场,往往入不敷出,他们对如何饲养强群的把握太少,只好*蜂产品造假、掺假维持生计。这些养蜂者中的无赖,不仅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影响了我国蜂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倡议广大蜂友都来努力学习和掌握饲养强群得高产的技术,紧紧依*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来增加收入壮大养蜂场经济实力,这是中国养蜂全行业良性发展所期待的模式。 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不论南方、北方都采用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提早春繁期间因为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可以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须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

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即变得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宜,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哺育幼虫浆水很足的情况下加脾可以适当快一点。春繁经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随着气温升高,外界有少量杂花粉采进,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再往后如果幼虫哺育浆量很足的情况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单王,双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时,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拥挤时加上空继箱,提上蜂盖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场,也可适当控制蜂王产卵。到初流蜜时要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积极性,又可避免分蜂热。巢箱在大流蜜期应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现在都是开巢门运蜂,群势不怕壮,但要注意转运时继箱上最好不要多于5-6框,多余的脾提出箱外转运比较安全。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有大部分是开始1-4框子脾面积没有扩大,第一框没有封盖就急着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气影响,西北气流控制,就会出现幼虫干浆大量拖子的现象。春繁遇到几次幼虫干浆拖子,就繁殖不了强群。养蜂员要勤观察,多动脑,多钻研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比如春繁西北气流控制温度骤降幼虫干浆拖子,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泌浆蜂被西北气流控制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章奶牛的营养需要与日粮设计 (一)奶牛的复胃结构及特点 奶牛是反刍动物,以食草为主。消化道由口腔、食道、一个复杂的四个房室组成。具有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奶牛消化器官的容积比役用牛和肉牛大得多。一般成年奶牛胃的总容量为160-240升,而肉用牛和役用牛胃的容量仅为70-100升。奶牛采食很快,一般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即匆匆吞入瘤胃中贮存起来,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没有腺体,总称为前胃,相当于单胃的无腺区,起着贮存和加工食物的作用;只有皱胃的黏膜分布有消化腺,可分泌胃液,其功能与单胃相同,所以有称之为真胃。 (二)、奶牛的采食与反刍 1、奶牛的采食特点。奶牛没有上门齿,只有一硬质的齿板,采食时主要用灵活的舌头将草卷入口腔,依靠下门齿和齿板啮合切断牧草,或依靠舌头卷动和头部的摆动扯断牧草,匆匆咀嚼后便吞入瘤胃中。奶牛的采食行为及其粗糙,采食牧草的选择性也较差,很容易将异物吞入胃中,造成瘤胃疾病甚至引起创伤性心肌炎。 2、奶牛的反刍行为。反刍又称为倒沫或倒嚼,是奶牛将吞咽到瘤胃中的食物再次逆呕到口腔咀嚼的过程。奶牛采食的速度快,草料被牛咀嚼,作用是很轻微的,只是使草料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当奶牛休息时,通过网胃的蠕动把瘤胃内容物逆呕到口腔,进行充分的咀嚼。这就是反刍,对于成年奶牛来说,反刍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反刍可以将饲料颗粒进一步磨碎,嚼细的草料增加了瘤胃微生物与皱胃和小肠中消化酶与食糜接触的面积,提高了食物的消化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反刍活动所分泌的唾液对中和瘤胃中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奶牛采食后0.5-1小时就开始进行反刍,每次反刍持续时间平均为40-50分钟,每昼夜进行10次左右,每天花在反刍上时间总计为8-10小时。为了保证奶牛有充足的反刍时间,我们必须给奶牛创造舒适的休息场所。 由于奶牛在消化上有这些特点,决定了奶牛应该采食什么样饲料和应当怎样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三、奶牛的日粮配合 (一)日粮配合原则 1. 要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2. 要营养平衡,精粗比例适当 3. 原料要优化组合 4. 适口性要好 5. 体积要适当 6. 成本要低 7. 对产品无不良影响 第二章奶牛的饲养管理 按照奶牛的生理特点,可将奶牛分为后备牛和成年母牛,后备牛又分为犊牛期(初生-6月龄),育成期(6-18月龄)和青年期(又叫初孕牛,18月龄至第一胎分娩)3个阶段;成年牛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

奶牛饲养技术

实用养奶牛技术 第一节饲养奶牛的意义 一、饲养奶牛的意义 饲养奶牛是一项节粮、经济、高效的产业。1.奶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畜产品,用一公斤饲料喂奶牛所获得的动物蛋白比喂猪所产出的高两倍。生产一公斤牛奶只需0.4公斤精饲料,而生产一公斤猪肉则需要3.5--4公斤精料,一公斤鸡肉也要耗粮2.2—2.6公斤。2.奶的营养丰富,所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比较齐全,乳糖、脂肪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消化率为98%。3.发展奶牛业具有农牧渔结合,秸杆过腹还田(塘),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功效,并可提高粮食及鱼的产量。4.奶是乳品工业的原料,可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多种乳制品,既有社会效益,又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5.我市奶业至今只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起步较晚的年轻产业,目前,奶牛存栏数和产奶量远未能满足加工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因此,饲养奶牛是大有可为的。 二、奶牛的品种 奶牛的品种很多,从生产用途来说,有乳用型和兼用型的。乳用型中又有荷斯坦牛、娟姗牛等。目前,我市饲养的奶牛是荷斯坦牛,就是黑白花奶牛。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乳牛品种。其特点是:早熟、生长发育快、性情温顺,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及产奶性能高,一般年产量在5000公

斤以上。但耐热性差、抗病力较弱、饲养条件要求高。 第二节奶牛的饲料及营养需要 一、奶牛的饲料 奶牛的饲料种类很多,胺其形:状和特性可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槽渣类饲料,和矿物饲料七大类。 第一类:粗饲料。此类饲料粗纤维含量高,休枳大,营养价值较低,其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但它能促进反刍、胃肠蠕动和消化机能,保持乳脂率不下降,是奶牛不可少的饲料。如青干草、稻草、干花生藤等禾本科或豆科植物的干草、稿朴、父壳均属此类。 第二类:青绿饲料。这类饲料含水分较多,一般在60%以上,维生素含量丰富,粗纤维少,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是奶牛较好的饲料。如叶菜类的包浆、黄芽白、化菜叶;牧草类的黑麸草、象草、野青草、还有新鲜的红薯藤等均属此类。 第三类:青赌、:州料。即用青贮方法保藏的饲料.这类饲料经过乳酸菌的发酵,具前芳香味,质地柔软,并能保持青饲料中大部分营养物质,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提高产奶量等特点。在长沙地区可制作青贮的有青玉M杆、红薯滕、红薯、大头蹀等。下吐穗,下部有1—2对黄叶,生长期100天以上;收获籽粒后的玉M秸,越青越好,不要等到完全干枯才调制。 3.切割:以细短者为佳,玉M秸杆粗硬,一般要求在2一3厘M。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很多人对奶牛的喂养没有一个正确的饲养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奶牛饲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奶牛饲养方法 喂奶牛的方法 奶牛的饲料成本占70%,饲料的使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因此配制奶牛日粮时,应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既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降低饲料成本,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粗饲料占日粮比例: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以干物质为基础,日粮中粗料比例应在40%~70%,也就是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4%。在泌乳早期粗料比例也应在40%,才会保证牛体健康。 2.精料喂量:在奶牛生产中,一般按奶牛维持需要3千

克,然后每产3千克奶加喂1千克精料来确定。食盐占精料的1%~2%。 3.采食量:为了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食量,高产奶牛(日产奶量20千克~30千克)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3.3%~3.6%,中产奶牛(日产奶15千克~20千克)为2.8%~3.3%;低产奶牛(日产奶量10千克~15千克)为2.5%~2.8%。 4.奶牛预混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剂种类很多,用量极小,如果直接向配合饲料中添加,很难混匀。因此在向配合饲料添加之前先将添加剂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均匀,以增大体积,提高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使微量的添加剂能够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这种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叫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 奶牛的预混料包括单一预混料(如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小苏打等添加剂)。它是一种不完全饲料,不能单独直接喂奶牛,预混料在奶牛精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养殖户购买时应了解预混料所含成分,按配方需要购买。为了方便使用,可购买复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奶牛的饲养管理 泌乳初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指母牛分娩后15天以内的时间,通常也称为围产后期。此时母牛一般仍应在产房内进行饲养。产后母牛体虚力乏,消化机能减弱,尤其高产牛乳房呈明显的生理性水肿,生殖道尚未复原,时而排出恶露。在这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母牛体质尽快恢复,为泌乳盛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不宜过快追求增产。 当母牛产后休息片刻,即喂给较易消化的麸皮1~1.5kg,加食盐50~100g左右,以温水冲拌成稀汤让牛饮尽,可起到暖腹、充饥及增加腹压的作用。此时母牛往往表现口渴,如若不够可酌情再调制一些补充。切忌饮以凉水,饮水温度以37—40℃为宜。同时喂给优质干草1—2kg或任其自由采食。此时,不喂多汁饲料及糟粕饲料。在产后2~3天内以优质干草为主,辅以麸皮、玉米1~3kg。4—5天后,逐步增加精料,每日约增加1kg左右,至产后第7~8天,日粮可达到泌乳牛的给料标准。为防止精料过食造成消化障碍和过早加剧乳腺的泌乳活动,此时精料喂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为宜。在乳房恢复消肿

良好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青贮、块根类饲料的喂量。产后8—15天的日粮配合,原则是在干物质中精料比例逐步达50%一55%,精料中饼类饲料应占25%~30%。增喂精饲料是为了满足产后日益增多的泌乳需要。 据北京市14个奶牛场资料统计,母牛分娩后的15天内,每天平均失重1 500~2000g,日粮能量不足会加剧此时能量的负平衡。同时,日粮中蛋白质浓度也应保持较高的水平,否则,将影响体脂转化成牛奶的效率。当产后15天,青贮喂量宜达 15kg、干草3—4kg、块根类5~7kg,糟粕类不超过8kg。此时,除能量、蛋白、脂肪等营养处于负平衡外,体内钙、磷也同样处于负平衡状态。必须充足喂给Ca、P和维生素D。每头每日钙的喂量不低于150g,磷不低于100g。 长期以来围产后期多采用较为保守的饲养方法。即产后以恶露排净、乳房消肿作为体质复原的主要标志和目的。在饲喂上有意识降低日粮营养浓度,拖延增喂精料的时间,不喂块根等多汁饲料和糟粕饲料,避免刺激乳腺加速泌乳,担心加重乳房肿胀程度。结果出现了产后采食量低,这更加剧了泌乳盛期的营养负平衡;体质恢复慢,产后失重期延长,采食量增加,营养负平衡状态时间和失重期均缩短;母牛体质恢复快,发病率明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活框饲养管理。 2 名词术语 2.1 蜂群:由一只蜂王,1000只以上工蜂,少数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群体。 2.2 蜂巢: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由一个或多个与地面垂直,并列的巢脾构成。 2.3 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名称,通常以框蜂和公斤蜂重计算。 2.4 巢脾:两面具六角形巢房的蜡板,是构成蜂巢的基本单位。 2.5 子脾:巢房内以卵、幼虫、封盖蛹为主称子脾。以卵、幼虫为主叫卵虫脾。以封盖蛹为主叫封盖子脾。 2.6 粉、蜜脾:巢房内以花粉、蜂蜜为主的巢脾。 2.7 赘脾:在巢框的上梁、侧梁上营造的小块新巢脾。 2.8 土法饲养:巢脾一端固定在附作物上,全部是工蜂建造的自然巢脾,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2.9 活框饲养:巢脾固定在活动巢框内,能在箱内随意移动,采用人工巢础造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2.10 繁殖期:蜂群以繁殖蜂儿为主,群势不断扩大引起自然分蜂的时期。 2.11 流蜜期:外界有一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2.12 分蜂热:蜂群内部产生自然王台,工蜂出勤减少,蜂王产卵急剧下降时称发生分蜂热。 2.13 交尾群:供处女王交尾使用的小群。 2.14 蜜粉源:能提供蜂群繁殖需要的花粉和花蜜的显花植物开花期总称。提供花粉为主的开花植物称粉源。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称蜜源。 3 中蜂场基本操作技术 3.1 中蜂蜂箱的排列 应根据地形、地物分散排列,各群的巢门方向尽量错开。 3.1.1 山区利用斜坡置放蜂群,以高、低不同错开各箱巢门。 3.1.2 转地放养的蜂群,应以3~4群为一组排列,组距4m左右。但两箱相靠时,其巢门应错开45°以上。 3.1.3 每个蜂箱,用短木桩支起,使其离地面约30cm。 3.2 蜂群的移动

家庭饲养奶牛技术要点

家庭饲养奶牛技术要点 奶牛的选择 不同品种及不同个体的奶牛产奶能力相差较大。目前选择**普遍的品种为荷斯坦奶牛,俗称“黑白花奶牛”,该品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产奶量可达5吨~7吨,高产者可达10吨。除黑白花奶牛外,还有丹麦红牛、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等,产奶能力也较强,但种群数量较少。选好品种后还要选好个体。一般是从外形上来选择,好的奶牛要求个体高大,棱角分明,颜色清秀,中躯长,背腰部不塌陷,胸腹宽深,腹围大而不下垂,肢蹄结实,乳房发达,附着良好,乳井深,四奶区匀称,乳头大小、长短适中,无副乳头,干乳期乳房柔软,泌乳期要求乳房表面静脉粗壮弯曲,整体丰满而不下垂。有条件的,还应考察其母本的产乳情况和父本的品质。 备足草料 奶牛日粮主要由青饲料、粗饲料和精饲料组成。(1)青饲料是指各种牧草、青绿秸秆和青贮料。由于奶牛食量大,种植牧草不易常年供应,青绿秸秆的季节性也很强,因此**好是制作青贮料。青贮料的制作方法是先挖好青贮窖,圆形或长方形均可,四周用砖砌好。再用水泥抹光底部及四周,四角做成圆弧形,以便将贮料压紧,上边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防止雨水流入。专业户**好准备两个窖交替使用。可将各种牧草及秸秆一并铡短,在含水量为65%~70%时填装,装一层,踩实一层,压得愈紧愈好。全部装好后压实封严,确保不漏气。秋季经1个多月,冬季两个月后便可用来饲喂奶牛。饲喂时要由少到多逐渐添加,每

日喂多少取多少,取出后盖好塑料布。(2)粗饲料是各种干草和干秸秆。因干草的营养高于干秸秆,有条件的应在夏秋季节多晒些干草。(3)精饲料可购买混合饲料,也可自己配制。一般能量类饲料(玉米、麸皮等)占70%~75%,饼粕类(豆饼、豆粕、菜籽饼等)占20%,矿物质、盐、添加剂等占5%~10%。一般每头成年奶牛每年需青饲料9吨、粗饲料1吨、精饲料2吨。 精心饲养 饲养管理好坏对奶牛产奶量影响**。牛舍采光通风条件要好,每日打扫干净,冬季拴在户外多晒太阳,夏季拴在阴凉处。青饲料供应充足,以吃饱不剩为好。粗饲料作为搭配,少量添加。精饲料按产乳量来计算,高产奶牛每产3千克奶喂1千克精料,低产奶牛每产4千克乳喂1千克精料。定时饲喂,严禁喂霉变饲料,不饮冷水或脏水。产乳10个月左右逐渐干奶。因为此时胎牛发育到7个月左右,奶牛体能消耗很大,干奶有利于奶牛的休养和调整,为下个泌乳期做准备。干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逐渐干奶法,即将挤奶次数从每日3次减到1次,限制饮水,加强运动。产奶量下降到4千克时停止挤奶,在2周内奶牛逐渐干奶。二是快速干奶法,减少精料,控制青料和饮水,加强运动,当天挤1次奶后隔日再挤1次,在1周内使奶牛干奶。 正确挤奶 正确的挤奶方法是获得牛奶高产的有效手段。而不当的挤奶方法不仅会降低产奶量,还会损伤乳房,导致乳房发炎。从奶牛分娩的当天开始挤奶,每日挤奶3次。每次挤奶前都要用温水洗擦干净,按摩乳房。**天每次每只乳房挤2千克奶,第二天每次每只挤1/3的奶,第三天每次每只挤1/2的奶,以后就可以正常挤净。特别注意的是**天不能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试行)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 1.1 选址 1.1.1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交通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米。 1.1.7周边环境应位于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2 布局 奶牛场(小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2.1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1.2.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奶牛饲养管理的饲养环境、引种、饲养、管理、综合防疫、牛奶处理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A级绿色食品奶牛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471 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 473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TMR 3.2 DHI DHI是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 (奶牛牛群改良)的缩写,DHI是通过个体产奶牛的测定数据(乳成分和体细胞)的测定,和牛群的基础资料分析,了解现有牛群和个体牛遗传进展,产奶水平,乳成分,乳房炎,繁殖等情况,从而对个体牛和牛群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找出奶牛育种和生产管理上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奶牛生产和育种的问题,这一体系简称DHI。 4 饲养环境 4.1 环境 牛场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4.2 舍内环境 舍内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 4.3 选址

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任何畜、禽传染病的地方,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a) 牛场距离垃圾处理场5km以上; b) 牛场周围3km内不应有化工厂、矿厂和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 c) 牛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村镇居民点应2km以上; d) 牛场不应建在饮用水源或食品厂的上游,距离风景旅游区5km以上。 4.4 牛场布局 牛场内应分设生活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病牛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生活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4.5 场区 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不准交叉使用;牛场周围应有绿化隔离带,并设围墙或防疫沟。 4.6 牛舍建设 牛舍应能保温隔热、通风排湿,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腐蚀;牛舍应具备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 4.7 牛场卫生 牛场卫生应符合NY/T 473的要求,排放的污染物应实行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 5 引种 5.1 良种母牛引进 引进良种母牛时,应从具有种牛经营许可证的大型种牛场引进,并按照GB 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牛。 5.2 隔离观察 引进的良种母牛,应在专用的隔离场隔离观察45d以上,经动物防疫部门检查鉴定健康合格后,方可引进场内供生产使用。 6 饲养 6.1 饲料 6.1.1 饲料品质 使用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T 471的要求,牧草、青贮等粗饲料应是按绿色生资标准生产。 6.1.2 饲料营养 饲料营养标准应符合NY/T 34的要求。 6.1.3 饲养方式 牛场应使用TMR饲喂技术,并按照DHI测定结果指导生产。 7 管理

成年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论文 2010 级畜牧兽医专业 题目:浅析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学号:2010040114 学生姓名:段亚亚 指导教师:何建文 班级:10牧医3班 二0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浅析成年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段亚亚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随着奶牛集约化管理程度的提高,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外部条件的好坏和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我们传统的饲养管理中的饲料利用都是将精粗饲料分别配制与单品种饲喂,存在着高产奶牛的干物质进食不足,导致产奶量降低,特别是产后一段发生代谢病和前胃疾病增多;其次由于牛的“偏食性”和人的“偏爱性”造成精料或粗料进食过多或精粗饲料比例不协调,导致养分摄入量不平衡带来的营养代谢病增加,同时造成饲料浪费,所以我们要以此为鉴,要结合传统工艺长处弥补传统工艺不足,要以奶牛的养分需要量与进食量为依据,参照牛群体重、产奶量、乳脂率以及各种饲料的化学成分、营养含量、干物质量的比例计算出每日每头牛的需要量。 关键词: 奶牛成年母牛饲养管理、 育成母牛的饲养要以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注意粗饲料质量,营养价值低的秸秆不应超过粗饲料总量的30%。初孕母牛要注意蛋白质、能量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足,过瘦则营养不足,易引起难产。日粮营养也不能过高,应以优质饲料为主,精饲料日喂量2—3㎏。在分

娩前2-3个月,由于胎儿迅速增大,同时乳腺快速发展,准备泌乳,需要加强营养 一、成年乳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一)分群 分群的原则:根据产奶量:高产群、中产群、低产群 分群的意义: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率,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日粮组成力求多样化和适口性强 (三)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保证日粮全价。 饲喂草食动物的原则是以青粗饲料为基础,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补充。原则的实质乃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 不同体重母牛的粗料日喂量(风干物质计,单位:kg) 精料的喂量根据乳牛的营养需要而定,一般是每产2.5-3㎏乳给1kg精料。如果青粗饲料品质优良时,可减少精料喂量。 奶牛日粮应具有轻泻作用:在以禾本科干草及秸秆为主的日粮中,应适当多用一些麸皮、糖蜜等略带轻泻性的饲料,以防便秘,特别是在产期前后更应注意。如日粮以青绿饲料、青贮等为主,则不必考虑。 精料的形态:

[奶牛养殖技术]奶牛养殖

[奶牛养殖技术]奶牛养殖 【民情日记】 (1) [奶牛养殖]2016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范文 大学村官民情日记主要是记录村民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现在农村所处的整体状况,以此来使上级更好地了解基层状况。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范文 10月15日星期一晴 在乡里开完乡的见面会,立即与村总支书记况培友赶到花梨村委,准备下午召开村民组长及村民代表大会。 下午2:00的会上,我简要的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经历,把省委、市委和县委“帮、联、驻”工作的有关精神向大家进行了讲解,向大家阐明了在挂帮期间主要做的工作

和下步工作的方向,希望大家给予支持,多提意见。看到乡亲们传来的的眼神,我感慨:“下基层驻村挂帮,就是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关怀,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发展,用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范文 2007年11月13日阴星期二 我想作为一名村干部,就应当走进农村,向群众征求意见,听取反映,积极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帮助农村发家致富。 这几天我参观了村里的几个现代化挤奶站,看到奶户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手工挤奶,而是改用了方便、快捷的挤奶机。我确实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奶站里,我看到一位大爷正在用热毛巾擦拭奶牛的奶包,老大爷指着奶包上的一些小疙瘩,心疼而又无奈地说,也不知什么毛病,该怎么治呢?通过和其他几个前来挤奶的奶户聊天,得知有的奶户收入颇丰,有的奶户则收入一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奶牛发病率较高,牛奶产量、质量上不去。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范文 007年12月26日晴星期三 为了帮助奶户掌握科学喂养方法和预防奶牛常见病的方法.我通过努力找到了雅士利公司奶源部的宋廷日经理和品管部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咨询,通过向他们请教得知影响牛奶质量的指标主要有:脂肪、干物质、蛋白质、奶温、新鲜度、酸度等,通过查阅相关奶牛养殖和科学喂养的书籍,上网下载最新的科学喂养和疾病预防的方法,然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村里的奶户传授相关知识,并和他们共同研究探讨并总结如何防治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奶牛的发病率并逐渐提高了奶牛产奶的数量和质量。支部一班人通过大力宣传并积极鼓励村民们大养特养奶牛,目前,全村养奶牛1915头,兴建养殖园区2个,可容住58户养奶牛大户,有现代化挤奶站7个,日产鲜奶15吨,年产鲜奶5000吨,成为全县的第一养奶牛大村。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范文 2008年4月16日晴星期三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Q/TMVY01-2002 2002-10-31发布2002-11-1实施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公司发布 前言 为确保本区奶牛安全、卫生优质高效的饲养与管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按GB/T1.1-2000和GB/T1.2-2002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B、C、D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金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山区奶牛管理站、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区兽医卫生监督所、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陆耀华、孙爱林、沈国辉、符文勇。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2年10月31日。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过程中引种、育种、繁殖、环境、饲养、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奶牛生产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9-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568-1996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6045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 NY 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活框养殖管理。 二、名词术语 (一)蜂群:由一只蜂王、1000只以上工蜂、少数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群体。 (二)蜂巢: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由一个或多个与地面垂直,并列的巢脾构成。 (三)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名称,通常以框蜂和公斤蜂重计算。 (四)巢脾:两面具六角形巢房的蜡板,是构成蜂巢的基本单位。 (五)子脾:巢房内以卵、幼虫、封盖蛹为主称子脾。以卵、幼虫为主叫卵虫脾。以封盖蛹为主叫封盖子脾。 (六)粉、蜜脾:巢房内以花粉、蜂蜜为主的巢脾。 (七)赘脾:在巢框的上梁、侧梁上营造的小块新巢脾。 (八)土法饲养:巢脾一端固定在附作物上,全部是工蜂建造的自然巢脾,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九)活框饲养:巢脾固定在活动巢框内,能在箱内随意移动,采用人工巢础造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十)繁殖期:蜂群以繁殖蜂儿为主,群势不断扩大引起自然分蜂的时期。 (十一)流蜜期:外界有一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十二)分蜂热:蜂群内部产生自然王台,工蜂出勤减少,蜂王产卵急剧下降时称发生分蜂热。 (十三)交尾群:供处女王交尾使用的小群。 (十四)蜜粉源:能提供蜂群繁殖需要的花粉和花蜜的显花植物开花期总称。提供花粉为主的开花植物称粉源。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 称蜜源。 三、蜂箱选择技术 中华蜜蜂十框蜂箱,简称“中标箱”,1983年被国家标准局批 准为我国饲养中华蜜蜂的十框标准蜂箱(GB3607-83),并于1984年 开始实施。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 (一)巢箱 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两佃(1壁后下 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宽12mm、深3mm的 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 前面插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 10个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mm、高10mm的舌形巢门,后壁 上部开有两个80mmxllomm的铁纱窗,并各有一块100mm宽可左右移 动的木板供开闭。整个箱体外围上沿加保护条,条宽20mm、高25mm。 (二)巢框 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宽25mm、厚20mm、长456mm、框 耳长28mm,边条长240mm、宽25mm、厚10mm。下梁长400mm、宽 15mm、厚10mm。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三)浅继箱 内围高135mm、宽370mm、长440mm、板厚20mm。浅继箱巢框外 围长420mm、高125mm。上梁厚15mm、长456mm、宽25mm(各地可根 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的体质外貌与它的生产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在买牛时要注意牛的体质外貌的鉴定,选购牛的体质外貌符合奶牛特征的个体。 因发展奶牛生产是县里一项新兴的产业,在牛的饲养管理上、育种上、疾病的防疫和治疗上的技术还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与一些科研和教学单位联系,邀请专家指导生产,这是目前保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 目前世界上饲养奶牛的趋势,向着专业、工厂化方向发展,普遍的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因此也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也在养奶牛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如基因工程、同期发情、冷胚移植、同卵双生、胚胎性别鉴定、胚胎分割、激素的免疫等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中,要注意新技术的应用,这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为了能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要注意饲草饲料的合理搭配。在有条件时,推行混合日粮,实行全价饲养,将粗料和精料及矿物质饲料等,根据牛的营养需要搭配好,制成颗粒饲料喂牛。用颗粒饲料喂牛,不仅饲料的利用率高,能更好的满足牛的营养需要。同时也省工、降低劳动强度。 在发展奶牛的生产的同时,要注意牧草、多汁饲料的种植和青饲料的加工,光用干枯的玉米秸秆喂牛,将会制约牛生产力的发挥。 建养牛场时要注意场地的选择,要把牛舍建在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在居民区的下风处建,要考虑不能污染环境,便于排污,又不被周围环境所污染,所以牛场不能建在高产品加工厂,制革厂、化工厂、水泥厂及居民排污点的附近。牛场与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的距离要在300米以上,与其他的养殖场距离要在500米以上。 因养奶牛场产品的运出和饲料的运入量大,并与外界的联系多,建场选址时,还要考虑到交通和通讯的方便。建场的地方还必须有充足的、清洁的水源。建养牛场和养牛小区,对场址的选择要慎之又慎,否则会给养牛带来不便和损失。

奶牛高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技术研究报告(1)要点

奶牛高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 示范项目技术研究报告 一、项目研发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肉、蛋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奶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五位,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以高生产性能和高饲料报酬产出的动物产品风味明显下降,药物残留以及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对人类健康危害事件时有发生,食物安全已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与此同时,为了节约运输成本、缩短供应周期,奶牛场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区。伴随奶牛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奶牛场以粪尿、污水为主的废弃物排放量也迅猛增加,由于没有足够的土地进行消纳,相关处理设施不到位、不配套,或不能满足处理需求,不仅污染奶牛场的环境,造成牛奶的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常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从快速发展向持续健康发展的转变。2014年辽宁省畜牧兽医局下发《关于辽西北五市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

设指导意见(辽牧发[2014]5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对畜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提出中国畜牧业要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 因此,高产、健康和环保应该成为我省奶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围绕这个方向,通过进行优质高产奶牛品种(品系)选育,提高奶牛福利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应急因子。并建立营养调控、疫病综合防治等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和粪污综合处理体系,形成一套可供推广后应用技术,项目预期可有效降低奶牛发病率,提高全市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使奶牛养殖场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研发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总体目标 本项目拟在培育高产奶牛品种(品系),提供奶牛福利措施,保证奶牛营养平衡,控制奶牛乳腺炎发病率,通过粪污综合治理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性状等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高产奶牛繁育核心群500头,开发应用标准化日粮,设计不同产奶阶段的饲料配方和饲喂工艺2套,提出奶牛场重大疫病检验诊断技术标准和疫病防治技术体系1套,为我省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提供1套比较成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