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年走势分析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9篇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9篇第1篇示例:工业经济运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
在过去一年中,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平稳向好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产能利用率稳步提高,市场需求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紧密配合,努力推动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一、总体情况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全年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保持了6%-7%的合理增速。
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稳增长政策,促进各行业稳定生产,增强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动力。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明显,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活力。
二、产能利用率提升在全国各地政府的努力下,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我国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
一些传统产业企业也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了效率的提升,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过去一年,全国各地政府积极引导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投资领域和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工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促进了各行业产能的释放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四、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发展中,全国各地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全国各地政府和工业企业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懈奋斗。
第2篇示例:近年来,我国的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大发展战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着力点,积极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现就月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月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今年月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长约%,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约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长%。
今年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总额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因去年统计不全)同比增长%。
今年月贸易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去年同期万美元,同比下降%,其中进口月万美元,去年同期万美元,同比下降%,其中出口月万美元,去年同期万美元,同比下降%。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是稀土矿冶产值税金增幅较大。
充分利用今年第一季度天晴的大好时机,紧抓稀土分离和铁矿开采深加工的生产,随着稀
土、铁矿市场行情价格的回升,今年月实现稀土产值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长%。
二是铁矿石瓷土开采加工产值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长%。
三是机械铸造电子产业今年月实现工业产值约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长%。
关于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关于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于工业经济的运行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工业经济的运行现状1. 总体情况目前,国内工业经济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高的转型阶段。
尽管其总体增速有所降低,但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却实现了较大的进步。
2.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的转型,国内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在加速优化。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比重在逐渐减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则在不断提高。
3. 技术水平作为现代经济的一部分,工业经济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和成果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自主研发、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进步,使得国内工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 资源浪费由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工业经济中存在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问题。
包括环境污染带来的资源浪费、原材料利用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
2. 产业转型难度大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对于新兴产业的转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特别是在技术储备、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产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 特定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失衡国内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和特定行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失衡问题。
这种失衡不仅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还会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挑战。
三、应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企业应该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绿色生产”,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当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产业转型升级为了应对产业转型带来的挑战,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大投入,加大技术攻关的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范文5篇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范文5篇篇1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近期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工业经济运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业经济运行现状1.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等方式,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存在的问题1. 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我国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行业存在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等现象,导致产能过剩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加大了市场风险。
2. 创新驱动发展有待加强尽管我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挑战尽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些地区存在产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和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四、对策建议1.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快速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2.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24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产业第一、工业强市”战略,全局干部“跑上去、走出去、沉下去”,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情况如下: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一)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
7586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全国4.8个、全省1.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连续6个季度保持全省前5位),较去年同期前移1个位次。
**、***等6个县区增幅高于10%。
(二)产值增长持续扩张。
12个县区、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全部实现正增长。
从县区看,**、***等6个县区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一季度负增长的**区,受产销加快、项目投产带动,产值增长6%,较一季度提高7.5个百分点;从产业看,六大主导产业产值3798亿元、增长7.3%,其中,光伏、机械、5G高于全市平均,分别增长10.9%、10.3%和11%,食品、医药实现由负转正,产值增长3.8%、2.3%,较同期提高10.1个、5.3个百分点。
(三)企业格局逐渐改善。
产值过亿元企业677家、较同期新增56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58家,产值增长10.4%,拉动全市4.2个百分点,以0.8%的数量占比贡献了30%的产值增长。
预计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700家、专精特新企业300家以上。
(四)工业支撑不断加固。
工业对GDP贡献率、工业税收占比达48%、45.3%。
工业贷款余额3601.5亿元、同比增长12.3%,较年初增加312.4亿元,新增工业贷款占全市新增贷款的35.3%。
新签约工业项目761个,占全市80.7%。
(五)工业走势持续向好。
工业投资增长16.3%,居全省第4位,546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517个,完成投资603.9亿元,投资完成率35.6%。
新投产工业项目484个、全省最多。
二季度全市日均工业用电量1.48亿千瓦时、较一季度日均用电提高17%。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一)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偏低。
工业经济运行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工业经济运行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增速逐月攀升。
为进一步研究和把握下半年工业发展趋势,省统计局利用大中型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开展“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全年趋势判断”专项调查。
此次调查的大中型企业有2414家,占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涉及全省21个市,覆盖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其他采矿业外的36个工业大类行业。
一、当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状况良好,企业对全年生产经营较为乐观1、绝大多数企业今年生产经营情况处于正常或良好状态。
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有%的企业认为今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总体状况“良好”;%的企业认为“基本正常”;只有%的企业认为总体状况“较差”。
分行业情况看,各行业情况差异明显。
有色金属矿采选、食品饮料和森工造纸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行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被调查企业选择回答总体状况“良好”的比例达到%,居各行业前列。
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五个行业分别有%、%、%、%和%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形势“良好”,明显高于全部被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受欧美反倾销和宏观调控影响,纺织服装、家具制造和建筑材料行业生产经营状况较差。
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企业选择“良好”的比例最低,分别为%、%、%和%。
2、企业对生产经营全年走势判断较为乐观。
全部被调查企业中,%的企业预计2016年生产经营状况比2016年要好,比一季度调查结果提高个百分点;%的企业预计与2016年基本相当;只有%的企业预计比2016年要差。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多数企业预计2016年生产经营情况比2016年要好,这些行业被调查企业选择回答“比2016年情况好”的比例分别高达%、%、%、%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被调查企业选择回答“比2016年差”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在 上 述 总 体分 析 前提 下 ,再进 一 步 分企 业 规模 进
行 观 察 : 中 型 和 小 型 工 业 企 业 财 务 费 用 分 别 为 5 .1 大 94 亿 元 和 5 .9亿 元 , 比 分 别 增 长 2 .6 的 4 .6 ; O4 同 04 % 0 1 % 其 中 利 息 支 出 分 别 为 5 .5亿 元 和 4 .O亿 元 ,同 比 分 别 90 97 增 长 3 .8 的 5 .6 。 利 息 支 出 占 综 合 成 本 的 比 重 , 29 % 05 % 大 中 型 和 小 型 工 业 企 业 分 别 为 12 %和 18 %,同 比分 .9 .3 别 上 升 了 00 .9和 03 .4个 百 分 点 。 与 此 同 时 ,规 上 工 业
.个 规 除 了产 品结构 因素 外 , 模 因素 也是制 约 着工 业产 品综 水 平 仅 差 03 百 分 点 ; 上 工 业 利 润 总 额 和 利 税 合 计 规
局 之 内 。 同 时 , 能 受 非 资 金 因 素 的 影 响 , 一 定 程 度 可 在
上 反 映 出大 中型 工业 企业 综合 成 本企 升 压力相 对 更大 。
分 别 为 4 00 9 .3亿 元 和 8 00 9 .7亿 元 , 比分 别 增 长 2 .7 同 1 % 9 和 2 .0 ,其 中 小 型 工 业 企 业 利 润 总 额 和 利 税 合 计 分 26 %
别 为 1 76 6 .0亿 元 和 2 .8亿 元 , 比 分 别 增 长 2 .6 41 9 同 53 %
…
…
…
’
,一
_ ■-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一、工业生产情况从统计数据情况来看,1-9月份,全县工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指标增速大多出现下滑趋势。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3547万元,可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月下滑2.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66404万元,同比增长7.38%,增速比上月提升2.0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1-9月份,**高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73699万元,同比增长8.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税248259万元,同比增长11.4%;就业人数32238人,同比增长8%;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0752万元,同比增长19.4%。
主导产业完成情况。
1-9月份,全县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下降1.38%;实现利税216055万元,同比增长4%。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63243万元,同比下降1.67%;实现利税130933万元,同比增长9.24%;食品加工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6343万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利税38456万元,同比增长0.2%。
冶金建材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40971万元,同比下降6.72%;实现利税34271万元,同比下降11.53%。
林化医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7230万元,同比增长15.57%;实现利税12397万元,同比增长15.02%。
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1-9月份,全县5000万元以上竣工、在建、签约项目共36个。
其中,在建24个,签约7个,竣工5个。
7个市重点调度项目完成投入132500万元。
三、工业用电情况1-9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累计2113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0.12%,累计下降幅度比上月增加1.16个百分点。
其中,9月份当月用电量256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7.75%,单月下降幅度比上月增加11.15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年走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07年走势分析
2006年,大渡口区克服了宏观调控和重钢生产经营形势的影响、克服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持续高温所带来的种种困难,确保了全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效益逐月趋好
——年初,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全面下滑,呈现“低开低走”局面。
2006年开年以来,我区工业经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钢材价格大幅下降,1月份普钢平均售价跌至去年以来的最低点,导致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和重钢集团高炉炉况不顺,生产进度放缓的双重影响,全区工业生产、效益各项指标全面下滑。
1—3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2%,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区工业利润亏损2909万元,其中驻区企业亏损尤为严重,亏损额高达9593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自2000年以来首次跌破100%,下滑到99.8%,下降74.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之大,在我区工业发展史上罕见。
一季度,我区区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
其中由于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大幅下滑,影响全区经济下滑10.4个百分点。
——半年止,工业经济负增长局面得到遏制,实现趋势性逆转。
进入二季度,重钢工业形势逐步好转,有效带动全区工业的稳步回升:一方面,钢材售价与生产成本倒挂现象得到扭转,使企业止亏赢利;另一方面,1350m3高炉运行正常,使钢产量较快增长。
5月止,规模以上工业负增长局面得到遏制,实现趋势性逆转,6月止实现工业总产值83.9亿元,增长4.6%。
工业增加值也由年初的下降9.0%逆转为6月止增长3.4%(见图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7.9%,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5.4个百分点。
图1:
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速走势(%)
10
5
2月3月 4月5月6月-5
-10
增加值总产值
——全年,工业经济发展平稳,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随着钢
材销售价格的逐月回升(见图2),重钢工业生产日趋稳定,加之国际复合、重型铸锻、秋田齿轮等企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全年13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5.7亿元,增长13.4%,工业增加值4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8.0亿元,增长14.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5.3%,比去年同期提高7.0个百分点,比重庆市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
图2 2006年1-11月钢材售价与成本对比图
2800
2900
3000
3100
3200
3300
1月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1-8月1-9月1-10
月
1-11月
销售价格成本价格(二)园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第四批入园企业的进入,2006年底建桥工业园区纳入工业统计的企业有21家,主要包括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玻璃纤维制造业、医疗食品制造业、钢铁铸件制造业、其他化学原料制造业等几大行业。
全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1.6亿元,工业增加值12.6亿元,利润总额3.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4%、24.8%、37.0%,
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比重为22.4%、28.6%、45.0%(见图3)。
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钢材价格波动对我区造成的负面影响,全年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高达54.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
图3 0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总产值增加值
利润园区经济和全区经济对比图(万元)
全区园区
园区21家企业中,起支撑和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国际复合、朝阳气体、重铸厂、秋田齿轮、今普食品公司等,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正常生产,销售形势喜人,同时重庆朝阳气体有限公司2号制氧机顺利投产、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铁路货车市场良好、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发展迅猛、今普食品公司生产量节节攀升,5家企业年产值均超过3亿元,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占园区工业的81.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18.1%。
(三)工业能源消耗形势严峻
目前,全社会节能降耗从国家到地方都提到非常重要的高度。
虽然在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倡导、正确引导下,各企业努力采取各种措施节能降耗,但是由于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和企业的客观情况,我区能源消耗情况仍然非常严峻。
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综合能耗2714740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高达6.6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长13.8%;万元总产值能耗达1.51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1.41吨标准煤/万元)增长6.9%。
在4家重点能耗企业中,除重钢矿业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6.0%以外,重钢股份公司、小南海水泥厂、朝阳气体万元产值能耗分别增长12.8%、11.1%、7.4%。
全区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不降反增,主要是因为:一是由于重钢1350m3高炉投产后,生铁由原来的进口改为自产,而企业80%左右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用于铁水上,因此,即使企业通过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吨钢综合能耗有所下降(如:一重点企业下降1.1%),但万元总产值能耗仍大幅增加;二是由于小南海水泥厂第2条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朝阳气体公司2号制氧机等新生产线投产,特别是水泥制造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主要消耗煤炭和电力两大能源,使能耗有较大增加。
二、2007年工业经济发展展望
2007年,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开局之年,也是重钢着手环保搬迁的第一年,大渡口区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
1、重钢经济将保持稳定发展。
2007年,重钢环保搬迁虽然开始启动,但需历时三年时间。
据了解,重钢搬迁过程中企业不会停产,不会对企业目前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同时目前钢材产量、钢材销售价格以及生产成本相对稳定,因此预计重钢主要钢铁企业2007年工业总产值将继续保持100亿元左右的规模,增长5—10%,增加值增长8%左右,重钢经济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2、园区经济仍将快速增长。
一是数码模车身模具、宗申汽车发动机和灯具制造、勤牛液压挖掘机、太仓科技、缔昂科技等项目将在2007年实现投产;二是国际复合、重庆朝阳气体、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的正常生产和快速发展,三是楼宇工业园标准厂房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桥工业园区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2007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预计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将分别增长25%、20%、30%,园区经济对地区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加凸现。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能源消耗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2006年,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的通知》(渝办发[2006]76号)决定在每年5月底前向社会公布上年度的能耗情况,力争实现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十五”期间下降20%以上”的目标,同时在重庆工业十强区县考评办法、重庆工业企业50强考评办法中,将能耗指标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之一,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给以钢铁企业为主的高能耗工业区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强节能降耗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企业节能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可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奖励节能降耗明显的企业,并为企业的节能降耗做好服务工作。
2、重钢搬迁将使我区工业经济结构面临大调整。
2006年,重钢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占我区规模工业的58.9%、54.8%、46.8%。
重钢环保搬迁后,钢压延加工业将从过去占我区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逐步退位成一个影响甚微的小产业,而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将成为支撑我区工业经济的主力。
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应当抓紧三年过渡期,加强对摩托车、玻纤等龙头行业的支持力度,扶持和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引进和发展新兴行业,从而使我区不仅能填补三年后重钢搬迁经济出现的空白,更能以此为契机、优化区
内产业结构。
综上所述,初步预测:2007年全区工业经济将保持稳步发展,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3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左右,增长10.0%左右,利润总额8亿元左右,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平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