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第6讲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案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2)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的主要技术要点,如抹灰、贴砖、刷漆等。
(3)熟悉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装饰施工问题的能力。
(2)利用模拟施工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遵守施工规范、注重施工质量的意识。
(3)培养学生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装饰施工概述(1)基本概念与分类(2)施工流程与组织2. 抹灰施工技术(1)抹灰材料的选择与配比(2)抹灰工具与设备(3)抹灰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3. 贴砖施工技术(1)瓷砖的选择与检测(2)贴砖材料与工具(3)贴砖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4. 刷漆施工技术(1)涂料的选择与配比(2)刷漆工具与设备(3)刷漆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5. 施工安全防护(1)安全防护措施与规定(2)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流程及施工技术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模拟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施工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施工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施工技术要点。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建筑装饰施工操作视频,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4. 模拟施工设备:提供一定的模拟施工设备,如抹灰工具、贴砖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协作等方面。
2. 实操考核: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施工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涉及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选择、施工组织、安全管理等方面。
本教学大纲旨在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的教学安排,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技能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1. 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3. 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法规和标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1.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定义与发展1.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2. 施工组织与管理2.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 施工施组织的实施与管理3. 建筑材料与设备选择与应用3.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3.2 建筑设备的选择与使用4. 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4.1 基坑开挖与地基处理4.2 结构施工工艺与方法4.3 临时工程施工5. 建筑质量与安全控制5.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5.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6. 建筑工程合同与法规6.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6.2 建筑工程相关法规及标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2. 实践: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3. 讨论: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实践项目,提升其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1. 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表现等;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3. 实践操作评估: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评估;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进行考核。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程》2. 参考资料:-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筑质量与安全管理》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将课程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2. 第二周:施工组织与管理3. 第三周:建筑材料与设备选择与应用4. 第四周: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5. 第五周:建筑质量与安全控制6. 第六周:建筑工程合同与法规7. 第七周:复习与总结八、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xx2. 辅助教师:xx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一建【机电】第6讲-建筑管道及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例题•单选】管道预制不符合规定的是( )。
A.钢管热弯时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 3.5 倍
B.冷弯时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 4 倍
C.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 2.5 倍
D.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答案】C
【解析】
类别
管道预制弯曲半径
钢管冷弯时
≥4 倍管道外径
钢管热弯时
≥3.5 倍管道外径
焊接弯头
≥1.5 倍管道外径
B.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房屋地面高度
C.灌水到满水 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 15min
D.液面不降,管道的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答案】C
【解析】选项 C 错误,满水 15min 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 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
渗漏为合格。
【例题•多选】坡度不小于 0.5%的室内供暖管道有( )。
【解析】方形补偿器应水平安装,并与管道的坡度一致;如其臂长方向垂直安装必须设排气
及泄水装置。上供下回式系统的热水干管变径应顶平偏心连接,蒸汽干管变径应底平偏心连接。
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热水干管:顶平偏心连接(避免气囊) 蒸汽干管:底平偏心连接(避免水袋)
【例题•单选】蒸汽、热水供暖系统水压试验的压力为( )。
6
【知识点 2】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 【母题清单】 1、母线槽的施工技术要求 2、梯架、托盘和槽盒支架安装要求 3、金属导管与保护导体连接要求 4、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连接要求 【例题•多选】下面有关母线槽的技术安装要求,正确的是( )。 A.母线应与外壳同心,允许偏差应为±5mm B.低压母线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0.5MΩ C.室内照明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 8mm D.母线槽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 1 处 E.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母线槽,每节不得少于一个支架 【答案】ABE 【解析】C 错误,室内配电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 8mm,室内照明母线槽的圆钢吊架 直径不得小于 6mm。 D 错误,应该是不应少于 2 处; 【例题•单选】梯架、托盘和槽盒支架安装要求包括( )。 A.建筑钢结构构件上的熔焊支架,要焊接平整牢固 B.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宜为 1.5~3.0m C.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应大于 2.5m D.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6mm 【答案】B 【解析】A 错误,建筑钢结构构件上不得熔焊支架,且不得热加工开孔。 C 错误,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宜为 1.5~3.0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2m。 D 错误,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圆钢直径≥8mm,并应有防晃支架,在分支处或端部 0.3~0.5m 处应有固定支架。 【例题•单选】关于金属导管与保护导体连接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连接处的两端宜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连 接导体 B.专用接地卡固定的保护连接导体应为铜芯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 4mm2 C.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保护连接导体 D.熔焊焊接的保护连接导体宜为圆钢,圆钢直径不应超过 6mm,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 6 倍 【答案】D 【解析】D 错误,应该是直径≥6mm。
建筑工程技术《第6章 基础》

第六章基础地基与基础概述1 地基与基础及其与荷载的关系基础是位于建筑物的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直接与土层相接触,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地基。
地基是指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土层(或岩层)。
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到达一定深度后就可以忽略不计。
直接承受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用N表示。
地基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为地基的承载力(或地耐力),用R表示。
由于地基的承载力一般小于建筑物地上部分的强度,所以基础底面需要宽出上部结构(底面宽为B),基础底面积用A表示。
当三者的关系式:R≥N/A成立时,说明建筑物传给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就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2 地基的分类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桩基等多种方法。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1 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指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室外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
而设计地坪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整平的地坪。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一般情况下,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浅基础,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深基础。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500mm。
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 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形式及荷载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 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4 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基础的分类和构造基础所用的材料一般有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钢筋混凝土等,其中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称为无筋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6.3.1 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6.3.11 无筋扩展基础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就会很大,挑出部分b2很宽,相当于悬臂梁,对于由砖、毛石、灰土、混凝土等这类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抗弯强度较低的材料所做的基础,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底部会因受拉、受剪和受弯而破坏。
《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第六章

第六章一.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1.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1)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2)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3)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大类2.危险源的种类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施工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首先是人在高处的位能存在(第一类危险源),其次,在无防护或防护措施失效,或者是人的操作失误等作用下(第二类危险源),事故才可能发生3.危险源的辨识要找出每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并考虑这些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设备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可以把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如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和爆炸类的4.危险源的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5.危险源的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施工企业辨出危险源,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这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管理要求:(1)列出危险源清单(2)确定重大危险源,并以文件形式公布(3)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4)编制管理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5)对重大危险源作业过程中,进行旁站式监督(6)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7)应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重大危险源公示牌”(8)将重大危险源报有关部门备案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米,或者虽未超过3米,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支护、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三米的基坑(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米以上;跨度10米以上;施工总核载10KN/M2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以上;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1)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5)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24米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工程2)拆除,爆破工程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1)深基坑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2)开挖深度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周围建筑物安全的基坑(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米以上;跨度18米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以上;2)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3)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50米以上落地式脚手架2)提升高度150米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3)架体高度20米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要求(1)建设单位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点汇总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要点第一章 土方工程1土的工程分类依据及分类常见的土方工程:1.场地平整 2放线 3.挖土 4运土 5排水,降水 6边坡支护 7 挖土至持力层(基础)8 回填 9.余土外运 土的工程分类:根据土的颗粒大小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八大类。
2 土的含水量概念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3 土的可松性概念及计算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内部组织被破坏,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4 基坑土方量计算边坡坡度及边坡系数边坡坡度=m hb b h :1/1== (m = b/h ,称为坡度系数)(h 为边坡的高度,b 为边坡的底宽)土方边坡:用边坡坡度和边坡坡度系数表示边坡坡度:挖土深度h 与边坡宽度b 之比 5基坑降水方法、井点法分类及各自特点基坑降水方法:明排水法,人工减低地下水位法明排水法:集水井(沟,井,泵) 重力降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渗井(1)集水坑降水法(明排水法)定义: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集水坑,并在基坑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然后用水泵将水抽走。
(2)井点降水法定义: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或基坑内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备在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
井点降水方法: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渗井。
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降水深度、设备条件、经济比较选取。
轻型井点:定义: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距离埋入井点管(下端为滤管)至蓄水层内,井点管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设备:井点管(直径38~57mm,长5~7mm的无缝钢管)、滤管(直径38~57mm,长1~1.5mm的无缝钢管)、集水总管(直径100~127mm,每节4m,短接头间距0.8m或1.2m)、弯联管抽水设备。
第六讲 托换技术

图19-8 树根桩托换工程
适用范围 (Applicable conditions)
易于开挖,无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较方便,托换深度 较小,最好为条基
6.3 墩式/坑式托换
优缺点 (Merit and demerit)
优点:费用低,施工简便 缺点:工期较长
施工步骤 (Construction procedure)
开挖竖坑:深于原基底1.5 m左右,宽0.8 m左右 扩挖基底:开挖到要求的持力层 浇注混凝土 分段施工
图19-1
图19-2
图19-3
改变基础型式 (Modify footing type)
柔性基础改为刚性基础 (图19-4) 钢筋混凝土单杯形基础扩大为双柱形基础 单独基础改为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改为十字交叉、片筏或箱形基础 (图19-4)
图19-4
underpinning
为新修建建筑物而将邻近旧建筑物的基础加深
维持性托换 (Maintaining underpinning)
在新建工程的基础下,预先设置顶升的措施,以适应今
后地基沉降进行调整的需要
补救性托换技术
6.2 Footing widening underpinning
旧房基础产生裂缝或基底面积需加大时 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套
第六讲 托换技术
托换技术的原理 基础加宽托换
墩式托换/坑式托换
桩式托换
6.1 托换技术的原理托换技术
6.1 Principle of underpinning
补救性托换 (Remedial underpinning)
已有建筑物基础不符合要求,需加深或加宽的托换
建筑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教案首页

建筑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教案首页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方工程的概念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3. 能够分析并解决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土方工程概述土方工程的定义土方工程的作用土方工程的分类2. 土方工程施工方法挖掘法填筑法排水法加固法3. 土方工程技术要求施工准备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措施4. 土方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挖掘机械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排水设备5. 土方工程施工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住宅小区土方工程案例二:某地铁站土方工程案例三:某水利工程土方施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方工程的基本概念、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土方工程施工过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教材。
2. 课件:土方工程施工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3. 案例资料:实际土方工程施工案例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土方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作业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土方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土方工程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土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土方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土方工程施工案例的分析。
2. 教学难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土方工程施工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土方工程概述第5-8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方法第9-12课时:土方工程技术要求第13-16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第17-20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案例分析第21-24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第25-28课时: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第29-32课时:土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第33-36课时:土方工程施工中特殊情况处理第37-40课时:综合练习与考试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土方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土方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71+24.59+0.88+51.10+5.70=253.26 (m3)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图三、场地边坡平面图
第6讲土木工程施工源自第一章 土方工程(4) 边坡土方量计算。
如图三,④、⑦按三角棱柱体计算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 算,依式 可得:
V1
1 3
A1l1
V①(+)=0.003 (m3)
土方工程
自然状态 下的体积
V1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例2】某场地平整有 2000m3 的填方量须从附近取土填筑,已 知:Ks=1.13, K’s=1.05,试计算:
1) 土的挖方量;
2) 运输工具的斗容量为 2m3,须运多少车次?
解:
• 根据K’s=V3/V1,挖方量V1= V3/K’s=2000/1.05=1905m3 • 根据Ks=V2/V1,土在松散状态下体积
• H5=251.56-251.90=-0.34 H6=251.50-251.60=-0.10
• H7=251.44-251.28=0.16 H8=251.38-250.95=0.43
• H9=251.62-252.45=-0.83 H10=251.56-252.00=-0.44
• H11=251.50-251.70 =-0.20 H12=251.46-251.40=0.06
X1
ah1 h1 h2
X2
ah2 h1 h2
11—12线 x1=15.38(m)
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位
置,如图二。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3)计算方格土方量。 方格Ⅲ、Ⅳ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 VⅢ(+)=20²/4×(0.53+0.72+0.16+0.43)=184(m3) VⅣ(-)=20²/4×(0.34+0.10+0.83+0.44)=171(m3) 方格Ⅰ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 VⅠ(+)=20/8×(4.55+13.10)×(0.10+0.19)=12.80(m3) VⅠ(-)=20/8×(15.45+6.90)×(0.34+0.10)=24.59(m3)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方格Ⅱ、Ⅴ、Ⅵ VⅡ(+)=65.73 (m3) VⅤ(+)=2.92 (m3) VⅥ(+)=40.89 (m3)
第一章 土方工程
VⅡ(-)=0.88 (m3) VⅤ(-)=51.10 (m3) VⅥ(-)=5.70 (m3)
∑V(+)=184+12.80+65.73+2.92+40.89=306.34 (m3)
V2=V1Ks=1905×1.13=2153m3 • 运送车次:2153÷2=1077次。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 例 3】 某 建 筑 场 地 方 格 网 如 图 一 所 示 , 方 格 边 长 为
20m×20m,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0,挖方区边坡坡 度系数为0.5,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H B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解:m边坡坡度系数,m=B/H
B=mH= 0.5×2=1 .0m
挖土体积=截面面积×长
弃 弃填 基 挖 填基挖填 基 挖弃填 基 挖土 土方 础 方 方础方方 础 方土方 础 方量 量量 体 量 量体量量 体 量量量 体 量积 积积积((111555(1555...0005555.0003335000111030001......0000.000.0(((0555111(33311513...111100022299555.102900050000000000))0111)11111113339991111..39330001000.)))300)000mmm0mmmm333m2224432433300303311131mm000m00003303555500000000mmmm3333 弃土量 (500 190) 1.3 403m3
土木工程施工
建筑施工技术
第六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习题课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例1】 建筑物外墙为条形毛石基础,基础平均截
面面积为3.0m2,基坑深2.0m,底宽为1.5m,地基为
亚粘土,计算100延米长的基槽土方挖方量、填土
量和弃土量。
(边坡坡度1:m=1 :0.5;Ks=1.30,K’s =1.05)
•
结果列于下图中。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图二、施工高度及零线位置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2)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二中可知,1—5、2—6、6—7、7—11、11—12五条方 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由公式(或插值法求)得零点:
1—5线 x1=4.55(m) 2—6线 x1=13.10(m) 6—7线 x1=7.69(m) 7—11线 x1=8.89(m)
图一、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布置图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 【解】 (1) 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 高,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 由公式(1-1-6)得:
• H1=251.50-251.40=0.10 H2=251.44-251.25=0.19
• H3=251.38-250.85=0.53 H4=251.32-250.60=0.72
V②(+)=V③(+)=0.0001 (m3)
V4
A1 A2 2
l4
V4
l4 6
( A1
4 A0
A2 )
V④(+)=5.22 (m3)
V⑤(+)=V⑥(+)=0.06 (m3)
V⑦(+)=7.93 (m3)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V⑧(+)=V⑨(+)=0.01 (m3) V⑩=0.01 (m3) V11=2.03 (m3) V12=V13=0.02 (m3) V14=3.18 (m3) 边坡总填方量: ∑V(+)=0.003+0.0001+5.22+2×0.06+7.93+2×0.01+0.01 =13.29(m3)
∑V(-)=2.03+2×0.02+3.18=5.25 (m3)
第6讲
土木工程施工
第一章 土方工程
【例4】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例题 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如图所示,方格网a=20m,土质为中密的砂土,设计泄
水坡度ix=3%,iy=2%,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对设计标高的影响,试确定场地各方 格角点的设计标高,并计算挖填土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