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称谦称用法大全

合集下载

古代常见的尊称与谦称的表达方式

古代常见的尊称与谦称的表达方式

古代常见的尊称与谦称的表达方式
1. 尊称的表达方式
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上级或受人尊敬的人常常使用尊称,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尊称的表达方式:
- 君主或贵族:称为“陛下”、“大人”等,以显示对其权威和地
位的尊敬。

- 官员:根据职位不同,可以称为“大人”、“大官”、“尊者”等。

- 长辈:对于年长的人可以称为“尊长”、“尊师”等,以示对其
长者的尊敬。

2. 谦称的表达方式
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平辈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常常使用谦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谦称的表达方式:
- 长辈:对于年长的人可以称为“晚辈”、“小子”、“小人”等,以显示对其尊敬与谦逊。

- 上级:对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可以称为“尊驾”、“尊使”等,
以示对其地位的尊重。

- 对方:对于平辈或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可以使用“敝人”、“鄙人”等,以示自己地位的低下。

这些是古代常见的尊称与谦称的表达方式,通过使用合适的称呼可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称呼方式有所改变,但尊敬与礼仪的精神仍然非常重要。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称呼方式可能因时代、地域和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敬辞,谦辞,人称代词

敬辞,谦辞,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吾余我2、鄙人、小人(自己的谦称)3、臣(官员面对皇帝的谦称)4、奴才(清朝人对自己的谦称)5、奴家(女人对自己的谦称)6、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7、第二人称:汝尔你您你们8、阁下(对别人的尊称)9、先生(对男性的尊称)10、卿(对别人的尊称)11、敬称:l 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l 称天子:殿下l 称将军:麾下l 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l 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l 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l 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2、第三人称:之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10、社会亲戚关系l 九代:玄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子女孙子曾孙玄孙l 公辈:爷爷伯公(叔公)外公舅公姑公姨公姻公l 父辈:爸爸伯叔姑姑公婆继父妈妈舅舅姨妈岳丈继母表叔姨叔庚叔义父师太亲家姻伯l 平辈:兄弟姐妹夫妻姑嫂弟媳(妹)姐(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内弟襟兄(老挑)小姨子大姨姐舅母堂兄族兄表兄姨兄义兄亲家同年老庚邻舍同事同学朋友l 子辈:子媳女婿侄甥内侄外甥表侄姨侄学生徒弟l 孙辈:孙外孙侄孙孙媳内侄孙表侄孙姨侄孙孙女孙女婿敬辞谦辞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说(请问)求人指点说(赐教) 托人办事说(拜托)赞人见解说(高见) 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 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 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 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

(完整版)尊称谦称汇总

(完整版)尊称谦称汇总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令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哥哥;
小儿--- -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父母单称家父、家严;
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初次见面说“久仰”;
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古代部分谦称和敬词

古代部分谦称和敬词

古代谦称和敬词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谦称和敬词:
1. 谦称:
- 晚辈:指自己对长辈的谦称,表示自己地位低下。

- 贫道:道士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地位卑微。

- 弟子:对师长或长辈的谦称,表示自己是学生或下属。

- 鄙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地位低下。

- 愚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愚笨无知。

- 不才: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

2. 敬词:
- 先生:对有学问或地位较高的男性的尊称。

- 夫人:对已婚女性的尊称。

- 大人:对地位高或年长者的尊称。

- 公子:对地位高或家世显赫的男子的尊称。

- 娘子:对已婚女性或对女性的尊称。

- 卿卿:对情侣之间的尊称,表示亲密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谦称和敬词使用也受到性别、年龄、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古代尊称、谦称、敬称词语集释

古代尊称、谦称、敬称词语集释

古代尊称、谦称、敬称词语集释古代尊称、谦称、敬称词语集释一、表尊称的词令尊:尊称对方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母亲。

令正:尊称对方的妻子(专指嫡妻)。

令亲:尊称对方亲戚。

冰翁:尊称对方的妻子的父亲。

令郎(嗣):尊称对方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女儿。

令坦:尊称对方女婿。

令阃:尊称对方妻子。

令兄(尊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阁下:尊称对方(古时多用于书函中)。

足下(大驾):对朋友的敬称。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诸君:对多人的尊称。

夫子:对学者的尊称。

先烈、先哲:尊称死去的人。

公: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

夫人: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

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贤侄:对对方侄子的尊称。

奉告: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告诉。

二、表敬称的词惠存:敬辞,请保存。

惠临:惠顾: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敬辞,对方允许做某事。

惠赠:敬辞,对方赠予。

惠顾、莅临、光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先生:敬辞,对知识分子的敬称。

高足:敬辞,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高见(高论):对别人见解的敬称。

高寿:敬辞,问老年人年纪。

高论(见):敬辞,指对方的言论和见解。

高就:旧时指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贵庚:敬辞,问对方年龄贵恙:问对方病。

贵姓(国、府、处、校、刊、报):敬辞,问对方姓氏、国家、家庭、住处、学校、报刊贵干:敬辞,问对方事宜。

贵宾、贵客:贵宅:问对方住处。

钧旨:敬辞,指对方说话。

大作:敬称对方的作品。

大札:敬称对方的书信。

大人:对长辈或地位高的官长的敬称大驾:大驾:称对方。

对来访者的敬称。

芳名:问对方姓名(多用于女子)。

斧正:敬辞,让对方帮助修改文章。

雅正:敬辞,表示请对方指正。

奉告(还、劝、送、陪、达、复):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陪:陪伴。

奉托:拜托。

奉还:归还。

奉送:赠送。

奉达:回复(多用于书信)。

奉劝:劝告。

)。

赐示(爱、教):敬辞,称对方给予指示、厚爱和指教。

(赐教:敬辞,指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敬辞,指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古代尊称与谦称大全

古代尊称与谦称大全

古代尊称与谦称大全:
尊称:
1.阁下:用于对男子的尊称。

2.令尊:用于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3.令堂:用于对别人母亲的尊称。

4.令爱、令媛:用于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5.令郎:用于对别人儿子的尊称。

6.令婿(令坦、令倩):用于对别人女婿的尊称。

7.贤侄:用于对别人侄子的尊称。

8.贤弟:用于对别人的弟弟的尊称。

谦称:
1.家父、家母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2.家严、家慈是对自己母亲的尊称。

3.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4.舍妹是对自己妹妹的谦称。

5.小子是对自己的谦称。

6.寒舍是对别人到自己家的谦称。

7.愚兄是对自己哥哥的谦称。

8.拙笔是对自己作品的谦称。

9.拙作是对自己作品的谦称。

10.赐教是对别人给予自己教导的谦称。

11.芳龄是对年轻女子的尊称。

12.芳邻是对别人的邻居的谦称。

13.芳名是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14.芳誉是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尊称和谦称大全

尊称和谦称大全

尊称和谦称大全
在人际交往中,使用恰当的尊称和谦称可以有效地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正确地使用尊称和谦称不仅可以增进人际关系,还可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尊称和谦称,供大家参考使用。

1. 尊称:
(1)先生/女士,用于称呼成年男性和女性,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2)敬爱的/尊敬的,用于书信或正式场合,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敬爱之情。

(3)尊贵的/贵姓,用于对待地位高、身份尊贵的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4)阁下/大人,用于对待地位高、身份尊贵的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5)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用于对待领导或老师,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敬意。

2. 谦称:
(1)小/某某,用于对待比自己年长或地位高的人,表示自己的谦逊和尊重。

(2)在下/贱名,用于书信或正式场合,表示自己的谦逊和尊重。

(3)愚兄/愚弟,用于自我谦称,表示自己的谦逊和礼貌。

(4)不才/拙者,用于自我谦称,表示自己的谦逊和尊重。

(5)敝姓/敝名,用于书信或正式场合,表示自己的谦逊和尊重。

3. 其他尊称和谦称:
(1)尊称,阁下/大人/尊敬的/尊贵的/敬爱的/贵姓/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

(2)谦称,小/某某/在下/贱名/愚兄/愚弟/不才/拙者/敝姓/敝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尊称和谦称,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尊
称和谦称,展现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增进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与他人交往时,用心对待,相互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古代常见的尊敬称谓与谦称

古代常见的尊敬称谓与谦称

古代常见的尊敬称谓与谦称
尊敬称谓
1. 大人:用于对身份崇高、地位高的人表示尊敬,如官员、贵
族等。

2. 大人之名:用于对高级官员或地位显赫的人表示尊敬。

3. 太守:用于对地方行政长官表示尊敬。

4. 都督:用于对统领军队、掌握一方武权的将领表示尊敬。

5. 公子:用于对家世显赫、出身尊贵的人表示尊敬。

6. 夫人:用于对已婚女性表示尊敬,特别是身份地位高的女性。

7. 敬称:用于对长辈、学者、名人等表示敬重。

谦称
1. 小人:用于对自己表示谦虚,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自己的低调。

2. 谦谦君子:用于对自己或别人的优秀品质表示谦虚。

3. 愚兄愚弟:用于对同辈或好友表示谦让。

4. 敢问尊姓大名:用于对陌生人表示恭敬,表达对对方身份的重视。

5. 公子台:用于对同辈或朋友表示谦逊。

以上是古代常见的尊敬称谓与谦称,这些称谓和称呼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表达尊重和彼此间礼节的作用。

虽然现代社会使用的称谓方式有所变化,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节仍然是重要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称谦称用法大全(引用)尊称:一般指比较尊敬的称呼,例如,小王尊称王医生为神医。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

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

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

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

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驾:敬辞,旧称对方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

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

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区区、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贾黯]谒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

”——《邵氏闻见录》;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谦辞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称自己的儿子;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尊称和谦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

一、尊称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一)是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子、而、公、君”等,这些均可译作”您.(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

这些名词也都可译为“您”,陛下是专称君主皇帝,可不译,官职身份的也可不译.(三)是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贤:贤弟、贤妻仁:仁兄、仁弟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大:大礼、大作、大驾。

这些词一般都不需要翻译.这些敬辞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以上一二两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种普遍仍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很和谐.二、谦称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

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一种是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

又可分以下四类: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赤壁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报任安书》)“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另一种是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

这种词都是双音节合成词且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从修饰词的词性来看,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

[“贱”相当于“我的”]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卑:卑职.二是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窃:窃思、窃念、窃闻。

(“窃”可译为私下私自)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

(“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三是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

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

“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这些谦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

第一种情况基本不用了,第二种情况还有部分仍在用.三、其它称谓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

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

谦称都属于自称.他称是称呼别人。

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