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doc
生活常见雅称、谦敬称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 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 文言雅语
•鼎力:大力。 •不克:不能。 •瑕疵:微小的弱点。 •迭函:屡次发信。
•稽迟:拖延、不及时。
级别 参加者 中榜者
榜 时间 考场 主考人
院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府、县级考试
省级考试
中央礼部级考试 皇帝主持考试
童生(儒生) 秀才
(第一名:案首)
案
秀才(茂才) ①监生②举人来自贡士举人 (第一名:解元)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归省: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合卺(jǐn):成婚。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兹有:现在有。 顷按、顷奉:刚刚接到。 奉箴:接到来信。 鉴于:考虑到。 本拟:本来打算。 不日:不久,不多天。 不时:随时。
•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 晋见:即进见。 • 觐见:朝见(君主)。
:夫妻,如“伉丽之情”。 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称己见解说“拙见”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己女儿说“小女”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中国敬语、谦辞大全一、常用语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学生称: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寒窗。
同学称:同窗。
三、日常用语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请人批评说“请指教”;请人指点说“请赐教”;请人帮忙说“劳驾”;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别人好心称“雅意”;别人批评称“雅正”;请改文章说“斧正”;送人礼物说“笑纳”;请求人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赞人见解说“高见”;等候客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惠临)”;我接客人为“恭迎”;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惠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说“惠书”;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请人决定说“钧裁” ;陪伴朋友说“奉陪”;人送物我称“惠赠”;送物于人称“惠存”;邀友做客曰“恭请”;施爱于我称“垂爱”;看重于我称“垂青”;友人念我称“垂念”;问我问题称“垂询”;请人任职称“屈就”;问人任职曰“高就”;降低身份曰“屈尊”;请人谅解曰“海涵(见谅)”;来客登门称“贵宾”;赞人学生曰“高足”;称指对方为“大驾”;父母可以曰“高堂”;老人故去称“登仙”;“敬谢不敏”推辞人。
常用的敬辞与谦辞

常用的敬辞与谦辞(2019年汇总)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礼”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
作为一名中国人,怎能不知礼,不明礼呢?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古代常用的一些敬辞和谦辞。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学习礼仪,提升自身!一、敬辞类:“令”字一族: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指对方父亲;令堂,指对方母亲;令郎,指对方的儿子;令爱,指对方的女儿。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顾、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的敬称,如欢迎惠顾,感谢惠顾等,但与欢迎光临有一定区别;欢迎光临,即热情地欢迎客人到来,适用于多种场所,表达对对方到来的一种热情的感情);惠存,用于自己向别人赠送物品,如相片、书籍等,请对方保存的敬辞(多用于向他人赠送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赠:指对方赠予自己礼物,向赠予方表达感谢之意的敬辞(比如,收到一位朋友的礼物后,复信可以这样写:足下惠赠精美土产,十分感谢!);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爱、垂怜,称对方对自己的关爱(主要用于书信);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赐”字一族:用于敬称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
如:赐教,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复,包括口头的、书面的等等。
“高”字一族:用于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称别人的见解;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对朋友的敬称;高邻,对邻居的敬称;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古代尊称、谦称、敬称词语集释

古代尊称、谦称、敬称词语集释古代尊称、谦称、敬称词语集释一、表尊称的词令尊:尊称对方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母亲。
令正:尊称对方的妻子(专指嫡妻)。
令亲:尊称对方亲戚。
冰翁:尊称对方的妻子的父亲。
令郎(嗣):尊称对方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女儿。
令坦:尊称对方女婿。
令阃:尊称对方妻子。
令兄(尊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阁下:尊称对方(古时多用于书函中)。
足下(大驾):对朋友的敬称。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诸君:对多人的尊称。
夫子:对学者的尊称。
先烈、先哲:尊称死去的人。
公: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
夫人: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
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贤侄:对对方侄子的尊称。
奉告: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告诉。
二、表敬称的词惠存:敬辞,请保存。
惠临:惠顾: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敬辞,对方允许做某事。
惠赠:敬辞,对方赠予。
惠顾、莅临、光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先生:敬辞,对知识分子的敬称。
高足:敬辞,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高见(高论):对别人见解的敬称。
高寿:敬辞,问老年人年纪。
高论(见):敬辞,指对方的言论和见解。
高就:旧时指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贵庚:敬辞,问对方年龄贵恙:问对方病。
贵姓(国、府、处、校、刊、报):敬辞,问对方姓氏、国家、家庭、住处、学校、报刊贵干:敬辞,问对方事宜。
贵宾、贵客:贵宅:问对方住处。
钧旨:敬辞,指对方说话。
大作:敬称对方的作品。
大札:敬称对方的书信。
大人:对长辈或地位高的官长的敬称大驾:大驾:称对方。
对来访者的敬称。
芳名:问对方姓名(多用于女子)。
斧正:敬辞,让对方帮助修改文章。
雅正:敬辞,表示请对方指正。
奉告(还、劝、送、陪、达、复):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陪:陪伴。
奉托:拜托。
奉还:归还。
奉送:赠送。
奉达:回复(多用于书信)。
奉劝:劝告。
)。
赐示(爱、教):敬辞,称对方给予指示、厚爱和指教。
(赐教:敬辞,指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敬辞,指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古代常见的尊敬称谓与谦称

古代常见的尊敬称谓与谦称
尊敬称谓
1. 大人:用于对身份崇高、地位高的人表示尊敬,如官员、贵
族等。
2. 大人之名:用于对高级官员或地位显赫的人表示尊敬。
3. 太守:用于对地方行政长官表示尊敬。
4. 都督:用于对统领军队、掌握一方武权的将领表示尊敬。
5. 公子:用于对家世显赫、出身尊贵的人表示尊敬。
6. 夫人:用于对已婚女性表示尊敬,特别是身份地位高的女性。
7. 敬称:用于对长辈、学者、名人等表示敬重。
谦称
1. 小人:用于对自己表示谦虚,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自己的低调。
2. 谦谦君子:用于对自己或别人的优秀品质表示谦虚。
3. 愚兄愚弟:用于对同辈或好友表示谦让。
4. 敢问尊姓大名:用于对陌生人表示恭敬,表达对对方身份的重视。
5. 公子台:用于对同辈或朋友表示谦逊。
以上是古代常见的尊敬称谓与谦称,这些称谓和称呼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表达尊重和彼此间礼节的作用。
虽然现代社会使用的称谓方式有所变化,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节仍然是重要的价值观。
古时的尊称和谦称

1. 咱先来说说“令尊”,这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呢!就像你见到朋友,问“你令尊大人身体可好?”那多有礼貌。
就好像给对方父亲戴上了一顶高贵的帽子,让对方感觉你很尊重他家人,这词儿妙不妙?2. “令堂”也是个尊称,是用来称呼别人母亲的。
比如说,“你令堂做的饭菜肯定很好吃吧!”这就像你在轻轻抚摸朋友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对他母亲表达敬意。
朋友听了,心里肯定暖暖的,你难道不想用用这个词?3. 自己谦称自己用“在下”。
嘿,就像武林高手过招前,抱拳说“在下不才,愿讨教一二。
”感觉既谦虚又有范儿。
这“在下”一说出口,就像把自己放低了,给对方留出高位,是不是很有古人的韵味?4. “犬子”是称自己儿子的谦称。
你要是和别人聊起孩子,说“我那犬子调皮得很。
”这就像你笑着说自家孩子的小毛病,带着一种亲昵和谦虚。
就像把自家孩子当个小顽皮,没那么完美,你有没有用过这个词呢?5. “拙荆”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聊天,说“我拙荆最近迷上了刺绣。
”这就像你在轻轻揭开自家生活的一角,带着对妻子满满的爱意和尊重,还有一丝谦虚。
这种说法,就像给妻子披上了一件温柔的纱衣,很有味道吧?6. “家严”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要是有人问你父亲情况,你说“家严一向严厉,不过都是为我好。
”这就像你打开了一扇通往家庭故事的门,让对方了解你和父亲的关系。
这词里有敬畏,有亲情,像不像一个情感的小盒子?7. “家慈”用来称呼自己母亲,比如“家慈总是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这就像你捧出一颗感恩之心,把母亲的爱展示出来,同时又很谦虚。
感觉这个词就像温暖的阳光,照在你和母亲的故事上,温馨不?8. “舍弟”是称自己弟弟的谦称。
你可以说“我舍弟读书可用功啦!”这就像你在夸自家弟弟,又带着一种低调。
就像你把弟弟藏在身后,悄悄展示他的好,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特别?9. “令爱”是对别人女儿的尊称。
要是看到朋友女儿可爱,你说“你令爱真是个小天使。
”这就像你给小女孩送上了一束鲜花,让朋友开心得不行。
中国文化常识之常见敬谦词语(DOC)

中国文化常识之常见敬谦词语(2020高考语言表达之“得体”)谦辞和敬辞(1)谦称窃:私下、擅自。
愚:不伶俐。
鄙:学识浅薄。
敝: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行。
家:对他人称在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如寒舍、舍妹。
官吏谦称:下官、末官、小吏。
念书人谦称:后学、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佞、不肖等其他谦称:在下,晚辈或地位低下的人谦称;小可,有必然身份的人的谦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长辈的自谦。
其他谦辞:过誉:谦辞,过度称赞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同意自己的要求或赠品斗胆:形容斗胆(多用作谦词)(2)敬称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益处。
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尊称:令,美好的意思,用于称号对方的亲属,如令爱、令尊、令堂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尊府、尊驾、尊命等;贤,用于称同辈或晚辈,如贤弟、贤郎等;仁,表示爱重,如称同辈友人中必自己年长的仁兄,称地位高的为仁公;称年老的为丈,如丈人。
称号前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先帝、先父、先贤等。
其他敬辞:惠,表示对方的行为对自己是一种恩惠,如惠赠、惠存、惠允等;借,表示自己要依托对方的力量,如借光,客套话,用于请他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垂,表示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为,如垂询(表示他人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惜,多用于书信)等;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第一次见面时说)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泰山、泰水:岳父、岳母劳步:敬辞,用于谢他人来访劳驾:客套话,用于请他人做事或让路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同意自己的要求或赠品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集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驾:敬辞,旧称对方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号以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托福:客套话,依托他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中国古代常用敬词、谦辞、雅语

敬词一、“令”字一族:尊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相当于“你的”。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上:敬称对方父母或者对地位至高者的尊称。
尊亲:称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托。
尊意:对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高堂:尊对方父母。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高龄:称老人(多指60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用于人事往来。
拜访:访问对方。
拜望:指探望对方。
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与对方告辞。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识:指结识对方。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皇帝。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宗:称同姓人。
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
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
如:儿子国藩谨禀。
谨肃:用于尊长。
如:护院会谨肃。
谨启、谨白:用于平辈。
如:吴将军长白谨启。
谨复:用于复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
台驾:旧称对方。
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如:见面问我台甫。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