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此处“封建”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汉乐浪王盱墓发掘中,有漆杯出土,底有铭文:“建武三十一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洎木侠紵杯,二升二合,素工伯、髹工鱼、上工广、洎工合、造工隆、造护工卒史凡、长匡、丞頠、椽恂、令史郎主。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漆杯是由官营手工业生产B.漆杯生产中进行了专业分工C.漆杯的制作工艺复杂繁琐D.漆杯可从当时市场大量购得3.唐代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自然恬适C.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封闭性D.小农经济不受封建政府影响4.南宋诗人赵蕃在淳熙年间离开潭州乘船东归途中,发出感叹:“两岸多为激水轮,创由人力用如神。
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
”引发赵藩感慨的生产工具应是A.翻车B.水排C.筒车 D.风车5.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
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
”下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是A.黄海海战B.反割台斗争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6.1864年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下列企业符合李鸿章意图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发昌机器厂C.广东继昌隆缫丝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7.1898年光绪皇帝上谕:“各省士民若有新书以及新法制成新器,果系足资民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9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这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
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 A .哥伦布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 .麦哲伦试卷第2页,共10页2、下列是某校举办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手抄报比赛中学生搜集的一组图片,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手工技艺的发展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江南市镇的兴起D .城市布局的变化3、《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 .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 .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造成材料中 “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A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 .中国农村封闭落后C .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D .宗法关系长期存在5、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成都七中)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芬)马库•维莱纽斯《第六次浪潮》
图片反映了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16.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英国本土人口分布状态
约1700年 1911年
1600年,英格兰和威尔斯可能有五百万居民;1650年左右有五百五十万,1700年有六百万,1750年有六百五十万。因此,在一百五十年内,人口勉强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人。在以后五十年中,即从1750至1801年,人口增加了二百五十万。它的增长率较前一时期增至四倍。
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B.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
C.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D.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
15.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如下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表
阶段
时间
理论
基本观点
①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早期社会福利思想
实行济贫制度
②
20世纪30—70年代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19届半期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 《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答案】B【解析】《礼记》中的材料原意是:人们不单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单是亲爱自己的子女,使社会上的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小孩得以顺利成长。
墨子主张中的兼爱和尚贤的理想比较符合,故选B;题干中的主张与儒家的“礼”不符,与道家的“无为而治”不符,与法家的专制主义主张不符,故排除ACD。
2.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材料主旨体现的是王夫之“统治者与民休息”的主张,这与道家老子“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妙,A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提及的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君民关系”,排除C;题干信息体现不出孔子“仁”的主张,排除D。
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概况;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名师点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把握到以下方面: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②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③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卷(二)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四川某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测试试卷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52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2、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
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
这表明唐朝前期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3、下列瓷器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瓷②白瓷③彩瓷④珐琅彩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4、“如果朕把特许状赐给想循向西航的路线到朕所指定的地方以便探寻这些海中间的海峡的人……你们从事上述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沿着我们的分界线,丝毫不得使他受到损害”。
这是一份16世纪初某国王与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据你推测,这个水手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5、下表摘编自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一书。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斯塔福特郡的矿井女工的周工资表A.女童工在纺织业中大量使用B.女工的工资比男工的要低得多C.妇女独立意识增强,主动离开家庭走进工厂D.早期工业时代缺乏人文关怀6、《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十七八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秦朝相当于今天民族自治县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县B.道C.亭D.路参考答案:B2.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
该现象(D)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参考答案:题干没有涉及农产品商品化,故A项错误;“绅衿商贾”购买田产的钱不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内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瓦解有两个标志,其一,家庭手工业破产,造成耕、织分离,其二,中国的生产、贸易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题干没有反映这两点,故C项错误;“绅衿商贾”发财致富之后,并没有把大量的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来买田置地,这样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故D项正确。
3. 宋太祖开宝三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
”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B.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C.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D.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参考答案: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C材料主要讲述宋朝禁止铸造佛像、浮图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并没有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灭佛有利于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
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参考答案:B5.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②“物质的辐射能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③“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A.①达尔文②法拉第③爱因斯坦B.①达尔文②普朗克③牛顿C.①普朗克②牛顿③爱因斯坦D.①牛顿②普朗克③伽利略参考答案:B6.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下期高2017届入学考试文科综合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24.据史载,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20世纪80年代,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分封制遭破坏C.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宗法等级森严25.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26.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令人撰成《五经定本》《五经正义》,使得“经有定本,疏有正义”.这说明唐太宗注重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27.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28.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种变化表明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29.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
……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2019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xxxx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编辑推荐]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
在这里中国()为各位考生整理了xxxx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
”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B.排斥商品经济c.霍氏家训严格D.强调劳动获得财富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器仅用于农耕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主要用于殉葬3、“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
”推动棉纺织业技术重大革新的是A.战国郑国B.东汉王景c.南北朝贾思勰D.元代黄道婆4、在一次讨论课上,王阳和李涛两位同学对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争论不休。
你认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主要于A、官营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5、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