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合集下载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1【教学目标】1、依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育迁移类推的技能和解决简约实际问题的技能。

3、在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胜利的欢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爱好。

【教学重点】探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控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口算:16×4 230×4 19×3 180×4 140×72、笔算:145×2= 45×12=同学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留意哪些问题?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任务呈现: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1〕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145×12=〔板书:145×12=〕〔2〕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精确答案吗?2、自主学习:同学独立思索,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小组内沟通。

3、展示沟通:理解算法,掌控方法。

应说以下几点:〔1〕、数位对齐;〔2〕先算2×145〔3〕再算1×145〔10×144〕;⑷、最末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是一样的,算法类同。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45×12=145×(2+10)=145×2+145×10=290+1450=1740(千米)145×12=1740(千米)1 4 5× 1 22 9 0 ……表示2小时行了290千米;1 4 5 ………表示10小时行了1450千米;1 7 4 0 ……表示12小时行了1740千米。

例2.商店的里新进了一批酸奶机,每台458元,某酸奶厂想要购买14台酸奶机。

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458×14=458×(4+10)=458×4+458×10=1832+4580=6412(元)458×14=6412(元)4 5 8× 1 41 8 32 ……表示买4台酸奶机需要支付1832元;4 85 ………表示买10台酸奶机需要支付4580元;6 4 1 2 ……表示买14台酸奶机需要支付6412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例3. 160×30=48001 6 0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 3 0 第二个因数末尾也有04 8 0 0 两个因数末尾的0都不参与计算,最后在积的末尾补上两个0。

例4. 106×30=50401 2 6 第一个因数末尾没有0× 4 0 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5 0 4 0 第二因数的十位跟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0不参与计算,最后在积的末尾补上一个0。

例5. 270×36=97202 7 0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 3 6 第二个因数末尾没有01 6 28 19 7 2 0 第二因数的个位跟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0不参与计算,最后在积的末尾补上一个0。

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

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知道单价和速度的表示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3.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难点: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2、积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 李老师要给班级买图书,她打算买几本《童话故事》,想买45本。

一本《童话故事》需要1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1、指名根据题目信息列出算式。

45×122、列竖式计算,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

3、谈话引入例1师:李叔叔要到北京去学习,他想看看沿途的美丽风景,所以打算坐火车,他从家到北京大约用了12小时,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45千米。

四年级上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四年级上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四年级上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四年级上第 1 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乘法运算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重要领域。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堂,来学习第 1 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比如 23×12,我们是怎么计算的呢?先将 12 拆分成 10 和 2,分别计算23×10 = 230,23×2 = 46,然后再将这两个结果相加,230 + 46 =276,这就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又该怎么计算呢?我们以 125×32 为例。

首先,我们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也就是用 2 去乘 125,2×125 = 250。

然后,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这里是30×125 = 3750。

接下来,将这两个结果相加,250 + 3750 = 4000,这就是 125×32 的计算结果。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来详细地分步讲解一下。

第一步,先用 32 个位上的 2 去乘 125,具体计算过程是:个位上2×5 = 10,满十向十位进 1,个位写 0;十位上 2×2 = 4,加上进位的1 是 5;百位上 2×1 = 2,所以 2×125 = 250。

第二步,再用 32 十位上的 3 去乘 125,因为 3 表示 3 个十,所以乘得的结果末尾要加一个 0。

具体计算过程是:个位上 3×5 = 15,满十向十位进 1,个位写 5;十位上 3×2 = 6,加上进位的 1 是 7;百位上3×1 = 3,所以 30×125 = 3750。

第三步,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50 + 3750 = 4000。

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2、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李叔叔是某公司的职员,一天公司派他到北京出差。

他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二、探究新知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145 ×12= (板书:145×12= )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没有0……)(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 ×122、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可以不做评价,只要提问:“这么多的估算结果那个是最接近准确结果的呢?你有什么办法得到准确结果?”)3、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试一试?4、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先让两个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出现)①145 ②145× 12 × 12──────290 290145 145──────1740(2)让学生自己来校对,在说说笔算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情分析方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情分析方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情分析方案学情分析目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而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的是否掌握,直接关系到新知识的学习效果。

尤其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如果学生能理解得很好,那么在学习新知识时就能在大脑里直接迁移算理与算法,类比推理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所以在讲授课前借助信息技术可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能够很好地掌握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的困惑,以便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主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能正确熟练进行笔算,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数学学习的迁移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学情分析方法:调查问卷学情分析工具:钉钉学情分析实践方案及结果: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前学情调查问卷1、你的姓名:2、你喜欢做计算题吗?()A. 很喜欢B. 喜欢C. 谈不上喜欢和不喜欢D. 不喜欢3、老师在讲计算题时你感觉怎么样?( )A.很有意思B.没多大意思C.很枯燥乏味4、你认为你的计算水平怎样?()A. 很好,我很满意B. 一般,有待进步C. 很不满意,要努力提高5、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你还记得吗?()A. 记得B. 不记得C. 记得一部分6、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你还记得吗?并试算16×31=()A. 记得B. 不记得C. 记得一部分7、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乘数()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对齐,再用乘数()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课题概述: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情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

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让学生先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迁移旧知1、口算(1)课前板书24×12= 63×5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笔算乘法,谁能到黑板前笔算这两道题?(2)课件出示口算题18×4= 250×2=24×4= 150×5=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题,你能快速准确的说出他们得数吗?(全班开火车口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算的又快又准。

2. 笔算订正板演两人的笔算,请两名同学讲讲笔算顺序。

师:我们一起看看黑板上的两道题,做的对吗?(对)师:请做题的两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顾,对已有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复习的同时,为学习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做好铺垫)二、内化新知、总结方法过渡:看来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说明大家在学知识的时候用心用脑去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发扬这样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好不好?师: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老师去了一趟上海。

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THANKS
感谢观看
在竖式乘法中,需要注意进位的处理。当中间结果的十位数相加超过10时,需要向 前一位进位。例如,在计算234×32时,234的十位与32的十位相乘时,需要加上进 位。
计算结果的验算
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种验算方法。一 种常见的验算方法是交换因数的位置再次进行计算,然后 将两个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结果相等,则说明计算正 确。
解决数学问题
在数学问题中,经常需要计算面积、 体积等,这时就需要用到三位数乘以 两位数的计算。
数学竞赛
在数学竞赛中,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 计算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商业计算中的应用
财务预算
在商业活动中,财务预算是非常重要的,而预算的制定往往需要用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的计算。
销售统计
在销售统计中,需要计算各种销售数据,如销售额、销售量等,这时也需要用到三位数 乘以两位数的计算。
02
笔算乘法通常使用竖式计算,通 过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并 记录下每个乘积的结果,最终得 到总和。
笔算乘法的重要性
笔算乘法是数学教育中的基础技能之 一,是学习其他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笔算乘法也具 有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折扣、 计算工资和税款等。
笔算乘法的历史与发展
笔算乘法三位数 乘两位数
目录
• 笔算乘法概述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例解析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常见错误分析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与答案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01
笔算乘法概述
笔算乘法的定义
01
笔算乘法是指通过书写的方式进 行乘法运算的方法。它涉及到将 两个数相乘,并记录结果的过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航 2018.9
1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温故知新: 1、 列竖式计算。

45×28=
29×16=
250×8=
预习新课: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材第47页例1)
(1) 理解题意。

火车每小时行(
)千米,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
)小时,求该城市到北
京有多少千米,就是求(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用(
)法计算,列式是

)。

(2) 探究计算方法。

方法一:估算。

把145看作(
),把12看作(
)。

145×12≈(
),因此
该城市到北京约有(
)千米。

方法二:笔算。

1 4 5 ×
1 2
2 9 0
→ 先用个位上的( )乘( ),
□□□
→ 再用十位上的(
)乘(
),
□□□□
→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材第48页例2)
(1)
探究160×3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先口算16×3=( ),再在积的末尾添( )个0,160×30=( )。

方法二:笔算。

2 1 6 0
×
3 0
0 0 0 简便算法:
4 8 0
□□□□
(2)
探究106×30的笔算方法。

1 0 6
1 0 6
× 3 0
× 3 0 简便算法:
预习收获: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
)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
)位
对齐,再用两位数( )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 )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
的积加起来。

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

预习检验: 1、 用竖式计算。

575×14=
603×19=
606×40=
48×145=
284×38=
74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