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挑战杯作品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挑战杯申报书

挑战杯申报书

序号:编码:2017年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学院全称: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联系方式:□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Ⅰ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Ⅱ类(投入较少,为生产或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说明1.申报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其中3人(包括3人)的项目视为个人项目并须填写A1表,超过3人的项目视为集体项目并填写A2表。

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必须填报D表,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科技发明制作项目分为I类(科技含量较高)和II类(投入较少的小发明),请注明。

3. 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4. 申报书封面的序号、编码由学校统一填写。

其余表内项目填写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4.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挑战杯评分标准

挑战杯评分标准

挑战杯评分标准挑战杯是全国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挑战杯评分标准是评价参赛作品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可行性五个方面来介绍挑战杯评分标准。

一、创新性创新性是挑战杯评分标准的重要方面之一。

创新性是指参赛作品在技术、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前瞻性。

创新性是评价参赛作品的核心指标,也是评委们最为关注的方面。

在评价创新性时,评委们会考虑参赛作品的创新点、创新思路、创新成果等方面。

创新点是指参赛作品在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创新思路是指参赛作品的创新思路是否新颖、独特、前瞻性。

创新成果是指参赛作品的创新成果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二、实用性实用性是挑战杯评分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实用性是指参赛作品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实用性是评价参赛作品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委们关注的方面之一。

在评价实用性时,评委们会考虑参赛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推广价值、市场前景等方面。

实际应用价值是指参赛作品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推广价值是指参赛作品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市场前景是指参赛作品是否具有市场前景,能够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三、科学性科学性是挑战杯评分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性是指参赛作品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科学性是评价参赛作品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委们关注的方面之一。

在评价科学性时,评委们会考虑参赛作品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科学原理是指参赛作品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科学方法是指参赛作品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科学性和可靠性是指参赛作品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是否能够得到科学验证和证明。

四、完整性完整性是挑战杯评分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挑战杯”竞赛章程、评审细则、资

“挑战杯”竞赛章程、评审细则、资

“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团省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主办,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性的竞赛活动。

一般情况下,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四类作品申报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全省指导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省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一名主管领导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

全省指导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全省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

办公室由主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

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第六条全省指导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2)协商、议决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3)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4)议决其它应由指导委员会议决的事项。

第七条竞赛设立全省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的聘请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全省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评审委员若干名。

全省评审委员会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五届挑战杯作品评分标准

第十五届挑战杯作品评分标准

第十五届挑战杯作品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如下:
1.创新性(3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有新颖之处;
2)是否解决了现有问题或提高了现有产品的性能;3)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

2.实用性(3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是否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3)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3.技术难度和先进性(2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2)是否采用了新的技术或新的材料;
3)是否处于该领域的前沿位置。

4.完成度和质量(1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完成度高;
2)制作过程中是否出现重大问题或缺陷;
3)产品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标准。

5.评委评审意见(10分)
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1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注:本评分标准适用于XXX选拔赛作品评分,具体评分标准以组委会公布为准。

挑战杯评审细则

挑战杯评审细则

附件2:终审决赛书面评审标准本评审标准作为决赛书面评审时评分依据,供评委参考。

1、执行总结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鲜明特色。

重点包括对公司及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的介绍,市场状况,竞争分析,商业模式,盈利预测,对企业的展望等。

2、产业背景要求:详细描述产业背景、市场状况、竞争环境等;准确定义所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针对解决的问题,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已经获得的阶段性成果等;指出本项目所具有的独创性、领先性;实现产业化的途径等;可提供的相关专利权、著作权、政府批文或其他鉴定材料。

3、市场调查和分析要求:在科学、严密、深入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面对的市场现状、竞争状况、目标市场、市场容量估算、预计的市场份额、发展趋势和潜力等。

要求提供的数据真实有效、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4、公司战略要求:阐释公司的商业模式、发展战略等。

结合竞争优势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目标;说明公司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线扩张策略,主要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

5、营销策略要求: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

包括定义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制定恰当的价格策略,构建合理的营销渠道,提出有吸引力的推广策略等,确保顺利进行市场,并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6、经营管理要求:介绍生产工艺/服务流程,原材料的供应情况,设备购置和改建,人员配备,生产周期,产品/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力求描述准确、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7、管理团队要求:介绍团队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明确成员的分工和互补,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8、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要求:股本结构和规模,融资计划,资金运营计划,风险资金退出策略(方式、时间)等。

9、财务分析与预测要求:关键的财务假设,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

前两年为季报、后三年为年报),财务分析(IRR,NPV、投资回收期、敏感性分析等)。

挑战杯评分标准

挑战杯评分标准

挑战杯评分标准挑战杯是一项旨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

评分标准是评价作品质量和评定获奖名次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挑战杯评分标准,帮助参赛者更好地了解评分要点,提高作品质量,争取更好的成绩。

一、创新性(20分)。

作品的创新性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创新性包括技术创新、思想创新、应用创新等方面。

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创新点、解决方案的新颖性、对现有技术或理论的突破等方面进行评分。

作品的创新性越高,得分越高。

二、实用性(20分)。

作品的实用性是评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实用性包括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

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实际应用前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分。

作品的实用性越强,得分越高。

三、完整性(15分)。

作品的完整性是评分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完整性包括作品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实验数据、成果展示等方面。

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设计合理性、方案可行性、数据可靠性、成果可展示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作品的完整性越好,得分越高。

四、论证性(15分)。

作品的论证性是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论证性包括作品的理论依据、实验论证、结论推导等方面。

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理论基础、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推断等方面进行评分。

作品的论证性越强,得分越高。

五、创意表达(15分)。

作品的创意表达是评分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创意表达包括作品的展示方式、交流效果、创意设计等方面。

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展示效果、交流能力、创意设计等方面进行评分。

作品的创意表达越好,得分越高。

六、工作量(15分)。

作品的工作量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工作量包括作品的研究深度、实验难度、创新成果等方面。

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研究深度、实验难度、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作品的工作量越大,得分越高。

综上所述,挑战杯评分标准涵盖了作品的多个方面,参赛者在准备作品时应当全面考虑评分要点,努力提高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论证性、创意表达和工作量,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团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省学联主办的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四川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竞赛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上一届“挑战杯”四川省竞赛高校团体积分前20名高校有关负责人组成。

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

第七条竞赛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

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竞赛组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按照竞赛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竞赛组委会报告工作。

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九条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和学者组成。

竞赛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评审委员若干名。

竞赛评审委员会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预决赛评审方案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预决赛评审方案

复赛时(供参考)一、评审委员会“挑战杯”中国大学创业计划竞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委是来自学术界、个业界、管理咨询界、风险投资界等方面的专家。

评审委员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二至四名。

组分会与每位评委签定权责承诺书,评审委员会将按照竞赛规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独立开展工作,不受任何单位、任何个人的影响。

在复赛阶段,评按按作品领域分成若干评审小组分别评审,每组评委三至四名,并设组长一名。

由于涉及部分作品可能跨学科,因此个别作品将不完全按照专业分类。

二、评审程序1、主委会全体会议确定评审细则、评审标准、评委纪律以及各评审小组组长名单。

2、初选书面评审评委评阅参赛团队的创业计划书,根据评审委员会确定的《书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3、初选复议会议评审组以初选期间的全部作品进行复议,最终确定本组选送参加复选的参赛团队名单,按照40%的比全选送。

4、评审组长会议按照各组给定的评分,确定前200名的作品获得铜奖以上奖项并参加复选评审。

5、复选评审评审组按原有作品分组对进入前200名的作品再次进行评审打分,并选送前35%的作品交评委主任会议确定是否参加决赛。

6、评委主任会议从各组选送的作品中确定60件左右作品进入决赛,其余为铜奖决赛时(供参考)一、评审委员会“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委为来自学术界、企业界、管理咨询界、风险投资界等方面的专家。

评审委员会主任一名。

副主任二至四名。

组委会与每位评委签定权责承诺书,评审委员会将按照竞赛规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独立开展工作,不受任何单位、任何个人的影响。

在决赛阶段,评委按作品领域分成若干评审小组分别评审,每组评委三至四名,并设组长一名。

由于部分作品可能涉及跨学科,因此个别作品将不完全按照专业分类。

二、评审程序1、评委会全体会议公布决赛评审方案、评审标准、评委纪委以及各评审小组组长名单。

2、书面评审评委单独评阅各参赛团队的他业计划书,根据《书面评审标准》进行书面评审和作品熟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南昌航空大学选拔赛作品评分标准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作品(满分100分)
1.可行性(10分)
(1)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量大小;
(2)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难易程度是否超出合理范围;(3)课题选择是否有意义。

2.创新性(30分)
(1)课题的选择是否有独到之处;
(2)对所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新见解;
(3)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20分)
(1)论文和报告的理论水平;
(2)论文和报告的学术价值;
(3)论文和报告是否处于该领域前沿位置。

4.实用性(20分)
(1)论文和报告的实际运用价值;
(2)论文和报告的现实社会意义。

5.评委评审意见(20分)
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2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满分100分)
1.可行性(10分)
(1)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量大小;
(2)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难易程度是否超出合理范围;
(3)课题选择是否有意义。

2.创新性(30分)
(1)课题的选择是否有独到之处;
(2)对所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新见解;
(3)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20分)
(1)论文和报告的理论水平;
(2)论文和报告的学术价值;
(3)论文和报告是否处于该领域前沿位置。

4.实用性(20分)
(1)论文和报告的实际运用价值;
(2)论文和报告的现实社会意义。

5.评委评审意见(20分)
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2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满分100分)
1.可行性(30分)
(1)考虑该作品本身是否可行;
(2)考虑该作品中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是否到位;
(3)国内是否已有同类作品且与本制作相比不具明显优势。

2.创新性(30分)
(1)构思是否新颖;
(2)设计制作方法是否独树一帜;
(3)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有独特之处;
(4)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20分)
(1)设计是否合理、精巧;
(2)性能是否优良;
(3)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较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
(4)是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评委评审意见(20分)
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2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