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捞月亮

合集下载

猴子捞月亮童话故事(26篇)

猴子捞月亮童话故事(26篇)

猴子捞月亮童话故事(26篇)猴子捞月亮童话故事篇1在遥远的大山上,住着一群猴子天晚上,月亮又圆又亮。

猴子们都下山来玩。

他们蹦蹦跳跳,东瞧瞧,西看看,玩得非常快乐。

一只小猴子发觉了一口水井,他跑过去,扒在井沿上朝井里看。

咦,井里怎么有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小猴子吓得撒腿就跑,一边大声吗喊:“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其它猴子听见了,赶忙跑过来,也朝井里看,可不是,井里确实有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

大猴子们也吓得大声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老猴子听见了,也赶忙跑过来,朝井里看,井里果真有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

老猴子就把大大小小的猴子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不得了!不得了!月亮掉在井里了!我们赶快把月亮捞上来吧。

“我们爬到大树上去,一个拉一个倒挂下来,始终接到井里,就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

”小猴子说。

大家说这个办法不错,都爬上了大树老猴子用两只脚紧紧钩住了树枝,倒挂下来。

大猴子从老猴子身上爬下去,用两只脚钩住老猴子的手。

就这样一只猴子接一只猴子直倒挂到井里。

最底下一个是小猴子,他在井里喊:“行了,行了够着了。

”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去捞月亮,井水给他一搅,月亮立刻碎成一片一片的,在水里漂浮。

“唉哟,不好了!月亮给我抓破了!”小猴子吓得喊了起来。

“唉!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月亮被抓破了,可怎么办呀?”老猴子生气地说。

大家都开头埋怨起小猴子来。

一会儿,井水渐渐安静了,又消失了一轮又圆又亮的月亮。

小猴子快乐地喊:“好了,好了,我们的月亮又圆了!”小猴子又伸手去捞,捞呀捞呀,捞了半天还是捞把水。

小猴子捞不到月亮,急得吱吱直叫唤:“唉哟!累死我了,不管我多么当心,可月亮还是一碰就破,就是捞不起来啦!小猴子这么一叫唤,上边的猴子也都叫起来了。

“我的腿酸了,挂不住啦!”这个说我的手疼了,抓不紧啦!”那个说这时候,老猴子突然抬头一看,又圆又亮的月亮照旧好好儿地挂在天上,赶忙大声说“你们看,月亮不是好好儿地挂在天上吗?在井里的只是月亮的影子。

猴子捞月歇后语

猴子捞月歇后语

猴子捞月歇后语
歇后语:
1、猴子捞月亮——一场空
2、猴子捞月亮——一无所获
3、猴子捞月亮——徒劳无功
4、猴子捞月亮——空欢喜一场
注释:
形容努力和希望全部落空。

出处:
《猴子捞月》源出佛教的一个寓言故事,据《僧只律》载:佛以诸比丘说,过去世时,伽尸国波罗奈城有五百只猕猴,一日在林中玩耍,来到一井边,猕猴主见井水中有一月亮倒影,于是对同伴说: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们应把它捞出来,以免世间长夜暗冥众猴不知如何下手,猕猴主见井水中有一树,乃说: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于是众猴展转相捉,树弱枝折,群猴都掉进井水里了。

佛陀以此故事喻那些自以为是,分不清是非虚实,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师。

猴子捞月亮的儿童睡前故事

猴子捞月亮的儿童睡前故事

猴⼦捞⽉亮的⼉童睡前故事 天上的星星⽉亮在夜晚照耀着我们,在⿊夜⾥⾯指引着我们,不仅夜归的⼈喜欢有⽉⾊的夜晚,连⼩动物们都很关⼼⽉亮的动向。

有⼀天,⼀群猴⼦看见了⽔中的⽉亮,你猜后来发⽣了什么事?下⾯⼩编精⼼整理了猴⼦捞⽉亮的故事,供⼤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猴⼦捞⽉亮的睡前故事 ⼀群猴⼦在林⼦⾥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

它们中的⼀只⼩猴独⾃跑到林⼦旁边的⼀⼝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边⼀伸脖⼦,忽然⼤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亮掉到井⾥去了!”原来,⼩猴看到井⾥有个⽉亮。

⼀只⼤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看,也吃了⼀惊,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亮掉到井⾥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猴带着⼀⼤群猴⼦都朝井边跑来。

当它们看到井⾥的⽉亮时,都⼀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亮真的掉到井⾥去了!”猴⼦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

最后,⽼猴说:“⼤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猴的建议,加⼊捞⽉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棵⽼槐树,⽼猴率先跳到树上,⾃⼰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就依次⼀个⼀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长条,头朝下⼀直深⼊井中。

⼩猴⼦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伸到井⽔中,都可以抓住⽉亮了。

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亮捞上来了。

它们很是⾼兴。

⼩猴⼦将⼿伸到井⽔中,对着明晃晃的⽉亮⼀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亮。

⼩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半天,依然捞不着⽉亮。

倒挂了半天的猴们觉得很累,都有点⽀持不住了。

有的开始埋怨说:“快些捞呀,怎么还没捞起来呢?”有的叫着:“妈呀,我挂不住啦!挂不住啦!” ⽼猴⼦也渐渐腰酸腿疼,它猛⼀抬头,忽然发现⽉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声说:“不⽤捞了,不⽤捞了,⽉亮还在天上呢!” 众猴都抬头朝天上看,⽉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于众猴不了解井中⽉亮的真相,以假当真,所以空忙⼀⽓,⼜愚蠢⼜可笑。

一年级猴子捞月亮课文

一年级猴子捞月亮课文

一年级猴子捞月亮课文
《猴子捞月亮》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曾被改编成动画、音乐作品。

课文内容讲述一群小猴子看到井里月亮的倒影,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想要将月亮捞出来,于是倒挂着,猴子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一只接一只,一直挂到井里头。

最后是老猴子发现月亮还在天上。

课文教育学生遇事多动脑,勤思考,不要盲目去做,不然,就容易做出傻事来。

2016年,本文入选人教版新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园地”中“和大人一起读”的篇目,并改名为《猴子捞月亮》。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言猴子捞月亮是一则深受人们喜爱的寓言故事。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聪明的猴子在晚上看到月亮倒射在水中的影子,误以为月亮掉入了水中,于是决定用尽方法将月亮捞上来。

然而,无论猴子如何努力,始终无法捞到月亮,最终落得个粘住手掌的狼狈下场。

故事内容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它住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中,周围环绕着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草地。

一天晚上,猴子凝视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忽然看到月亮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条闪亮的光柱。

猴子惊喜地以为月亮掉进了水中。

猴子立刻下定决心,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将月亮捞上来。

它想到了各种方法,首先尝试用手直接捞取月亮,结果却只是把水中的月亮投影照射在了另一边。

猴子尝试了许多次,但都无济于事。

无法捞到月亮的猴子心生一计,它决定找一根长长的树枝来捞取月亮。

猴子拾起一根树枝,试图用它来够到远处的月亮。

然而,无论猴子怎么使劲,树枝总是够不到月亮,最终猴子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掌粘在了树枝上。

月亮在天上高高挂着,而猴子却不得不面对自己被树枝困住的窘境。

猴子很沮丧,它本来是以聪明才智著名的,却此刻束手无策。

故事寓意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寓意深远。

首先,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眼见为实。

猴子看到月亮的倒映后以为月亮落入水中,实际上只是一种错觉。

类似地,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看似真实但实际虚假的事物,我们不能轻易被表象所欺骗。

其次,故事提醒我们不要一意孤行地追求终极目标。

猴子为了捞取月亮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没有取得成功。

有时候,过于执着于一个目标会使我们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故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避免陷入无谓的困境。

猴子在尝试用树枝捞月亮时,最终自己陷入了困境。

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务实思考,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虽然简短,却传达了深刻的寓意。

故事提醒我们要审视和思考事物的本质,不要轻易相信眼见为实。

同时,故事也告诉我们要灵活转变思维,绕过障碍,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

猴子捞月亮(精选10篇)

猴子捞月亮(精选10篇)

猴子捞月亮(精选10篇)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1、配乐故事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六、欣赏配乐故事。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猴子捞月亮篇2活动目标:1 、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 、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 、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4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 、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 、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一、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有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他很想吃上满嘴的甜美的桃子,于是便决定去捞月亮。

他拿起一根竹竿,把它插进湖里,想把月亮钓上来,可是什么也没有捞起来,只有湖水,头都快水淹了。

他把竹竿拔出来,原来水还在桶里,月亮也没有被他捞起来。

小猴子很沮丧,不想再捞月亮了,但是他知道,如果想得到想要的,就得努力去争取。

于是,他又开始了捞月亮的行动。

于是,小猴子改变了方法,把竹竿插入湖中,把一堆桃子放在湖边,然后等待着。

没多久,夜晚的月亮把桃子吸引过来,小猴子马上把桃子捞起来吃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捞月亮了。

二、道理
1、不要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小猴子捞月亮的行为虽然幼稚,但它告诉我们不要去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要勇于放弃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且要有智慧地去发掘能够获得想要的东西的好方法。

2、不要放弃梦想:小猴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也不要放弃,要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3、勇于接受新思想:小猴子改变了方法,去捕捉桃子,才实现了梦想,这意味着,要勤奋学习,接受新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猴子捞月亮的童话故事

猴子捞月亮的童话故事

猴子捞月亮的童话故事猴子捞月亮的童话故事: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它们很是高兴.小猴子将手伸到井水中,对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几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小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老半天,依然捞不着月亮.倒挂了半天的猴们觉得很累,都有点支持不住了.有的开始埋怨说:“快些捞呀,怎么还没捞起来呢?”有的叫着:“妈呀,我挂不住啦!挂不住啦!”老猴子也渐渐腰酸腿疼,它猛一抬头,忽然发现月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大声说:“不用捞了,不用捞了,月亮还在天上呢!”众猴都抬头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由于众猴不了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当真,所以空忙一气,又愚蠢又可笑.猴子捞月亮的童话故事读后感一:今天我读了《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真有意思。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天,一群猴子在月光下玩。

忽然,乌云遮住了月亮,四周暗了下来,猴子们叽叽喳喳乱叫起来。

老猴子抬头朝天上一看,惊叫起来:“不好了,月亮不见了!”猴子们惊慌起来,四下寻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子捞月亮——《有关0的除法》说课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精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采用以故事提趣、实际操作、小组合作、设疑诱导的教学策略,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并自主得出结论,并付诸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实践操作为主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旧知铺垫,引入新知
1、3×3=4×0=1×0=6×8=7×4=
2、12÷4=16÷2=20÷4=32÷8=
3、小红种的桃树结了20个桃子,它要平均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只。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既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又自然的导入对新知的学习。

(二)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以动画歌曲《猴子捞月亮》导入教学。

设计意图:动画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将问题蕴藏在动画歌曲《猴子捞月亮》里,不仅仅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能够使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动脑思考:“猴子捞到月亮了吗?”“把捞到的月亮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月亮?”从而自然的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创设问题情景,理解有关0的除法。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分为三部分:
1、小组合作,你说我讲。

给小组提出明确的问题:每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设计意图:使学生你说我讲,从而进行对问题的初步发现——进行讨论——达成意见的过程。

2、汇报。

在学生讨论完后,进行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1)小猴捞到的月亮数为0。

(2)0个月亮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月亮个数还是0.
(3)……
得出结论,因为水中是月亮的影子,不是真实的月亮,所以小猴们捞到的月亮数为0。

0个月亮分给5只猴子,每只小猴平均分到0个月亮。

用算式表示是
0÷5=0(个)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表述,体会成功的喜悦。

3、提升小结
提出问题:如果分给6只猴子,每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月亮?分给7只猴子呢?……
结合板书,小组讨论总结: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

(四)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四、板书设计:
0的除法
0÷5=0
0÷6=0
0÷7=0
……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0的除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1页信息窗4 教学目标: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
(1)知识迁移,揭示课题师提问:同学们,咱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尝试说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①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②会用0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创设情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仔细的观察表演的画面,交流观察所得,提出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习0的除法师提问:您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再讨论交流,向教师汇报: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列出除法算式3、思考怎样得出0÷5的得数学生讨论得出得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评价质疑1、学生交流提出的问题,寻找需要用的数学信息2、学生交流算式的写法。

0÷5 3、思考讨论如何计算4、总结0的除法的计算
5、讨论5÷0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教师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自主练习第1题本题是有关0的除法的练习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第二个算式列出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进一步理解有关0的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