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大骗局骗了14亿中国人
如何才能识别外发加工骗局

如何才能识别外发加工骗局呢?我有着近十年外贸从业经验,就告诉你们如何进行识别:定做方提供全部生产所需材料,规格包装由定做方提供、费用由定做方承担,定做方支付很诱人的手工活外发加工费……。
失业下岗职工们看到这样的信息以为终于找到了挣钱的门路,可是等他们按定做方要求交了保证金,拿到材料后才发现要做成样品那样太难了,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那时,他们才明白,那些写着能轻松挣钱的“手工活外发加工”竟是伸向他们的“黑手”。
很多手工活外发加工公司都打着手工加工的旗号,基本上都是手工活外发加工骗局,记者联系了多家,都有非常诱人的加工费,但第一次合作要收取1500元至1800元不等的保证金。
这分明就是一个陷阱,收了保证金后让你手工加工出绝对不会合格的产品,或者根本加工不出产品。
这些把“黑手”伸向本来就很困难的失业下岗职工的骗子们,也太狠心了。
一位知情人士说,很多手工活外发加工信息都是假的,他们说的都非常诱人,比如制作中国结、福字、圣诞老人等,定做方免费提供原材料,并支付非常诱人的加工费,免任何其他的费用。
你一旦与他们联系上后,他们会说如果做这个的话,第一次合作必须先交一部分保证金,说怕你不把他们产品返还给他们(原材料价值很低),如果你把保证金交了,就被骗了。
这还不算完,等你辛辛苦苦地把那些活加工完后,他会告诉你,你做的东西不合格,不论你是多么严格按照说明书、培训内容做的,都统统不合格,你的保证金是要不回来了。
还有的公司是专门骗“违约”的,给你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达到不到他们的要求,最后你完成不了任务,他们说你违约了,要求你进行赔偿,你不得不乖乖地掏腰包了事。
从看到信息,到后来发现不少“手工活外发加工”的奥秘,想提醒那些急于找信息、项目挣钱的人不但需要睁大眼睛,而且要好好算笔账,不要轻信那些不费力气就能轻松挣钱的“忽悠”信息,更不要轻信那些交保证金“手工加工”的骗子们!外发加工是外贸业务中常见的业务方式,多半出现在接到订单的企业无法独自按时完成订单需要大量劳动力予以协助的时候;请注意,常见的意思并非在一个企业身上经常发生——如果经常发生,说明接订单的企业生产力不足,客户是不会将订单下给这样的生产企业的——所以,骗局广告上经常标明的“长期”“大量”就是最明显的骗局特征,谁敢把订单下给一个“常年”供不出货的企业?外发加工业务多半是技术含量很低的某道或者某几道工序,为保证全批出口货品的质量,也的确需要对加工环节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这一切骗子们都符合,外发加工骗局中需要加工的也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工序(门槛低嘛),也有验货的环节(不然怎么扣押金?),其中关键的区别在于:即便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工序,也需要相应的验货标准,这是必须在加工合同里明确注明的,没有验货标准就意味着没有规矩,可以由甲方(委托加工方)随意处置,如果有明确的验货标准,乙方(受托加工方)依照标准完成了,即便有纠纷也属于合同纠纷的范畴。
冬虫夏草相关菌与中国被毛孢之间关系的研究

冬虫夏草相关菌与中国被毛孢之间关系的研究冬虫夏草相关菌与中国被毛孢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普及和西方科学的认可,冬虫夏草再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冬虫夏草被誉为“天然的贵族食品”,在亚洲国家中广受欢迎。
然而,在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研究中,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随之而来:与冬虫夏草相关的菌和中国被毛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冬虫夏草是高山上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于蛾科昆虫的幼虫。
因其在寒冷的冬天孕育,在夏季长成,被誉为“冬天的力量、夏天的激情”。
而中国被毛孢属于细菌,其特征是能够分泌一种纤维素降解酶,从而对植物的纤维素进行降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冬虫夏草与寄主昆虫之间的关系。
冬虫夏草在寄主昆虫的体内进行寄生,从寄主体内吸取养分,同时也影响着寄主昆虫的生理行为。
然而,冬虫夏草又与一种称为“冬虫夏菌”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
这种真菌能够帮助冬虫夏草在寄主昆虫体内存活和繁殖,从而形成了冬虫夏草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
中国被毛孢是一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其分泌的纤维素降解酶能够将植物的纤维素分解为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
然而,与冬虫夏草相关的菌与中国被毛孢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与冬虫夏草相关的菌可能存在与中国被毛孢类似的纤维素降解能力。
这种能力可能使冬虫夏草能够在寄主昆虫体内获取足够的营养,从而支持其生长和繁殖。
此外,这样的降解能力也可能让冬虫夏草在其他环境中存活并进行寄生。
然而,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
他们认为,与冬虫夏草相关的菌和中国被毛孢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相互竞争的。
毕竟,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都需要纤维素作为营养源。
在寄主昆虫体内,冬虫夏草相关的菌可能会与中国被毛孢竞争纤维素资源,从而影响寄主昆虫的生存状况。
为了探究冬虫夏草相关菌与中国被毛孢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综合的实验研究。
一种可能的研究方法是对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进行体外实验,观察它们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及生长情况。
另外,也可以通过分析寄主昆虫体内的微生物组成来了解冬虫夏草相关菌和中国被毛孢在寄主体内的分布情况。
冬虫夏草描述

冬虫夏草描述冬虫夏草,这名字听起来就特别神奇,像一个来自神秘世界的小精灵。
你知道吗?冬虫夏草可是一种很特别的东西。
它生长在高原地区,那地方的环境可严酷了,就像一个严厉的考官,考验着每一个生命。
冬虫夏草呢,一半是虫,一半是草,这就好像是大自然开了一个奇妙的玩笑。
你想啊,虫本来是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小动物,草是扎根在土里随风摇曳的植物,这两者怎么就结合在一起了呢?这就像是把鱼和鸟的特点放到了一个生物身上,太不可思议了吧?冬虫夏草的形成过程就像是一场魔法的演变。
冬天的时候,它是虫的形态,在土里安安静静地待着,就像在冬眠的小熊一样。
这个虫呢,被一种真菌盯上了,这真菌就像一个狡猾的小贼,悄悄地侵入到虫的身体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夏天,奇迹就发生了,从这个虫的身体里竟然长出了草的部分。
这时候的冬虫夏草,就像一个变身成功的小超人,既有虫的部分,又有草的特征。
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冬虫夏草可珍贵了。
它就像深山里的宝藏,被人们小心翼翼地挖掘。
因为大家都觉得它有很多神奇的功效。
有人说吃了冬虫夏草能让身体变得强壮,就像给身体加了一个保护罩一样。
那些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听到冬虫夏草的名字,就好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不过啊,这冬虫夏草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采挖冬虫夏草的人可辛苦了,他们要在高原上四处寻找,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
高原的气候多变,一会儿晴天,一会儿可能就下雪了,采挖的人要忍受着寒冷和缺氧,那滋味可不好受。
这就好比在荆棘丛里找宝石,每一颗冬虫夏草都凝聚着采挖者的汗水。
冬虫夏草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高得吓人。
它就像奢侈品店里的限量版包包,不是普通人能轻易消费得起的。
有些人觉得花大价钱买冬虫夏草是值得的,觉得这是对健康的一种投资。
可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炒作,就像吹起来的气球,价格虚高。
但不管怎么说,冬虫夏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挺高的。
从科学的角度看,冬虫夏草含有很多特殊的成分。
这些成分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士兵,在我们的身体里发挥着作用。
冬虫夏草产地及分布

冬虫夏草产地及分布冬虫夏草,又称虫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誉为“中草药之王”。
它的学名为虫草菌,属于子囊菌门、虫草科、虫草属。
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和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区。
青海是冬虫夏草的重要产地之一。
青海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干旱,是冬虫夏草能够生长繁殖的理想环境。
尤其是青海湖周边地区,盐碱地土壤富含有机质,适宜冬虫夏草的生长。
青海的冬虫夏草产量占据国内的绝大部分,冬虫夏草在青海的生产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甘肃是另一个重要的冬虫夏草产地。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旱,有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
甘肃省内的陇南、庆阳、临夏等地区都是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区。
甘肃的冬虫夏草品质优良,因此深受市场的青睐。
四川是我国冬虫夏草的重要产区之一。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多样,而且地势复杂,有利于冬虫夏草的繁衍生息。
四川省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区是冬虫夏草的主要分布地。
四川的冬虫夏草品质上乘,由于地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四川的冬虫夏草比较丰满,品质也非常好。
西藏也是我国著名的冬虫夏草产地。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非常适宜冬虫夏草的生长。
西藏的冬虫夏草以其纯正的品质和丰满的体型而闻名。
西藏的冬虫夏草主要产自林芝、山南、昌都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海拔高,空气纯净,有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
除了以上提到的产地,冬虫夏草还分布于其他一些省份。
如云南、陕西、新疆等地也有冬虫夏草的生长。
但是,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差异,这些地方的冬虫夏草产量相对较低,品质也不如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区的好。
综上所述,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和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区。
这些地方的气候、地势等因素,为冬虫夏草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冬虫夏草的种植和采集热潮将会继续扩大,为该地区的经济和农民增加了新的发展机会。
中国人“头上长草”,外国人“脑洞大开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姚远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国街头出现了无数头顶小苗、面带傻笑的路人。
各路外媒则眨着眼睛围观:这是神秘东方国度的古怪新时尚?当代中国的“嬉皮士”运动?还是针对空气污染的街头抗议?有人觉得这像著名童书里“头戴雏菊的玛琪”,而get不到萌点的外国网友则觉得像是神秘病毒入侵,甚至想到了冬虫夏草……而当一众外国人还没弄清楚状况时,在这个盛产吃货的国度里,又出现了头顶鸡翅、饺子和五花肉的路人。
对,还有煎蛋……对于外媒来说,弄懂中国的街头时尚,恐怕并不比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更容易……头长豆芽花,古怪的新时尚被称作“卖萌神器”的“豆芽花”发饰,让外媒脑洞大开。
英国《每日邮报》的标题是这样的:《发芽的时尚达人?古怪的花草发饰成为中国潮人的新宠》(Budding fashionistas?Quirky floral antenna hairpins are the new must-have accessory for trendy Chinese)。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英雄所见略同:《花草新时尚从中国人的脑袋上发芽》(In China,grassy fashion trend sprouts on people's heads)。
这两家媒体标题中的sprout和bud是什么梗?在英文中,这两个词既可以指植物发芽,也可以形容新事物、新现象“萌芽”,放在这里是不是有种一语双关的感觉呢?这种萌物用英文怎么说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发芽造型的发夹,可以在hairpin, hair clip或barrette(发夹)前加上sprou(t芽), bean sprou(t豆芽)或者flora(l花草)来修饰。
至于那种“头顶发芽”的蠢萌既视感,《每日邮报》形容得也十分到位:远处看像是植物从头顶长了出来,走近了发现更像是天线。
不过,尽管中国人趋之若鹜,也有外媒显然并没有被萌到。
《每日邮报》觉得这是个被玩坏了的“古怪的新时尚”(quirky new trend),而美国《华尔街日报》则说:中国的本土时尚常常令人无法理解,比如无镜片眼镜和自拍杆,这股新潮流亦是如此。
拯救冬虫夏草利用的千年之误

拯救冬虫夏草利用的千年之误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唯一的阴阳同补近年来,最高端的滋补品慢慢由人参转变为青藏高原的明珠——冬虫夏草,随着冬虫夏草药用价值不断被发现及挖掘,冬虫夏草已替代人参、鹿茸成为高端滋补品最耀眼的独秀一枝。
但是,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真的已经最大程度的发掘了吗?冬虫夏草作为一种传统药材,在《藏本草》上面记载着它的功效“润肺补肾,虚劳咯血,阳痿遗精”,因其似虫非虫,似草非草的独特外型,一直吸引着人们对它的关注,在药用功效的挖掘上也是不遗余力。
如《本草从新》、《本草拾遗》等药学专著都发现了它不少新的治疗效用。
国家颁布的权威药学典籍《中国药典》2010版对于冬虫夏草疗效的说明比2005版又增加了很多内容。
从传统中医角度来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说是中医一切理论的基石,所有病症都是由于阴阳失调而造成的,因此中医把几乎所有的药材功效都划分了阴阳属性,如燕窝是滋阴而人参鹿茸则是补阳,每个人在进补时都须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用药,如果胡乱用药反而可能会导致身体病症进一步恶化。
而冬虫夏草则是中药中唯一的异类,它本身兼具了虫的阳和草的阴两种特征,研究者发现其阴阳同补的特征,成为中药中唯一能够阴阳同补的圣药。
因此称之为“中药之王”。
30年间价格飞涨上万倍,礼品市场的“硬通货”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冬虫夏草基本上还处于非常“低调”的境况,与传统滋补品人参鹿茸相比,仅仅被当作“中药三宝”里最寻常的一种药材。
70年代,国家冬虫夏草收购价仅为每公斤21元。
随着西医对冬虫夏草研究的介入,从药理学到临床都充分证明了冬虫夏草具有神奇的补益强身、益寿延年之功效,随着养生风的兴起和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冬虫夏草从传统的中药材与名烟名酒一起变成了礼品市场的“硬通货”,青海西藏两个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除了本地的贩子之外,更增添了不少全国各地过来买“正货”的送礼人群。
冬虫夏草自发现它的药用价值以来,与其它中药的吃法相对稳固比较而言,人们一直在琢磨着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它的功效。
营养学家撒下的3个弥天大谎把中国人坑得一塌糊涂

营养学家撒下的3个弥天大谎,把中国人坑得一塌糊涂(选自:文小叔说)今天,文小叔要严肃地跟小伙伴们聊聊营养这个话题。
现代营养学家挖了一个大坑,中国人前仆后继地跳进去,坑太深了,凡是跳进去的人怎么爬也爬不上来。
很多人不缺乏营养,却天天在补充营养,有的人很需要营养却越补身体越差,有的人喜欢追逐高价的营养品然而吃了并没有什么用,于是当今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营养过剩的时代人人喊着要补充营养。
到底什么是营养?到底该如何补充营养?1 营养绝不是全中国人按一个标准执行,而是按一个人一个标准执行这二十年营养学家说: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牛奶是仅次于母乳的全营养食品,每人每天必须要喝一斤以上,要喝到80岁。
这二十年营养学家说:每天八杯水,一杯都不能少,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有利于排毒……这二十年营养学家说:每天必须要吃水果,最好一天一个苹果,医生不来找你,水果有大量的维生素,可以美容可以减肥可以通便……这二十年营养学家说:红肉不如白肉,多吃白肉,少吃红肉……这二十年营养学家说: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所以鱼肉是肉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吃鱼还可以让人变聪明,吃鱼要从娃娃抓起……这二十年营养学家说了很多“很营养”的话,却唯独不说:你什么都不必吃,你只要好好吃饭就可以了,一日三餐完全可以满足身体对所有营养的需求。
不是营养学家不知道,而是他们不敢说。
为什么不敢说,你懂的。
结果呢?结果按照营养学家金科玉律去做的人悲剧了……每天一斤奶的娃娃并不比不喝奶的宝宝身体强壮,反而喝出了慢性腹泻、喝出了舌苔白腻白腻的,就像蒙了一层牛奶,喝出了吐不完的痰……每天八杯水雷打不动的人并没有排出去多少毒,反而中了水毒,早起一杯凉白开浇灭了阳气,晚上睡前一杯喝出了眼袋、水肿……每天大量吃水果的人并没有变漂亮,身上的赘肉没有减去多少,拉不出来的痛依然折磨着自己,反而吃出了脸色发青,全身湿疹。
尤其是宝妈大量吃水果的人,生下的宝宝长湿疹是家常便饭……从来不吃红肉、不吃四条腿的两条腿的、只吃白肉没有腿的结果又怎样呢?似乎也没有变聪明,做不出来的题目还是做不出来,反而吃出了荨麻疹、牛皮癣……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人是不科学。
一场“药草界”的谎言终结,冬虫夏草被食药监管总局禁止食用

一场“药草界”的谎言终结,冬虫夏草被食药监管总局禁止食用大家好,我是皮孩,每天分享你身边的新鲜事。
自从中国人养生这个话题被大家熟知之后,许多人对身体健康的保养注重了起来,可能是因为以前太苦了,可能是现在生活水平上去了。
许多人也看到了一些还没享受就早逝的富人,所以纷纷开始对养生研究起来,而市面上许多保健品公司也开始对这个市场进行了进攻,而作为保健药草当中的老大哥“冬虫夏草”就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当中。
而这种高端补品瞬间被大家炒得火热,各种神奇特效开始吹嘘起来,从一开始的增强免疫力、补肾、抗癌到后面变成“延年益寿”各种功能层出不穷。
而冬虫夏草作为一种药材是否真的有这么神奇呢?而我们看看冬虫夏草的组成,其实就是一种真菌和虫的复合体,而这种特征的物种有1500多种,市面上吹得厉害的就是“冬虫夏草”和虫草花(蛹虫草)。
而这种药草早在2001年,我们国家的卫生部就已经明确限制冬虫夏草这类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作为保健品原料,只是没想到稀少又成为了炒作的可能性,之后2010年国家食药管理总局有正式发布“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而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重新开放这个政策,所以说在市面上所有所看刀的一些高端保健品富含“冬虫夏草”这个字样的保健品,完全是误导行为。
而市面这种材料不是冬虫夏草又是什么东西呢?其实里面其中材料绝大部分是与“冬虫夏草”极为相似的蛹虫草,基本都会标明:以人工繁殖的菌丝体代替了天然冬虫夏草。
而市面上所流通的大多数有冬虫夏草的保健品其原料都是蛹虫草,而蛹虫草许多商家又会给他再取一个名字:叫做北冬虫夏草来混淆大家的注意点。
而就蛹虫草这个东西,早就可以依靠大量的人工进行批量培育,而且市场价格都是几百元每公斤,成本并不算高,而冬虫夏草这种稀少的物种想要买到就必须滑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
而且这两种药物的药效和特性完全不一样,不可以共同对待,虽然两者相似,但是并不是一样的东西。
那么本尊虫草又有那么神奇吗?严格意义上虫草是因为其含有“虫草素”和“喷司他丁”这两种物质,有一定抗肿瘤特性,而虫草酸其实是生活中很普通“甘露醇”很多食品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虫夏草大骗局骗了14亿中国人文|程莉来源丨饶毅、鲁白、谢宇主编的“ 知识分子”每千克身价高达几十万,冬虫夏草到底是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身份”扑朔迷离,命运数度“反转”,背后闪现各方利益角逐,但并没有妨碍它成为中草药里炙手可热的“明星”。
近段时间,冬虫夏草包括其产品中的价格之“王”——极草,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总局”)公开批评,利益相关各方争辩你来我回,舆论一度甚嚣尘上。
自始至终,被捧上天的冬虫夏草是否含有有效成分饱受专业人士诟病。
综其一生,不过是一个“中国式”骗局罢了。
籍籍无名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录了冬虫夏草。
不过,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海云对此并不为意,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采访时说,在中医古籍中,几乎所有东西都是药,诸如指甲、灶灰、粪便都是药,都能在古籍中找到“功效”。
而在传统的藏医学中,虫草产地玉树州治多县的藏药师青梅然丁此前接受新华网采访时称:“虫草往往只发挥药引的作用。
”在青海省藏医院数百种复方药物中,只有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制剂用到了冬虫夏草。
藏医药典《甘露本草明镜》中关于虫草的功效也只有一句话:“强身,补肾,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生药系主任张贵君也表示,传统中药配方中虫草用得很少。
夏草里基本不含虫草素。
”而据澎湃新闻报道:早在2011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成树就发表了关于蛹虫草基因组的研究成果。
2013年,其课题组又发表了关于冬虫夏草菌基因组的研究论文。
这些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的基因组并没有合成虫草素的基因,所以是不能合成虫草素的,而蛹虫草菌是可以合成虫草素的。
在20世纪70年代乃至之前,冬虫夏草还非常低调,与传统滋补品人参和鹿茸相比,仅被当作“中药三宝”里最寻常的一种药材。
60年代,在西藏1千克冬虫夏草可换两包单价3角钱的香烟;70年代,在青海、西藏,冬虫夏草的国家收购价为每千克21元。
1974年,在青海省果洛州,不管什么品相的冬虫夏草的价格都是28元/千克左右。
身价暴涨在野外,幼虫被侵染又长成冬虫夏草的几率很低,因此天然冬虫夏草资源很稀缺,人工培植也还没有获得成功,每年全国总产量仅80~150吨。
随着需求增长,冬虫夏草的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1983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涨到了300元/千克,而同一时期长白山区的人参每千克在60~80元左右,这个价钱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
1990年左右,冬虫夏草价格涨至平均1000元/千克。
相反,人参价格降至50元/千克。
涨,上等冬虫夏草价格从几千元/千克猛涨到1.6万元/千克。
从此,虫草正式步入“奢侈保健品”行列,计价单位也从“千克”变为“克”。
之后的2005年和2006年,冬虫夏草价格持续走高,在2007年时价格更是攀上了历史性巅峰,其中每千克2000条规格的冬虫夏草每千克高达20万元。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虫草的销量严重受挫,当年均价下降了40%左右。
到了2010年和2011年,受生态破坏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冬虫夏草产区出现减产,有的地区减产幅度甚至高达40%,供应萎缩使冬虫夏草行情再次上涨,价格重新一路飞涨。
2011年7月,虫草价格超过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西藏商城”显示,2200条规格的冬虫夏草批发价18.2万元/千克,而1800条规格的则达到21万元/千克。
此后,冬虫夏草价格一直稳中有升。
而据《南方日报》称,业内人士透露除了产量不高,炒家囤货也是虫草涨价的一大原因。
从虫草产区到消费城市,多级经销商层层囤货、层层加价。
一些买家常年驻扎在青海西宁,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购入囤货。
经历了多事的2015年和2016年,冬虫夏草的价格持续走低。
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中药材天地网上可以看到,2000条/千克规格的冬虫夏草,青海产地价格从2015年4月的21.8万元/千克,降至最近价格18.6万元/千克,西藏市场价格则由21万元/千克降至16万元/千克。
尽管如此,四十年来,冬虫夏草价格飞涨了近万倍。
而冬虫夏草中的“极品” ——极草5X冬虫夏草价格则更为惊人,在其官网上一瓶极草5X冬虫夏草纯粉片—双层片,售价达16900元。
极草号称100%冬虫夏草,按照一瓶45片、每片0.35克规格,可折算其价格每千克超过100万元。
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尽管冬虫夏草的身价一路飞涨,但它是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其身份扑朔迷离。
年8月6日,卫生部发文《蜂胶、冬虫夏草等不得挂“食”字号》明确指出:“卫生部未曾批准过冬虫夏草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讨论后也认为,目前冬虫夏草尚缺少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数据,建议暂不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2010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严禁使用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
于是,青海省卫生监督所在2011年4月发布公告,撤销了“极草”的食品批号,同时规定不得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卫生许可证。
然而,青海省食药监局2010年12月7日出台了《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将“极草”定义为冬虫夏草中药饮片。
2012年6月份,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关于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冬虫夏草粉碎及压制成片不属于中药饮片炮制范畴,明确要求青海省对“规范”予以修正,妥善处理,切实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督管理。
直到2012年8月15日,国家食药总局印发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第一次允许冬虫夏草直接被用为保健食品的原料,试点时限为批准试点企业相关产品之日起5年。
同仁堂、康美药业、青海春天、劲牌有限公司、江中药业五家企业进入了保健品试点企业名单,这终于让冬虫夏草保健品拥有了“临时身份”。
2014年7月,冬虫夏草的热点产品“极草”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当时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冬虫夏草纯粉片相关事宜的通知》和《关于撤销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公告》,明确规定:青海春天生产的冬虫夏草纯粉片的新身份为青海省出产的冬虫夏草经加工制成的产品,为青海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
基于青海春天研发的冬虫夏草纯粉片的创新属性,不归属于既有监管体系中的药品,也不归属于既有监管体系中的食品或保健食品,其产品作为滋补类特殊产品进行管理。
这样,极草获得了一个仅包括它一家的“滋补类特殊产品”身份。
而根据青海省监管部门的规定,其生产依旧可以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陷入纷争2016年2月4日,国家食药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以下简称《消费提示》),该提示称:近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
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毫克/千克。
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
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毫克/千克,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存在较高风险。
2月6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回应称,控股子公司春天药用生产销售的虫草纯粉片为“唯一具备合法生产、销售身份”的此类产品。
公司各项试验结果均显示,以净制冬虫夏草为原料的冬虫夏草纯粉片安全无毒。
不久之后的3月4日,国家食药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此时距离该期限结束还差2年时间。
迫于各方压力,青海春天向国家食药总局申请信息公开,要求公开《消费提示》所依据的检测文件。
于是,3月28日,青海春天收到了国家食药总局的回函《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从该告知书中可知,早在2015年7月11日,国家食药总局便告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产品试点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
但青海春天否认瞒而不报,表示在2016年3月28日收到告知书才看到该文。
2016年4月1日,青海省食药监局向青海春天子公司春天药用发出《关于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批复》。
但相关人士认为,青海春天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只能说明它有研发药品的能力和资格了,并不代表“极草”含片现在就有了药品身份,因为青海春天的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目前还未获得药品批准文号。
目前,青海春天控股子公司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已被要求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试点以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
公司股票停牌中。
4月5日晚间青海春天连发两则公告,一方面搬出关联公司三普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救场,春天药用将获得其冬虫夏草为原料的药品全国总经销权授权;另一方面,将向国家食药总局沟通再度申请其公开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等。
在国家食药总局网站数据库中含有冬虫夏草成分的国产保健食品共有19条记录,包括同仁堂的总统牌冬虫夏草灵芝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口服液、劲牌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两款冬虫夏草胶囊。
而且所有产品宣称的保健功能都是调节或增强免疫力,个别产品还包括抑制肿瘤或辅助抑制肿瘤。
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金宗濂教授指出,我国现有一万多种保健食品,60%都是增强免疫功能的,“增强免疫功能”是保健食品申请进入市场时最容易通过的。
然而,对于宣称的“调节免疫功能”,吴海云认为这是一种含糊而讨巧的说法:“到底是增强还是降低免疫功能?还是增加某一项功能呢?免疫功能非常复杂,比如艾滋病会引起免疫功能低下,但有些疾病却是免疫过度亢进了。
很多保健品都使用调节免疫的说法,这是卫生管理部门遗留的后患。
听起来能增加抵抗力,但又没有临床依据,就叫调节免疫功能。
”而在药品数据库中,药品生产企业包括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原料有限公司、青海国草冬虫夏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青海珠峰冬虫夏草药业有限公司、桓仁满族自治县恒宝参药有限公司、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6家。
国产药品仅有三种: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原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发酵冬虫夏草菌粉、百令片和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发酵冬虫夏草菌粉。
不过,发酵虫草菌粉并非野生冬虫夏草,而是人工分离出冬虫夏草菌种后在人工环境下培养的,1988年获国家卫生部正式生产批件并获名“发酵虫草菌粉”。
而且这三种药品都是作为中药审批的,而中药获批门槛较低。
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QS)包括两家,一家是青海久泰冬虫夏草酒业有限公司,其官网宣称“久泰所产产品均为保健品酒类,有虫草酒和浆果酒两种类型。
而利用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发酵液,继续发酵生成酒精,制成的虫草酒,其保留发酵冬虫夏草菌粉的多种多糖及营养物质,既有酒的香醇,又有冬虫夏草的功效。
” 按照国家法规,食品不能声称功效,该企业产品的功效宣称只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