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设备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b)范围 II 的开关设备的纵绝缘性能用雷电、操作冲击电压和工频电压的联 合电压试验检验。
4.4.2.4 设备在陡波前过电压下的绝缘性能用陡波前冲击电压试验检验。 关于陡波前冲击试验的规定,在考虑中。
4.5 绝缘配合方法的选择
——绝对湿度 h0=11g/m3 本标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均为相应于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数值。 3.2 正常使用条件 本标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适用于下列使用条件下运行的设备: a)周围环境最高空气温度不超过 40℃ b)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m。 3.3 对周围环境空气温度高于 40℃处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试 验电压应取本标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乘以温度校正因数 Kt
4.6 持续工频电压和暂时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
对范围 I 的设备所规定的短时工频耐受电压,一般均能满足在正常运行电压 和暂时过电压下的要求。
为检验设备老化对内绝缘性能、污秽对外绝缘性能的影响所进行的长时间工 频试验,应在有关设备标准中规定,下面仅给出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4.6.1 对正常运行条件,绝缘应能长期耐受设备最高电压。
d)电力电容器:耦合电容器(包括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并联电容器、交 流滤波电容器;
e)高压电力电缆; f)变电站绝缘子、穿墙套管; g)阀式避雷器绝缘外套。 1.2.2 本标准不适用于: a)安装在严重污秽或带有对绝缘有害的气体、蒸汽、化学沉积物的场合下 的设备; b)相对湿度较高且易出现凝露场合的户内设备。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 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1993 标准电压 GB/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 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7327-87 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GB 2900.19-94 电工术语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GB 311.7-88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3 使用条件 3.1 标准参考大气条件 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为: ——温度 t0=20℃ ——压力 p0=101.3kPa
550kVHGIS(GIS)技术参数

序号
名称
单位
卖方设备参数
一
HGIS共用参数
1
额定电压
kV
550
2
额定电流
A
~6300
3
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相对地)
kV
740/790
4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2/50s)(相对地)
kV
1675/1800
5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250/2500s)(相对地)
kV
1300/1390
复合
3
额定电流
A
~6300
4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
kA/s
63/2
5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kA
160
6
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相对地)
kV
740
7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2/50s)(相对地)
kV
1675
8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250/2500s)(相对地)
kV
1300
9
爬电距离
mm
13750
%/年
≤0.1
15
SF6气体湿度
有电弧分解物隔室
交接验收值
μL/L
≤150
长期运行允许值
≤300
无电弧分解物隔室
交接验收值
≤250
长期运行允许值
≤500
16
局部放电
试验电压
kV
1.1×550/
每个隔室
pC
≤5
每单个绝缘件
≤3
套管
≤5
电流互感器
≤5
17
供电电源
控制回路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前言本标准是非等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71-1:1993《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理和原则》对GB 31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进行修订的。
主要的修订内容有:1)标准中除设备的相对绝缘外,还增列了相间绝缘和纵绝缘;2)设备上的作用电压增加了“陡波前过电压”和“联合过电压”,前者主要是由GIS中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后者则分别作用于相间绝缘和纵绝缘。
相应的试验电压类型增加了“陡波前冲击试验”(在考虑中)和“联合电压试验”;3)据IEC 71-1给出了各类作用电压的典型波形(图1);4)对10kV和35kV的设备的外绝缘干状态下短时工频耐受电压的数值分别提高到42kV和95kV,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外绝缘的要求或绝缘水平提高,因为在此电压范围内,绝缘水平主要是由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决定的;5)据IEC 71-1增加3/9次冲击耐受电压试验程序(6.3.2);6)对变压器类设备的截断冲击,提高了跌落时间,一般不大于0.7us,截波过零系数不大于0.3的要求,这样的规定和同类国际标准一致,技术上比较合理。
本标准和IEC 71-1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某些差异,包括:①IEC 71-1:1993为说明绝缘配合的过程引入了多个“耐受电压”的术语和配合程序图,这虽对理解绝缘配合过程有一定帮助,但过于烦琐,未于采用;②Um<72.5kV设备的外绝缘干状态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比IEC71-1中的规定值高;③范围II的设备纵绝缘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的反极性工频电压的幅值为(0.7~1.0)Um,IEC 71-1中规定仅为0.7 Um,也偏高。
故本标准只能为非等效采用IEC 71-1。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311.1-8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高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和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起草。
雷电冲击试验资料

截波标准规定: (1)波前时间Tf为1.2uS,允许误差 ±30%; (2)截波时间Td为2~5 uS (3)试验电压Um,允许偏差±3%,是 指规定值和实测值之差,不是指测量 误差。 (4)当实际波形波前部分有振荡(过冲) 规定振荡幅值不应超过0.05Um,反冲 波幅值ur/ Um过零系数规定为 0.250.35 波形图画法:以D点与反波峰值的幅值 的30%和90%的两点的联线与反波峰 值的交点为N,与D点横向平行的交点 为M,从M点所作的横轴垂线与O1之 间的距离为截波时间Td。 T1=1.67T
DL/T557《高压线路绝缘子陡波冲击耐受 试验》规定了线路绝缘子陡波冲击耐受试 验的标准冲击波形 (6)Tf=100~200毫微妙的陡波冲击波。 陡度2500KV/uS,最大输出电压幅值 500KV,适用于高压线路B型绝缘子陡波 冲击耐受试验。 JB5892《高压线路用有机复合绝缘子技 术条件》规定了有机复合绝缘子陡波冲击 耐受试验的标准冲击波形 (7)陡度大于1000KV/uS的陡波冲击波 最大输出电压幅值600KV,适用于高压线 路用有机复合绝缘子陡波冲击耐受试验。 DL474.6 《变压器操作波感应耐压试验》 规定了变压器操作波感应耐压试验的标准 冲击波形。 (8) Tcr>100微妙,Tz>1000微妙,Td (90)>200微妙的操作波冲击波 适用电力变压器操作波感应耐压试验。
三、雷电冲击发生器原理介绍
1、雷电波的基本形成
2、雷电波波头波尾时间计算
如图(3)是冲击电压发生器最基本的等值回路。 试验前把C1充好电,当K(或点火球隙)动作后,由C1向C2充电, 则试品两端电压: U1=U0*(1-e(-t /τ)) (充电过程) C1、C2两端电压平衡后,一起又通过R2对地放电,则试品两端电 压: U2=U0*e(-t /τ) (放电过程) 根据雷电波形定义,来推导波头波尾时间公式: (1)求波头Tf: 30%U0= U0*(1-e(-t1/τ1)) (1-1) 90%U0= U0*(1-e(-t2/τ1)) (1-2) 解方程组:0.3 = 1-e(-t1/τ1) 0.9 = 1-e(-t2/τ1) 0.7= e(-t1/τ1) 0.1= e(-t2/τ1)
耐压标准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一,产品讲解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3~500kV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下列户外及户内输变电设备,但仅包括相对地绝缘。
a.高压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短路器、熔断器、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全封闭组合电器和组合电器等;b.电力电容器:耦合电容器(包括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和并联电容器;c.高压电力电缆;d.电站瓷绝缘、穿墙套管;e.阀式避雷器瓷套。
f.变压器类:电力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消弧线圈和电磁式电压互感器;1.2 不适用范围a.安装在严重污秽或带有对绝缘有害的气体、蒸汽、化学性沉积物的场合下的设备;b.运行在特殊条件下,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大于80%且不通风。
c.接在变压器中性点上的电抗器和中点调压变压器。
d.启动自耦变压器和启动电抗器。
1.3 设备适用的电力系统中性点,额定电压3~63kV者是非有效接地的;额定电压110kV及以上者应为有效接地系统。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注:110kV经消弧圈接地的系统除外。
1.4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定用于某一定装置中设备的绝缘要求。
在制定各设备标准时,必须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各设备标准中,应制定本标准中未规定的适合于该类设备的特殊的要求和试验项目。
1.5 本标准所用名词术语的定义见GB 2900.19-82《电工名词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1.6 使用条件1.6.1 额定使用条件本标准规定的绝缘水平,仅用于下列使用条件下运行的设备:a.最高空气温度不超过40℃;b.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1.6.2 对于拟用于环境空气温度高于40℃处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试验电压应取本标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乘温度校正系数KtKt=1+0.0033T (式中 T 高于正40℃的温度值,℃。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1.6.3 对于拟用于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过4000m处的设备的外绝缘及干式变压器的绝缘,其试验电压按本标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乘以海拔校正系数Ka1.7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电工委员会71-1出版物的结构体系和内容。
升压站一次设备参数讲解

≤300
无电弧分解物隔室
交接验收值
≤250
长期运行允许值
≤500
15
局部放电
试验电压
kV
1.1×126/
每个间隔
pC
≤5
每单个绝缘件
≤3
套管
≤5
电流互感器
≤5
电压互感器
≤10
避雷器
≤10
16
供电电源
控制回路
V
DC 220
辅助回路
V
AC 380/220
17
使用寿命
年
≥20
18
检修周期
年
≥10
≯15%标称相电压
主要功能
人机对话功能、自检功能、报警功能、打印功能、记忆功能、显示功能、远传功能、联机运行功能、自动闭锁功能(调匝式)、休眠功能、识别功能、选线原理、统计功能、故障录波功能、对于智能化变电站,需具备IEC-61850协议接口
长期工作电流
A
10
直流电阻允许误差
%
土2
短时允许电流
kA
40
A
DC220V、2.5A
分闸操作电源
额定操作电压
V
DC220
操作电压允许范围
65%~110%,30%不得动作
每相线圈数量
只
1
每只线圈涌电流
A
≤3.75
每只线圈稳态电流
A
DC220V、2.5A
保护类线圈数量
只
1
备用辅助触点
数量
对
5常开,5常闭(不够的辅助点用继电器扩展)
开断能力
DC220V、2.5A
额定短路电流开断次数
GIS参数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2007-08-28 19:41:26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ttt001制作,网络首发全word版本)前言本标准是非等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71-1:1993《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理和原则》对GB 31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进行修订的。
主要的修订内容有:1)标准中除设备的相对绝缘外,还增列了相间绝缘和纵绝缘;2)设备上的作用电压增加了“陡波前过电压”和“联合过电压”,前者主要是由GIS中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后者则分别作用于相间绝缘和纵绝缘。
相应的试验电压类型增加了“陡波前冲击试验”(在考虑中)和“联合电压试验”;3)据IEC 71-1给出了各类作用电压的典型波形(图1);4)对10kV和35kV的设备的外绝缘干状态下短时工频耐受电压的数值分别提高到42kV和95kV,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外绝缘的要求或绝缘水平提高,因为在此电压范围内,绝缘水平主要是由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决定的;5)据IEC 71-1增加3/9次冲击耐受电压试验程序(6.3.2);6)对变压器类设备的截断冲击,提高了跌落时间,一般不大于0.7us,截波过零系数不大于0.3的要求,这样的规定和同类国际标准一致,技术上比较合理。
本标准和IEC 71-1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某些差异,包括:①IEC 71-1:1993为说明绝缘配合的过程引入了多个“耐受电压”的术语和配合程序图,这虽对理解绝缘配合过程有一定帮助,但过于烦琐,未于采 用;②Um<72.5kV设备的外绝缘干状态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比IEC71-1中的规定值高;③范围II的设备纵绝缘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的反极 性工频电压的幅值为(0.7~1.0) Um,IEC 71-1中规定仅为0.7 Um,也偏高。
故本标准只能为非等效采用IEC 71-1。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311.1-83。
110KV避雷器技术规范

1. 总则1.1 本设备技术协议适用于110kV氧化锌避雷器, 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凡本技术协议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供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本技术协议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供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2. 工作范围2.2.1 从生产厂家至线路的运输全部由乙方完成。
2.2.2 现场安装和试验在乙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甲方完成, 乙方协助甲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 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乙方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
3. 技术要求3.1 环境条件3.1.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45℃最低温度:-20℃最大日温差:25℃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0.5m/s)3.1.2 海拔高度:≤1500m3.1.3 最大风速:35m/s3.1.4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平均:95%月平均:90%3.1.5 地震烈度:8度3.1.6 污秽等级:II级 /Ⅲ级/Ⅳ级3.2 工程条件3.2.1 系统概况:a. 系统额定电压:110kVb. 系统最高电压:126kVc. 系统额定频率:50Hzd. 系统接地方式:有效接地系统3.2.2 安装地点:户外110kV输电线路终端杆塔或中间杆塔3.3 基本设计要求3.3.1 耐震能力水平分量0.25g垂直分量0.125g本设备能承受用三周正弦波的0.25g水平加速度和0.125g垂直加速度同时施加于支持结构最低部分时, 在共振条件下所发生的动态地震应力, 并且安全系数大于1.75。
3.3.2 泄漏比距不小于20mm/kV(II级)(分别按126、252 kV计)不小于25mm/kV(Ⅲ级)(分别按126、252 kV计)不小于31mm/kV(Ⅳ级)(分别按126、252 kV计)3.3.3 设计寿命供方保证所供设备全部是全新的、持久耐用的,保证设备能耐用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