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婚礼

合集下载

婚礼礼仪--中西方婚礼习俗对比

婚礼礼仪--中西方婚礼习俗对比

中式婚礼的优势
l 喜庆、热闹、感动。热闹的场面能充分 照顾到新娘新郎以及双方亲友的个人情 感,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
中式婚礼的缺点
l 繁文缛节比较多,整个婚礼下来,新人 会感到很疲惫。
l 忌讳太多,稍不小心就会触霉头。 l 凤冠霞帔又重又厚,穿戴起来很沉,尤
其是夏天的时候,会很热。 l 因为轿子不比轿车,数量极少,想要租
母。
l
夫妻对拜:可采用跪拜礼和鞠躬礼。
l
2、西方婚礼:承诺(婚约问答、领诵、交
换信物、拥吻礼)
l
信物戒指,不是锁定今生的寓意。送新娘
白金钻戒。
l
拥吻礼:在牧师的引领下将灵魂和生命的
气息传递给对方,合二为一。
l
走到幸福门下行致谢礼。
中国婚礼中新人要 举行拜堂仪式:一拜 天地,二拜高堂,夫妻 对拜。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 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 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 地方举行,婚礼井井有 条,但是相对来说就不 如中国婚礼那么热闹 。
l 西方的婚礼看重的是感觉,而中国看 重的是仪式。
l 中西方文华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婚礼只是其一,这主要来自于中 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思 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 的。但是无论是哪里的婚礼都充满 了祝福和笑声。
图片欣赏
请贴
结婚证
l 婚礼差异 l 色彩运用 l 婚礼仪式 l 婚礼中的站位 l 婚礼优缺点 l 图片欣赏
l 婚礼差异:
l 1、中式婚礼:人前婚礼,是一种表现形式,将新 婚事实告知来宾亲友。
l 主婚人:家族的长辈,或是德高望重的族人。
l
(一般指父母其中的一位代表致答谢词)
l 2、西式婚礼:神前婚礼,主要以教堂婚礼为主 ,在上帝的面前承诺。

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中西方婚礼差异
差异
仪式
地点
服饰
婚宴
• 1.中式婚礼必定要经历的环节:
1)向父母亲致敬,向来宾敬酒; 2)夫妻交拜,必定喝交杯酒; 3)交换结婚信物; 4)表演节目娱乐来宾,做到宾至如归的效果; 5)一定要迎亲,请人吃传统的结婚点心; 6)送来宾礼物和喜糖。
• 2.西式婚礼必定要经历的环节:
• • • •
• 教堂,安静而神圣。婚礼 过程除了神父说那几句熟 的发烂的话外,安静地连 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 基督教在西方极盛行,上 帝在每个人心中。婚姻在 人生中是神圣的事情,需 要向上帝祈福。
• 家中或餐馆,喜庆 而热闹。结婚就是 为了以后过日了, 过日子就是柴、米、 油、盐,红红火火, 以后的好日子要靠 亲帮亲,邻帮邻, 婚礼需要亲朋好友 的祝福。
Hale Waihona Puke 1)教堂办仪式或是请牧师到婚礼现场; 2)交换戒指(代表此生唯一); 3)切蛋糕抛花球; 4)自助餐或是请餐厅到结婚现场,经济型的, 防止浪费; • 5)蜜月后才送礼物,一般小东西为主。
西方:父母可以不参加,婚姻是自己的 • 中国的婚礼习俗和中国的传说,礼节习惯 事。 有关。
中国:父母一定要到场,还要接受最崇 • 西方的婚礼习俗和信仰,追求自由的思想 高的礼拜。承袭了中国婚姻“父母之命” 有关。 的传统理念。

中外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_中西婚礼礼仪对比

中外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_中西婚礼礼仪对比

中外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_中西婚礼礼仪对比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外的婚姻观念有所区别,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结婚习俗礼仪,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一:婚礼举办的地点婚礼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中国人的婚礼以喜庆热闹为主,新人一般会选择在酒店举办婚宴,并邀请新人双方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宴的排场弄得越大越好,这样才能突出婚礼的隆重和热闹,而西方的新人举办婚礼一般是在教堂或郊外等安静的场所,讲究的是婚礼的庄严和圣洁,并不是很在乎婚礼是否热闹。

二:着装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着喜庆,因此在中式婚礼中少不了红色,用鲜艳的红色烘托出婚礼喜庆的氛围,新郎和新娘身穿红色的婚服,新娘将头发梳成发髻,并带上凤冠,盖上红盖头,以此象征着纯洁与童真,婚礼仪式完毕后,由新郎亲手揭开共盖头。

而在西方国家,白色代表着富贵与纯洁,因此新娘在婚礼当天都是身穿着白色的婚纱,戴上白色的头纱,新郎则身穿着西装。

三:婚礼习俗中国传统婚礼中有着“三书六礼”等繁琐的礼节,在这些礼节进行的过程中,往往有着许多的禁忌与礼仪,并要按照顺序一步一步的进行,如祭祖、燃炮、拜别等,由此可见我国的婚礼习俗是多么的繁琐,但是从繁琐的婚礼过程中也能看出人们对婚礼的重视和尊重。

不仅是我国有着繁琐的婚礼习俗,西方国家的婚礼也有着许多习俗,如旧、新、借、蓝等习俗,新娘在婚礼当天需要随身携带一个手帕,因为西方人认为手帕寓意着吉祥,婚礼结束后宾客还会用条状的面包敲打新娘的头部,将面包这折断,他们认为面包屑代表着幸运,由此看来,西方的婚礼习俗并不比中国简单。

四:婚礼内涵中国传统婚礼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因为结婚不仅是新人之间的事情,也关系着两个家庭的结合,通过婚礼礼节能够表现出婚礼的庄严,也能让新人和新人双方的家人更加重视婚礼。

但是在西方国家讲究的是神的认知和庇护,他们认为新人是遵从上帝的约定结为夫妻,从而可以看出宗教在西方国家的重要性。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中外结婚习俗的区别1.中国结婚礼仪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

2.西方结婚礼仪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

“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中外结婚方式的区别旧时代中国结婚的繁文缛节众多,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妁之言,历三书六礼的程序。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

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比如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

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在外国各国结婚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大家了解较多的是英国的结婚方式,一旦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

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

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

传统婚礼礼仪新娘出嫁时戴“红盖头”坐轿子,当然那是过去。

现在出嫁一般是坐小轿车,穿婚纱戴“面纱”。

“盖头”和“面纱”同是一个同意,是在显示和代表新娘青春、贞洁和尊贵。

中西方婚礼差异

中西方婚礼差异

西式婚礼结婚仪式:
西方传统婚礼一般在教堂举 行。新娘挽父亲手臂进入教 堂;父亲将新娘交给新郎;牧师 致词、新人宣誓、交换戒指、 祈祷、咏唱诗歌等。在西方, 新娘除了要穿崭新的白婚纱 外,需要戴一副已婚女士送 的旧吊袜带,借一枚象征太 阳的金币,以及一件象征月 亮的蓝色物品。据说,月亮 女神黛安娜是女人的保护神, 结婚时有这三件东西,才教群众多,在教堂举办婚礼不常见。我国婚礼一 般和婚宴结合在一起,在新郎家里或饭店举行。通常新郎家会租用 车队,迎接新娘。婚礼上,尽管新人穿西式的婚服,但旧传统礼俗, 如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等是不可缺少的。届时,新人家里会 布置一新,新房、新被褥,连新人的用品也必须是新的,总之,强 调一个新字。
中西方婚礼差异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制作:406小仙女
传统的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区别巨大,在 婚俗方面两者也在不断地相互学习、借鉴, 下面一起来盘点下中西方婚俗文化差异吧。
中式婚礼礼服:
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中,红色是结婚礼服的标志性颜 色,也是最能体现出华夏魅力的颜色,代表着吉祥 和喜庆。礼服的样式就千差万别了,从汉服、唐装, 到近代的秀禾服、旗袍等,但共同点都是尚红色。
中式婚礼新旧礼: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婚礼都讲究喜庆,如在婚礼上 客人会向新人及其父母祝贺、祝愿,讲令人高兴的话,举止文 雅文明有礼。但是由于风俗习惯不同,中西方在婚礼上举止也 大相径庭,如在我们的婚礼上如果不小心,打碎了婚宴上的餐 具,会感到非常不安。
西式婚礼新旧礼:
可是在德国人的婚礼上,却经常是上演砸、摔碗、盘比赛。热闹婚 礼,客人砸、摔一件碗、盘、杯、瓶,新人们需马上跟着砸、摔一件。 德国人认为,这样可帮新人除去昔日的烦恼、迎来甜蜜的开端,在漫长 的生活道路上,夫妻俩能够始终保持火热的爱情,终身形影相伴、白头 偕老。婚礼习俗。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婚礼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不同文化的婚礼传统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等方面。

首先,中西方婚礼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通常采用庄重严肃的形式,婚礼地点多数选择在传统的礼堂或宴会厅。

而西方婚礼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在海滩、花园或教堂等不同场地举行婚礼。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有婚礼仪式和宴会两个环节,而中国传统婚礼还包括三书六礼等独特的程序。

其次,中西方婚礼的仪式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西方婚礼通常由牧师或司仪主持,仪式内容通常包括誓词、交换戒指、发誓和亲吻等。

这些仪式旨在见证承诺和爱的誓言。

而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内容更加庄重和繁琐,包括迎亲、接亲、拜堂、敬茶等。

这些仪式以亲戚长辈为主,体现了家庭的尊重和传统的延续。

再次,中西方婚礼的习俗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闹洞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

新娘进入新郎家后,会接受亲友的捉弄和考验。

而西方婚礼则注重亲友的祝福和庆祝,通常有喜帖、婚宴、音乐和舞蹈等特色习俗。

此外,婚纱是西方婚礼的重要标志,新娘通常穿着白色婚纱出嫁。

而中国传统婚礼则以红色婚纱为主,象征幸福和吉祥。

最后,中西方婚礼的标志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婚礼戒指是对爱情和婚姻的象征,新郎新娘会在婚礼仪式上交换戒指。

而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会互赠金银首饰,以示对彼此的承诺和爱意。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会有花束和蜜月之旅等特色标志。

总之,中西方婚礼文化存在诸多差异。

中西方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传统。

这些文化差异体现了中西方婚礼的独特魅力,也展示了不同文化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诠释。

无论是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都能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

中西婚礼的差异

中西婚礼的差异
中西婚礼的差异
-
标题标题标题
婚礼仪式
01
婚俗文化
02
婚宴习俗
03
总结
04
中西婚礼的差异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代表着两个人在爱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彼此的关系,以及未来生活的开始
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中西婚礼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西婚礼的差异
1
婚礼仪式
婚礼仪式
中国传统婚礼
3
婚宴习俗
婚宴习俗
中国婚宴习俗
在中国,婚宴是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婚宴上通常会有很多美食和饮料,包括海鲜、肉类、甜点等。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婚宴通常会持续数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和美食。此外,中国的婚宴上也讲究礼仪和规矩,如敬酒、回敬等
婚宴习俗
西方婚宴习俗
西方婚宴通常在宴会厅举行,菜品相对简单一些。在西方婚宴上,通常会有主菜、前菜、甜点等几道菜。此外,在西方婚宴上,宾客们也会为新人祝酒和跳舞庆祝。与中国的婚宴相比,西方婚宴更加注重个人体验和情感交流
中国传统婚礼通常由父母主导,注重仪式感和传统元素。在婚礼前,男方要到女方家提亲,并送聘礼。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穿红色的礼服,寓意着吉祥如意。婚礼中包括拜堂、敬酒、敬茶等环节,以示尊重长辈和宾客。此外,中国传统婚礼还注重生肖和黄道吉日的考虑,希望在吉祥的日子里完成人生大事
婚礼仪式
西方婚礼
西方婚礼通常在教堂或宴会厅举行,注重简洁和浪漫。婚礼前,男女双方家长会见面商谈婚姻事宜。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穿白色的礼服,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婚礼仪式包括宣誓誓言、交换戒指、亲吻等环节。在仪式结束后,通常会有宴会和舞会等庆祝活动
4
总结
总结
中西婚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仪式、婚俗文化和婚宴习俗等方面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婚礼,是一对男女通往婚姻的大门,一场婚礼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各种婚礼习俗,而不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婚礼习俗各不相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1.颜色差异首先我们最能一目了然的就是中西文化在婚礼上,使用的颜色的差异,在中国结婚是喜庆的代表色的大红色,盼望新人能够红红火火、吉利如意。

但是在国外结婚的代表颜色是白色,纯净的白色,代表了新人纯真的爱情,由于白色代表的是天使,也是祝福新人婚后像天使一样生活的美妙幸福。

2.仪式差异其次,就是婚礼上仪式的区分,比如在中式婚礼中父母环节是很重要的,需要新人双方给父母行叩拜礼,敬茶等,这传播的是中国的孝道,结婚是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哺育之恩,以及新人相互讲过对方的父母,正式认门,是特别重要的仪式。

而西方国家是没有叩拜礼敬茶这些环节的,我们在婚礼上能看到的关于父母的环节其实就一个,而且还只能看到父亲,就是父亲在进场的时候,女儿挽着父亲的手,父亲亲自将女儿待到新郎面前,将女儿交给对方,盼望新郎能像自己一样去爱惜呵护自己的女儿。

3.服饰差异中国与西方结婚,服饰上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例如在中国基本采纳的是唐装或者是汉服,女性穿着就是凤冠霞帔、秀禾服、旗袍等等,男士一般都是唐装或者汉服的马褂新郎服。

在西方新娘服饰礼服、婚纱,一般状况下都是婚纱,近年来我国也许多穿婚纱结婚的,男士就是西装,在重要场合男士的服装都是西装,是最得体最隆重的服饰。

4.总结假如是一一列举的话确定还有许多许多,但是近年来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进展,相互之间的借鉴接受,形成了许多结合式的婚礼新形势,比如年轻人喜爱西式也喜爱中式的,在迎亲时候采纳中式婚礼格调,酒店仪式的时候采纳西式婚礼,这也是很好的结合,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多元化的文化时代。

中西方婚礼仪式中式婚礼仪式为什么要射轿帘?花轿停后,新郎手执弓箭,分别向天、地、新娘空射三箭,意喻举箭弓逢凶化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

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

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

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

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

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

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

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

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

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

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

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

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

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

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

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

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

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

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

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

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

例如,在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ers),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

“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

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

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

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

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

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

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

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

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

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

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

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

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

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

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

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

”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

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

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

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

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

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

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

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

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By study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I underst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stern wedding is pure romantic, and China is happy wedding; Western wedding is feeling valued, and China values the ceremony. In the West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customs, have also form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wedding customs. Though, have different customs, but no matter where the wedding was all full of blessings and laughter. Wedding days are often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day of many people‟s lives. For this reason alone, throughout the past and into modern day, numerous customs and superstitions have developed around the wedding event, in hopes of creating …The Perfect Day!‟ A very c ommon custom still honored today is in reference to a time-old saying,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blue, and a silver sixpence inside your shoe‟. So old is this that tracing it back to its origination is nearly impossible. Some contribute it to V ictorian times, others say it is even older than that. The …old‟ is believed to be the friends and family attending the wedding. The …new‟ is represented by the couple themselves, as a …new‟ union. The …borrowed‟ is something from th e families that is to be returned, such as the bride's wedding dress, or the veil, borrowed from her own mother. Something …blue‟ is often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bride‟s virginity, as in the opposite of red, which throughout time has come to represent a woman of many men. Modern day brides often wear a bit of blue material tucked out of sight. The sixpence can be any form of money, tucked into the bride's shoe, this to bring wealth, both in monetary means and love, to the un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