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细胞治疗技术简介

生物细胞治疗技术简介
生物细胞治疗技术简介

血液科生物细胞治疗技术简介

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的特点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模式,属于自身免疫抗癌的新疗法。它是应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活化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目的。其过程是取患者外周血40-50mL,在无菌及严格监控条件下进行细胞诱导和培养,获得DC-CIK细胞,10余天后通过静脉将增殖数百倍的细胞回输至病人体内,直接杀伤患者体内残余的白血病细胞,解除机体免疫抑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延长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对化疗的患者及恶性血液病患者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肿瘤生物治疗的适应症

1.急性白血病;

2.慢性白血病;

3.淋巴瘤;

4.多发性骨髓瘤;

5.对多重耐药白血病患者;

6.化疗后微小病灶残留的患者;

7.各种实体瘤(肝癌、肺癌、乳腺癌、等)

细胞生物学

张学文简历 张学文,男,理学博士,1965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现任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系教授。 学历及工作简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学习,毕业获学 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7月:湖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攻分子遗传学研究 方向,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9年7月—1991年4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91年4月—1995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任助教、讲师; 1995年9月—1999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攻生化与分子生 物学方向。1999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生物技术系副教授。 1997年7月—1998年8月: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atDavis)植 物生物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2002年9月—2003年7月:挪威王国卑尔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 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1年8月获教授任职资格。为湖南农业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点领衔导师。199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99年被确认为湖南农业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讲课程: 博士生“基因工程专题” 硕士生“基因工程原理”、“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遗传工程原理”、“生物技术概论”。 本科生“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

近五年研究工作简介: 1998—2000,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为项目技术负责人。2000—2003,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中试研究”。2000—2002,主持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分离克隆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cDNA”。2001—2003,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因项目“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的研究”。2002—2005,主持湖南省优秀中青年基金项目“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分离克隆及突变研究”2003—2005,主持湖南省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发酵生产α-半乳糖苷酶”。近五年主要论文著作目录 1.张学文,罗慧敏拟南芥homeobox基因A21的研究.《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 发展》1999.12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交流. 2.张学文,罗泽民拟南芥同源转换盒基因A21反义RNA基因重组体构建及转化.湖南师范大 学学报.2001,27(1):79-83. 3.张学文 ArabidopsishomeoboxgeneA21isactiveindividingcells.10th InternationalCongres sonGenes,GeneFamiliesandIsozyme.1999.10Beijing. 4.张学文生物技术跨越发展的战略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1年年会优秀论文 奖,2001.9.长沙. 5.张学文,洪亚辉,赵燕植物开花时期的分子控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523-528. 6.唐香山,张学文饲料酶制剂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科学.2004,4. 7.唐香山,张学文,章怀云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酵母中的表达.生物工程杂志.2004,4. 8.唐香山,张学文酵母表达载体研究进展生命科学研究.2004,6. 9.陈开健,章怀云,张学文等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饲喂大鼠的安全性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2002.28(2):149-151.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题(卷)库

一、名词解释 1.分配常数:又称分配系数,是指一种分析物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2.多肽链的末端分析:确定多肽链的两末端可作为整条多肽链一级结构测定的标志,分为氨基端分析和羧基端分析。 3.连接酶:指能将双链DNA中一条单链上相邻两核苷酸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分子的酶。 4.预杂交:在分子杂交实验之前对杂交膜上非样品区域进行封闭,用以降低探针在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 5.反转录PCR:是将反转录RNA与PCR结合起来建立的一种PCR技术。首先进行反转录产生cDNA,然后进行常规的PCR反应。 6.稳定表达: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并整合入基因组后的表达。 7.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或未完全知道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从动物的原基因组中去除,或用其它无功能的DNA片断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表型,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8.物理图谱: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以碱基对(bp,kb,Mb)作为基本测量单位(图距)的基因组图。 9.质谱图: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开后,到检测器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后所表示出的图形。 10.侧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90度角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结构属性。

11.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层析。 12.Edman降解: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 13.又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能够特异识别双链DNA序列并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14.电转移:用电泳技术将凝胶中的蛋白质,DNA或RNA条带按原位转移到固体支持物,形成印迹。 15.多重PCR:是在一次反应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模板样品中不同序列的PCR 过程。 16.融合表达: 在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连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 17.同源重组: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18.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19.碎片离子:广义的碎片离子为由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所有离子。 20.前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相对轴较小角度向前方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等离子的表面属性,信号强弱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21.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他分子的一种层析法。(利用分子与其配体间特殊的、可逆性的亲和结合

细胞生物学常用研究方法

Southern杂交: 是体外分析特异DNA序列的方法,操作时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核DNA或线粒体DNA切成DNA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上,再用探针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即可辨认出与探针互补的特殊核苷序列。 将RNA转移到薄膜上,用探针杂交,则称为Northern杂交。 RNAi技术: 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可以利用siRNA或siRNA表达载体快速、经济、简便的以序列特异方式剔除目的基因表达,所以现在已经成为探索基因功能的重要研究手段。 Southern杂交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扫描电镜技术: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样品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器收集,信号经放大用来调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细胞显微分光光度计:用来描述薄膜、涂层厚度超过1微米的物件的光学性能的显微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超薄切片是为电镜观察提供极薄的切片样品的专门技术。用当代较好的超薄切片机,大多数生物材料,如果固定、包埋处理得合适,可以切成50-100微米的超薄切片。 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放射自显影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radioautography;autoradiography)用于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等等。其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如14C和3H)标记的化合物导入生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标本制成切片或涂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一定时间的放射性曝光,组织中的放射性即可使乳胶感光。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 道尔顿以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它分子的结构,而不损伤细胞。 DNA序列分析:在获得一个基因序列后,需要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尽量发掘信

1997-2016年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武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武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武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武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版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考研复习全书是武汉大学高分已录取的学长收集整理的,全国独家真实、可靠,是真正针对武汉大学考研的资料。我们将所有的资料全部WORD化,高清打印。真题编写了详细的答案解析,即使是小题也明确指出了考察的知识点,对于做题帮助更大。同时,我们在分析历年考研真题的基础上,针对武大考研,编写了详细的复习备考讲义,明确列出考研的重点、难点和考点,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提升成绩。初试大家只需要准备我们的资料+教材+配套辅导书就足够了,不用再四处寻找其它资料。 全套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内部信息汇总 “备考篇”主要汇总了考武汉大学生物专业必备的一些信息,主要包括:历年复试分数线,本专业报考难度及竞争情况分析,根据历年真题的考察范围而归纳的考试大纲,学长对于政治、英语等公共课及本专业课的复习策略等。掌握初试必备的信息,才可安心复习。 二、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后期真题及答案均免费更新,请在备注处留下邮箱,更新后会第一时间将电子档发给大家。 2015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9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8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7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6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5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4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3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2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1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0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学习心得

细胞生物学学习体会 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有幸聆听到王金发教授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讲授,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2、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

(完整版)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总结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分辨率: 肉眼0.2mm 光镜0.2μm 电镜0.2nm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light microscopy )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技术 a . 光学放大系统:目镜和物镜 光镜 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和聚光镜,有时另加各种滤光片 组成 机械和支架系统 b .分辨率D :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0.61 λ 其中: λ为光源波长 D = α为物镜镜口张角 N ·sinα/2 N 为介质折射率 c.普通光镜样品制备: 固定(如甲醛)、包埋(如石蜡)、切片(约5μm)、染色 (二)荧光显微镜技术(fluorescence microscopy 光镜水平对特异蛋白定性定位) 1.FM 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 2.不同荧光素的激发光波长范围不同,所以同一样品可以同时用两种以上荧光 素标记。荧光显微镜中只有激发荧光可以成像。 (三)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 1.特点:瞬间只用很小一部分光照明,保证只有来自焦平面的光成像,成像清晰 分辨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提高1.4-1.7倍。 通过改变焦平面位置可以观察较厚样品的内部构造,进行三维重构。 2. 共焦点是指物镜和聚光镜同时聚焦到同一小点。 (四)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 1.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 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物质产生相位差,相差显微镜将其变成振幅差。它与普通光镜 的不同是其物镜后有一块“相差板”,夸大了不同密度造成的相位差。 2.微分干涉显微镜(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microscopy )——用的是平面偏振光 光经棱镜折射成两束,通过样品相邻部位,再经棱镜汇合,使样品厚度上的微 小 差别转化为明暗区别,使样品产生很强的立体感。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e ) (一)电子显微镜基本知识 1.与光镜的基本区别:电子束作光源、电磁透镜聚焦、镜筒高真空、荧光屏等成像 2.分辨本领与有效放大倍数: 分辨率0.2nm ,比肉眼放大有效放大倍 数 分辨本领指电镜处于最佳状态下的分辨率。 实际情况中,分辨率受样品限制。 3.电子显微镜 电子束照明系统:电子枪、聚光镜 基本构造 成像系统:物镜、中间镜、投影镜等 真空系统:用两级真空泵不断抽气 记录系统:荧光屏或感光胶片成像 (二)主要电镜制样技术介绍

细胞生物学测试卷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 1.内质网内连着核膜,外连质膜的结构特点适于()。 A、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B、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D、扩展细胞内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2.原始生命的结构组成与下列细胞内容物中的哪一个最相似()。 A、核仁 B、线粒体 C、核糖体 D、T4噬菌体 3.下列不属于微丝作用的是()。 A、肌肉收缩 B、参与细胞质运动及细胞移动 C、形成有丝分裂器 D、维持微绒毛的形状 E、形成胞质分裂环 4.细胞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呈 9+2型;基体和中心体的为9+0型。关于它们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的9所示结构相同 B、9表示9条二联微管 C、9表示9条三联微管 D、2和0表示的是中央微管的情况 5.高等到动物进行呼吸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线粒体 C、肺泡 D、呼吸系统 6.以下对叶绿体结构的描述中,与吸收和转化光能关系最密切的是()。 A、叶绿体具有双层单位膜包围着的细胞器 B、在类囊体膜上分布着色素和酶 C、在类囊体的内腔含有液体 D、基质中有酶、DNA和RNA 7.要研究某植物的核型,最理想的研究材料是()。 A、花药 B、根尖 C、叶表皮细胞 D、皮层 8.细胞表面和细胞器表面都具有的特征是()。 A、亲水性 B、被糖蛋白所覆盖 C、单层单位膜 D、疏水性 9.细胞中的全部基因都存在于()。 A、细胞核中 B、染色体中 C、DNA中 D、核酸中 10.下列哪项是细胞核的最重要的机能?()。 ①控制机体发育②控制机体异化作用③控制细胞全部生命活动 1

④控制机体的遗传和变异⑤细胞中全部基因的贮存场所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11.下列四种生物的细胞中明显区别于另外三种的是()。 A、酵母 B、青霉 C、蓝藻 D、衣藻 12.动物细胞膜中的脂双层结构具有流动性与下列哪一种物质关系最密切? A、磷脂 B、胆固醇 C、糖脂 D、膜蛋白 13.对于细胞周期时间相差很大的不同种类的两种细胞来说,通常它们的差别最明显的时期是()。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14.原核生物的质粒是细菌等的()。 A、染色体DNA B、细胞器DNA C、核外DNA D、附加体 15.(2001全国联赛)用两种不同的荧素分子分别标记两个细胞质膜中的磷脂分子,再将两个细胞融合,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膜上,这表明了组成质膜的脂分子()。 A、在双层之间做翻转运动 B、做自旋运动 C、尾部做摇摆运动 D、沿膜平面做侧向运动 16.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细胞的哪项活动会发生变化? A 变形运动 B 胞质分裂 C 染色体向极移动 D 吞噬作用 17.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A 分裂的细胞 B 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 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 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18.若将酵母菌之线粒体DNA进行突变,使其线粒体不再分裂,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涂抹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将可观察到何种现象?()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因为可以由糖酵解作用而获得部分能量,所以有小菌落形成 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故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糖酵解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故最多表现一半的菌落 19.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及运输过程的哪种细胞器上?()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内质网 D 溶酶体 20.生长因子通常是指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类 A 多肽类 B 糖脂类 C 糖类 D 脂类 2

细胞生物学要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考试复习 1、放射自显影技术(autoradiography): 标本经放射性标记,感光材料原位暴光,可以确定放射性标记物在细胞内的定位。用于凝胶或琼脂平板时,能鉴定出放射性的条带或菌落。 2、动粒(kinetochore): 是指在主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的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是纺锤丝微管的连接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着丝粒(centromere): 是在主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的中心部位,即主缢痕的内部结构,化学本质是一段DNA序列。着丝粒的 位置是鉴别染色体类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4、核型(karyotype): 是指体细胞中在形态、结构和遗传功能彼此不同而互相协调的全套染色体数,也称染色体组型。根据染色体的 相对大小、着丝粒的位置、臂的长短、有无随体等特征,可把生物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一定顺序分组排列。染 色体组数,每组染色体的数目多少,均随生物种而异。正常人的46条染色体可分为A~G等7个组,因此,正常 人的核型可表示为46,XX(XY)。 5、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 : 6、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MTOC): 7、周期蛋白(cyclin ): 在整个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中,浓度随细胞周期的变化而时升时降的几个相关的蛋白质。细胞周期蛋白与依 赖于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之间形成复合物,从而激活并决定了这些酶的底物特异性。 8、限制点(restriction point): 限制点是哺乳动物细胞周期G 期控制进入S期的调节点,相当于酵母的START点。监测细胞的大小 1 及营养状态等,包括生长因子,满足条件则可通过细胞周期限制点,完成余下的细胞周期过程。 9、促后期复合物(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 APC): APC即遍在蛋白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E3)复合物。 E3通常是一种复合体,由多亚基组成。APC激发E2-遍在蛋白复合物与有丝分裂周期蛋白破坏框结合,促使蛋白酶体降解周期蛋白,导致细胞完成M期。 10、M期促进因子(M phase-promotinp factor,MPF): 一种蛋白质,CDK1与周期蛋白B结合成MPF,其含量在有丝分裂前迅速上升, 在有丝分裂后迅速下降,被认为是触发有丝分裂的物质。 11、关卡(checkpoint): 监控细胞周期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否严格按程序进行的控制点称为关卡。 12、核孔复合物(nuclear pore complexs,NPCs) :核被膜上有许多孔, 称为核孔( nuclear pore ),是细胞核膜上沟通核质与胞质的 开口, 由内外两层膜的局部融合所形成, 核孔的直径为80~120nm 13、信号肽(signal peptide):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将组成该序列的肽 称为信号肽。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时,可将它们统称为信号序列或信号肽。 14、伪装mRNA(masked mRNA):未受精的卵细胞中携带有大量的mRNA,但这些mRNA在发育的早期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一般将这些 储存在卵细胞中为后期发育合成蛋白质用的mRNA称为“伪装的”mRNA(masked mRNA) 15、蛋白质寻靶(protein targeting):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释放到胞质溶胶后被运送到不同的部位,即先合成,后运输。由 于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合成释放之后需要自己寻找目的地,因此又称为蛋白质寻靶16、染色体早熟凝集(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将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与处于细胞周期其他阶段的细胞融合, M期的 细胞质总是能够诱导非有丝分裂的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 这种现象称为染色体早熟凝集 17、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以及对自己和异己物质分子的认识和鉴别。 18、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联会是在减数分裂的偶线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侧面紧密相帖并进行配对的现象。联会染 色体间的配对是专一性的, 可以同时发生在分散的几个点上。染色体联会伴随一种复杂结构的形成:联会复 合体。 19、踏车现象(treadmilling) :在微丝装配时,若G-肌动蛋白分子添加到F-肌动蛋白丝上的速率正好等于G-肌动蛋白分子从F-肌动 蛋白上失去的速率时, 微丝净长度没有改变, 这种过程称为肌动蛋白的踏车现象 20、组成型分泌途径(constitutive secretory pathway):这种分泌途径中运输小泡持续不断地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质膜,并立即 进行膜的融合,将分泌小泡中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 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 中。组成型分泌途径除了给细胞外提供酶、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外,也为细胞质膜提供膜整合蛋白和 膜脂。 21、协同运输(cotransport):又称偶联运输,它不直接消耗ATP,但要依赖离子泵建立的电化学梯度,所以又将离子泵称为初级主 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将协同运输称为次级主动运输(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22、糖萼(glycocalyx):细胞质膜通常是由覆盖在细胞表面的保护层保护着,这种保护层即是细胞被。由于这层结构的主要成份是糖, 所以又称为糖萼(glycocalyx),或多糖包被 23、细胞的胞吐作用(exocytosis):也称细胞的分泌活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将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而又非内质网组成部分的蛋白和脂 通过小泡运输的方式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和分选运送到细胞内相应结构、细胞质膜以及细胞外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泌。 24、溶酶体(lysosome):是动物细胞中一种膜结合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在细胞内起消化和保护作用, 可与吞噬泡或胞饮泡结合, 消化和利用其中的物质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2011-04-23 11:01:29)转载▼ 标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常用实用技术基本实验室技术生物学实验教育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probe),待测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征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细胞总RNA。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其他活性物质标记的,能与特定的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 固相杂交 固相杂交(solid-phase hybridization)是将变性的DNA固定于固体基质(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滤膜)上,再与探针进行杂交,故也称为膜上印迹杂交。 斑步杂交(dot hybridization) 是道先将被测的DNA或RNA变性后固定在滤膜上然后加入过量的标记好的DNA或RNA探针进行杂交。该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事先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或凝胶电永分离核酸样品,可在同一张膜上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检测;根据斑点杂并的结果,可以推算出杂交阳性的拷贝数。该法的缺点是不能鉴定所测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且特异性较差,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印迹杂交(blotting hybridization) Southern印迹杂交:凝胶电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凝胶上的DNA 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硝基纤维素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已标记的探针进行那时交反应,用放射性自显影或酶反应显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总结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分辨率: 肉眼0.2mm 光镜0.2μm 电镜0.2nm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light microscopy )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技术 a . 光学放大系统:目镜和物镜 光镜 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和聚光镜,有时另加各种滤光片 组成 机械和支架系统 b .分辨率D :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0.61 λ 其中: λ为光源波长 D = α为物镜镜口张角 N ·sin α/2 N 为介质折射率 c.普通光镜样品制备: 固定(如甲醛)、包埋(如石蜡)、切片(约5μm )、染色 (二)荧光显微镜技术(fluorescence microscopy 光镜水平对特异蛋白定性定位) 1. FM 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 2. 不同荧光素的激发光波长范围不同,所以同一样品可以同时用两种以上荧光 素标记。荧光显微镜中只有激发荧光可以成像。 (三)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 1.特点:瞬间只用很小一部分光照明,保证只有来自焦平面的光成像,成像清晰 分辨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提高1.4-1.7倍。 通过改变焦平面位置可以观察较厚样品的内部构造,进行三维重构。 2. 共焦点是指物镜和聚光镜同时聚焦到同一小点。 (四)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 1.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 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物质产生相位差,相差显微镜将其变成振幅差。它与普通光镜的不同是其物镜后有一块“相差板”,夸大了不同密度造成的相位差。 2.微分干涉显微镜(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microscopy )——用的是平面偏振光 光经棱镜折射成两束,通过样品相邻部位,再经棱镜汇合,使样品厚度上的微小 差别转化为明暗区别,使样品产生很强的立体感。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e ) (一) 电子显微镜基本知识 1.与光镜的基本区别:电子束作光源、电磁透镜聚焦、镜筒高真空、荧光屏等成像 2.分辨本领与有效放大倍数: 分辨率0.2nm ,比肉眼放大 分辨本领指电镜处于最佳状态下的分辨率。 实际情况中,分辨率受样品限制。 3.电子显微镜 电子束照明系统:电子枪、聚光镜 基本构造 成像系统:物镜、中间镜、投影镜等 真空系统:用两级真空泵不断抽气 记录系统:荧光屏或感光胶片成像 (二) 主要电镜制样技术介绍 制样要求:①要求样品很薄(数十纳米) ②要求保持精细结构 1.超薄切片技术 ①固定:保持样品形态结构,甚至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结构。 固定剂:常用饿酸(OsO 4)和戊二醛等,另外有物理方法如高频微波。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二节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以生命基本单位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近代物理、化学和实验生物学方法,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来揭示细胞生命活动及规律,其中包括细胞的生长、发育、分裂、分化、遗传、变异(包括癌变)、兴奋、运动、代谢、衰老与死亡等基本生命现象,并且利用与调控细胞的行为活动,已达到为生产实践尤其为医药卫生事业服务。当前细胞生物学与医药保健事业联系的较为紧密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2)细胞膜、膜系、受体与信号传递研究;3)细胞生长、分化、衰老、癌变、死亡,尤其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4) 细胞工程,包括基因工程及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一、细胞培养常用方法 1、细胞原代培养(primay culture)又称初代培养,即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或器官、让他们在体外维持与生长。原代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或组织刚离开机体,他们的生物状态尚未发生很大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他们在体内的状态,表现出来源组织或细胞的特性,因此用于药物实验尤其是药物对细胞活动、结构、代谢、有无毒性或杀伤作用等研究是极好工具。常用的原代培养方法有组织快培养法及消化培养法。前者方法简单,细胞也较易生长,尤其是培养心肌有时能观察到心肌组织块的搏动。细胞从组织块外长并铺满培养皿或培养瓶后即可进行传代。 2、细胞的传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至单层汇合时,便需要进行分离培养否则会因无繁殖空间、营养耗竭而影响生长,甚至整片细胞脱离基质悬浮起来直至死亡。为此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必须传代或再次培养,目的是借此繁殖更多的细胞,另一方面是防止细胞的退化死亡。 二、器官培养方法 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是指用特殊的装置使器官、器官原基或它们的一部分在体外存活,幷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器官培养可模拟体内的三维结构,用于观察组织间的相互反应、组织与细胞的分化以及外界因子包括药物对组织细胞的作用。 器官培养方法很多,最经典的方法即表玻皿器官培养法;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不锈钢金属网格法及Wolff培养法和扩散盒培养法,实验者可根据情况选择采用。 三、放射自显影术测定 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电离辐射对核子乳胶的感光作用,显示标本或样品中放射物的分布、定量以及定位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在紧密接触的感光乳胶中记录下它存在的部位和强度,准确显示出形态与功能的定位关系。现已可将放射自显影术与电镜以及生物分子结合起来。不但可以研究放射性物质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分布代谢,而且可以揭示核酸合成及其损伤等改变,目前已在生命科学各领域被广泛应用。 四、染色体分析技术 染色质或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水平的形态特征。前者是指当细胞处于合成期时遗传物质经碱性染料着色后,呈现出细丝状弥漫结构;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凝聚为形态有特征的染色体。特别是在分裂中期,复制后的染色体达到最高程度的凝聚,称为中期染色,是进行染色体形态观察分析的最佳时期。染色体分析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1)为临床诊断提供新手段;2)研究不育和习惯性流产发生的遗传基础; 3) 通过检查胎儿的染色体,预防有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先天愚型);4)根据染色体的多肽性进行亲子和异型配子的起源研究;结合DNA重组技术可以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具体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05年9-12月,本人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进修学习,有幸聆听王金发教授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

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3、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位,如细胞膜、线粒体、核膜、细胞外等部位。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分选,与信号肽和导肽有关。蛋白质的分选主要通过核孔运输、跨膜运输、小泡运输方式进行,重点了解小泡运输的机理。 4、细胞周期调控 由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的变化进行调控,认识了成熟促进因子MPF的本质,MPF由两个不同亚基组成,一个亚基是蛋白激酶,一个亚基是周期蛋白。还认识了细胞周期中的三个关键点的重要性,但目前对于细胞周期

细胞生物学技术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电镜 1.电镜、分辨率、透射电子、二次电子、电子束、超薄切片、免疫电镜技术 电镜:以电电子束为光源,电磁场为透镜,利用电子散射产生的信号进行显微成像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放大倍率的显微镜。电镜用于研究组织和细胞的超微结构 分辨率:用于表示人眼和光学仪器能够辨别的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标志。人0.2mm,光镜0.2um。分辨率是衡量电镜性能的重要指标。 透射电子:当样品厚度小于100nm时,部分电子可穿透样品,将穿透样品的电子叫做透射电子。(利用透射电子信息成像的称为透射电镜) 二次电子:在入射电子的轰击下,样品表面5-50 nm 深度激发出来的电子称为二次电子。(利用二次电子信息成像的称为扫描电镜) 电子束:又称电子射线,电子束带负电荷,具有光的波动性、可折射性。电镜利用电子束作为“光源”成像。 超薄切片:将环氧树脂包埋的组织块切成100nm以下的薄切片称为超薄切片,超薄切片经电子染色后在TEM下观察组织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免疫电镜技术是将免疫学方法与电子显微镜技术相结合,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特性,在超微结构水平定位特异大分子的技术。 2.电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观察细胞器和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观察病毒和细菌等;观察组织细胞超微病理结构;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观察生物材料复合体及模式生物等 3. 从分辨率、放大倍率、成像信号、样品制备、图像特点和应用几方面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比较 TEM分辨率为0.1nm,放大倍率是100万倍,成像信号为透射电子信号成像,样品制备过程复杂,要制成50~100nm的超薄切片,图像特点为二维结构,平面图像,TEM用于观察组织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SEM分辨率为0.6nm,放大倍率是80万倍,成像信号为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样品制备方法较简单,标本可大而厚,图像特点为三维结构图像,立体感较强,SEM 用于观察样品表面及其断面立体形貌。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 细胞生物学 专题突破练3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突破练3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选择题 1.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是( ) A.中心体的移动和纺锤体的形成 B.DNA双链解旋和蛋白质的合成 C.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赤道板的形成 2.(2018广西南宁模拟,11)在含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浸泡蚕豆幼苗(体细胞中含6对同源染色体),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转移到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转移后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3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第2~19.3 h染色质螺旋化变成染色体 C.第38.6~40.6 h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为6→12→6 D.第40.6 h后一个子细胞中带放射性的染色体数为 0~12 条 3.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下图表示cyclinB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yclinB在G2期开始合成 B.CDK1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 C.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 D.CDK1的活性下降是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4.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与该分裂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曲线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 B.由图2可知该二倍体动物应为雄性个体 C.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②或③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D.图2中的甲、丁细胞分别对应图1中的AB、BC段 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分离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X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分离

细胞培养与细胞生物学常用技术

细胞培养与细胞生物学 常用技术

目录 实验一软琼脂克隆形成 (2) 实验二细胞划痕愈合 (4) 实验三细胞活力检测 (6) 实验四细胞免疫荧光 (8) 实验五细胞转染 (12) 实验六细胞总RNA提取 (15) 实验七逆转录反应 (18) 实验八Real Time PCR……………………………………………20

实验一软琼脂克隆形成 【原理】 正常情况下,贴壁生长的细胞必须依附在固体基质上才能生长,将其悬浮于液体或半固体基质中培养则难以增殖,这种现象称为锚定依赖性生长(anchorage dependentgrowth)。而某些细胞在在被转化后,例如恶性肿瘤细胞,可以不依赖固体基质,在半固体(琼脂、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也可增殖并形成细胞集落,这种现象称为锚定非依赖性生长(anchorage independentgrowth)。锚定非依赖性生长是肿瘤细胞的一种标识,也是检测恶性转化细胞较为准确的标志之一。软琼脂克隆形成技术,则是在体外水平检测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系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该技术利用低熔点琼脂糖模拟体内细胞所处的半固体状态,并将细胞消化成单细胞,使细胞处于不贴壁及单细胞状态。经过三周左右的生长,通过比较克隆形成率,来比较不同细胞或同一种细胞在不同的处理之后的转化及锚定非依赖生长的能力。因此,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是肿瘤研究领域一种重要的体外检测技术。 【材料】 1、仪器: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酒精灯、高压灭菌锅、水浴锅; 2、试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无水乙醇、75%乙醇、PBS 溶液、0.25%胰酶溶液、低熔点琼脂糖;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主动运输:是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的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 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转。 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是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 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由互相联系的个部分组成,即高尔基体顺面网状结构与膜囊、中间膜囊、反面膜囊和反面网状结构。 溶酶体: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 内质网(ER):是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细胞质基质:指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出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体。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包被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各种小泡和液泡。 第二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最简单、最小原核细胞(支原体)。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区别?(P35) 第三章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主要区别: (1)光源不同光镜为可见光或紫外线;电镜为电子束 (2)透镜不同光镜为玻璃;电镜为电磁透镜 (3)真空要求不同光镜不要求真空;电镜要求真空 (4)成像原理不同光镜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电镜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 第四章 生物膜的结构: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 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 膜脂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每个动物细胞膜上约有10个脂分子,即每平方微米的质膜上约有5×106个脂分子 膜脂类型:磷脂、糖脂、胆固醇 膜脂的功能:(了解) 1)支撑,膜脂是细胞膜结构的骨架; 2)维持构象并为膜蛋白行使功能提供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