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山西省太原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11月)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11月)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B. 分封制下按照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D. 分封制下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称雄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商朝)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这一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B.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 嫡长子继承权B. 严格的等级制度C.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 王位世袭制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 财产继承的原则B. 任人唯才的要求C. 宗法的原则D. 兄终弟及的传统5.如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 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C. 以礼乐形式规X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D. 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6.“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 实行郡国制B. 实行三公九卿制C. 推行郡县制D. 制定《秦律》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评 英语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评 英语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评英语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4:0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请将第一卷试题答案填在第二卷卷首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7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15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When will the film start?A.At 6:30.B.At 7:00.C.At 7:30.2.Where did the boy go yesterday?A.He went to school.B.He went to the doctor's.C.He went to a drug store.3.How long will the boy stay at the winter camp?A.For one week.B.For two weeks.C.For three weeks.4.Where is John now?A.At home.B.At the office.C.On the way.5.Why doesn't the man buy the sweater?A.It's too expensive.B.It doesn't fit him.C.It looks so large.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听下面3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下午2:30-4:00)说明: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

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

英国据此取得的侵略权益是A、开埠通商权B、关税协商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2.“这次历时十四年,纵横十八省的伟大运动,把历代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伟大运动”A、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B、获得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C、客观上推动清政府的变革D、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3.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采取的应对之策符合近代化趋势的是A、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4.《吴玉章回忆录》记载:“我还记得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文中所述战争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B、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5.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史料出处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民教相仇都门见闻录》《刘以桐,义和团民》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奉案杂存》《劳乃宣,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刚毅,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A、上述史料还原历史真相B、历史叙述具有主观色彩C、亲历者的叙述真实可靠D、阶级立场决定历史叙述6.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太原市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 8:00--10:00说明:本试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每小题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百代皆沿秦度”,建筑亦然。

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绕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便是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大教堂等等。

中国却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场所。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

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

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这种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表现出来,这方面又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因为它是通过线来做到这一点的。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双曲线的实轴长为()A. 2B. 4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双曲线的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得双曲线与x轴的交点,由实轴的定义计算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双曲线,其中,,其焦点在x轴上,则该双曲线与x轴的交点为与,则实轴长;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实轴的定义,属于基础题.2.命题:“,”的否定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因为的否定是所以命题:“”的否定是,选C3.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A. eB.C. 1D. 2【答案】D【解析】【分析】求函数的导数,结合函数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对应的导数即可.【详解】函数的导数为,则在处的导数,即切线斜率,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函数的导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设,则“”是“”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l<x<2”是“l<x<3”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选A.考点:充要关系5.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A. B. 1 C. 2 D. 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抛物线x2=4y中,焦点为,准线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考点:抛物线方程及性质6.对任意实数,则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不可能是()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圆【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用Ax2+By2=c所表示的圆锥曲线,对于k=0,1及k>0且k≠1,或k<0,分别讨论可知:方程x2+ky2=1不可能表示抛物线7.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求导,令导数小于零,解此不等式即可求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详解】令解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故选:D.【点睛】此题是个基础题考查学生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8.已知命题“,”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命题“,”为真命题等价于在上有解,构造函数求最大值代入即可.【详解】命题“,”为真命题等价于在上有解,令,,则等价于,,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存在量词和特称命题,属中档题.9.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求函数的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函数的导数,由得得或舍,此时函数为增函数,由得得,此时,函数为减函数,即当时,函数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则对应的图象为A,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和判断,利用函数单调性和导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若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则k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解析】由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可得:在区间恒成立,,故11.已知双曲线C与椭圆E:有共同的焦点,它们的离心率之和为,则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椭圆方程求出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及椭圆的离心率,结合题意进一步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从而得到双曲线的实半轴长,再结合隐含条件求得双曲线的虚半轴长得答案.【详解】由椭圆,得,,则,双曲线与椭圆的焦点坐标为,,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设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m,则,得,则虚半轴长,双曲线的方程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方程的求法,考查了椭圆与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是中档题.12.函数的定义域为R,对任意,,则的解集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设,则,对任意,,对任意,,即函数单调递增,,,函数单调递增,即为:由得,即的解集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利用条件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3.椭圆的焦距是______【答案】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分析a、b的值,结合椭圆的几何性质求出c的值,由椭圆焦距的定义分析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椭圆中,,,则,则该椭圆的焦距;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注意求出c的值,属于基础题.14.命题“如果,那么且”的逆否命题是______.【答案】如果或,则【解析】【分析】由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即可写出结果.【详解】命题“如果,那么且”的逆否命题是“如果或,则”.故答案为:如果或,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熟记概念即可,属于基础题型.15.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y=2x–2【解析】分析:求导,可得斜率,进而得出切线的点斜式方程.详解:由,得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则所求切线方程为,即.点睛: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步骤:①求出函数在该点处的导数值即为切线斜率;②写出切线的点斜式方程;③化简整理.16.已知双曲线E:的右顶点为A,抛物线C:的焦点为若在E的渐近线上存在点P,使得,则双曲线E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求出双曲线的右顶点和渐近线方程,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可设,以及向量的垂直的条件:数量积为0,再由二次方程有实根的条件:判别式大于等于0,化简整理,结合离心率公式即可得到所求范围.【详解】双曲线E:的右顶点为,抛物线C:的焦点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可设,即有,,可得,即为,化为,由题意可得,即有,即,则.由,可得.故答案为:【点睛】对于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双曲线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的齐次式,结合转化为的齐次式,然后等式(不等式)两边分别除以或转化为关于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 (的取值范围).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17.已知命题p:曲线与x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命题q: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判断命题p的否定的真假;若“p且q”是假命题,“p或q“是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为假;(2).【解析】【分析】(1)根据判别式显然成立,即可判断出结果;(2)先求出为真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再由“且”是假命题,“或“是真命题,判断出、的真假,进而可得出结果.【详解】(1)由可得显然成立,故命题为真,为假;(2)由已知得,为真时,,所以为假时,或因为“且”是假命题,“或“是真命题,由(1)知为真,所以真假,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属于基础题型.18.已知抛物线C:经过点.求抛物线C的方程;若A,B为抛物线C上不同的两点,且AB的中点坐标为,求直线AB的方程.【答案】(1);(2).【解析】【分析】(1)将点代入,即可求出结果;先设点坐标分别为,结合抛物线方程,作差求出直线AB的斜率,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1)由题知抛物线经过点代入,解得,故抛物线方程为;(2)设点坐标分别为,由为抛物线上的不同两点,故有,由得,整理得,又的中点坐标为,则,代入得,直线过点,直线的方程为,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方程,以及中点弦的问题,求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常用点差法结合中点坐标求出斜率,进而可得出结果.19.若是函数的极值点.求a的值;若时,成立,求的最大值.【答案】(1)(2)4【解析】【分析】求解导函数,结合导函数与极值的关系求解实数a的值即可;由题意首先讨论函数的单调性,然后结合函数在关键点处的函数值确定实数a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由已知,得,经检验当时,满足题意,故.由可知,,当时,,递增;当时,,递减;当时,,递增;因此,极大值为,极小值为,又由得或,由得或,故的最大值为4.【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导数在研究函数的极值和单调性中的应用,极值点即导函数的零点,但是必须是变号零点,即在零点两侧正负相反;极值即将极值点代入原函数取得的函数值,注意分清楚这些概念,再者对函数求导后如果出现二次,则极值点就是导函数的两个根,可以结合韦达定理应用解答。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画数轴结合子集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集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函数的定义域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分母不为0,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即可.【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只需x>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函数的定义域问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3.若集合,,则()A. B. C. D.【答案】C【解析】求出集合A和B,取两集合的交集即可.【详解】由集合A得:(x-5)(x+1)=0,解得:x=5或x=-1,∴集合A={-1,5},由集合B解得:x=1或x=-1,∴集合B={-1,1},则A∩B={-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4.已知函数,且,则()A. 4B. 2C.D.【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函数解析式得log2a=2,即可得a的值.【详解】根据题意,f(a)=2,则log2a=2,解可得:a=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的计算,关键是掌握函数解析式的定义.5.已知集合,若B∪A=A,则满足该条件的集合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得B⊆A,即可求出满足该条件的集合B的个数.【详解】∵B∪A=A,∴B⊆A,集合A={0,1},∴满足该条件的集合B的个数为:22=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满足该条件的集合的个数的求法,考查并集、子集定义等基础知识.6.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上是增函数的是()A. B. C. 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中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奇偶性,即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函数为偶函数,由指函数的性质可知在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B,f(-x)=-f(x),函数为奇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C,f(-x)=f(x),函数为偶函数,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知在(0,+∞)上是增函数,符合题意;对于D,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不具有奇偶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指对函数图像的性质.7.已知,,,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详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0,1),>1,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知<0,则c<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的性质.8.已知全集,集合和关系的韦恩图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集合中的元素共有()A. 3个B. 4个C. 5个D. 无穷多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故或,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故该集合中有个元素.应选B.考点:补集交集的概念及运算.9.已知集合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那么实数的取值集合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分方程为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由集合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得a=0或,∴实数a的取值集合是{0,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取值集合的求法,考查单元素集的性质等基础知识.10.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图象()A. 关于轴对称B. 关于轴对称C. 关于直线对称D. 关于原点对称【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 f(-x)=-f(x),可得f(x)为奇函数,故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详解】∵,∴=-=-f(x),∴f(x)为奇函数,故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11.已知函数,若对任意的实数都存在,使得成立,则()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分析】分别讨论x>1和x≤1时,由函数的单调性可得f(x)的最大值为f(1)=2,由题意可得所求值.【详解】函数,可得x>1时,f(x)递减,可得f(x)∈(0,2);x≤1时,f(x)=递增,可得f(x)≤2,且x=1时,f(x)取得最大值2,由对任意的实数x都存在,使得成立,可得=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求法,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12.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f(x)的图象可推出a<0,b>0,c<0,然后即可判断g(x)的图象.【详解】由f(x)的图象可知,f(0)>0,∴b>0,又由图知,得c<0,且x>c时,f(x)=<0,所以 a<0,故二次函数g(x)=ax2+bx-c的图象为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的识别,经常从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特殊点的函数值来考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全集,集合,则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补集的运算即可求出C U A.【详解】因为全集U={1,2,3,4,5},集合 A={2,4},所以C U A={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补集及其运算.14.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可得到函数的最大值.【详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y=2x在R上为增函数,则函数y=2x-1在[1,3]上为增函数,则其在[1,3]上的最大值为f(3)=23-1=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应用,涉及函数的最值,属于基础题.15.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那么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奇函数f(0)=0,求出m的值,利用f(-1)=-f(1)即可得到答案.【详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0)=0,∴m=-1,,∴f(-1)=-f(1)=-(-1+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求出m值,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16.已知,函数,若函数的图象与轴恰有两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分段函数转化求解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利用函数的图象,通过函数的零点得到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函数的草图如图: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则1<λ≤3或λ>4.故答案为:(1,3]∪(4,+∞).【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考查数形结合以及函数的零点个数的判断,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解答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值.【答案】或.【解析】【分析】利用集合相等的定义列出方程组,再结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质能求出实数a,b的值.【详解】解:由已知,得(1)或.(2)解(1)得或,解(2)得或,又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得或.【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相等的的定义,同时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18.(1)已知,求的值;(2)已知,求的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对数式可得x6=8,即可解得x.(2)先利用对数的四则运算得1+log3x=,然后利用对数相等解得x.【详解】解:(1)因为,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所以,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指数与对数的互化,指数与对数的四则运算性质.19.已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求函数的解析式;(2)设函数,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答案】(1);(2).【解析】【分析】(1)设出幂函数解析式,代入点的坐标,即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2)求出g(x)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可.【详解】解:(1)设,则,则,所以.(2)因为,且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时,有最大值-1,时,有最小值-3.所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幂函数的定义,考查函数的值域以及函数的单调性问题.20.(A)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小值.(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当时,设函数,证明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答案】(1);(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在区间内,可得a的取值范围;(2)求得g(x)的解析式,运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证明.【详解】(A)(1)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则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函数,设,为上任意两个实数,且,则,由,得,,即,,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函数单调性的证明,用定义法证明单调性的具体步骤:作差、变形和定符号、下结论等..21.(B)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在函数图象上,且线段平行于轴.(1)证明:;(2)若为以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的坐标.说明:请同学们在(A)、(B)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AC∥y轴,可得x1=x3.代入函数关系进而证明结论.(2)由△ABC为以角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C|=|BC|,y2=y3.可得x3-x2=,.化简即可得出.【详解】(B)证明(1)因为线段平行于轴,所以,又,,则.(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且平行于轴,所以,且,又,,则,解得,所以,所以点的坐标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数运算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22.已知函数,.(1)若函数为奇函数,求实数的值.(2)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I)(II)【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函数为奇函数,由,求得的值;(2)恒成立问题通常是求最值,将原不等式整理为对恒成立,进而求在上的最小值,得到结果.试题解析:(1)因为是奇函数,所以,即所以对一切恒成立,所以.(2)因为,均有即成立,所以对恒成立,所以,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 10分考点:1.奇函数的特点;2.函数恒成立.3.求最值.2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时,.(1)求函数的解析式并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2)若对任意的有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0时,f(x)=|x-2|-2.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可得解析式;(2)根据f(x)的图象即可求实数a的最小值.【详解】(B)(1)当时,,,又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有,则有,所以.图象如图所示(2)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得到,由(1)中的图象可知,只要把函数的图象至少向右平移8个长度单位就满足,所以实数的最小值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性质和函数图象应用.。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10月份历史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正义》记载:“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

”与此记载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

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

西周的分封制()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3、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

这体现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4、《札记—王制》载:“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又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这些规定()A.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D.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5、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燕国国君C.卿大夫D.士6、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

这说明,分封()A.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7、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8、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

这说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A.削弱了丞相的权力B.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C.协助丞相处理朝政D.行使权力时受丞相制约9、“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 历史(I)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 历史(I)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高一历史(I)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天子有镇守疆土、勤于王事、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唐代中后期的科举考试,重点看考生能否运用儒家理论、结合历代统治教训,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体现了当时科举A.注重门第高低B.侧重以诗赋取士C.强调品德优劣D.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纂和颁布。

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

此后A.罗马公民实现了权利平等B.公民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C.罗马法剥夺了贵族的特权D.平民获得制定法律的权力4.“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这一法令出自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5.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费,应由中英双方商定。

这一规定A.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B.损害了中国司法主权C.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D.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6.《资政新篇》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舆论监督政府、选举政府官员,具有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

这反映出A.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发生转变B.中国人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C.近代中国出现了民主制度D.太平天国性质发生了转变7.某史学家说:“中国的战败暴露了满清王朝的腐化与无能,也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修建铁路,设立工厂,划分势力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9教育网
太原市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下午 2: 30-4: 00)
说明: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

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
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

英国据此取得的侵略权益是
A、开埠通商权
B、关税协商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2.“这次历时十四年,纵横十八省的伟大运动,把历代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这
一“伟大运动”
A、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
B、获得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C、客观上推动清政府的变革
D、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3.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
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采取的应对之策符合近代化趋势的是
A、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吴玉章回忆录》记载:“我还记得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
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文中所述战争带来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5.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309教育资源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