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试题精选】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
第23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
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堂同步练习(A)]
一、堂训练
1、下面叙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不正确是()
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明
C、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D、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2、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确()
A、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
B、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
D、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
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有关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

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有关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自学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能够说明它的历史作用。
2、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3、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自学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自学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自学指导]对于闭关政策,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既要看到其作用的支流(积极作用),更要看到其作用的主流(消极作用)。
[自主探究]清朝的闭关政策[合作探究]对比清朝的'闭关政策和我国目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达标反馈]1、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D、鉴真2、明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3、“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驾驶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4、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③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④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③④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C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6、历史小组就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严重后果展开讨论,你认为后果最严重的应是()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7、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问题:(1)从年到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03

1、阅读下面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完成(1)~(3)题:
(1)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
(2)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3)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03
选择题
1、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
A、早半个多世纪B、早一个多世纪
C、迟半个多世纪D、几乎同时
2、“凤凰卫视”电视台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命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
(2)、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
5、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他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
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声誉
B、促进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C、促进了我国同亚非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
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4、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华侨对南洋地区开发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1793年,英国使团来华时,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 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您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A、社会风貌B、君权强化C、民族关系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央视新闻频道曾对“南澳一号”沉船考古进行现场直播。
发现明代古沉船的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县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美誉,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
”郑和下西洋成功实现的条件不包括( )A、国力强盛B、造船业发达C、指南针的应用D、蒸汽机的应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A、卫温B、郑和D、郑成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不正确的是( )A、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B、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防御西方殖民势力D、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答案】:第6题【单选题】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A、害怕外国人危机自己的统治B、中国工商业发达C、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D、天朝物质丰富,无所不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
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B、小华和小明C、小明和小强D、小明和小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时船队没到过的(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C、经济文化繁荣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600多年前,先后七次远洋航行的中国航海家是(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
初一历史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试题

初一历史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试题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A.明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B.造船航海技术先进C.明统治者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D.掠夺土地和财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一子目郑和下西洋中的内容:“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
”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扬国威,故选C。
AB选项是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条件。
D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郑和下西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原因、情况和影响。
2.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A.途中风险太大,损失严重B.国力衰退,财政困难C.倭寇骚扰和对沿海的封锁D.郑和去世,无人能担当重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一子目郑和下西洋中的内容:“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
”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扬国威,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财政困难,郑和下西洋不得不被废止,故选B。
ACD选项都不是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
【考点】郑和下西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原因、情况和影响。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B.郑和下西洋给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C.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机遇,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D.郑和远航所带去的瓷器、香料和印花布受到各国的欢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一子目郑和下西洋中的内容:“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早半个多世纪。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名师精编习题 北师大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单项选择题:1、郑和下西洋最早开始于()A.1405年B.1406年C.1430年D.1433年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B.郑和下西洋给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C.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机遇,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D.郑和远航所带去的瓷器、香料和印花布受到各国的欢迎3、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①马六甲海峡②红海沿岸③印度半岛④非洲东海岸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面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到伊斯兰教圣地朝圣②宣扬国威③到“西洋”取宝④开辟到西方的新航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A.途中风险太大,损失严重B.国力衰退,财政困难C.倭寇骚扰和对沿海的封锁D.郑和去世,无人能担当重任6、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重农抑商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C、阻止西方殖民的入侵D、维护清朝的统治8、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9、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B.不能及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C.对西方的殖民者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D.中国经济逐渐落伍于世界二、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请写出地图3-10中A、B、C、D、E、F相对应的地名。
图3-10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最新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最新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下面叙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不正确是()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B、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C、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D、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2、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确()A、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B、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C、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D、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下面有关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正确是()A、宣扬国威B到西洋取宝C不计经济利益D给国家带来商机5、()——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语)A、文化专制B重农抑商C与外界隔绝D对外交往6、和七下西洋,并没有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它亦取得若干实质成果:()①郑和远航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最长的跨洋航行,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稳定的航线,实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
②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③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诸国的开发④郑和远航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中外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④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禁绝对外贸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A、限定通商口岸B进出口货物的无限制。
3.23.2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09金华中考]第2题600年前,一个航海家率领一支庞大的中国船队先后七次远洋航行,也曾出现在索马里海域,这位航海家是A.郑和 B.迪亚士 C.张塞 D麦哲伦[参考答案] A(2010·广东东莞)9.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C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2011•滨州]“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
”“他”是中国古代的( B )A. 鉴真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2011·宿迁]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C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2011·张家界]“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C )A. 弘扬沸法 B. 民族融合 C. 中外交往 D. 开发南洋[2011·佛山]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 C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C.郑和下西洋D.哥伦布横渡大西洋[2011·南京]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B )①丝绸之路②遣唐使③郑和下西洋④册封“班禅”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2011·湘潭]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B )A. 鉴真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2011·汕头]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练习题及答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下面叙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不正确是() 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C、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D、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2、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确() A、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 B、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 D、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 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
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面有关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正确是() A、宣扬国威 B 到西洋取宝 C 不计经济利益 D 给国家带来商机 5、()――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语) A、文化专制 B 重农抑商 C 与外界隔绝 D 对外交往 6、和七下西洋,并没有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它亦取得若干实质成果:()①郑和远航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最长的跨洋航行,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稳定的航线,实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
②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③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诸国的开发④郑和远航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中外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
与反侵略斗争④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禁绝对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A、限定通商口岸B进出口货物的无限制。
C、提高关税,抑制出口。
D、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9、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不正确是() A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B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防御西方殖民势力 D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二、课堂回顾 34、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
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材料2: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论南洋事宜》材料3: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回答:(1)据材料1、2指出沿海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据材料3的政策归纳其危害,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35、问答题你能从左表中看出什么端倪么?三、课堂延伸三宝太监二三事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
艰难困苦境况下,郑和被送到北平,成为北平燕王朱棣家的一名奴隶,做了宦官。
郑和在做宦官期间,因为,取得了燕王的信任。
此时,明朝皇室内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斗争。
从1399年八月燕王朱棣起兵到1402年六月攻破南京,史称" "。
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
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
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
郑和的原祖是从西域来到云南的,祖父和父亲都曾航海到伊斯兰教的圣地
去朝过圣。
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郑和希望长大了也能。
由于郑和信奉两个宗教,懂一些航海知识而且又担任管理宫廷事务的大太监,因此成祖选拔他担任正使,你能协助他率领船队去完成这一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吗?任务1:郑和下西洋路线描述任务2:中西方远洋航海之比较 A、动机不同: B、船队比较:船队规模比较组织管理水
平的比较 C 成果的差异:中国的睦邻外交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课堂训练 1、D 2、D 3、B 4、D 5C、 6、A 7、B 8、B 9、D 提示: 1提示:见书P129 2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提示:指南针早已传到欧洲。
4提示:不以交易为主,物品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
5提示:见书P129引句6提示:见书P128 7提示:开放个别口岸交易8提示:限制进出口 9提示:地大物博经济上没有需要,防御西方入侵二、课堂回顾 1. 材料题答:①有利于沿海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沿海居民的生活;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②闭关政策使沿海对外贸易无从发展;使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但是它阻碍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落后。
2. 问答题答:海外贸易处于繁盛时期;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为下西洋提供物质保证;下西洋船只庞大,说明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广泛应用;船数人数说明规模庞大,组织严密,技术先进;次数说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敢精神;时间可以反映在当时世界航海上是无可企及的,比哥伦布等早了半个世纪。
三、课堂延伸 1、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靖难之役;麦加;出海远航 2、任务1 郑和下西洋,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刘家港集结,沿海南下,在福
建长乐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风,11―12月,季风来了,便穿过台湾海峡和南海,第一站到达占城,再到东南亚各国,进入印度洋.
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东,最远到达古里.它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的
重要港口.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任务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联系;而哥伦布、达?伽马的航行则是为西欧商品经济开拓市场,以及扩张殖民地。
郑和船队规模庞大、组织严密,这是当时欧洲远航船队所无法比拟的。
郑和下西洋虽不像发现新大陆那样改写了人类历史,但它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与交流,这与西方国家在亚、非、美洲的疯狂屠杀和经济掠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郑和船队无论在船只数目、船员人数和船只大小等,都远比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船队庞大。
十五、十六世纪欧洲船队的组织管理水平,远不如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
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彼此的睦邻友好关系,但却未能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西方的殖民活动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海活动,改变了整个世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开始了殖民活动,从亚、非、美洲掠取了巨额财富。
商业贸易和财富掠夺为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亚、非、美洲人民则沦入苦难的深渊。
从此,西方世界跟第三世界的发展差距便日渐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