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综述

合集下载

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由于地域和历史的不同,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东方有着很大的差异,其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打招呼用语、饮食文化等到思维方式等抽象方面的差异无所不在。

本文着重从中西婚礼文化差异就中西文化作一个比较,从而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传统婚礼却因国家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而不尽相同。

1.1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首先和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有关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

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进行的。

1.2 造成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

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

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

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1.3 中西婚礼文化的具体差异。

1.3.1 中国传统婚礼在中国传统社会,婚礼大体上要经过和履行下列法定或约定的程序:第一步叫“纳彩”,俗称“说婚”,即先由媒人往女方家中称述男家求婚之意,询问待字之女的年岁和生肖,然后由男家请术士“合婚”,卜算生肖是否相合,婚姻是否吉利,双方同意了,男方就送一只雁给女方,作为“献纳彩择”之礼。

所以又叫“委禽”。

第二步叫“问名”,俗称“订婚”即双方正式交换庚帖,甚至详细到两到三代及主婚人的姓名、荣衔、里居等。

第三步叫“纳吉”,俗称“小聘”,既男家向宗庙问卜祖先,如果得到吉卜就往女方家,并致送订婚礼品,女方家也致答礼,婚约即告成立。

第四步叫“纳征”,俗称“聘礼”,即于迎娶前几日,男方将议定之聘金,并布帛、衣服、首饰、礼饼等物,如数以盛大仪仗送之女家。

第五步叫“亲迎”,俗称“择吉”即由男方家择定迎娶之吉日,并通知女方家。

第六步叫“亲迎”即在喜结良缘之日,新郎躬率鼓乐、仪仗、花轿,到女家以礼迎娶新娘,并一同归家。

中西婚俗文化

中西婚俗文化

中西婚俗文化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和习俗。

中西婚俗文化是全球范围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大婚礼文化,它们各自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和习俗。

本文将探讨中西婚俗文化的异同之处,以及它们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中式婚礼文化1. 传统结婚习俗中国的婚礼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婚礼习俗多样。

婚前,双方家庭进行婚约,确定结婚的具体时间和事宜。

在婚礼当天,新郎需先迎亲,由新娘的家人陪同前往新娘家,并进行一系列的迎亲仪式。

新娘在一轿车中抵达婚礼现场,由新郎去打开轿车门。

婚礼进行过程中,需进行敬茶、交杯酒、亲戚朋友祝福等环节,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

2. 婚礼饮食文化中国婚礼上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

传统婚宴上,宾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精美的菜肴。

其中,酒席是婚宴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象征着喜庆和祝福。

新人会在婚宴上举行敬酒仪式,向宾客表达感谢和敬意。

此外,在一些地区,还有婚饼、婚酒等特色食品,它们寓意着幸福和团圆。

二、西式婚礼文化1. 婚礼仪式西方婚礼仪式注重个性和浪漫,常以教堂为场地举行。

婚礼前,新郎新娘会选择婚纱礼服,新娘会戴上精美的婚纱头纱。

婚礼仪式中,新郎新娘在神父的主持下进行誓言的宣读和交换婚戒等环节。

同时,婚礼上也会有朋友和亲人的祝福演讲,以及音乐、舞蹈等表演。

2. 婚礼蛋糕与舞会西方婚礼上的蛋糕是一大亮点。

新人会在婚礼上展示一座精美的多层结婚蛋糕,蛋糕通常以新人的个人喜好来设计,上面还会有新人的名字和婚礼日期。

此外,西方婚礼常以舞会的形式结束。

新人会在伴郎伴娘和宾客的见证下,进行第一支新婚舞曲,并邀请宾客一起舞蹈和庆祝。

三、中西婚俗文化的异同1. 婚礼形式中式和西式婚礼在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式婚礼以家庭为单位,注重家族和亲戚的参与,婚礼形式庄重而热闹。

西式婚礼更加注重个人的选择和个性化,以新人为中心,舞会和婚礼仪式更加浪漫和隆重。

2. 礼仪习俗中西婚礼的礼仪习俗也有所不同。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中外结婚习俗的区别1.中国结婚礼仪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

2.西方结婚礼仪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

“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中外结婚方式的区别旧时代中国结婚的繁文缛节众多,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妁之言,历三书六礼的程序。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

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比如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

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在外国各国结婚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大家了解较多的是英国的结婚方式,一旦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

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

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

传统婚礼礼仪新娘出嫁时戴“红盖头”坐轿子,当然那是过去。

现在出嫁一般是坐小轿车,穿婚纱戴“面纱”。

“盖头”和“面纱”同是一个同意,是在显示和代表新娘青春、贞洁和尊贵。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言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

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

但是,婚礼的形式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本文将试从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西婚俗差异,同时进行婚俗差异原因的深层探究,使我们也对中西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古代中国,婚礼的准备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特定的步骤,称之为"三书六礼";。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婚礼要办的隆重热闹,邀请众多的亲戚朋友,所以婚礼举行的地点一般都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敞的院落或酒店。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

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

典型的中国传统婚礼服饰为凤冠霞帔中西方的婚宴也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举办结婚典礼。

传统的婚宴的酒席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

另外还设有一些余兴节目。

对于新郎的父母而言,更是要宴请其所有的亲朋。

宴席上,人们只是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

在西方国家,婚宴通常是在教堂的结婚典礼结束之后举行。

婚宴中通常伴随着舞会,婚宴舞会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模式。

宴会会在互相敬酒与庆祝中进行,一直到新人们坐上车子离去为止。

新人会在家人朋友的欢送下开始蜜月旅程。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婚俗更为开放、浪漫、自由,而中国的婚俗更为严谨、庄重、繁琐。

但是,中西方的婚俗也有相似的地方。

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婚礼差异

中西方婚礼差异

西式婚礼结婚仪式:
西方传统婚礼一般在教堂举 行。新娘挽父亲手臂进入教 堂;父亲将新娘交给新郎;牧师 致词、新人宣誓、交换戒指、 祈祷、咏唱诗歌等。在西方, 新娘除了要穿崭新的白婚纱 外,需要戴一副已婚女士送 的旧吊袜带,借一枚象征太 阳的金币,以及一件象征月 亮的蓝色物品。据说,月亮 女神黛安娜是女人的保护神, 结婚时有这三件东西,才教群众多,在教堂举办婚礼不常见。我国婚礼一 般和婚宴结合在一起,在新郎家里或饭店举行。通常新郎家会租用 车队,迎接新娘。婚礼上,尽管新人穿西式的婚服,但旧传统礼俗, 如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等是不可缺少的。届时,新人家里会 布置一新,新房、新被褥,连新人的用品也必须是新的,总之,强 调一个新字。
中西方婚礼差异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制作:406小仙女
传统的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区别巨大,在 婚俗方面两者也在不断地相互学习、借鉴, 下面一起来盘点下中西方婚俗文化差异吧。
中式婚礼礼服:
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中,红色是结婚礼服的标志性颜 色,也是最能体现出华夏魅力的颜色,代表着吉祥 和喜庆。礼服的样式就千差万别了,从汉服、唐装, 到近代的秀禾服、旗袍等,但共同点都是尚红色。
中式婚礼新旧礼: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婚礼都讲究喜庆,如在婚礼上 客人会向新人及其父母祝贺、祝愿,讲令人高兴的话,举止文 雅文明有礼。但是由于风俗习惯不同,中西方在婚礼上举止也 大相径庭,如在我们的婚礼上如果不小心,打碎了婚宴上的餐 具,会感到非常不安。
西式婚礼新旧礼:
可是在德国人的婚礼上,却经常是上演砸、摔碗、盘比赛。热闹婚 礼,客人砸、摔一件碗、盘、杯、瓶,新人们需马上跟着砸、摔一件。 德国人认为,这样可帮新人除去昔日的烦恼、迎来甜蜜的开端,在漫长 的生活道路上,夫妻俩能够始终保持火热的爱情,终身形影相伴、白头 偕老。婚礼习俗。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婚礼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不同文化的婚礼传统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等方面。

首先,中西方婚礼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通常采用庄重严肃的形式,婚礼地点多数选择在传统的礼堂或宴会厅。

而西方婚礼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在海滩、花园或教堂等不同场地举行婚礼。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有婚礼仪式和宴会两个环节,而中国传统婚礼还包括三书六礼等独特的程序。

其次,中西方婚礼的仪式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西方婚礼通常由牧师或司仪主持,仪式内容通常包括誓词、交换戒指、发誓和亲吻等。

这些仪式旨在见证承诺和爱的誓言。

而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内容更加庄重和繁琐,包括迎亲、接亲、拜堂、敬茶等。

这些仪式以亲戚长辈为主,体现了家庭的尊重和传统的延续。

再次,中西方婚礼的习俗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闹洞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

新娘进入新郎家后,会接受亲友的捉弄和考验。

而西方婚礼则注重亲友的祝福和庆祝,通常有喜帖、婚宴、音乐和舞蹈等特色习俗。

此外,婚纱是西方婚礼的重要标志,新娘通常穿着白色婚纱出嫁。

而中国传统婚礼则以红色婚纱为主,象征幸福和吉祥。

最后,中西方婚礼的标志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婚礼戒指是对爱情和婚姻的象征,新郎新娘会在婚礼仪式上交换戒指。

而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会互赠金银首饰,以示对彼此的承诺和爱意。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会有花束和蜜月之旅等特色标志。

总之,中西方婚礼文化存在诸多差异。

中西方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传统。

这些文化差异体现了中西方婚礼的独特魅力,也展示了不同文化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诠释。

无论是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都能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

中西婚礼的差异

中西婚礼的差异
中西婚礼的差异
-
标题标题标题
婚礼仪式
01
婚俗文化
02
婚宴习俗
03
总结
04
中西婚礼的差异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代表着两个人在爱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彼此的关系,以及未来生活的开始
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中西婚礼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西婚礼的差异
1
婚礼仪式
婚礼仪式
中国传统婚礼
3
婚宴习俗
婚宴习俗
中国婚宴习俗
在中国,婚宴是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婚宴上通常会有很多美食和饮料,包括海鲜、肉类、甜点等。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婚宴通常会持续数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和美食。此外,中国的婚宴上也讲究礼仪和规矩,如敬酒、回敬等
婚宴习俗
西方婚宴习俗
西方婚宴通常在宴会厅举行,菜品相对简单一些。在西方婚宴上,通常会有主菜、前菜、甜点等几道菜。此外,在西方婚宴上,宾客们也会为新人祝酒和跳舞庆祝。与中国的婚宴相比,西方婚宴更加注重个人体验和情感交流
中国传统婚礼通常由父母主导,注重仪式感和传统元素。在婚礼前,男方要到女方家提亲,并送聘礼。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穿红色的礼服,寓意着吉祥如意。婚礼中包括拜堂、敬酒、敬茶等环节,以示尊重长辈和宾客。此外,中国传统婚礼还注重生肖和黄道吉日的考虑,希望在吉祥的日子里完成人生大事
婚礼仪式
西方婚礼
西方婚礼通常在教堂或宴会厅举行,注重简洁和浪漫。婚礼前,男女双方家长会见面商谈婚姻事宜。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穿白色的礼服,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婚礼仪式包括宣誓誓言、交换戒指、亲吻等环节。在仪式结束后,通常会有宴会和舞会等庆祝活动
4
总结
总结
中西婚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仪式、婚俗文化和婚宴习俗等方面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有哪些_中西方婚姻观差异整理婚礼,是一对男女通往婚姻的大门,一场婚礼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各种婚礼习俗,而不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婚礼习俗各不相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1.颜色差异首先我们最能一目了然的就是中西文化在婚礼上,使用的颜色的差异,在中国结婚是喜庆的代表色的大红色,盼望新人能够红红火火、吉利如意。

但是在国外结婚的代表颜色是白色,纯净的白色,代表了新人纯真的爱情,由于白色代表的是天使,也是祝福新人婚后像天使一样生活的美妙幸福。

2.仪式差异其次,就是婚礼上仪式的区分,比如在中式婚礼中父母环节是很重要的,需要新人双方给父母行叩拜礼,敬茶等,这传播的是中国的孝道,结婚是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哺育之恩,以及新人相互讲过对方的父母,正式认门,是特别重要的仪式。

而西方国家是没有叩拜礼敬茶这些环节的,我们在婚礼上能看到的关于父母的环节其实就一个,而且还只能看到父亲,就是父亲在进场的时候,女儿挽着父亲的手,父亲亲自将女儿待到新郎面前,将女儿交给对方,盼望新郎能像自己一样去爱惜呵护自己的女儿。

3.服饰差异中国与西方结婚,服饰上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例如在中国基本采纳的是唐装或者是汉服,女性穿着就是凤冠霞帔、秀禾服、旗袍等等,男士一般都是唐装或者汉服的马褂新郎服。

在西方新娘服饰礼服、婚纱,一般状况下都是婚纱,近年来我国也许多穿婚纱结婚的,男士就是西装,在重要场合男士的服装都是西装,是最得体最隆重的服饰。

4.总结假如是一一列举的话确定还有许多许多,但是近年来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进展,相互之间的借鉴接受,形成了许多结合式的婚礼新形势,比如年轻人喜爱西式也喜爱中式的,在迎亲时候采纳中式婚礼格调,酒店仪式的时候采纳西式婚礼,这也是很好的结合,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多元化的文化时代。

中西方婚礼仪式中式婚礼仪式为什么要射轿帘?花轿停后,新郎手执弓箭,分别向天、地、新娘空射三箭,意喻举箭弓逢凶化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方传统婚礼习俗差异学生姓名许展薇指导教师佘烁娜系(部)外语系专业五年制英教班级 093班学号 60912340 提交日期2014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2014 年月日浅谈中西方传统婚礼习俗差异论文提纲前言一、中西方婚礼差异比较1、婚礼举行地点比较2、中西婚礼服饰比较3、中西婚礼仪式比较(1)婚前准备(2)婚礼当天(3)婚礼过后二、中西方婚礼习俗差异的原因1、文化背景不同2、宗教信仰不同3、价值观念不同结束语浅谈中西方传统婚礼习俗差异许展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五年制英语教育093班)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中西方传统婚礼的差异。

婚姻,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们,都是十分重视的。

本文旨在对中西方婚礼的举行地点、服饰、仪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浅谈中西方不同的婚礼文化。

关键字: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原因分析前言婚礼,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名词,它是情侣步入婚姻的大门,也是夫妻关系确立的标志,婚礼是一个开始,从此夫妻之间要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相守一生,因而,各种美好的祝愿也都在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的珍贵。

而婚姻习俗是伴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展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及审美观,伦理观,价值观,宗教观,性意识和民族心理的发展态势,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积累和精神财富。

婚俗反映出的时代背景与风俗民情对后代有重要影响。

中西婚俗研究也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它可以是我们更多的了解外国文化,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有积极意义。

婚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研究的方向也不尽相同,有些着眼点放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上,有些重点比较了中西婚俗中的一些具体不同。

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更全面的比较中西婚俗差异,同时进行婚俗差异原因的深层探究,使我们也对中西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中西方婚礼差异比较1、婚礼举行地点比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既是喜事当然要办的热热闹闹、气洋洋,这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

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因而婚礼的地点当然也要是能闹起来的地方。

在古代,人们会选在开阔的场院里,大家围坐桌前,爽朗的笑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祥和与红火。

在当代难以寻得过去的场院,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自然成了首选,与以往一样,从招待到入席,所有的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席间的欢歌笑语都体现了热闹这一传统。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为看重圣洁与庄重,所以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等安静的地方举行,进行发誓,显得非常的神圣,他们的婚礼井井有条,不像我们中国人的婚礼那么热闹。

2、中西婚礼服饰比较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娘凤冠霞帔、珠宝锦绣,着红袄裙,当然也少不了红盖头和绣花鞋,新郎则红礼帽、红长袍、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也称状元服,这样的服装象征着吉祥如意,希望婚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在西方,白色是婚礼服装的首选。

头戴白色花环、身穿白色拖地婚纱,手捧白色鲜花的新娘向神表示自己的纯洁无瑕。

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我国新娘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一样的白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小小的区别是中国新娘大多在白色婚纱上别上红色的鲜花。

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娘在婚礼当天的穿着中必须要:穿新戴旧,带金带蓝。

“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婚礼习俗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最初的说法源自维多利亚时代,原文是:“有旧,有新,有借,有蓝”。

(1)有旧:新娘可以穿着或佩戴一样旧衣物来象征她和她娘家及过去生活之间的历史纽带。

许多新娘佩戴一件家传的珠宝饰品作为“有旧”的选择。

有些新娘穿着她们母亲或祖母穿过的结婚礼服。

(2)有新:穿戴一样新衣物是要象征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拥有成功和希望。

如果新娘置办的是新的结婚礼服,那它就可以是她的“有新”,但是任何别的新服饰也是可以的。

(3)有借:借来的服饰应该是从一位已幸福地结了婚的朋友那里借来的。

据说他们的幸福会惠及于你,给你的婚姻带来长久的美满。

有些新娘会去借来一种衣着用品、一件首饰、一块手帕或者一个饰以珠子的手袋。

(4)有蓝:穿戴一件蓝色服饰源自《圣经》时代,当时蓝色结婚礼服代表着纯洁、忠诚和爱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传统已从穿蓝色结婚礼服,演变成后来的在新娘的结婚礼服下摆处缝上一翻蓝色的镶边,再演变到现代的普遍做法:新娘用蓝色的吊袜带。

3、中西方婚礼仪式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

结婚典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

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

这些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即十分繁复(1)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2)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当天更是千头万绪,分别是:(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该先祭拜祖先。

(2)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最好。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食姊妹桌: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吉祥话。

(5)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新娘下车后,应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6)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姊妹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其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意喻「长长久久」。

(7)盖头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8)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9)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10)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

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祥。

(11)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礼。

(12)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向女方的家人说再见。

(13)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14)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可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5)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炮城」庆贺告喜。

(16)摸橘子:礼车抵达后,由一位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

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17)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褔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8)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9)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20)敬茶:男方家中之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21)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22)进洞房:以竹筛覆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

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23)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24)观礼、喜宴: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时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25)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26)吃茶: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27)闹洞房:双方新人可借故戏闹新人增添新婚喜气而在西方,当举行婚礼仪式时,新娘一进门,她先要把一大块蛋糕抛向空中,抛得越高,就意味着婚姻越美满。

如果她抛得不高,新郎和家人就会闷闷不乐,因为这预示着他们的婚姻会破裂。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一般演奏两首婚礼进行曲。

新娘走向神坛时,奏的是庄重舒缓的《婚礼合唱》,它选自理查德·瓦格纳1848年谱写的歌剧《洛亨格林》。

新娘新郎走出教堂时演奏的则是欢快的《结婚序曲》,选自菲利克斯·门德尔松1826年谱写的《仲夏夜之梦》。

西方的婚礼可概括为“旧、新、借、蓝”(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

“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

“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

“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送交新娘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

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

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

(1)婚礼上新郎和新娘要交换戒指。

圆戒指象征夫妻恩爱长久,没有终结。

新娘和新郎要当众亲吻,此时,人们把大米撒落在新婚夫妇身上,预祝他们子孙满堂、人丁兴旺。

(2)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合力切开一只特制的结婚蛋糕,两人先互相喂吃一小块,然后把其余的蛋糕分给所有来宾享用。

(3)婚宴快要结束时,新娘把花束抛向未结婚的女子,得到花束的为幸运女孩,她被认为是下次婚礼的新娘。

在西方国家的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有独特的婚礼证词,与中国传统的结婚仪式不大一样。

它一般是由神父问新郎及新娘:“Do you take this woman (man)to be your Will you love her(him), cherish her(him), keep her(him), honor her(him)in sickness or in health and forsaking all others, be faithful to her(him), so lawful wedded wife(husband)to live together in the holy estate matrimony?long as you both shall live?I now pronounce you husband and wife, and hope you’ll be both very happy.”西方人把新婚的第一个月称为蜜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