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2(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课后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
这个现象说明( )A、唐朝农业非常发达B、明清时期商业发达C、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D、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明清时期,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使农民购买力下降,商品市场狭小D、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主动权的政策是( )A、闭关政策B、君主专制制度C、八旗制度D、文字狱政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代时,丝织业中心是( )A、松江B、苏州C、南京D、北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
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
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右图为鸦片战争前,清朝某个城市的面貌,从来来往往的外国船只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城市是( )A、上海B、福州C、厦门D、广州【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闭关锁国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16《闭关锁国》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清明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A.广州B.漳州C.宁波D.云台山2.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一通有无,”只不过“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让洋人的日常所用得益于“天朝”的“余润”。
以上材料表明[] A.清朝绝不允许外国人来中国B.清朝绝不允许中国对外贸易C.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清朝封闭关口,固守疆土3.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4.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落伍了B、有一定的自卫作用C、巩固了统治D、严格杜绝对外贸易5.清朝统治者的观念是[]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6.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有首要条件。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历史现象给中国带来的影响[]A.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 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D.进一步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8.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济管理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一、问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消极影响?我国现在采取的与“闭关锁国”完全不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对外开放政策;作用: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巩固辅导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三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美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
……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发展贸易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漫画也是历史信息的反映,清朝的皇帝把自己和一位大臣关在一个鸟笼子里,这位大臣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请为下边漫画选择的最佳主题是( )A、大清盛世B、自给自足C、和谐社会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清总结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几点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①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②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③中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逐渐在世界上落伍④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来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清朝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下列有关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阻止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虽然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但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C、导致中国进一步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D、表明清朝统治者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苏州和杭州的丝织业,其原因是( ) ①丝织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②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发展中心③机户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金④有一定的社会需求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A、商人B、知识分子C、农民D、手工业者【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对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清朝的闭关政策限制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闭关政策从根本上防御了西方的殖民入侵D、闭关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潮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闭关锁国学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闭关锁国学案华东师大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对比郑和下西洋与闭关政策的不同后果。
谈谈自己的想法。
本概况。
重难点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难点:分析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二、知识概览图 明朝“海禁”的情况 清朝从“海禁”到“闭关”防范自卫的产物 自然经济为根源 自大心理的反映一定程度上起了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的作用 更大程度上导致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三、新课导引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
双方互赠礼物。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思考讨论〕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巨大差距,同时也说明,当时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你知道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吗?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 限制通商明朝“海禁”的基本情况(1)明朝洪武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
这种政策,当时称为“海禁”。
(2)明成祖统治时期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明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嘉靖时,因为倭寇之患,明朝廷下令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又厉行“海禁”。
(4)戚继光平息倭患后,明朝廷始开“海禁”,允许人民从事海外贸易。
清朝从“海禁”到“闭关”(1)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以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并将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内迁。
(2)至台湾统一,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
(3)1757年,乾隆下令封闭沿海通商口岸,只许欧洲船只在广州一处通商,并且只许和朝廷特许的“行商”做买卖,实行闭关政策。
乾隆后期还拒绝同英通商,嘉庆时继续拒绝通商。
说明 “闭关”原来是关闭城门的意思,闭关政策指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对外贸易的政策,闭关政策并非完全闭关,而是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知识点练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三第1题【单选题】《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
……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
”这表明清政府( )A、加强沿海军事防御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重视维护外商利益D、禁止外国商人来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对这个时期历特征概括最恰当的是( )A、帝国的空前繁荣B、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C、近代社会的曙光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
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B、中西方人种差异C、中国文人的偏见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巩固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三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在清朝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下列有关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阻止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虽然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但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C、导致中国进一步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D、表明清朝统治者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果用一组词来概括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C、国家巩固与危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并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鸦片战争中,数千武器落后的清军死在战场上,而英军阵亡不足百人,中英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这场战争中暴露无疑。
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清朝统治者长期对外推行( )A、对外开放政策B、八股取士制度C、重本抑末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 )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 闭关锁国华师大版课后辅导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闭关锁国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第1题【单选题】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清)道光帝竟然问道:“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说明( )A、道光皇帝积极备战B、道光皇帝喜欢世界地理C、清朝缺乏对外交往的条件D、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对外开放C、闭关锁国D、工商皆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 )A、扶持政策B、提倡政策C、限制政策D、中立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700~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是(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五【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漫画也是历史信息的反映,清朝的皇帝把自己和一位大臣关在一个鸟笼子里,这位大臣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请为下边漫画选择的最佳主题是( )A、大清盛世B、自给自足C、和谐社会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明代引进原产南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A、玉米、甘薯B、花生、马铃薯C、葡萄、花生D、向日葵、玉米【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闭关锁国同步测试(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6课闭关锁国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2、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B、不能充分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3、清朝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是在()A、统一台湾后B、《尼布楚条约》签订后C、雅克萨之战后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4、学了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演讲,你认为下列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5、下列措施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①科举制的设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6、下列不属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A、统治者妄自尊大B、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C、自卫的产物 D中国国富民强7、造成中国和西方世界力量对比大逆转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采取避关锁国政策B、清朝统治者自恃地大物博,盲目自大C、西方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D、郑和下西洋8、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A、三国鼎立B、楚汉之争C、唐代的开元盛世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9、佛教传入我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压制B、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的反对C、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稳固10、下列内容中,与道教无关的一项是()A、以“道”为最高信仰B、东汉末年传入我国C、宣传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D、源于古代民间信仰、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闭关锁国习题2(无答案)华
东师大版
第16课闭关锁国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明朝设的三市舶的是( )
A.宁波
B.泉州
C.广州
D.上海 2、在“闭关锁国”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
一的对外贸易港口的( ) A.北京 B.广州 C.苏州 D.泉州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朝物产丰富 B.中国工业发达
C.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D.怕本国人与外国人勾结“滋扰生事” 4、清朝有位
皇帝,他六巡江南,从北京到杭州,沿途修建了30座行宫,他是( ) A.康熙 B.雍
正 C.乾隆 D.嘉庆 5、和珅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宠臣( )
A.乾隆
B.康熙
C.嘉庆
D.雍正 6、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
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大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其中的大帝国是指( )
C.唐朝
D.明朝 A.清朝 B.宋朝
7、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的交流
B.阻碍了手工艺的进步与发展
C.对西方的
殖民侵略有完全的自卫作用 D.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
8、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是在 ( )
A.康熙后期
B.雍正后期
C.乾隆后期
D.嘉庆后期 9、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的根本原因 ( )
A.怕中外人民来往会“滋扰生事”
B.天朝物产丰富
C. 害怕受到外国侵略
D. 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 10、清朝前期,中国在世
界上逐渐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 )
A.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相对滞后
1
二、阅读材料题
1、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
门矣”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清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
害是什么,
(3)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2、材料一: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
物以通有无。
”
材料二: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谈谈清朝此时采取了什么外交政策,
(2)这种政策的影响如何,
(3)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