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流程
科普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

科普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麻醉是现代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辅助手术开展和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指的是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在药效期内患者会整体或局部失去感觉,药物代谢后就会恢复,临床麻醉主要是为了使患者更好配合治疗进行,降低手术创伤刺激。
麻醉的注意事项多,为切实保障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依照流程和规范进行。
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很多家长都对其不够了解,担心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会不会产生危害,不知道麻醉需要做些什么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众对儿童麻醉(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有基本认知。
1什么是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可以实现患者中枢神的暂时性抑制,在药效期内患者全身无痛感、暂时性意识消失,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直肠灌注等方式给予麻醉药物。
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一种重要给药方式,麻醉药物主要经小儿呼吸道吸入,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等。
其中,最适合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
2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的优点小儿吸入式全身麻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起效快。
结合小儿体质状况和疾病状况、手术需要等,对浓度和氧气流量合理调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快速达到需要的麻醉深度。
2)排出快,易控制。
通过呼吸道吸入的麻醉给药方式,麻醉药物在小儿体内的代谢、分解少,大部分麻醉药物都是以原形从小儿肺部排出体外,整个过程比较容易控制,并能够结合小儿体质状况和手术情况,实现对浓度和氧气流量的合理调节,使麻醉药物在肺部迅速排出。
因此,采用这种麻醉方式的小儿,术后恢复清醒比较快。
3)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较小。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其麻醉作用比较强,且手术后小儿的恢复迅速,临床研究使用表明,并不会对小儿产生明显的呼吸循环抑制副作用。
4)肝肾功能影响小。
地氟烷、七氟烷等新型麻醉药物的使用,与传统麻醉药相比安全性更高,对小儿肝肾功能的影响更小,尤其是七氟烷。
改良小儿麻醉流程(LIANG R)

(三)七氟烷吸入诱导前准备
第一步:由家长着隔离服带领患儿进入手术室。手术间 安排时尽量选择楼上或楼下两端手术间,以降低对手术 区域污染几率。 第二步:进入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再次根据 腕带核对患者情况。麻醉医生重点询问患儿禁食禁饮及 呼吸道情况,交代麻醉风险,签署麻醉同意书。 第三步:在家长协助下,将患儿尽量平稳的安置于手术 床上,连接监护设备,并再次确认插管相关设备器材准 备到位。由家长、巡回护士或麻醉助手采取玩具吸引或 其他安抚方式使患儿尽量保持安静状态,以减少因哭闹 导致的口咽分泌物增加,等待吸入诱导开始。
5)关于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暂停或推迟手术的原则: 小儿单纯上呼吸道感染2-4周之内,呼吸道的应激性均 较高。对于小儿择期手术是否需要推迟到2-4周以后应考 虑患儿“上感”的严重程度和“上感”发生的频繁程度 以及外科病情。 ①年龄在1岁以内患儿; 上感累及支气管且分泌物较多(咳嗽且痰多)患儿; 咳嗽频繁,存在喘鸣或肺部湿罗音者; 小儿头痛,全身酸软,喂养困难,停止玩耍,体温在 38.5℃以上者应推后手术。
1.麻醉设备和器材准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运行正常的麻醉机 监护仪(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呼末二氧化碳) 小儿呼吸回路、面罩 三个型号的气管导管,软质管芯。 适合的喉镜 吸痰设备 专用小儿麻醉盒一个(内含小儿袖带、氧饱和度指套、 小儿简易呼吸囊、便携式氧饱和度监测仪、各型号口咽通 气道及鼻咽通气道、小儿喉罩、专用胶布)
改良小儿麻醉流程 (初稿)
马鞍山人民医院 匡勇
前言
随着时代进步,现代小儿麻醉理念的不断发 展与完善。小儿手术的麻醉方法从氯胺酮静脉麻 醉向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已成为大势所趋。结合我 院小儿手术种类级别及我们麻醉科自身实际情况, 总结出一套安全舒适,合理可行的小儿麻醉流程 已成为当务之急。
小儿麻醉

小儿麻醉实施小儿麻醉,需掌握小儿解剖、生理等特点,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第一节麻醉前用药和禁食一、麻醉前用药(一)常用地西泮(0.2~0.3mg/kg)或咪达唑仑(0.3~0.5mg/kg),术前15~20min口服。
阿片类药可产生呼吸抑制,最好避免使用,除非有特别指征(如先心病)。
亦可用水合氯醛25~50mg/kg灌肠。
(二)如需要抗迷走神经药,最好静注。
(三)如存在裂孔疝或胃食管反流,可在术前2h口服西咪替丁7.5mg/kg,以提高胃内pH,减少胃液量。
二、术前禁食母乳、牛奶、人工喂养和固体食物需禁食时间见表3.17.1表3.17.1 儿童术前禁食时间(h)年龄奶/固体轻饮料*≤36个月 6 2>36个月8 2*轻饮料为低渗饮料,如水和苹果汁第二节气管内麻醉一、气管导管选择按年龄选用气管导管大小(ID的mm数):(一)早产儿:2.5~3.0(二)新生儿~20个月:3.0~4.0(三)大于2岁:4+年龄(岁)/4(四)插入导管长度(cm):12+年龄(岁)/2(大于2岁)二、肌注诱导不合作患儿可肌肉注射咪达唑仑、氯胺酮混合液(咪达唑仑0.2~0.3mg/kg,氯胺酮2~3mg/kg),行基础麻醉。
三、静脉诱导常用药物:咪达唑仑(0.1~0.2mg/kg)、氯胺酮(1~2mg/kg)、依托咪酯(0.3mg/kg)、异丙酚(2~4mg/kg)、羟丁酸钠(50~100mg/kg)、2.5%硫喷妥钠(4~5mg/kg)、芬太尼(3~5ug/kg)、氟哌利多(0.1mg/kg)。
四、吸入诱导给予低流量(1~3L/min)的氧和NO。
吸入药物(氟烷或七氟烷)以0.5%逐2渐增大,致睫毛反射消失。
五、肌松药琥珀胆碱(1~2mg/kg),维库溴胺(0.1mg/kg),潘库溴胺0.1mg/kg,卡肌宁(0.3~0.5mg/kg)。
第三节区域麻醉一、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常用浓度为0.5%,一次最大量以10mg/kg给予,必要时30分钟可追加1/3~1/2量。
小儿手术麻醉流程

小儿手术麻醉流程麻醉前准备:² 麻醉、监护设备准备:按规定程序进行麻醉机检查,呼吸参数设置(一般采用PCV模式,RR 20~25bpm,I/E 1:1.5~2),合适的面罩、螺纹管、SpO2探头、无创血压袖带、ECG电极、体温探头等,确定PetCO2正常工作,必要时准备有创监测物品。
² 小儿房间需配备:不同大小的小儿面罩、喉镜片(0、1、2、3#)、口咽通气道、气管导管(2.5、3.0、3.5、4.0、4.5、5.0、5.5、6.0各两条)、管芯、小儿螺纹管、皮囊、简易呼吸囊、牙垫、袖带(大、中、小、婴儿)、小儿氧饱和度探头、小儿输液器、保温毯、小儿吸痰管(6#-12#)、小儿输液器、5%葡萄糖液、小儿管芯、穿刺针(24-18G)、体温探头、保温毯² 药品准备:除常规准备阿托品、麻黄碱外,常规抽好司可林(琥珀胆碱)10mg/ml紧急备用。
根据需要准备麻醉诱导药物,应将药物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² 气道物品准备:合适的口/鼻咽通气道,合适的喉罩和气管导管(计算的气管导管,另备大及小一号导管各一条,不产生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大内径,需要时采用加强管或异形管)。
合适的喉镜片、插管钳、局麻药乳膏、固定用的胶布等;如经鼻插管,准备软化气管导管用的热无菌生理盐水一瓶。
常规准备吸引器。
² 暖身设施的准备:早产儿、新生儿、婴儿(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常规准备,1岁以上患儿估计手术时间长、失血量较多的手术,应常规使用保温毯,其他视需要而定。
l 患儿入室及诱导:² 与小儿父母核对并核对腕带,必问患儿实际禁食禁饮时间、呼吸道感染史和体温变化。
² 对已开放静脉的患儿,如不合作,可以给予静脉镇静药,让其安静入睡后入室,一般选用少量氯胺酮或咪达唑仑等。
² 对于合作、年长儿,应做好术前沟通和心理疏导工作,麻醉医师要保持足够耐心,避免简单粗暴,以便于小儿安静入室。
小儿麻醉诊疗规范

小儿麻醉诊疗规范【麻醉前准备】1、术前访视:查阅和了解病史:(1)详阅病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2)目前或一周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
(3)母体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及婴儿分娩情况,与疾病有关的家族史、既往麻醉手术史等。
(4)了解患儿有无先天性畸形、癫痫、先心病、哮喘、过敏性疾患等。
(5)全面系统体检,注意体重与营养状态是否相符,重点突出与麻醉有关的脏器和部位。
(6)了解各种辅助肋检查结果。
2、术前评估:根据麻醉前访视结果,即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合手术部位、大小,进行综合评估麻醉手术耐受性(ASA分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3、术前禁食:小儿手术无论大小,均应禁食,但应尽量缩短禁食时间。
儿童禁食原则如下:3岁以上小儿术前禁固体/奶食物8小时,禁清流食(水或不含果肉的果汁或糖水)3小时;0.5~3岁禁食固体/奶6小时,禁清流食3小时;半岁以下婴儿禁固体和奶4小时,禁水2小时。
4、麻醉前用药:依不同麻醉方法及年龄决定麻醉前用药的品种和途径。
5、实施前准备:(1)核对患儿姓名、年龄、手术名称、部位、血型等是否准确无误。
(2)合适的麻醉器具和药品(麻醉机、生命体征监护仪、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吸引器等是否准备妥当)。
【麻醉方法】1、基础麻醉:主要用于不合作小儿或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建立良好基础。
术前有呼吸道梗阻或抑制,饱胃,肠梗阻者慎用。
常用药物有氯胺酮、咪达唑仑、丙泊酚等。
为辅助局麻或神经阻滞,应开放静脉输液、吸氧,并监测血压、呼吸、SpO2。
2、静脉麻醉:适用于非俯卧位的短小手术、诊断性检查,不行气管插管。
应常规给氧,监测生命体征。
实施静脉麻醉期间,必备麻醉机、气管插管、吸引器等。
常用方法:(1)氯胺酮静脉麻醉,2mg/kg静注,维持10~15分钟,可配制0.1%溶液静滴维持。
以小剂量地西泮或咪达唑仑,可减少氯胺酮用量并防氯胺酮副作用;地西泮因半衰期很长,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列为禁忌。
小儿麻醉标准操作流程

麻醉前准备
5.麻醉监测 ▪ 基本监测包括无创血压、心电图、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全麻可加
PetCO2监测。对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或失血量多,加有创动、静脉 监测。长时间机械通气需监测动脉血气,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 参数。
麻醉前准备
6.药品准备 ▪ 按计划准备麻醉药品、血管活性药及其他药品。 ▪ 根据需要的浓度对药物进行稀释,如咪达唑仑1mg/ml(5ml),舒
麻醉实施与管理
4.麻醉维持 ▪ 麻醉维持静吸复合,以静脉为主,如丙泊酚4~12mg/(kg·h),或
丙泊酚血浆/效应室靶控浓度 1.5~4μg/ml,辅以七氟醚吸入,按 需间断追加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也可用瑞芬太尼 0.5~1.0μg/(kg·min),注意术毕瑞芬太尼停止前追加镇痛药。
麻醉实施与管理
芬太尼2.5μg/ml( 10ml),瑞芬太尼25μg/ml(20ml)丙泊酚 10mg/ml(10ml),维库溴铵1mg/ml(5ml),麻黄素6mg/ml,阿 托品 0.1mg/ml 等。
麻醉实施与管理
(一)基础麻醉 1.方法 ▪ 对不能配合、不能进人手术室的患儿及东莨菪碱可同时给予。 2.注意事项 ▪ 如术前患儿已有呼吸道部分梗阻或呼吸抑制,一般情况衰弱,严
麻醉实施与管理
(五)气管插管/喉罩全麻 1.气管插管全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包括保障上呼吸道通畅,避免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需要 长时间正压通气,以及需要反复吸除气管内分泌物。 (2)禁忌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
麻醉实施与管理
2.喉罩全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无呕吐反流风险的手术,尤其是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 2)当困难插管而被迫使用喉罩以后,喉罩可作为气管内插管的向导。 3)通过喉罩可施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激光烧灼声带、气管或支气管 内小肿瘤手术等。
小儿麻醉标准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对于存在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代谢紊乱的患儿,应明确麻醉的禁忌症,避免因麻醉 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
评估患儿情况
在麻醉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 评估,了解其健康状况、生长发育情况 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VS
术前准备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并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禁食、 备皮、用药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用药管理
根据麻醉方案和手术需要,准确计算和注射麻醉 药物,确保麻醉效果和患儿安全。
术后护理
苏醒观察
在患儿苏醒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防止苏 醒不全和呼吸抑制。
疼痛管理
根据患儿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心 理疏导等。
饮食和活动指导
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指导家长给予适当的饮食和活动,促进患儿 康复。
心理准备
安抚患儿及家长情绪,解 释麻醉过程及注意事项, 减轻患儿对手术和麻醉的 恐惧感。
麻醉诱导
监测生命体征
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密切 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 心率、呼吸、血压等,确 保麻醉过程安全。
用药选择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手 术要求,选择适当的麻醉 诱导药物,确保麻醉效果 及安全性。
诱导方式
采用适当的麻醉诱导方式 ,如吸入诱导、静脉诱导 等,使患儿平稳进入麻醉 状态。
详细描述
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或呼吸暂停等,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 的抑制作用或神经肌肉病变引起。处理措施包括使用拮抗药物、机械通气等。
苏醒延迟
总结词
苏醒延迟是指小儿在麻醉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按时 恢复意识的并发症。
小儿静脉麻醉常规

小儿静脉麻醉常规一、麻醉前检查及准备1.麻醉前用药:阿托品0.02mg/kg,术前30分肌注。
为避免呼吸抑制,18•个月以下,尤其6个月以下通常不用镇静药。
一岁以上可视病情酌情加用咪唑安定0.08mg/kg,或氟哌利多0.•1mg/kg,哌替啶1.0-2.0mg/kg,安定0.1-0.3mg/kg 等。
2、禁食水时间:六个月以下及新生儿:牛奶及食物4小时、水2小时;6月-36月:牛奶及食物6小时、水3小时;36月以上,牛奶及食物8小时、水3小时。
3、根据病情制定麻醉方案,准备麻醉用具,设计麻醉用药的种类,计算剂量,给药途经、机械通气参数,输血输液的量及种类等。
小儿麻醉因年令不同致差异较大,术前准备面罩、气管导管、喉镜、螺纹管等,应选择适当。
二、静脉麻醉1、诱导:不合作患儿可先肌注氯胺酮4-10mg/kg。
气管导管选择适中,深浅得当,以导管周围轻微漏气为佳。
2、维持:T型管法:主适用于婴幼儿,氧流量3-5L/min,侧支长度不超过10公分。
Bain回路:体重10kg以下小儿吸入氧流量2L/min;体重10-35kg小儿2-3.5L/min ;体重35kg以上0.1L/kg /min 。
循环密闭法:适用于各年龄,尤其危重、长时间大手术。
为克服呼吸阻力,多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按10ml/kg•调整,有条件术中应监测EtCO2 。
三、术中输液输血1、输液:根据手术大小,病人的水电解质紊乱程度补充。
以乳酸钠林格氐液应用最为广泛,术中输糖量以4-6mg/kg /h为宜。
2、输血:术前无贫血患儿,可以耐受急性失血量约相当于全血量的10•%-20%。
对所失血量可以用3-4倍的乳酸钠林格液或等量的胶体液补充。
术中输血以保持其Hct 或和Hb的值接近正常值最为合适。
四、常用麻醉药物剂量诱导:硫贲妥钠1.25-2.5%溶液,3-5mg/kg.iv 异丙酚2.5-3.5mg/kg.iv氯胺酮:4-10mg/kg.im;1-2mg/kg.iv 羟丁酸钠:80-100mg/kg.iv依托咪酯:0.3-0.4mg/kg.iv 氟哌利多:0.1mg/kg.iv哌替啶:1-2mg/kg.im; 0.5-1mg/kg,iv. 咪唑安定:0.08mg/kg.im琥珀胆碱:1-2mg/kg.iv 维库溴铵:0.06-0.1mg/kg.i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麻醉流程
一, 小儿年龄范围:出生→12岁
二, 气管内全麻适应症:危重小儿,头、颈、胸部手术以及腹部大手术,俯卧位,侧卧位手术或估计手术中呼吸道难以管理的手术。
三, 要点:1,询问术前禁食时间和是否有呼吸道感染:
固体食物牛奶糖水果汁
<6个月4h 2h
6—36个月 6h 3h
>36个月 8h 3h
2,查对术前必用药:阿托品 0.02mg/kg im 或海俄辛0.01mg/kg im
3,麻醉静脉诱导:(未开放静脉通路的小儿可行基础麻醉后入室:氯胺酮4-8mg/kg im)
咪唑安定0.1-0.2mg/kg iv或丙泊酚1-2mg/kg iv
芬太尼0.005mg/kg iv 或氯胺酮1-2mg/kg iv
维库溴胺0.1mg/kg iv 或阿屈库胺0.6-1mg/kg iv
4,麻醉维持: 可根据麻醉深度以丙泊酚+芬太尼+肌松剂单次或持续维持.
5,气管导管选择:导管内径=年龄(岁)/4+4.0 (需备多大一号和小一号两根导管)
6,插管深度: 经口途径=年龄(岁)/2+10cm 经鼻途径比经口长2cm
7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容量模式8-12ml/kg
O之间
压力模式15-20cmH
2
呼吸频率: 16-40次/分可根据ETCO2调整
I:E=1:2或1:1.5
四,小儿骶麻适应症: 适用于腹部以下的手术.
用药: 1%利多卡因1ml/kg用于骶管腔总量不超过20ml
五,小儿腰麻适应症: 适用于下腹部以下的手术.穿刺点L3-4或L4-5
用药: 下腹部手术0.15mg/cm椎长下肢会阴部手术
0.12mg/cm椎长
椎长即颈7棘突至骶裂孔距离
六,臂丛神经阻滞适应症: 上肢手术.
用药: 1%利多卡因8-12ml/kg肌间沟或腋路给药
七,小儿补液: 小儿每小时生理维持量: 1, <10kg kg×4ml/h
2, 10-20kg kg×2+20ml/h
3, >21kg kg+40ml/h
术中补液包括: 1,禁食失液量(禁食的小时时间×每小时生理维持量)
手术第一个小时补充禁食量的1/2,第二个第三个小时各补
充1/4
2,手术过程的生理维持量(每小时生理维持量×手术时长) 3,呼吸道引起的丢失量: 每分钟每升通气量1-2.5ml/h 4, 术中细胞外液丢失量: 0-6ml/kg/h
5, 手术出血量:
手术前估计病儿全身血容量(EBV): 新生儿85ml/kg
小儿70ml/kg
肥胖小儿65ml/kg
查阅病儿术前红细胞比积值(Hct)
计算最大允许出血量(MABL)
MABL=EBV×(Hct-30)/Hct
病儿术中出血量<1/3MABL时单输平衡液
>MABL时需要输血
结果在1/3MABL与MABL之间时根据情况输血或输液.
输液量: 失血量∶胶体液=1∶1
失血量∶晶体液=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