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共2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共27张PPT)

材料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 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 益哉!
1.以上材料反映了顾炎武 的哪些思想主张?
──顾炎武《亭林文集》 ①提倡经世致用、学以致用 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 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 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 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 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②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①批判君主专制,揭露 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③反对重农抑商, 提出“工商皆本”
1.黄宗羲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④ “天下之法”主张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主张建立监 督机构(学校)限制君权。
——《中国儒教史》
他是理学的批评者,不是儒学背叛者。
(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世 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 想家和史学家。青年时领导复社成员坚 持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明亡后,他在江 南招募义兵,进行了十余年的抗清斗争, 失败后隐居著述,多次拒绝清朝征召。 他学问渊博,在历史学和政治学方面成 就卓著。著有《明夷待访录》。
(1)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
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 思想文化基础。 (4)现实: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 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2张ppt)
——《明夷待访录·原君》
限制 君权
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B.主张设立监察机构——学校
古者“以是天非下取为决主于,学君校为”客,,国凡家君最之高所权毕力世机而关经是营内者阁,, 为地另而天设得下监安也 察宁; 和者今 咨,也 询为以 机君君关也为“。主学,校天”下,为学客校, 不凡 仅天 培下 养之 人无 才, 世来而有儒,且权不商参对察又与皇,使国帝以 其家和工 愿政大商 出—治臣为于—,进末途《定行,者明期监妄,夷听督议盖待取和抑皆访宰批之本录相评。也.的夫。原政工君务固》报圣告王,之并所欲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评价: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 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 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梁启超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 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 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 民主革命。
——《焚书—·—答《邓藏石书阳》》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 “正获身,非失 身”,“当大喜,何耻为?”
——《初潭集·夫妇篇》
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倡言“人有男女之分, 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 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批判“饿死是小, 失节是大”的言论 ,夸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武帝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冷落
遭到打击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面临挑战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 (共64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 (共64张PPT)

对李贽思想的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期的要求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
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
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以认识的。 3.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材料一 “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尽天地间,无不是气(器),即无不是理也” “气者理之依也
三、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评价
(1)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构筑了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 响。
(2)反对程朱理学,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经世致用” ;主张“工商皆本” 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带有早期启蒙性质,深刻影响着清末民 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
之罪下狱,在狱中自杀身亡。其著被列外禁书,
但仍流传于世。
青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材料一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
1.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

人教版必修三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19张PPT)

本课概要
政治

找病因 经济


思想

李贽
活 跃
开处方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思 想
看疗效 积极影响
局限性
——《清世宗实录》卷五七
材料三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颜元《存学编》
二、对症下药,开处方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政治方面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 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官者,为天下,非为君也, 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 所非未必非,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公共机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 他将江南的丝织设备和技术引进西北,在开 矿以及发展畜牧业、工商业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 张。
——刘江滨《顾炎武的商才》
材料三 大贾富民也,国之司命也。 ——王夫之《黄书》
工商皆本
发展工商业
思想方面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 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
• (1)材料一中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主张是 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纳?
• (2)根据材料二,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态度。根据材料和 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 (1)主张:用礼治国可维持长治久安。没 有。因为许多皇帝往往滥用刑罚,最终导 致灭亡。
• (2)态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儒学的当代价值
时代问题:文明之间和价值观的冲突;人与自 然的冲突,生态环境破坏;人与社会的冲突, 道德衰退,贪污腐化,家庭蜕变,毒品走私等 问题。

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课件共14张PPT

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课件共14张PPT

课堂检测
•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 定性因素是
• A.对社会开展规律认识不同 • B.受外来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 C.所处社会历史开展阶段不同 • D.个人文化知识素养上下不同
课堂检测
• 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 B.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 C.儒家思想具有兼容和开展的特性 •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2、开展:战国时期,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王 霸兼用。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3、重创:秦始皇“焚书坑儒〞,崇法抑儒,儒学遭受重创。 4、独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场确立独尊地位。 5、挑战融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
三教逐渐走向融合。 6、理学: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
业兴旺的松江、陶瓷业兴旺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
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
上表达时代开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C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反对道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认为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
材料四: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 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
民强调个性开展,提倡男女平等,肯定农民起义。
影响:
积极: ①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具 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 ②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③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C.李贽《焚书》 ) B.顾炎武《日知录》 D.王夫之《船山遗书》
【解析】选B。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提出了亡国与亡天 下的区别,“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这一 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选B。
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 思想实质上是( )
对正统思想的怀疑和挑战,才被称为“离经叛道”者,故选D。
3.(2013·三明高二检测)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
“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以下解
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解析】选B。孟子的“民贵君轻”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 革,要求限制君主权力。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则是反映了秦 汉大一统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黄宗羲的君主专制是 “天下大害”则是反映了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封建统
治日趋腐朽的时代特点,要求限制君主权力。A与史实不符;C、
D与董仲舒的主张不符。
【解析】选D。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 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
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解析】选D。李贽大胆地向封建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正是由于 )
4.影响: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 朴实学风 的先河。 _________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生平: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继承了前人的唯物思想,并 加以发展。 2.主张: 物质 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1)世界观:世界是_____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客观对象 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 (2)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_________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共31张)精品PPT课件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共31张)精品PPT课件
回忆 儒学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
明清时期,儒学又是 秦朝:遭受打击
西汉初期:逐渐复苏
怎样发展的呢? 西汉(武帝)后: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
儒家思想
课标 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
3.思想上:文化专制严重,理学心学盛行,束缚 了人们的思想;
“西学东渐”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 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
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李贽的离经叛道 ⑴生平
❖生活经历: 求学 做官
入狱
性格:离经叛道
李贽
⑵代表作: 《焚书》《藏书》
⑶、“异端”思想: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 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 欲、。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拿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 合。
4.王夫之——唯物思想
⑴生平
王夫之:(1619- 1692),字而农,号姜 斋,湖南衡阳人。自小 留心时务,志在经世。 抗清失败后,隐居于衡 阳石船山著书立说,人 称船山先生。
⑵作品: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后汇编为《船山遗书》)
展。
⑷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 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 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阅读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 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 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问:《焚书·答耿中丞》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
每一个人自出生,都有每一个人的用处(就是有天生我 材必有用的意思),不是说有像孔子那样的人人类就满 足了,如果一定要有像孔子那样的人才可以为人的话,那 么千百年前孔子未出世时的历史就没有人了吗?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品课件

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 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 己治人之实学 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主张“经世致用” 2.主张“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 注重实学。 请阅读材料思考: 请阅读材料思考: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 想主张? 想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①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孟之说, 孟荀大宗 大宗) 形成阶段 (孔孟之说,孔创孟荀大宗 孔孟之说 秦朝时期: ②秦朝时期: 重创) 受到沉重打击 (重创 重创 确立正统地位,成为主流思想 确立正统地位, 西汉武帝时期: ③西汉武帝时期: (董仲舒新儒学 董仲舒新儒学) 董仲舒新儒学 ④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 正统地位受到(佛 正统地位受到 佛、道)挑战 挑战 出现三教合一潮流(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 出现三教合一潮流 融合发展 程朱理学、 ⑤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南宋以后 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程朱理学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的官方哲学(元朝开始 明朝初期确立) 元朝开始、 的官方哲学 元朝开始、明朝初期确立 传统儒学地位空前强化, 传统儒学地位空前强化, ⑥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但又受到批判继承 。
请同学们根据两段 材料概括黄宗羲的 主要思想 1.君主是天下 1.君主是天下 之大害, 之大害,反对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2.主张“ 2.主张“天下 主张 为主,君为客” 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材料一 请思考: 有亡国,有亡天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 请思考:顾炎 武是如何界定 亡天下奚辨? 易姓改号, 亡国” 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 “亡国”与 谓之亡国。 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 “亡天下”? 亡天下” 保国” 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 在“保国”与 保天下” “保天下”中 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 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 百姓的责任有 是故知保天下 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 何不同?材料 何不同? 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 二中的这段话 后来被梁启超 匹夫之贱, 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概括为哪一句 矣。 名言 ——顾炎武 日知录》 ——顾炎武《日知录》 顾炎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 PT课件 完美版 1 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 PT课件 完美版 1
这 是 什 么 ?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
•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 贞不二的标志
• 贞节最早指有纯正高洁的道德观念的女性。 后狭义指“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 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长年不改嫁,或自杀 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 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穿越时空:探究李贽思想出现的背景
材料一:(嘉靖皇帝,1521-1566在位)一意修真,
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
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吏贪官横,民不聊
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
社会矛盾尖锐
——《明史·海瑞传》
材料二: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暑袜,极轻美。远方 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 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中国儒教史》
他是理学的批评者,不是儒学背叛者。
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 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 清初思想家和史学家。青年时领导 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的斗争。 明亡后,他在江南招募义兵,进行 了十余年的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 著述,多次拒绝清朝征召。他学问 渊博,在历史学和政治学方面成就 卓著。著有《明儒学案》、《明夷 待访录》。
李贽异端思想的评价
自嘉靖时期掀起的思想解放浪潮,持续高 涨,其标志性人物就是李贽。他把王阳明的思 想发扬光大,强调不必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六经皆史,今之讲周 程张朱者可诛,对所谓经典与圣贤发起挑战, 被人称为“异端之尤”。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李贽异端思想的评价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 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 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 性的色彩。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发展
李贽异端思想出现背景 (1)政治: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内在 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 经出现并发展。 (3)阶级: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4)思想:理学占统治地位,不近情理,摧 残人性。
──李贽《藏书》卷五十六
肯定武则天
李贽异端思想 (1)非孔: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随时代而变 化——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肯欲: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 当私欲。 (3)反传: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 调个性发展。
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在非 正式的场合偶然提出的,他自己并没有反复地 大肆宣扬。后来,弟子们将其收入《程氏遗书》 中。到了南宋,朱熹把它重新翻找出来,作为 劝人守节的工具。尽管朱熹再倡此说并没有真 正起到改变当时世风的作用,却使其影响进一 步扩大了。
历代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单纯针对 女性,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符合程颐原意的。 因为程颐的意思是:假使女子要为死去的丈夫 守节、不能再嫁,那么男子的妻子若死,做为 丈夫也应为亡妻守节、不应再娶。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
温陵居士 明末
(1527-1602)
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
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
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1619-169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离经叛道的李贽
李贽(1527~1602),明代思 想家、文学家,名贽,字宏甫,号 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 万历中为姚安知府,后弃官,寄寓 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 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 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被 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 作有《藏书》、《续藏书》等。
黄宗羲提出哪些主张?
黄宗羲思想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 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 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 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 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反对以孔子作为是非标准
李贽异端思想
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 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 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 安可诬也! ──李贽《藏书》卷三十七《词学儒臣司马相
如》
主张寡妇再嫁
李贽异端思想
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 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 夫所贵乎明王者,不过以知人为难,爱养人才 为急耳。今观娄、郝、姚、宋诸贤,并罗列于 则天之朝,迨及开元,犹用之不尽。
李温陵(李贽别号温陵居士)发言似箭, 下笔如刀,人畏之甚,不胜其服之甚,亦惟 其服之甚,故不得不畏之甚也。异端一疏, 瘐死诏狱。温陵不死于人,死于口;不死于 法,死于笔。
——张岱《石匮书》
张岱认为李贽为什么会死?
李贽异端思想
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 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 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 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 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 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 人默默然而止。
──李贽《焚书》卷三
批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家的虚伪
李贽异端思想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 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 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 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 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李贽是儒家的背叛者吗?
李贽对周公孔子都充满了虔诚和敬意。他痛心 疾首的,是那班迂阔门徒、假道学、伪君子败坏了 他们的事业。李贽是真正的圣人之徒,是儒教和大 明朝的孤臣孽子。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 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 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