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细胞免疫疗法
哈尔滨传染病医院的自体细胞疗法怎么样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乙肝怎么样?乙肝在近年来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这种疾病给患者朋友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得了这种疾病会给导致患者朋友精神压力加大,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乙肝的危害比较大,若是患者发现此病不要盲目的治疗,首先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采取有效措施治疗。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乙肝怎么样?哈尔滨传染病医院引进国际先进的“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此疗法能够有效的控制好病情的发展。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主要是利用DC细胞的特性,通过大量体外活化培养带有乙肝抗原信息的DC细胞,当细胞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病人,活化T淋巴细胞,重新启动、调控和维持机体免疫对乙肝病毒应答,并促进血清学转换。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有着近70年的建院史,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国家指定收治除结核外各种传染病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是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中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人工肝学组学术委员单位,全国重型肝炎及人工肝攻关协作组全国委员单位。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中心拥有以李晓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权威肝病专家团队,并特聘哈佛博士后、哈医大四院生物治疗中心苑学礼主任为特邀顾问。
精通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的细胞治疗,并擅长与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为每个患者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为每个患者实现治疗效果最佳化、生存质量最优化。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但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本身并不能改变终末期肝硬化的最终结局,终末期肝硬化应尽早进行肝移植不仅仅是挽救生命,还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肝移植已逐渐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细胞免疫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一、概念细胞免疫治疗疗法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疗法、树突状细胞()疗法、生物免疫治疗、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疗法、细胞疗法等。
二、步骤介绍1、在实验室里,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液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活化增值。
2、经过7~14天细胞培养,细胞数增至原有数量的几百到上千倍,免疫杀伤能力增加20~100倍。
3、采血后的第7~14天,开始回输、细胞。
4、经过多个疗程的治疗,有效杀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促进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适应人群及适应症适应症:肿瘤自体细胞免疫疗法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复发,对于大多数细胞免疫治疗的适应人群还可以用于上述肿瘤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肿瘤恶化的目的。
但生物治疗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病的患者1.早期肿瘤者:生物治疗能精准杀灭肿瘤细胞,提高康复成功率;2.术后治疗者:生物治疗能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防转移,确保长久带瘤生存;3.联合治疗者:生物治疗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减少毒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4.病情较重者:对不能承受手术、放疗、化疗者,生物治疗因其安全、高效,成功率高;5.晚期肿瘤者:生物治疗能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命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近一倍。
四、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区别传统疗法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做到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活性,导致肿瘤病人的转移复发率非常高,但各种治疗各具意义:①手术治疗对肿瘤的有效时间是早期,并且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手术以及放疗只能去除肉眼看得见的肿瘤组织,无法对付那些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肿瘤组织,所以肿瘤病人做完手术后经常担心复发的问题;②化疗是用化学药品进行治疗,说是药品,其实从另外一层含义讲也是毒药,既杀灭癌细胞,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因此很多病人无法耐受化疗的治疗方法,会有很严重的副作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估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估一、引言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机体组织和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抑制免疫反应,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近年来,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替代方案,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原理1. 全程匹配与非全程匹配自体干细胞移植可分为全程匹配和非全程匹配两种方式。
全程匹配指供者与受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完全相合,而非全程匹配则存在HLA不完全相合情况。
2. 提取和处理干细胞在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时,首先需要提取受者本身的骨髓或外周血内含有干细胞的来源,通过采集和处理等步骤获取干细胞。
3. 干细胞移植与重建提取到的干细胞经过体外处理后,再通过输注的方式将其重新移植回受者体内。
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可以分化为各种需要修复的细胞类型,实现组织和器官的重建。
三、临床效果评估研究1. 临床试验设计与方法为了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人员通常会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前后对比观察等实验设计。
同时,通过术前术后对比、长期随访等手段收集数据,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2. 结果与分析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状况。
例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自体干细胞移植可有效减少关节肿胀、改善关节功能。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自体干细胞移植可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自身抗体滴度。
3. 评价与展望虽然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例如感染和排斥反应等。
其次是移植后长期随访数据不足,对于长期效果的评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数据。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对于治疗机制的了解,并探索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四、种种限制与挑战1. 安全性问题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一定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类白血病状态(leukemia-lymphoma syndrome),因此安全性是目前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自体免疫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之CIK细胞治疗癌症_陈怡

329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CIK细胞具有增殖快速、杀癌力强、杀癌谱广、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对耐药肿瘤敏感、可调整人体的免疫状态、刺激骨髓造血等重要作用。
是目前已知活性最高的非特异性杀伤免疫效应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细胞的抗原的递呈细胞。
DC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将CIK细胞和同源DC细胞以及一系列细胞因子如IL-1、IL-2、IFN-y、CD3mAb共同培养,即可获得DC-CIK细胞。
它既可以促进DC细胞的成熟,更能促进CIK细胞的增殖,并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1. CIK 细胞治疗技术流程白细胞采集→淋巴细胞→CIK细胞+DC细胞+细胞因子→共培养、添加IL-2扩增→DC-CIK细胞→质量检测→质量合格→静脉回输入患者体内→疗效评估2. CIK 细胞的抗肿瘤机制CIK细胞是一种异质细胞,是混合的细胞群体。
主要细胞成分为CD3+CD56+细胞,主要的效应细胞是CD3+CD8+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2、IFN-y、CD3mAb等刺激诱导,并通过体外培养两周左右,细胞数量便可扩增上千倍。
其中CD3+CD56+CIK细胞达到70%以上,这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细胞亚群。
并且在回输到患者体内后,经细胞因子IL-2的诱导仍能进行扩增,这种机能保证了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CIK细胞作用于肿瘤细胞主要有5种途径:(1)引发毒性颗粒依赖性溶细胞作用,致使靶细胞死亡。
(2)CIK细胞与T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参与免疫过程。
T细胞合成并释放毒性颗粒,作用于靶细胞,造成靶细胞溶解。
(3)CIK细胞自身可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作用于靶细胞或反作用于效应细胞,提高其活性。
(4)C I K 细胞群中的CD3+CD56+可以合成并释放穿孔蛋白,溶解靶细胞。
(5)CIK细胞能够激活靶细胞的凋亡基因,使凋亡基因转录并表达。
自体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自体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成建初;徐懿【摘要】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临床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C-CIK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DC-CIK组进行自体DC-CIK细胞免疫疗法,而对照组观察期间行最佳支持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圾NK细胞百分比以评估免疫功能改变,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随访观察经DC-CIK细胞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DC-CIK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DC-CIK组CD3+、CD4+、NK细胞百分比上升,CD8+细胞百分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CIK组的患者乏力、气短、失眠、疼痛、少食等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8.24%、85.00%、90.47%、86.67%、88.00%,除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热、皮疹、口干外,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有效.【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12)032【总页数】4页(P94-96,111)【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作者】成建初;徐懿【作者单位】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益阳413000;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益阳4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但2/3以上的NSCLC患者被确诊时已是晚期,而错过了手术治疗机会。
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病人健康教育

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病人健康教育CIK(Cytokines-inducedki11er)即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共同诱导培养后产生异质细胞群,同时具有T细胞和NK细胞这两种人体内主要具有抗肿瘤活性细胞的效应,如同“细胞导弹”,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识别力和杀伤力。
C1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方法的简称。
即抽取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在体外培养时经过复制和激活过程,使它们的数量和活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后再将它们回输给患者,增强机体抗肿瘤的能力,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肿瘤生物治疗已成为继常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后又一种新的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CIK治疗特点及适用范围】1.治疗特点(1)治疗流程规范:CIK治疗过程分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体外诱导及回输三部分。
先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患者全部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或采全血50m1,再将分离出的细胞或全血送至GMP标准实验室内进行体外培养及诱导获得CIK细胞,7~14d后再分次将增殖数倍的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直接杀伤患者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整个操作过程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2)应用范围广:由于CIK细胞溶瘤作用不受癌组织类型的限制,因此,对任何一种癌症均有杀灭作用。
C1K疗法完全是自体细胞,所以没有副作用和排斥反应,对血液、淋巴中残存的、散在的或处于休眠状态中的癌细胞也可以彻底清除,最大限度地防止复发和转移。
生物免疫细胞疗法在保障显著的治疗效果的同时,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并重,这是生物免疫细胞疗法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的独到之处。
2•适用范围(1)适应证:可用于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肾癌、白血病、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除外)、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症的治疗Q任何一期的肿瘤患者,早期、中晚期的病例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卫生部--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为规范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指从自体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扩增后输入患者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或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在临床上已完成安全性和有效性认证,并符合伦理要求,只涉及自体细胞和细胞作为治疗手段的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甲等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应用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有关的诊疗科目。
(三)具有与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相关的科室,科室人员组成包括有与开展人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相适应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具有免疫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和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制剂制备技术人员;具备开展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的场地、设备和设施;具备从事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的专业检验科室和人员。
(四)医院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
(五)有至少名具备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自体免疫细胞(细胞、细胞)治疗医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
.有年以上开展本技术临床应用相关专业临床诊疗经验,。
卫生部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卫生部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附件3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为规范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指从自体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扩增后输入患者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或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在临床上已完成安全性和有效性认证,并符合伦理要求,只涉及自体T细胞和NK细胞作为治疗手段的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甲等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应用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有关的诊疗科目。
(三)具有与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相关的科室,科室人员组成包括有与开展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相适应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具有免疫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和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制剂制备技术人员;具备开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的场地、设备和设施;具备从事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的专业检验科室和人员。
(四)医院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
(五)有至少2名具备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自体免疫细胞(T 细胞、NK细胞)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相适应的其它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
2.有以上开展本技术临床应用相关专业临床诊疗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本医院连续工作不少于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自体细胞免疫疗法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也称为生物免疫疗法中的细胞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免疫细胞的疗法——DC、CIK、DCCIK。
具体方法是:通过提取患者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采血),在实验室中进行活化培养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细胞的能力后,再回输患者体内。
患者只需配合做采血与回输血两个步骤,无需住院。
疗法优点突显在:因为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未分化细胞的识别能力很低,无法判断它们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过敏反应等,使同种异体移植神经自体细胞变得非常安全。
临床研究中,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表明,自体细胞除了极少数病人有轻微的发热、头痛外,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其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治疗肿瘤的原理根据非正常细胞免疫学原理,诱发人体自身产生大量具备免疫杀伤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性、特异性、靶向性、主动式攻击,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
根据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分类,三项基本原理如下:一、CIK细胞治疗(又称CIK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原理:1. CIK细胞能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质颗粒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膜进行胞吐.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2.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3. CIK细胞分泌IL-2、IL-6、IFN-γ等多种抗肿瘤的细胞因子;4. CIK细胞回输后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DC细胞治疗原理:DC细胞俗称树突状细胞,因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通常情况下人体内的DC细胞数量很少,只有在抗原递呈细胞能正常发挥抗原递呈作用的时候,身体才能有效识别病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
DC细胞治疗通过采用病人自体的单核细胞在体外培养诱导生成DC,然后负载相应的肿瘤抗原,制成负载肿瘤抗原的DC,再将这些DC细胞注入体内后刺激体内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增殖,发挥长期肿瘤监视作用和肿瘤杀伤作用,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
三、DC-CIK细胞免疫治疗原理:DCCIK是肿瘤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简称,DC CIK治疗原理是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上调IL-12及CD80、CD86的表达;同时DC也直接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肽,在活化的CD4+ T细胞辅助下使CD8+ T细胞活化,CD4+ 和CD8+T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DC-CIK细胞免疫治疗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各种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
以上三项肿瘤生物治疗方法的共同点在于无创伤、副作用小、增强免疫力、维护机体生理平衡、强效杀灭癌细胞并阻止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等优势,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癌症治疗时代。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疗效:1、使用第一个周期,呼吸有明显畅快感,之前咳不出的痰3小时后能够轻松咳出;2、第二个周期,痰液颜色由浓黑、浓黄逐渐变浅,刺痒、异物感等症状减轻,胸闷的症状减轻,嗓子堵塞感减轻,呼吸时呼哧呼哧的声音减弱;3、第三个周期,胸部憋痛、针刺感压感完全小时,轻度咳嗽症状基本痊愈,重度哮喘患者肺细胞切片可见II型肺泡比例升高可以自由呼吸,哮鸣声消失,痰液完全清澈,重度哮喘康复。
CI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目前国际细胞免疫学公认CIK细胞可被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 FA-1) 有关识别结构激活,导致胞浆毒性颗粒释放而杀伤肿瘤细胞;CIK细胞也可因表面CD3 受体结合而激活,导致胞浆毒性颗粒释放而产生溶瘤作用;CIK细胞可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或杀伤;CIK 细胞也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CIK细胞能活化肿瘤细胞凋亡基因,使得FL IP、Bcl-2、Bcl-xL 、DAD1 和survivin 基因表达上调。
CIK 细胞能促使FasL 的合成,研究发现CIK 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的FasL 。
因此,CIK可通过配体受体( Fas∶Fc) 介导的的方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故CIK 细胞尤其适用于FasL 阳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Ortado 等用过氧化酶免疫染色法, 发现CD3 + CD56 + CIK 细胞能分泌穿孔蛋白(PFP) , 该蛋白与靶细胞溶解有关。
L FA-1 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 ICAM-1) 在介导CIK细胞杀伤靶细胞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可被L FA-1 单抗和ICAM-1单抗阻断。
使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Ⅰ类和Ⅱ类抗体不能阻滞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表明CIK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具有非MHC 限制性,因而CIK细胞对多种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DC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形式, 而产生CD8+ 的CTL 是抗肿瘤细胞免疫的关键。
在肿瘤患者体内, 只有APC 捕获并加工处理呈递肿瘤抗原后, 才能形成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T 细胞克隆, 从而形成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9]。
针对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状况,DC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如通过细胞表面高水平的MHC-I、MHC- Ⅱ类分子呈递丰富的肿瘤抗原肽作为激活抗肿瘤CTL 的第一信号, 同时提供高水平的B7- 1、B7- 2、CD40 等黏附分子作为第二信号而充分激活肿瘤特异性的CTL。
DC 与T 细胞结合后, 可以分泌大量IL- 12 及IL- 8 等细胞因子, 主导CD4+ Thl 型的免疫应答, 对肿瘤病灶的清除有利。
此外, DC 还分泌趋化因子, 专一性趋化初始型T 细胞, 促进T 细胞在肿瘤部位的聚集, 增强对T 细胞的激发。
DC-CIK联合治疗机制:生物DC-CIK细胞治疗,是在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再用经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CIK细胞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的治疗技术。
即将树突状细胞(DC)与CIK细胞进行共同培养而成的杀伤性细胞群体(DC-CIK)。
其实人的体内本身就拥有一些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免疫细胞,但肿瘤患者体内本身的免疫细胞由于没有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无法有效地抵抗肿瘤细胞的疯狂增长。
因此生物DC-CIK细胞治疗技术正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抽取部分免疫细胞,然后在其体外进行培养、诱导、激活等一系列操作,使其抗肿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后,再把这些本来就来源于病人自身并在体外激活了的抗肿瘤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让这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去杀灭肿瘤细胞。
方法国际目前公认通过科技手段将病人体内的单个核细胞提取出来,用特殊方法在患者体外将其培养成为树突状细胞(DC),赋予其专杀肿瘤细胞的抗原信息,再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成为专门攻击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导弹”。
这种特殊的“导弹”能精确“瞄准”肿瘤细胞进行杀伤,却不会伤及正常的机体细胞。
然后将这种负载抗原信息的DC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在患者体内形成大量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细胞(CTL),从而进行主动性和靶向性攻击。
流程自体细胞免疫疗法的流程,主要分以下三个大的阶段:1、外周血采集; 2、细胞培养(包括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等); 3、免疫细胞回输(以DC细胞为例,在实际治疗中一般一年1-3个疗程,一个疗程4次,每个星期治疗一次,而具体需要几个疗程应由医生遵循个体差异性,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
自体细胞涉及领域1.哮喘病以及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2.肺气肿、肺心病以及慢阻肺3.间质性肺炎以及初期尘肺4.癌症禁忌症由于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涉及到机体免疫功能,所以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禁忌症主要针对对应机体的免疫系统而言,其具体包含以下7点: 1.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2.器官功能衰竭者心脏:IV级以上肝脏:达到国内肝功能分级C级以上肾脏: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肺: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症状,累及到其他脏器,如肝、肾功能脑:脑转移并伴意识障碍者; 3.脏器移植者; 4.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5.不可控制的感染性疾病; 6.对治疗需要采用的生物制剂过敏者; 7.T细胞淋巴瘤。
自体免疫细胞技术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指从自体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扩增后输入患者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或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生物免疫治疗的信息,可登陆湛江细胞治疗中心免疫科官网:(小写输入地址)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优点突显在:因为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未分化细胞的识别能力很低,无法判断它们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过敏反应等,使同种异体移植神经自体细胞变得非常安全。
临床研究中,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表明,自体细胞除了极少数病人有轻微的发热、头痛外,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其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通过从患者体内抽取部分免疫细胞,然后在其体外进行“培养、诱导、激活”等一系列操作,使其抗肿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后,再把这些本来就来源于病人自身并在体外激活了的抗肿瘤效应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让这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去杀灭肿瘤细胞。
自体免疫细胞疗法自体免疫细胞疗法通过自体血液体外分离、孵育、增殖、激活后,将活化的免疫细胞回输体内,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并使人体内源源不断产生抗病毒的物质,最终达到彻底清除体内病毒,转阴不反跳的效果。
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人人都有,而且都有抗病毒的能力,只是免疫功能低下无能力去攻击病毒才导致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
生物免疫细胞疗法生物免疫细胞疗法通过体外培养、增殖、激活,回输体内即可诱导自体抗病毒免疫应答,人体抗病毒免疫一旦被激活就会源源不断产生抗病毒的物质杀灭病毒。
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T细胞经激活后在体内大多数变为记忆细胞储存在淋巴组织内,为彻底清除肿瘤细胞和防治转移复发提供了长期保护。
自身免疫细胞疗自身免疫细胞疗法包括DC疗法、CIK疗法、CTL疗法、SAI疗法和干细胞疗法。
DC-CIK细胞疗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具应用前景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
主要根据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原理,诱发人体自身产生大量对肿瘤细胞具有免疫杀伤力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性、特异性、靶向性、主动式攻击,击杀体内肿瘤细胞。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的优势自体细胞疗法这项新技术在治疗中不再使用药物。
目前的常规肿瘤疗法但很难从根本上祛除肿瘤细胞,且杀敌一百,自损一千,而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摆脱了这种肿瘤学的尴尬处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用自己的细胞治自己的病,不会有排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