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排序 作业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 寒假预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寒假预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6分)1.某商店为了促销一种定价为5元的商品,采取下列方式优惠销售:若一次性购买不超过4件,则按原价付款;若一次性购买4件以上,则超过部分按原价的八折付款.如果小莹有42元钱,那么她最多可以购买该商品()A.9件B.11件C.10件D.12件2.某学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七年级的180名同学中任选出10名同学汇报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将有关数据整理成下表:节水量12人数4321请你估计这18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A. B. C. D.3.若有:分析数据;收集数据;作出决策;整理数据;提出问题,则下列关于决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4.关于“记录收集数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能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B.只能用统计图记录C.只能用表格记录D.可用划正字、表格或统计图记录5.下列统计活动中,不宜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是()A.九年级同学晚上睡眠的时间B.七年级同学家中电脑的数量C.各种手机在使用时所产生的辐射D.学校足球队员的年龄和身高6.某同学要统计本校图书馆最受学生欢迎的图书种类.以下是排乱的统计步骤:从扇形图中分析出最受学生欢迎的种类;去图书馆收集学生借阅图书的记录;绘制扇形图来表示各个种类所占的百分比;整理借阅图书记录并绘制频数分布表.正确统计步骤的顺序是()A. B. C. D.7.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灯泡的寿命B.调查全市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C.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D.检查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8.疫情期间,为了解我区七年级6000名学生网课学习时间,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6000名学生是总体B.每名学生的网课学习时间是个体C.5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500名9.某同学想了解寿春路与阜阳路交叉路口内各个方向通行的车辆数量,他应采取的收集数据方法为()。
运营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工业大学

运营管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湖南工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科学管理原理的创始人是( )参考答案:泰勒2.企业组织的三个基本职能是指( )参考答案:市场营销;运营;财务管理3.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各种表现,最终将体现的指标有( )参考答案:准时交货率;成本;质量4.运营系统运行与控制的对象有( )参考答案:费用;进度;质量5.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增值。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使命位于战略金字塔的层级是()参考答案:第1层级2.愿景位于战略金字塔的层级是( )参考答案:第3层级3.以下属于竞争力最终表现指标的有()参考答案:准时交货率;成本;质量4.在利用SWOT分析制定战略时, 应把关注点放在ST组合上。
参考答案:错5.发展战略要呈现的内容包括:()参考答案:发展能力;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向第三章测试1.在QFD中,市场评价的主体是( )参考答案:顾客2.在质量功能展开中,技术评价的主体是顾客。
参考答案:错3.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互区别,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错4.顾客感知(PS)超岀顾客期望(ES)越多,顾客越满意,所以可以通过减少顾客期望(ES)来增加顾客满意度。
参考答案:错5.根据生产的重复性可把流程分为()参考答案:大量生产;单件生产;连续生产;批量生产第四章测试1.企业建立自身的能力柔性,主要可从( )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标准厂房建设;培养多面手;建立机动灵活的聘用制度2.提高有效能力可同时提高利用率与效率。
参考答案:错3.关于构建或改变运营能力的策略,超前策略一定比滞后策略更好。
参考答案:错4.加工单位产品或提供单次服务的时间是随着产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呈直线式减少的。
参考答案:错5.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有()参考答案:用户调查法;德尔菲法;销售人员集中法;部门主管讨论法第五章测试1.选址规划的重要性表现在()参考答案:决定运营管理的难度;影响企业所在供应链的绩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直接影响运营成本2.选址方案的评价方法有()参考答案:因素评分法;重心法3.为了科学选址,会引入定量方法,要选择的位置一定是定量方法所计算出来的最优解。
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5次在线作业(第十章第七节)

单选题1.从原理上讲,折半查找法要求查找表中各元素的键值必须是____∙ A 递增或递减∙ B 递增∙ C 递减∙ D 无序单选题2.关于判定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 判定树是对有序序列进行二分查找得到的树∙ B n个结点的判定树的深度为[log2n]+1∙ C 判定树的叶子结点都在同一层∙ D 判定树除去最后一层结点以后是满二叉树或空二叉树单选题3.在顺序表{2、5、7、10、14、15、18、23、35、41、52}中,用二分法查找关键码12需做____次关键码比较∙ A 2∙ B 3∙ C 4∙ D 5单选题4.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____ ∙ A 以顺序方式存储∙ B 以顺序方式存储且元素有序∙ C 以链式方式存储∙ D 以链式方式存储且元素有序单选题5.折半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A O(n2)∙ B O(n)∙ C O(log2n)∙ D O(nlog2n)单选题6.若用二分查找法取得的中间位置元素键值大于被查找值,说明被查找值位于中间值的前面,下次的查找区间为从原开始位置至____∙ A 该中间位置∙ B 该中间位置-1∙ C 该中间位置+1∙ D 该中间位置/2单选题7.对包含N个元素的散列表进行查找,平均查找长度____∙ A 为O(log2N)∙ B 为O(N)∙ C 不直接依赖于N∙ D 上述三者都不是单选题8.若构造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最坏的情况下其深度不会超过____∙ A n/2∙ B n∙ C (n+1)/2∙ D n+1单选题9.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则与其它几个序列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____∙ A (80,70,60,75,90,85,100,10)∙ B (80,90,85,70,60,10,75,100)∙ C (80,90,70,85,10,60,75,100)∙ D (80,90,100,70,85,60,10,75)单选题10.如果某二叉树的左右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则一定是平衡二叉树∙ A 正确∙ B 不正确单选题11.AVL树的任何子树都是AVL树。
第10章 排序 作业

第10章排序一、填空题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和。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次。
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应选用排序算法;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应选用排序算法。
4. 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
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
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
7.对于n个记录的表进行2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趟(遍)。
8. 设要将序列(Q, H, C, Y, P, A, M, S, R, D, F, 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一趟的结果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
9. 分别采用堆排序,快速排序,冒泡排序和归并排序,对初态为有序的表进行排序,则最省时间的是算法,最费时间的是算法。
10、对n个记录的表r[1..n]进行简单选择排序,所需进行的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为。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个序列中,()是堆。
A. 75,65,30,15,25,45,20,10B. 75,65,45,10,30,25,20,15C. 75,45,65,30,15,25,20,10D. 75,45,65,10,25,30,20,152.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A. 希尔排序B. 冒泡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3.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插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A. 希尔排序B. 归并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4.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下列()情况下比较的次数最多。
第10章 生产作业排序与控制

思考
要想提高企业资源利用 率,应采用什么规则? 要想提高顾客满意度,减 少顾客等待时间,应采用 什么规则?
第10 章 生产作业计划 10章
第1节 基本概念 第2节 单台设备的作业排序方法 第3节 流水生产线作业排序方法 第4节 相同零件、不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 期的计算
第3节 流水生产线作业排序方法
� ri
� � �
� Fi——Ji的流程时间,即零件在车间的实际
停留时间, Fi=wi +Pi
� Fmax——最长流程时间,Fmax=max{
最长流程时间又称加工周期, � Li——零件的延迟时间 它是从第一个工件在 Li>0(正延迟),说明Ji实际完工时间超 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 过了完工期限; 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 Li<0(负延迟),说明Ji提前完工; 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5件, 注:总的拖期数是 注:总的拖期数是5 0+3+5+17+17+20 )/6=10.33, 平均拖期时间为:( 平均拖期时间为:(0+3+5+17+17+20 0+3+5+17+17+20) (7+15+25+27+32+38)/6=24 平均流程时间: 平均流程时间:(7+15+25+27+32+38)/6=24
编制作业计划中的常用符号:
� Ji——零件i,i=1,2,…,n。 � �
Mj——机器j,j=1,2,…,m。 pij——Ji在Mj上的加工时间,Ji的总加工时间为 Pi=∑pij ——Ji的到达时间,指Ji从外部进入车间,可 以开始加工的最早时间 di——Ji的完工期限 Ci——Ji的完工时间, Ci=ri+∑(wij+ pij) = ri+Wi+Pi Cmax——最长完工时间, Cmax=max{ Ci }
数据结构(C语言版)9-12章练习 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9-12章数据结构作业答案第九章查找选择题1、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A )A.(n+1)/2 B. n/2 C. n D. [(1+n)*n ]/22.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3.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 (1)C)有关, 在 ((2)C )时其查找效率最低(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4. 若采用链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7,则需 ((1)A) 个链表。
这些链的链首指针构成一个指针数组,数组的下标范围为 ((2)C) (1) A.17 B. 13 C. 16 D. 任意(2) A.0至17 B. 1至17 C. 0至16 D. 1至16判断题1.Hash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与处理冲突的方法无关。
(错)2. 若散列表的负载因子α<1,则可避免碰撞的产生。
(错)3. 就平均查找长度而言,分块查找最小,折半查找次之,顺序查找最大。
(错)填空题1. 在顺序表(8,11,15,19,25,26,30,33,42,48,50)中,用二分(折半)法查找关键码值20,需做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 4 .算法应用题1. 设有一组关键字{9,01,23,14,55,20,84,27},采用哈希函数:H(key)=key mod 7 ,表长为10,用开放地址法的二次探测再散列方法Hi=(H(key)+di) mod 10解决冲突。
要求:对该关键字序列构造哈希表,并计算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2. 已知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A[0..11],散列函数H(k)=k mod 11,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
(整理)测量学习题按教材排序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铅垂线,水平面,参考椭球体,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海拨高,高差,相对高程。
2、测量工作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起哪些作用?3、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何谓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它们有什么特点?在测量中起什么作用?5、什么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6、测量上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7、确定地面点位置常用的方法有几种?测量基本工作是什么?8、如何表示地面点的位置?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什么“大地坐标系和高程系”9、水准面和水平面有什么区别?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于测量基本工作有什么影响?10、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哪些内容?11、测量工作应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1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和数学中的笛卡尔坐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规定?13、某地在地经度为105°17′,试计算它所在的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14、设A点的横坐标YA=19779616.12米,试计算A点所在6°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
15、设半径长1km,作弧长5000mm,试按60进位制的度分秒计算该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是()的投影,纵轴是()的投影。
第二章水准测量1、名词解释:水准管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点,水准管分划值,圆水准器轴,视准轴,高程闭合差。
2、试述水准测量的原理。
3、何为高差?高差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4、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何不同?5、简述望远镜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
6、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检验有无视差?怎么消除视差?7、何为转点?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8、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哪个是主要条件?为什么?9、水准仪的圆水准器和水准管的作用有何不同?水准测量时,读完后视读数后转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时,圆水准器气泡和符合气泡都有少许偏移(不居中),这时应如何调整仪器,读前视读数?10、水准测量测站检核的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方法?为什么进行了测站检核还要进行成果检核?11、水准测量路线分为哪几种形式?12、水准测量时,采用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哪些误差?13、水准测量时,在什么立尺点上放尺垫?什么点上不能放尺垫?14、在一个测站的高差测定中,与视线离地面高度有无关系?为什么?15、试比较用自动安平水准和用微倾式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优缺点?16、光学补偿器采用怎样的光学原理,具有怎样的光学特性,从而达到补偿的目的。
十章节外部排序

存放最后胜出的编号(ls[0])以及所记录的败者编号 [处理步骤] 建败者树ls[0.. k-1] 重复下列操作直至k路归并完毕
将b[ls[0]]写至输出归并段 补充记录(某归并段变空时,补),调整败者树
置换-选择排序
置换-选择排序
[目标] 扩大初始归并段长度,突破内存工作区容量(设w个记 录)的限制。
[置换-选择排序原理] 内存
内存工作区 WA
(w个记录)
外存 原始文件
FI 初始归并段文件
FO
为简化问题,设每个物理块存放一个记录
1) 从FI输入w个记录到工作区WA; 2) 在FO中标记一个归并段开始; 3) 从WA中选出最小关键字记录,记为minimax记录; 4) 将minimax记录输出到FO中; 5) 从FI输入下一个记录到WA中; 6) 在WA中的关键字比minimax大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
6
8
6
8
9
8
9 6 8 90
9 15 8 90
10 9 20 6 8 12
10 9 20 15 8 12
10 9 20 6 8 12 90
10 9 20 15 8 12 90
14 22 24 15 16 17 92
14 22 24 25 16 17 92
26 38 30 25 50 18 97
26 38 30 50 18 97
54,43,29,…
空
36,21,33,87
23,7,62,16,54, 43,29,…
21
36,23,33,87
7,62,16,54, 43,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排序一、填空题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和。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次。
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应选用排序算法;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应选用排序算法。
4. 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
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
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
7.对于n个记录的表进行2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趟(遍)。
8. 设要将序列(Q, H, C, Y, P, A, M, S, R, D, F, 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一趟的结果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
9. 分别采用堆排序,快速排序,冒泡排序和归并排序,对初态为有序的表进行排序,则最省时间的是算法,最费时间的是算法。
10、对n个记录的表r[1..n]进行简单选择排序,所需进行的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为。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个序列中,()是堆。
A. 75,65,30,15,25,45,20,10B. 75,65,45,10,30,25,20,15C. 75,45,65,30,15,25,20,10D. 75,45,65,10,25,30,20,152.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A. 希尔排序B. 冒泡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3.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插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A. 希尔排序B. 归并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4.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下列()情况下比较的次数最多。
A. 从小到大排列好的B. 从大到小排列好的C. 元素无序D. 元素基本有序5.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元素无序的情况下比较的次数为()A. n+1 B. n C. n-1 D. n(n-1)/26.快速排序在下列()情况下最易发挥其长处。
A.被排序的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排序码B.被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C.被排序的数据完全无序D. 被排序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悬殊7.对有n个记录的表作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n) D.O(n3)A.O(n) B.O(n2) C.O(nlog28.若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46, 79, 56, 38, 40, 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A.38, 40, 46, 56, 79, 84 B.40, 38, 46 , 79, 56, 84 C.40, 38,46, 56, 79, 84 D.40, 38, 46, 84, 56, 799.下列关键字序列中,()是堆。
A. 16, 72, 31, 23, 94, 53 B. 94, 23, 31, 72, 16, 53C. 16, 53, 23, 94,31, 72 D. 16, 23, 53, 31, 94, 7210.堆是一种()排序。
A. 插入B.选择C. 交换D. 归并11.堆的形状是一棵()A. 二叉排序树B.满二叉树C. 完全二叉树D. 平衡二叉树12.若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46, 79, 56, 38, 40, 84),则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12、对序列{15,9,7,8,20,-1,4,} 用希尔排序方法排序,经一趟后序列变为{15,-l,4,8,20,9,7}则该次采用的增量是 ( )A. lB. 4C.3 D. 213、快速排序方法在()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
A. 要排序的数据量太大B. 要排序的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值C. 要排序的数据个数为奇数D. 要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14、在含有n个关键字的小根堆(堆顶元素最小)中,关键字最大的记录有可能存储在()位置上。
A.n/2B.n/2 -1 C.1 D.n/2 +215、1.将5个不同的数据进行排序,至多需要比较()次。
A. 8 B. 9 C. 10 D. 2516.下述几种排序方法中,要求辅助内存最多的是()A. 插入排序B.快速排序C. 归并排序D. 选择排序17、对下列关键字序列用快速排序法进行排序时,速度最快的情形是()A){21、25、5、17、9、23、30} B){25、23、30、17、21、5、9}B){21、9、17、30、25、23、5} D){5、9、17、21、23、25、30}18、稳定的排序方法是()A.直接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 B.折半插入排序和起泡排序C.简单选择排序和四路归并排序D.树形选择排序和shell排序19、在对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排序时,堆排序所需要的附加存储空间是()。
A. O(log2n) B. O(1) C. O(n) D. O(nlog2n)20、对n个记录的文件进行快速排序,所需要的辅助存储空间大致为()A、O(1)B、O(n)C、O(1og2n)D、O(n2)21、下列排序方法中,哪一个是稳定的排序方法?()A.堆排序 B.二分法插入排序 C.希尔排序 D.快速排序22、如果待排序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前后它们的相互位置发生颠倒,则称该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
()就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A.起泡排序 B.归并排序 C.Shell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23.若需在O(nlog2n)的时间内完成对数组的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
A. 快速排序B. 堆排序C. 归并排序D. 直接插入排序24.在初始序列已基本有序(除去n个元素中的某k个元素后即呈有序,k<<n)的情况下,排序效率最高的算法是()A.快速排序 B.直接插入排序 C. 二路归并排序 D.起泡排序25.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方法中,排序过程中的比较次数与排序方法无关的是。
( ) A.选择排序法 B. 插入排序法 C. 快速排序法 D. 堆排序26、某内排序方法的稳定性是指( )。
A.该排序算法不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B.该排序算法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C.平均时间为0(n log n)的排序方法D.以上都不对27、采用递归方式对顺序表进行快速排序,下列关于递归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递归次数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序无关B: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长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C: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短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D:递归次数与每次划分后得到的分区处理顺序无关28、对一组数据(2,12,16,88,5,10)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
第一趟:2,12,16,5,10,88 第二趟:2,12,5,10,16,88第三趟:2,5,10,12,16,88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A:起泡排序 B:希尔排序 C:归并排序 D:基数排序29、已知关键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A.3,5,12,8,28,20,15,22,19 B. 3,5,12,19,20,15,22,8,28 C.3,8,12,5,20,15,22,28,19 D. 3,12,5,8,28,20,15,22,19 30、设有10000个待排序的记录关键字,如果需要用最快的方法选出其中最小的10个记录关键字,则用下列()方法可以达到此目的。
A、快速排序B、堆排序C、归并排序D、插入排序三、判断题1.当待排序的元素很大时,为了交换元素的位置,移动元素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这是影响时间复杂度的主要因素。
()2.内排序要求数据一定要以顺序方式存储。
()3.交换排序算法中的比较次数与初始元素序列的排列无关。
()4.排序的稳定性是指排序算法中的比较次数保持不变,且算法能够终止。
()5.影响外排序的时间因素主要是内存与外设交换信息的总次数。
( )6.简单选择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7.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可得到关键码的有序序列。
()n )。
()8.在初始数据表已经有序时,快速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9.当待排序记录已经从小到大排序或者已经从大到小排序时,快速排序的执行时间最省。
()10. 归并排序在任何情况下都比所有简单排序速度快。
()11.快速排序的速度在所有排序方法中为最快,而且所需附加空间也最少。
()12.在用堆排序算法排序时,如果要进行增序排序,则需要采用“大根堆”。
()13.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
()14.(101,88,46,70,34,39,45,58,66,10)是堆。
()n)。
()15.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都是O(nlog216、在待排序的记录集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键值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仍然保持不变,称这种排序为稳定排序。
()17、在执行某个排序算法过程中,出现了排序码朝着最终排序序列位置相反方向移动,则该算法是不稳定的。
()18、当待排序的元素很大时,为了交换元素的位置,移动元素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这是影响时间复杂度的主要因素。
()19、冒泡排序算法关键字比较的次数与记录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
()n )。
()20、在初始数据表已经有序时,快速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四、问答题1、设用希尔排序对数组{98,36,-9,0,47,23,1,8,10,7}进行排序,给出的步长(也称增量序列)依次是4,2,1则排序需多少趟?写出第一趟结束后,数组中数据的排列次序。
2、在各种排序方法中,哪些是稳定的?哪些是不稳定的?并为每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举出一个不稳定的实例。
3、给定一个关键字序列{24,19,32,43,38,6,13,22},请写出快速排序第一趟的结果;堆排序时所建的初始堆;归并排序的全过程。
然后回答上述三中排序方法中那一种方法使用的辅助空间最少?在最坏情况下那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最差?4、设待排序的关键码分别为28,13,72,85,39,41,6,20,请用快速排序方法排序,写出其排序过程。
5、对下面数据表,写出采用SHELL排序算法排序的每一趟的结果,并标出数据移动情况。
(125,11,22, 34,15,44,76,66,100,8,14,20,2,5,1)6、对下面数据表,写出采用SHELL排序算法排序的每一趟的结果,并标出数据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