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0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
09
10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9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20。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2. 种植土3.4. 观察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填满种植土。

2. 播种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每天定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持续观察并记录一周。

实验结果1. 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逐渐生长。

2. 观察到植物的茎、叶、花等生长变化。

实验结论1. 植物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生长。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

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源(如手电筒)2. 透明材料(如玻璃板、塑料袋)3. 实验仪器(如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对准透明材料。

2. 通过透明材料观察光源在另一侧的光影。

3. 改变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光影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光源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发现光影的形状和位置会随着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结论1. 光可以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光影的形状和位置受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影响。

实验三:制作简易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制作简易电路。

实验材料1. 电池2. 导线3. 灯泡4. 开关5. 绝缘材料实验步骤1. 将电池、灯泡、开关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使用导线将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3.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尝试改变电路连接方式,观察灯泡亮起的情况。

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简易电路,灯泡亮起。

2. 发现改变电路连接方式会影响灯泡的亮起情况。

实验结论1. 电路需要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等元件才能形成。

2. 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通断和灯泡的亮起情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报告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

(2)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內部岀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4)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实验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且水面冒热气,杯底开始产生小气泡,气泡上升;随着加热进行,小气泡越来越多,上升速度越来越快;烧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

②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升到100℃时,水出现沸腾现象;再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移走酒精灯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③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

(4)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会沸腾。

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2.观察不同温度下水中溶解物质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食盐、小苏打实验步骤:1、将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的水,分别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搅拌均匀。

2、记录每个烧杯中加入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3、将一个烧杯放在常温下,将另一个烧杯放在热水中加热。

4、观察每个烧杯中的溶解情况,记录温度和溶解的数量。

观察到的现象:1、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2、在加热后,食盐和小苏打都溶解得更多。

3、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实验结论:水能溶解的物质数量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4、观察蒸发皿中的变化,直到水分蒸发完毕,留下的是食盐晶体。

5、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到蒸发皿下方,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1、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沙子被滤掉。

2、随着加热,水分逐渐蒸发,最终留下食盐晶体。

3、火焰颜色变为黄色,说明食盐中存在钠元素。

实验结论: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可逆的。

通过蒸发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

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可以通过火焰测试进行检测。

2、了解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

实验器材:酒精温度计、气压计、风力计、水、火源、塑料袋。

实验步骤:1、将酒精温度计放在火源旁边,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2、用气压计测量不同地点的气压,并比较差异。

3、用风力计测量不同风速下的风力,并比较差异。

4、将塑料袋充满水,扎紧口,用手压住一端,将另一端放在高处,松开手,观察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实验结论: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很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压下降,从而形成风。

同时,风速也会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实验中的塑料袋实验也证明了风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通过测量降水量,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降水量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雨量计、计时器实验步骤:1、在降雨时,将雨量计放在室外合适的位置,开始计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个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个

观察到的现象: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 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 3、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实验 结论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渗 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实验器材
2 支注射器、水
我的猜测:吸有水的这个注射器会裂开
我的实验步骤:用两个注射器吸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 实
向下压活塞,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向下压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没有变化,吸空

实验 结论
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
时间
实验名称
6 观察蚯蚓的反应
实验目的
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器材
浅盘、长纸盒、湿土、水、干土、蚯蚓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干土的地方
我的实验步骤:1、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放在水中,看它的反应
实爬
2、纸盒里一边放湿土,一边放干土,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
实验器材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 实。
1、我们观察了雪松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实验 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 、 阳光 ,都有 树干 、 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 树干粗
结论
细 ,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大树实验目的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实我的实验步骤: 1、我们观察了柏树树。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柏树。

2、树冠像一把伞。

程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叶叶细小鳞片形,先端锐尖。

实验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都有树干、树冠和树根。

但树冠小,树干结论粗细,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疑问树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大树实验目的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我的实验步骤: 1、我们观察了雪松实。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雪松。

2、树冠圆锥形。

程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实验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都有树干、树冠和树根。

但树冠小,树干粗结论细,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疑问树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水生植物实验目的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实验器材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我的猜测: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浮在水面上实我的实验步骤: 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画出简图。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验观察到的现象:水葫芦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能浮在水面上程实验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结论疑问水葫芦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叶的观察实验目的认识叶的基本特征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我的猜测:树叶的大小不同,新鲜叶和落叶的颜色不同,叶的结构不相同实我的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叶的结构2、比较新鲜叶与落叶3、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能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验过观察到的现象:我们观察到一片完整的叶有叶片、叶脉、叶柄程实验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结论疑问完整的叶由哪几部分构成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蜗牛实验目的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实验器材 2-3只蜗牛,1个放大镜,一条树枝我的猜测:蜗牛的身体是硬的,由头,腹,尾巴组成实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2、观察蜗牛的运动、身体构造方面的特点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验过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的外面有贝壳。

程实验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结论疑问为什么有的蜗牛没有壳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反应实验目的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实验器材浅盘、长纸盒、湿土、水、干土、蚯蚓我的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干土的地方实我的实验步骤:1、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放在水中,看它的反应2、纸盒里一边放湿土,一边放干土,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验过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爬向湿土的那边程实验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结论疑问蚯蚓为什么不喜欢在干土中生活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蚂蚁实验目的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实验器材面包、白糖、死掉的小昆虫、放大镜、蚂蚁我的猜测: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实我的实验步骤: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2、观察蚂蚁的身体3、观察蚂蚁的运动和反应,蚂蚁爬行时会分泌一种“信息素”4、交流发现验过观察到的现象:1、蚂蚁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程2、蚂蚁头上长有触角实验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结论疑问蚂蚁头上的触角起什么作用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金鱼实验目的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实验器材 2-3条金鱼装在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食物色素调制的红水我的猜测:金鱼生活在水中,用身体来游泳实我的实验步骤:1、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2、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3、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验过观察到的现象:金鱼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程实验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结论疑问金鱼为什么和一般的鱼类外形不同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比较硬度实验目的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实验器材橡皮、海绵、卡纸、铁钉、塑料尺、木条我的猜测:这些物体有些软,有些比较硬实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描述橡皮、海绵的硬度2、观察比较卡纸、铁钉、塑料尺的软硬3、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验过观察到的现象:1、比较硬的物品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程2、较软的材料有: 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实验较硬的材料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结论较软的材料有: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疑问有些材料为什么用木条划过后会有痕迹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认识金属实验目的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实验器材铁、铜、铝等金属片,砂纸、玻璃杯、热水、空饮料罐、电池、导线,小锤我的猜测:金属能导电,能传热实我的实验步骤:1、用小锤敲打铁、铜、铝等金属片,记录发生的现象2、把铁、铜、铝等金属片放进有热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发生了什么3、用砂纸磨铁、铜、铝等金属片观察现象4、连接一个简单的线路,把其中的一段用铁、铜、铝等金属片连接,观察发生的现象验过观察到的现象:金属材料能传热,有色泽,能导电程实验金属材料的传热性好,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结论疑问金属材料为什么能导电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比较材料的韧性实验目的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实验器材塑料条、铁片、卡纸条、钩码、纸条、记录表我的猜测:铁片的弯曲程度最大实我的实验步骤:1、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端上分别标出刻度2、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一个相同的重物3、把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一端用重物压住,挂重物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

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验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过观察到的现象:弯曲程度最大的是塑料条,弯曲程度最小的是木条程实验不同材料的韧性不相同,有的材料韧性较好,有的材料韧性较差结论疑问为什么塑料条的韧性最好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造一张纸实验目的认识纸的过程和方法透明杯子、水、白纸、餐巾纸、筷子、棉布、放大镜。

实验器材我的猜测:撕碎的纸在水里浸泡后,完全成了颗粒状实我的实验步骤:1、把一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用的纸是否相同。

验过观察到的现象:我们造的纸和我们用的纸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程实验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结论疑为什么我们自己造的纸和用的纸不相同问评定等级(含日指导教师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材料在水中的沉与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水槽、水、各种物体(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 我的猜测:有些物体放进水中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实我的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水槽中2、把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记录表验过观察到的现象:1、石头、铁块会下沉程2、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浮在水面实验物体在水中游的沉(石头、铁块),有的浮(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 结论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材料有关吗问评定等级(含日指导教师 2012.12.1 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砖与陶瓷的性质实验目的了解砖、瓦与瓷器、陶器的物理性质实验器材砖、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小刀我的猜测:用小刀划都能在表面划出痕迹,都可以吸水实我的实验步骤:1、用小刀在砖、瓦、陶器、瓷器表面划一划2、用力弯折它们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在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4、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与浮验过观察到的现象:在表面很难划出痕迹,在水中都下沉、不易弯折,砖、瓦易吸水,程陶器瓷器不易吸水。

实验它们的硬度都很大在水中都下沉、不易弯折,砖、瓦易吸水,陶器瓷器不易吸水。

结论疑问陶器瓷器为什么不易吸水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实验目的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实验器材水、食用油、塑料杯、滴管、玻璃、蜡光纸、木条我的猜测:水的流动速度快,食用油的流动速度慢。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实我的实验步骤:1、用眼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2、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玻璃上,然后进行观察3、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4、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验5、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蜡光纸上,然后观察现象过观察到的现象: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程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3、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

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水渗实验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结论疑问为什么水的渗透性小,蜡光纸的渗透性小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 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谁流得快一些实验目的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实验器材 1小杯水、一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三个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我的猜测:洗洁精流得最慢,其它两种速度相同。

实我的实验步骤:1、设计水、油、洗洁精的流动比赛2、确定在玻璃片上流动的比赛方法3、分组实验,做好观察记录验过观察到的现象:水的流动速度最快,其次是油,最后是洗洁精程实验黏度大,流动速度慢,黏度小流动速度快结论疑问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 白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比较水的多少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溶器中水的多少,能正确使用量筒量出水的多少实验目的实验器材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我的猜测:三个塑料瓶里装的水相同实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高度,并猜测多的多少2、采用多种方法测量出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方法,并观察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