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ppt课件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ppt课件
压等)患者不能耐受透析治疗,不能 有效达到上述每周 3 次、每次 4 ~ 4.5 h 的标准。可以考虑每日短时透析疗法, 或转为腹膜透析治疗。
• 3. 技术因素:
① 血流量低(如内瘘功能不良、临时或 半永久导管功能不良、严重心律失常 导致血流量低下等),
② 无效再循环(如血管通路近心端出现 狭窄或阻塞、动静脉穿刺针间距太小 等),
• 常规透析液流速 500 mL/min,提高透析液 流速(600 ~ 1 000 mL/min)可增加透析器 膜内外溶质浓度梯度,促进血循环中毒素 转运,提高透析充分性。
谢谢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
• 定义 • 指标与标准 • 建议与策略
•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 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水分 和尿毒症毒素,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 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患 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 活动能力。
• 既往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更多关注单 次透析的过程,如血清肌酐、尿素氮 水平超滤脱水,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与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控制关注 不足。
③ 透析器膜面积过小(对 下降(患者高凝、抗凝剂剂量不足 等)。
血液 / 透析液流速
• 常规透析血流量一般为 200 ~ 300 mL/min ,血流量 >300 mL/min 可以提高溶质清除率。 血流量从 200 mL/min 升至 300 mL/min 可增 加溶质清除率 15% 以上,并可减少抗凝药 总量,降低出血并发症。
• URR 的计算方法:较 Kt/V 计算简单易行, 通过测量透前、透后尿素氮浓度即可得出: U后R尿R =素(氮C0。- C)/C0,C0 为透前尿素氮,C 为透
• 血液样本的采集:血液采样部位及采样时 间可影响 Kt/V 和 URR 的测定结果,导致血 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出现误差。因此,强调 规范采集血液样本的重要性。推荐血液采 样方法:透析前血样从血管通路的动脉端 采集,透析后血样采集首先停止超滤,降 低血流为 50 mL/min,等待 15s 后从动脉端 采血作为透析后血样。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ppt课件.ppt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ppt课件.ppt
0.0
<53.4 53.4- 58.8- 62.5- >67.0 58.7 62.4 67.0
URR
Held et al, KI 199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透析充分性Kt/V
HEMO研究
充分的血透不但可使终末期肾病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目标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溶质清除充分
贫血纠正 酸中毒纠正
透析充分性
钙磷代谢 营养良好
症状少,并发 症少或无
✓ 对于每周3次的血透患者,每次最小的透析剂量应为eKt/V≥1.2 (spKt/V≥1.4)
✓ 不推荐每周两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 加拿大肾脏协会指南推荐:
✓ Kt/V≥1.3作为最低目标
✓ 每周透析3次,每6-8周监测一次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血透充分性的认识过程
➢ 我国SOP建议 ➢ 最低要求
✓ URR达到65%,spKt/V达到1.2
➢ 目标值:
✓ URR 70%,spKt/V 1.4
➢ 不推荐每周两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在线血容量监测
➢ 超滤使血液中细胞成分和固体密度升高 ➢ 血细胞和固体密度与血容量的改变成反比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38883.ppt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38883.ppt
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血液(xuèyè)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NKF-K/DOQI
NKF-K/DOQI 1997
(jìliàng)〕
透析充分性:〔实际剂量
URR≥ 0.65
Kt/V ≥ 1.2
NKF-K/DOQI 2000
透析充分性:〔处方剂量〕
URR≥ 0.70
Kt/V ≥ 1.3
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
血液(xuèyè)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3. 透析器的复用: 透析器的残血量随复用次数的增多而
增加,有效透析膜面积(miàn jī)也减少,因 此水和溶质的去除率下降。
Sherman 和Cody的大样本、多中心研 究说明透析器复用次数为3.8时,KT/V为 1.10,复用次数增加到13.8时,KT/V下降 至1.05。
超率量,Wt为干体重〕
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píngjià)与进展
临床 常用: (lín chuánɡ)
Kt/v=4(Co-Ct)/Co-1.2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血液(xuèyè)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尿素(niào sù)去除率
尿素去除率〔URR〕:指透析期间(qījiān)BUN的 变 化浓度除以透前BUN浓度。 URR=100×〔1-Ct/Co〕
C1、C2分别为透析前后尿素浓度,C3为下一次 透前尿素浓度,Td为透析时间,Id为透析间隔时间。 该指标小于17.85mmol/L为透析充分。但该指标不 能直接调整透析处方。
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píngjià)与进展
溶质(róngzhì)去除指 数
溶质去除指数〔SRI〕:指通过(tōngguò) 精确测量 尿素去除量与透前体内尿素溶质含量之比, 来准确量化个体透析充分性的指标。SRI值大 于70%为透析充分。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 5. 尿素清除率的监测频率: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监测尿素清除 率的周期要求不同,如美国、欧洲均要求每月进行 1 次采血监 测血液透析充分性,加拿大则采用 6~8 周的监测间隔。我国 现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每求为每 3 个月 1 次采血监测,但实际上部分地区半年左右才监测 1 次。因此, 本指南推荐每 3 个月 1 次, 建议有条件的血液透析中心每月 1 次。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内容可自行编辑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 实践指南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 3. URR 的计算方法:较 Kt/V 计算简单易行,通过测量透前、 透后尿素氮浓度即可得出:URR =(C0- C)/C0,C0 为透前尿素 氮,C 为透后尿素氮。 • 4. 血液样本的采集:血液采样部位及采样时间可影响 Kt/V 和 URR 的测定结果,导致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出现误差。因此, 强调规范采集血液样本的重要性。推荐血液采样方法:透析 前血样从血管通路的动脉端采集,透析后血样采集首先停止 超滤,降低血流为 50 mL/min,等待 15s 后从动脉端采血作为 透析后血样。采样时避免样本受到盐水、抗凝剂等的稀释。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PPT参考课件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PPT参考课件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 适当的肌肉组织(肌酐产生率至少
125umol/kg/d) ★ 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mmHg) ★ 没有明显的液体负荷(<3%体重) ★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不低于22mmol/L,轻度高磷
血症
6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 血清白蛋白≥35g/L ★ 血色素>100g/L,HCT>30% ★ 轻微肾性骨病 ★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 KT/V ≥1.3,URR ≥70%
14
如何自我判断
使血压维持正常或接近 正常
没有可见的浮肿(达到干 体重)
自我感觉良好,食欲正常
活动不受限制
15
如何做到透析充分呢?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透析,不掐头去尾,不提前降低血 流量;
★血流量至少大于180毫升/分,内瘘条件好的青年人血流 量可用250毫升/分。小分子物质清除率随血流量增加而 提高;
7
HD充分
干体重
透析时间
8
干体重
• MHD患者透析间期体重普遍增长过多,严重影响 透析质量,据报道(2005y),有63.31%患者透析间 期体重增长大于干体重的5%,能够合理控制体重 增加的仅占36.63%。
9
干体重
干体重的定义: 干体重是指患者在透析后既无 水潴留,也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也就是所谓的水 负荷平衡状态时的体重。
3
透析充分性定义
与透析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最低水平所 给予的剂量,称为最理想透析或者称透析充分性
4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目标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贫血纠正
酸中毒纠正 症状少、并发症少
或无
5
溶质清除充分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PPT课件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PPT课件
对于成人和儿童应使用正规尿素模型来对1次透析过程的尿素清除 进行定量
建议Kt/V的处方应≥1.3,以保证实际的Kt/V≥1.2 每次使用透析器之前应常规测定其基础的TCV 如果透析器TCV小于其基础值得80%,应弃用 努力减少患者透析过程中的痉挛和低血压,以保证患者的舒适性
血透充分性的认识过程
0.0
<0.91 0.91- 1.06- 1.17- 1.33+ 1.05 1.16 1.32
Kt/V
Held et al, KI 1996
死亡率与透析剂量(Kt/V)的关系 (日本1992年42341例HD患者统计资料)
URR与死亡的相对危险性
1.5
1.40 P=0.01
1.0
0.97 P=0.77
0.5
1.5
RR=0.89/5 URR, % (P<0.01)
1.0
0.5
1.00 (ref)
0.0
50
60
70
80
90
0.84 P=0.16
0.74 P=0.02
RR
N=463 N=462 N=462 N=462 N=462
0.0
<53.4 53.4- 58.8- 62.5- >67.0 58.7 62.4 67.0
2000年,NKF-K/DOQI 血液透析充分性指南:
处方剂量:Kt/V≥1.3,URR≥0.70
2006年,NKF-K/DOQI 血液透析充分性指南:
最低足够剂量:残余肾功能(Kr)<2ml/min,每周3次HD, spKt/V≥1.2,每次时间不少于5小时,最少URR≥65%
目标剂量:Kr<2ml/min,每周3次HD,spKt/V≥1.4或URR≥65% Kr≥2ml/min,最小透析剂量可减少15%

新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精品PPT课件

新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精品PPT课件
透尿素下降率(URR)≥65%,单室尿素清除率(sp Kt/V) ≥1.2;目标值尿素下降率(URR)≥70%,单室 尿素清除率(sp Kt/V) ≥1.4。
7
血透充分性的目标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溶质清除充分
贫血纠正
钙磷代谢平衡
酸中毒纠正 并发症少或无
生活质量好,回归社会 患病率、死亡率低
营养良好 症状轻微
定期检测,至少每月一次。
17
尿素清除指数Kt/V的测定
Kt/V 尿素清除指数是评价小分子溶质清除量的重要指标。 主要是根据尿素动力学模型,通过测定透析前后血尿素
氮水平并计算得来。 目前常用的单室Kt/V(sp Kt/V ),平衡Kt/V (e Kt/V )
和每周标准Kt/V (std Kt/V ),其中以单室Kt/V(sp Kt/V ),其中以sp Kt/V 因计算相对简单而应用广泛。
易受体温及离子影响,容量变化不 敏感
16
干体重
干体重是个变量,随病情及营养状况等变化,如病情 稳定,营养状况良好,则干体重增加;反之则下降。
干体重的评价尚无金标准,临床物理检查对干体重的 判断准确性欠佳,新技术有助于较准确地设定干体重, 但新技术亦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故对干体重的判断需 结合患者自身状况综合考虑。
没有达到透析处方要求 1.透析中出现并发症,并因此提前终止或中间暂停透
析 2.患者迟到,或因穿刺困难影响治疗时间 3.机器报警,使实际时间短与处方时间
22
血流速度
1.因血管通路或透析并发症等原因,透析中减慢了血 流速度
18
Kt/V
K是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单位是L/min,它是单位面 积的清除率(K 。A)和血液流速与透析液流速的函 数。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处置课件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处置课件
透析频率
增加透析频率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体内的水分和毒素水平,提高血液透析充分 性。
03
血液透析充分性提高措施
患者教育
血液透析充分性概念
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定义、评估指标及意义,提高患者对充分性的认识 。
日常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以配合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优化透析器及管路选择
血压控制
血压不稳定会影响透析过 程中的血液循环,进而影 响透析效果。
饮食与液体摄入
不合理的饮食和液体摄入 会导致体内水分和毒素水 平波动,影响透析效果。
透析器及管路选择
膜面积与通透性
选择适当膜面积和通透性良好的 透析器和管路,能够提高透析效 率和清除效果。
生物相容性
透析器和管路的生物相容性对患 者的免疫和生理状态有一定影响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产品有助 于减少不良反应。
透析液选择
电解质成分
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对维持患者体 内电解质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选择适 当的透析液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酸碱度与温度
透析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会对患者的生 理状态产生影响,合理调节可以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和透析效果。
透析时间与频率
透析时间
延长透析时间可以提高清除效果,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置 。
患者C是一位70岁的男性,因糖尿病肾病接 受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中分子毒素清除 等指标评估,结果显示透析不充分。
处置措施
调整透析方案,增加单次透析时间,同时加 强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后续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确保治疗 效果。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干体重的定义: 干体重是指患者在透析后既无 水潴留,也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也就是所谓的水 负荷平衡状态时的体重。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 在这个体重时,病人感觉最舒适,无其他不适 感,若干体重设定过高,患者体内存在过多水 分,容易在透析间期发生水肿、憋气、夜间睡 觉不能平卧甚至急性左心衰竭等症状;血容量过 多,心排血量增加,致使高血压难以控制。反 之,若干体重设定过低,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 析后常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抽筋等低血压 症状,不利于透析的进行,也不利于残存肾功 能的保护。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 血清白蛋白≥35g/L ★ 血色素>100g/L,HCT>30% ★ 轻微肾性骨病 ★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 KT/V ≥1.3,URR ≥70%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HD充分
干体重
透析时间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 MHD患者透析间期体重普遍增长过多,严重影响 透析质量,据报道(2005y),有63.31%患者透析间 期体重增长大于干体重的5%,能够合理控制体重 增加的仅占36.63%。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如何自我判断
使血压维持正常或接近 正常
没有可见的浮肿(达到干 体重)
自我感觉良好,食欲正常
活动不受限制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做到透析充分呢?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透析,不掐头去尾,不提前降低血 流量;
★血流量至少大于180毫升/分,内瘘条件好的青年人血流 量可用250毫升/分。小分子物质清除率随血流量增加而 提高;
如何达到透析充分性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透析充分性定义
与透析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最低水平所 给予的剂量,称为最理想透析或者称透析充分性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目标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贫血纠正
酸中毒纠正
症状少、并发症少 或无
溶质清除充分
透析充分性
钙磷代谢 营养良好
患者预后
●生活质量 ●社会回归 ●患病率 ●死亡率
★透析液流量不小于500毫升/分; ★有条件者可用高流量透析器,最好用滤过器; ★透析器复用不超过10次。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另外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必须与 医护合作,做到以下几条: @ 透析充分是最重要的; @ 控制血压达正常或接近正常; @ 增加每日蛋白质入量,大于1.0—1.2克,动物蛋白占2/3 以上,透析间期饮水量限制在3公斤以下; @ 尽可能多活动; @ 心情舒畅; @ 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疾病常识与生存质量也有关系,比如 ,患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自觉的调节饮食成分和 控制水分。具有一些疾病常识,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L/O/G/O
引语
• 吃饭讲饭量,穿衣讲尺寸。血液透析——多少才够? • 这个问题,就是透析剂量的问题。究竟一个血透病人要
透析多少最为合适? Opinion: “长多少透多少” “在长的基础上多透一些” “在长的基础上少透一些”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Contents 透析充分性的意义及标准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透析剂量足够,透析就充分,透析充分就少得并发症 ,生活质量就高,而且生存期长。在理论上讲,要想缩 短透析时间,就要通过提高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使用 高流量透析器的方法来提高透析效率。但是,在临床实 践中发现,短时透析(每周少于 8小时),即使通过其它 手段提高了透析效率,死亡率还是很高。长时透析(每 周多于 12小时)死亡率可以减少一半。另外短时透析并 发症也很多。
周围神经病变少或 无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 适当的肌肉组织(肌酐产生率至少
125umol/kg/d) ★ 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mmHg) ★ 没有明显的液体负荷(<3%体重) ★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不低于22mmol/L,轻度高磷
血症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小结
透析充分性是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多 方合作才能够达成的目标。让医患共同努力,使 我们广大透析患者成为透析10年或20年以上的“ 透析者”,可以同常人一样活跃在家庭、社会以及 各种工作岗位上。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L/O/G/O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关于干体重
干体重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 的透析治疗而得到 标准体重不代表干体重
干体重并非一成不变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Time(有效透析时间)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每周透析少于8小时,死亡 率就会明显增高,而透析时间长于12小时,则死亡率减 少一半。也就是说,每周透析8小时是最低的限度了。 最合适的透析时间是每周透析1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