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培训记录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会议记录

实验室生物安全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人:XXX会议主题:医院全体委员再次学习生物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总结过去一年我院实验室在生物安方面的成绩和不足,讨论新的一年我院实验室生物安方面的任务和计划。
具体如下: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XX省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二、按照医院XX医[2023]14号文件重申生物安全职责,包括生物安全办室职责、实验室负责人职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职责。
三、总结20XX年度我院生物安方面的成绩和不足成绩:20XX年全年,检验科主实验室和PCR两个实验室均未发生水、电、易燃易爆品意外事件;未发生实验室员工意外感染事件。
实验室医疗垃圾按相关规定,合理存放,对血液标本、微生物标本进行高压灭菌。
针对市生物安全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逐条整改,针对县生物安全检查组提出的PCR实验室要双人操作,立即整改。
不足:医院层面和实验室层面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还不够重视,在市卫健委组织的生物安全检查中,专家提出仍存在较多问题。
在后期县卫健局组织回头看检查中,基本上已完成整改。
四、讨论20XX年生物安全急需解决的问题1、大雨天,PCR实验室存在地面渗水情况,需进行修理。
2、PCR实验室为简易钢架结构,扩增仪、提取仪较多,需设备科、总务科对电气线路、房屋结构进行全面检查,查出问题,汇报后及时整改。
3、针对20XX年市县两级生物安全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附:市生物安全检查存在问题问题反馈1.生物安全手册未经法定代表人批准2.关键职位代理人无证明材料(未指定生物安全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3.实验室未备案信息未及时更新(HIV)4.风险评估报告未经批准.(新冠、HIV、结核、应单独)5.事故报告程序不合理.(2天内报告生物安全不合理)6.实验室分区布局不合理(洗眼装置不能用)7.实验室内部秩序杂乱无序缺乏有效内务管理8.微生物入口标志未更新9.生物安全培训未进行全面覆盖(清洁工)10.未保留实验人员本底血清。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提升
•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
•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进
• 为实验室科研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环境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安全
• 选择安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 降低实验过程中生物因子的风险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风险评估
•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与实验技术的培训与实践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实践
• 对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培训
• 防止生物因子泄漏和扩
散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 实验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 实验室设备、设施和材料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科研人员具备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
• 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
• 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维护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与改进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改进
•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根据事故总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提炼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教训和经验
进行修订和完善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与检查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消毒处理
选择合适的消毒设备对废弃物进行 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 物,防止病原体扩散。
安全运输与处置
经过消毒处理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 规定进行安全运输和处置,确保不 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生物危害防范与应
04
急处理
生物危害识别与评估
危害识别
了解并识别可能存在的生物危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通过对生物因子的特性、传播途径和潜在 风险进行分析,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策略提供依据。
识和行为习惯,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方法与策略
02
通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分工、开展安全宣传和
教育活动等方式,积极营造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氛围。
评估与改进
03
定期对生物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
题,推动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持续改进。
安全意识培养与提升
基础知识培训
加强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其 对生物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的认识。
安全柜选择
根据实验室生物因子风险 和操作要求,选择适当的 生物安全柜等级和类型。
安全操作
在使用生物安全柜前,应 了解其操作规程,确保实 验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生 物因子泄漏。
维护与检测
定期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维 护、检测和认证,确保其 性能稳定,降低实验人员 暴露风险。
废弃物处理与消毒设备
分类收集
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 危害程度进行分类收集,确保
处置程序
制定生物危害事故处置程序,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包括事故现场隔离、人员疏散、紧急通知、启动应 急预案等步骤。确保实验室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应急装备与急救措施
生物安全检查记录表

4 查看实验档案,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保存期不少于20年。
(六)应急处理
生安办
实验室应急预案
1 查看是否制定了实验室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及报告管理程序。
2 查看应急处置及报告管理程序内容是否完整、流程是否清晰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4 查看是否每年至少进行1次风险评估报告评审。
5 查看风险评估报告是否及时更新。
6 查看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控制措施是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7 查看风险控制是否按照风险评估有关要求开展实施。
(五)实验活动管理
生安办
检验科
1 查看是否建立了实验活动管理程序。
2 核查实验室是否违规开展实验活动(是否独自1人或同时开展2种及以上未经灭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操作)。
检验科
应急物资储备
1 查看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是否齐全有效,包括个人防护装备、消杀用品、应急照明灯、洗眼器、洒溢等器材。
2 查看实验室是否配备消防器材,是否定期维护检查。
检验科
事件报告及处置
1 询问实验室人员是否发生过意外事件或事故。
2 查看是否按照规定报告和处置,资料是否完整。
(七)安全检查
生安办
1 查看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涵盖单位层面核查(每年至少1次,一般2次)和实验室自查(每季度至少1次,一般每月1次)。
5 查看实验室门锁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影响逃生。
6 查看是否设置防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和外逃的物理措施。
7 查看实验室台柜是否牢固,边角是否圆滑。
5 查看体系文件宣贯的签名记录。
检验科
实验室负责人职责
1 查看实验室负责人任命文件。
培训记录--农业安全及有害生物(虫害)污染防治知识培训

参加人员签名:
xxx有限公司 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
2020/11/3
培训地点
会议室
培训课时
30分钟
培 训 主 题 农业安全及有害生物(虫害)污染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对象
虫害控制人员、清洁工、仓管员、 包装工、装卸工、车间负责人
授课 人
xxx
培训内容
1、仓库区域内的物料、成品及装柜时农业及虫害的防治; 2、了解虫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和发生原因; 3、了解公司厂区虫害控制程序,总结日常查杀规律,做好趋势分析,采取合理措施; 4、农业安全及有害生物(虫害)污染程序培训;
பைடு நூலகம்
姓 名 部门
签到
成绩 姓 名 部 门
签到
成绩
培训方式: □讲课 □现场讲解 □岗位指导 □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 □现场提问考核 □操作考核 □其它
□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效果评价:
□ □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 其它:
需要改进的内容:
评价人:
日期: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6)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3)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制度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情况时,不宜再从事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
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2)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3)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
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临时性调离岗位。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践记录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践记录1. 实验室背景实验室是一个科研机构,进行各种生物实验和研究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保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健康,实验室必须遵循生物安全实践。
2. 生物安全实践记录2.1 实验室准入控制实验室设置了准入控制措施,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准入控制包括以下措施:-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 实验室设置了门禁系统,只有具备准入权限的人员才能刷卡进入实验室。
- 实验室追踪记录了每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和时间。
2.2 生物材料管理实验室对生物材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处置。
生物材料管理包括以下措施:- 所有生物材料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标记和存储。
- 实验室配备了专门的生物废弃物,用于收集和处置生物废弃物。
- 实验室建立了生物材料库存清单,追踪记录了生物材料的来源、用途和剩余数量。
- 实验室定期检查和清理生物材料存储区,确保无过期、污染或损坏的材料存在。
2.3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规范是确保实验过程中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实验操作规范包括以下要求:- 实验室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 实验室人员必须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并严禁违规操作。
- 实验室人员必须在实验前进行充分准备,包括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 实验结束后,实验室人员必须及时清理和消毒实验器材和实验台面,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和卫生。
2.4 应急措施和事故报告实验室应急措施和事故报告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急措施和事故报告包括以下要求:- 实验室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 实验室设置了应急设备和应急通道,确保在危险情况下的及时疏散和救援。
- 实验室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实验室内发生的事故和突发事件,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措施。
3. 总结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践是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生物安全培训

应急
应急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短时间内 配备人力 物资和能源;迅速采取措施;把突发事件 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一种措施或体系;
4
应急准备内容
防备火灾 洪水 地震和爆炸等自然灾害; 意外暴露的处理和污染清除; 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继续操作 人员紧急撤离和对动
物的处理; 人员暴露和受伤的紧急医疗处理;如医疗监护 临床
13
刺伤 切割伤或擦伤应急处理
1 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 2 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 3 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 4 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伤口;适当的包扎; 5 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
时要进行医学处理; 6 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11
衣物污染
1 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一步 扩散;
2 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 3 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处洗手; 4 更换新的防护服和手套; 5 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 6 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
12
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5
6
7
8
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置
Hale Waihona Puke 20192269触电
1 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电源 • 1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 2如距离闸刀较远;或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 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
离触电者; • 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可利用;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
皮肤粘膜被污染
感染性液体血液 尿液标本或培养物外溢到皮肤 1 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 2 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3 再用大量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