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教案.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教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传统文化教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传统文化教案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下面这4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实验学校赵建玲教学目标:1、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过程:一、再现生活师:同学们,你们好,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中国)师:没错!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夸夸我们中国,你会怎么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许多传统佳节的国家……师:孩子们,你们说的没错,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它和外国有着太多不同。

孩子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知多少呢?生:我知道我国的传统佳节就是一种民族文化。

生:我国的京剧、越剧、豫剧…… 等就是我们的戏曲文化。

生:我妈妈蒸的花馍、扎的花鞋垫也是一种民间文化。

……二、描述生活师:你们说的没错,哪你们都知道我国每年都在几月过什么节?生:每年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过元宵节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师:我编了一首对儿歌,你们也一起来想吧!几月几日是春节?几月几日是元宵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几月几日是重阳节?生:正月一日是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

八月十五中秋。

九月初九重阳节。

师:非常棒!那你们知道怎么过这些节吗?生:……师补充: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守夜、拜年;元宵节:吃元宵、舞龙灯、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高、炸米果、饮菊花酒。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案七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案七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案七篇中华传统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

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1)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

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

(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

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

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8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8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8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中华武术的风格、作用,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

2.教师教学资源《中国功夫》(音频、视频);武术动作图示;北京奥运会、春晚节目中有关武术的视频。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歌曲《中国功夫》,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

提问: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对歌曲的感受?请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风格。

(1)提问:为什么大家喜欢中国功夫?武术有什么用?小结:中国功夫可以帮我们强身健体,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武术动作变幻多端、刚劲有力,用武术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活动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

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篇2设计意图新年快到了,老师在教室里挂上了中国结。

古朴而又漂亮的中国结给教室增添了节日喜气的色彩。

小朋友们不认识中国结,他们好奇而又热烈地讨论着“老师,这是什么呀?真漂亮啊。

”“老师,我家里的墙壁上也有这个东西的。

”“老师,为什么要挂这个东西呢?”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

别小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我想,既然孩子们对中国结有这么浓的兴趣,何不组织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以让幼儿从小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2、活动开始: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

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

五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教学设计

五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教学设计
六、作业
课后按照自己的爱好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或者历史名人故事。
教学笔记
(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2.指名读这两篇文章
学生探讨,可以分小组讨论:
⑴你的印象里左宗棠和孙思邈是怎样的人?
⑵从哪里看出?
⑶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左宗棠是爱国者,是民族英雄;孙思邈医德高尚,治病救人;他们俩的共同之处就是心怀祖国,心系人民。
3.看文中图片
4.品一品:
86页的名人名言。
5.读一读:华佗、李时珍的故事。
三、学习民间故事
1.谈话引入:
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寄托着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董永和七仙女、孟姜女的故事。
2.合作探究:
指名读两个民间喜欢哪个民间传说?为什么?
4.课外拓展:
(1)听一听: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完成
备课内容
复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交流课前搜集的左宗棠和孙思邈、董永和七仙女、孟姜女的相关资料。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名人,再走进董永七仙女、孟姜女的民间传说中。
二、学习左宗棠、孙思邈的故事
1.自学探究:
(1)这两课介绍了左宗棠和孙思邈的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话概括。
(2)读一读:读《葫芦结子生孟姜》这首诗
5.课堂小结:
古时劳动人民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从没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渴望,都通过编织出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来表达。
四、拓展延探:
回家给家人讲一讲左宗棠、孙思邈等名人故事;讲一讲董永七仙女和孟姜女的故事。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指导课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指导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课外阅读指导
新知学校 王春苗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朗读经典名句,渗透阅读方法 《大学》选读三
阅读提示: (1)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古文,看注释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同桌相互说说句意。
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活学活用,激发阅读兴趣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页)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0页)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2页)
品味汉字,感受丰富内涵
默读《汉字与家庭》072页,思考: 为什么家与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பைடு நூலகம்
制定阅读计划,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提示: (1)注意读书姿势。 (2)保管好书,不损坏。 (3)用上好的读书方法,用心去读。 (4)读之前,最好订个读书计划,比如:我 要在一周内看完;我要把优美的和有趣的词 句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名言送给大家
• 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案例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和经典语句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影响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代表作品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代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或欣赏活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创作展示: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家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著作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和影响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著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五章:中国传统节日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中国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案例和习俗实践活动法:学生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第六章:中国传统民俗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民俗的形式和代表项目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民俗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形式和代表项目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民俗的代表项目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参与中国传统民俗的实际体验活动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民俗的问题第七章:中国传统建筑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代表作品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代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品并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中国传统建筑并进行观察和记录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问题第八章:中国传统思想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思想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著作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影响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思想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著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九章:中国传统艺术(续)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其它形式和代表作品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9.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其它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讲解中国传统艺术代表作品的背景、艺术特色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在代表作品中的体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其他形式和代表作品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视频资料或实物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或创作活动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创作展示: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第十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创新重点解析本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文学、艺术、哲学、节日、民俗、建筑、思想等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1.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1.2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程1.3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2.1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价值观念2.2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忠诚、友情等道德观念2.3 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包容、创新等精神品质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3.1 学习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贡献3.2 了解文学巨匠如李白、杜甫、苏轼等的作品和影响3.3 掌握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如张衡、毕昇、祖冲之等的成就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4.1 学习《论语》、《道德经》、《庄子》等古代哲学著作的基本思想4.2 掌握《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的特色和魅力4.3 了解《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的理论和价值第五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5.1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技巧5.2 掌握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的历史和流派5.3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第六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6.1 分析中国各地的文化特色,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6.2 探讨地域文化与历史、地理、民俗的关系6.3 了解各地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故宫、秦始皇陵、丽江古城等第七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7.1 学习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方式,如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术传承等7.2 掌握近年来我国弘扬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等7.3 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国学教育、传统文化课程等第八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8.1 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如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8.2 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如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等8.3 了解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产业的兴起等第九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9.1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历程,如丝绸之路、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战略等9.2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设立、中华美食、武术等的国际传播等9.3 探讨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国际文化节、文化交流团组等第十章: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1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文化自信10.2 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如学习书法、绘画、传统乐器等10.3 探讨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方式,如加入国学社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第十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与习俗11.1 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11.2 探讨中国传统习俗的内涵和作用,如拜年、吃团圆饭、赛龙舟等11.3 了解中国传统节气和农事活动的关系,如立春、夏至、冬至等第十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12.1 研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如饮食的五味、烹饪技艺、餐桌礼仪等12.2 探讨中国传统食材的选用和搭配,如中药食材、素食文化等12.3 分析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对现代健康生活的启示,如早餐的重要性、饮食的均衡等第十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服饰与审美13.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如汉服、旗袍、戏服等13.2 探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内涵,如对称美、意境美、曲线美等13.3 分析中国传统审美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如传统图案的现代设计、传统美学的创新等第十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筑与空间艺术14.1 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分类,如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等14.2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计理念,如天人合一、借景生情等14.3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和应用,如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融合等第十五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展望15.1 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机遇,如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等15.2 探讨传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等15.3 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核心价值、代表人物、经典著作、艺术表现形式、地域特色、传承与弘扬、当代社会、国际传播以及青少年传承等方面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指导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阅读的兴趣。

2.通过初读,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养成勤读、善思的读书习惯。

3.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4.初步掌握古文的阅读方法。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同学们,每天早晨,我们都在读哪本书呀?有什么感受?
师:读书讲究方法,有了方法的指导做什么都事半功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类书的方法。

拿到新书时,我们该怎么去读呢?(看封面、前言后序、目录……)
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读本》。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本书的目录。

(1)共有几个单元?你已经读了几个单元?你有什么感受?
这本书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经典启蒙、古诗诵读、古文今读、品味汉字、中华名人、民间传说、传统艺术、民族体育等,每一个单元都由经典名段、精彩的故事等内容组成。

2.初步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读了这些目录,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是啊,这些内容有的是反映治国齐家的经典诗文,有的是寄托情怀的诗歌,有的是耐人寻味的成语故事,还有介绍汉字与人生、姓氏、家庭和朝代关系的。

这些都是我国几千年来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瑰宝,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朗读、理解、感悟。

1.(板书“大学”)谁能说说对“大学”的认识?
2.是啊,在我们看来,大学是每一位同学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大学生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

那么,你知道吗?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大学”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简介《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

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书首篇就节选了《大学》的重要语段,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二、朗读经典名句,渗透阅读方法
1.名句示例,初步学会阅读古文。

出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
(2)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同桌互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4)读得可真好,那么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你知道吗?默读原文,看注释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5)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那么你能连起来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小组合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组汇报。

(6)学生交流反馈。

(7)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8)理解了原文的意思,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能读出感情吗?生自由读。

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诵读水平?指名读,全班齐读。

2.总结阅读方法。

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读懂《大学》名句的呢?
学生讨论、总结:
读通句子——理解词意——说说句意——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肯定阅读收获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你们朗读的《大学》名句是到了大学才学习的内容,作为小学生的你们不但能读懂,还掌握了一般的阅读方法,多了不起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名句、故事,你们愿意用这样的方法去读一读吗?
四、趣读经典,激发阅读兴趣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一睹为快,先来读读前四个单元的经典名句、以及有趣的小故事吧!(一)挑战有趣的古文
1.出示古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2.让学生朗读比赛。

(四)品味汉字,感受丰富内涵
汉字不仅是简单的文字,它还具有丰富的内涵,与人生、姓氏、家庭和朝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四单元就围绕汉字和它们关系的介绍,值得大家细细阅读感悟。

1.示例:家,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让人心安的地方。

你可知道,家和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1)出示“家”的演化过程。

(2)介绍:“家”的上部是房子的侧面,下面是一头长满鬃毛的猪的形象。

那么,为什么房子里有猪就是家呢?
(3)指导学生阅读《汉字与家庭》072页寻找其中的原因。

(4)交流。

(5)祖国文字博大精深,要想了解更多的汉字由来,大家可以继续阅读品味汉字这一单元。

五、制定阅读计划,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师: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内容丰富多彩,那么,我们如何细细地阅读与感受呢?首先我们来制定一下前面四个单元的简易的阅读计划吧![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
阅读提示:每天阅读20分钟,阅读能力较强的可自行安排阅读量,利用每周阅读课交流阅读心得,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朗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月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汇报,完成读书笔记各阶段要求,交流各自读书方法,每月评选一次读书之星。

六、送名言
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

——朱熹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