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_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论文集_序_周小兵
越南语和汉语对比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015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越南学生定语和状语语序写作偏误分析
专业:对外汉语 学号:201113000566 姓名:卢华杏 指导老师:杨丕芳讲师
【内容摘要】 语序是汉语和越南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在对越南汉语学习者 进行汉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发现,越南学生常常把汉语语序和越南语序混淆,在写作上造成 存在语序偏误的句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产生偏误的实例出发,分析其中主要的语 序偏误有,定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多层定语语序偏误、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复句中 的偏句状语后置偏误、多层状语语序偏误等。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如越南汉语 学习者应该建立偏误语料集进行自我加强训练,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等。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015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 引言 .......................................................................................................................................................................1 一、偏误类型分析 ...............................................................................................................................................2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象限III: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是对不同语言(一 般是亲属语言)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 汇等系统进行比较,其目的主要是探讨语言之间的历史 联系,并据此对世界的语言进行谱系分类,重建或构拟 某一组亲属语的共同原始语 (proto-language),找出 它们之间的某些共同发展规律。例如: 通过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演变比较找出印欧语 系诸语言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从而推断出原始印欧语的 大致形式。 这一学科往往与同一语言的历时比较相结合。 形成了当前的历史语言学(也叫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 语言学)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语言内部 II 历时 I 共时
III 语言之间
IV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象限I: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象限II: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象限III: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 象限IV: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象限I: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 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的内部构 成成分以及组合结构进行比较。例如: 研究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比较各个音 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在 音节中的分布等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研究越南语组词成句的规律 比较各 类词在语法功能,组合搭配等方面的特点。 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 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个主要 研究方法。
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它是共时的研究,即主要对两种语言某一发 展阶段的状态进行对比描述。但有时从历史语 言学的角度可以对两种语言中的现实状态的异 同提供一种解释。
他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 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但应该是在相 同基础上的不同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确定对 比的项目与范围是极为重要的。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_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论文集_序_周小兵

容规则, 语义大的单位在前, 语义小的在
后:
(6)
词译: 爸爸 你 有 说 是 他 战 斗 在 战 场 哪 在 越 南 不?
义译: 你爸爸有没有说他在越南 (在) 哪 个战场战斗?
表层看, 越语、 汉语介词短语位置相 反; 但深层语义结构相似, 即语义范围小、 跟动词语义关系更密切的介词结构更靠近 动词。
6
分, 包括汉越词、 亲属称谓、 成语、 动词、 数词、 叹词、 “请求” 言语行为的词汇表达 等方面的研究。 语法对比部分, 包括汉越疑 问代词、 系动词、 否定词、 频度副词、 同位 语、 介词短语、 定语与定语标志、 歧义句 等。
文章绝大部分是探讨现代越语和现代汉语 的对比, 主要是基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目 标。 此外, 还有一些文章, 或研究中古汉越语 产生的年代, 或考察汉语、 越南语某些语言点 的翻译问题。
7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 年第 3 期
越南语很少这类职务称谓。
《汉、 越语概数表示法对比研究》 (阮琼
庄) 一文, 通过对比和统计, 概括出相关规
则: 1) 概数表示法汉语有 4 类 : 单 个 数 词 ,
数词连用, 数词前加表概数词语, 数词后加表
概数词语; 越南语只有前 3 类。 2) 数词连用
《 汉 语 “ 什 么 ” 和 越 南 语 “ gì” 的 对 比 分 析》 (阮氏香江) 对北大语料库中含有 “什 么 ” 的 780 条 实 例 进 行 分 析 统 计 , 见 图 1。 从 南高、 阮公欢、 武重凤等作品和登载于 《年轻 电 子 报 》 上 的 一 些 短 篇 小 说 中 找 出 含 “gì” 的 例子 324 条, 对其中含 “gì” 的用法进行分类、 统计结果图示见图 2。
《汉越趋向补语对比习得研究》结论

《汉越趋向补语对比习得研究》结论《汉越趋向补语对比习得研究》结论________汉越补语对比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文旨在总结这些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背景汉越补语对比是汉越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旨在探索汉语和越南语之间的补语习得差异。
汉越补语对比研究的最初探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目的是通过对语言使用者的补语习得行为进行比较,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来研究汉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二、研究进展过去20年来,汉越补语对比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首先,学者们发现了汉语和越南语之间在补语习得上的显著差异。
例如,汉语使用者会在特定情境中使用不同的补语形式,而越南语使用者则会选择一种补语形式并持续使用它。
此外,学者们发现了汉语和越南语补语习得中不同的“关联”方式。
汉语使用者会通过“关联”方式来理解和应用补语,而越南语使用者则会采用“分割”方式来理解和应用补语。
此外,学者们还发现,在不同的情境中,汉语使用者和越南语使用者会有不同的补语习得行为。
例如,在“原因-结果”情境中,汉语使用者会使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表达相关信息,而越南语使用者则会使用“因为…而且…”句式来表达相关信息。
最后,学者们还发现,汉越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补语习得特征。
例如,在“原因-结果”情境中,汉语使用者和越南语使用者都会使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表达相关信息。
这表明,尽管汉语和越南语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三、未来方向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汉越补语对比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尚未完全理解的领域。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应重点关注汉越之间补语习得差异的文化背景。
例如,学者们应尝试分析中国文化和越南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影响人们在不同情境中补语习得的方式。
其次,应尝试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以及其他背景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在不同情境中的补语习得行为。
双音节汉越词与对应汉语词对比研究——以《越南语教程》为例

双音节汉越词与对应汉语词对比研究——以《越南语教程》为例目录一、绪论 (1)1.1选题理由 (1)1.2研究现状 (2)1.2.1汉越词早期研究现状 (2)1.2.2汉越词当代研究现状 (3)1.2.2.1中国语言学家对汉越词的研究 (3)1.2.2.2越南语言学家对汉越词的研究 (3)1.2.3关于双音节汉越词与对应汉语词之对比的研究现状 (5)1.3研究对象与范围 (5)1.3.1研究对象 (5)1.3.2研究范围 (6)1.4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6) 1.4.1理论基础 (6)1.4.2研究方法 (7)1.5语料来源 (8)1.5.1《越南语教程介绍》 (8)1.5.2《越南语教程介绍》汉越词的特点 (8)二、汉越词综述 (9)2.1汉越词简介 (9)2.1.1汉语词传入越南的历史 (9)2.1.2汉越词对越南语的贡献 (12)2.2汉越词的分类 (14)2.2.1中国语言学家的分类 (14)2.2.2越南语言学家的分类 (16)三、《越南语教程》双音节汉越词与对应汉语词对比研究 (18)3.1《越南语教程》双音节汉越词的分类 (18)3.1.1按来源分类 (18)3.1.2按词序分类 (19)3.1.3按词义分类 (19)3.2《越南语教程》双音节汉越词与对应汉语词之对比 (20) 3.2.1词义对应 (20)3.2.2词义不同 (21)3.2.3同中有异 (27)3.2.3.1义项增加 (27)3.2.3.2义项减少 (32)3.2.3.3义项又增加又减少 (45)3.3使用汉越词常见的错误 (47)3.3.1使用现代汉语词已不再延用的旧词 (48)3.3.2使用越南语里或汉语里没有的义项 (49)3.3.3使用汉语里没有的越创汉越词 (50) 3.3.4汉越词语体色彩、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50)四、汉越词与对应汉语词存在差异的原因 (51)4.1历史-社会原因 (51)4.2民族心理原因 (53)4.2.1越南民族心理原因 (53)4.2.2中国民族心理原因 (54)4.3西方语言文化的冲击 (54)结语 (56)解释 (57)。
越南语和汉语对比论文

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①。”“越南语的定语是名词性偏正词
组中的附加成分。它的定语只有由数词、量词表示数量的词语或指示代词“各”、“每”
等充当的定语排在中心语之前,其他的定语是放在中心语之后,即“中心语+定语②。”而
汉语的定语是放在中心语之前,即“定语+中心语”。正因为两者的不同,所以越南学生
(二)状语语序偏误分析 ...........................................................................................................................5 1.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 ...................................................................................................................6 2.复句中的偏句状语后置偏误 ...........................................................................................................9 3.多层状语语序偏误 ...........................................................................................................................9
刘金华汉语语序灵活性的语用考察汉语的语序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方面语序的灵活性是汉语语序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武氏河在越南语与汉语的句法比较一文中旨在揭示两种语言句法语序的共性和差异找出两者的异同的一些规律知识以期给学习者提供参考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

象限IV: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是在不同的 语言之间进行静态的(主要是现实状态的)比 较,以便找出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结构等方面 的异同。根据比较的目的和涉及的语言范围的 不同可将这学科分为三类: 语言普遍学(普通语言学) 目的:试图找出世界上所有语言在形式结构上 的共有特点和某些具有倾向性的规律。 范围:世界上所有的语言(越多越好)
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它是共时的研究,即主要对两种语言某一发 展阶段的状态进行对比描述。但有时从历史语 言学的角度可以对两种语言中的现实状态的异 同提供一种解释。
他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 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但应该是在相 同基础上的不同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确定对 比的项目与范围是极为重要的。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1年,4页)
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虽然 不是通常的对某一种语言的描述但两者之间有密 切的联系。即首先要分别对每一种语言加以描述, 而且在对比中还需要选用某一语言学的理论和方 法作为对比描述的基本框架,对两种语言中的某 一语言现象进行描述。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和 研究,对每一参与对比的语言的特点有较深刻地 认识,从而促进了对该语言本身的研究。然而在 研究方法上,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比如在对比研 究中,对两种语言所作的描述必须在统一的描述 框架中进行,否则就难以比较。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语言内部 II 历时 I 共时
III 语言之间
IV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象限I: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象限II: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象限III: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 象限IV: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
论汉外语对比研究的境界、方法与呈现

论汉外语对比研究的境界、方法与呈现今天讨论的问题是汉外语对比研究的境界、方法与呈现。
对比研究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研究方法,在汉外语对比研究中,它是解决汉语与外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分析汉语与外语的差异与相似之处,使人们了解汉语与外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语言研究的实际水平。
汉外语对比研究的境界可以概括为两个层次。
首先,汉外语对比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研究,涉及从语法结构、语义系统、句法功能到词性和句式特征,以及从形式表达和文化参照系统到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汉外语语言形态和语言功能的比较研究。
其次,在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汉外语对比研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两种语言的历史发展、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深入研究有关汉语和外语的历史文化变迁差异与趋势,以及有关双方语言的功能性差异等。
汉外语对比研究的方法多样,但通常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水平对比法,即将同一层次的汉语和外语进行比较,从而探讨他们在特定层次上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另一种是垂直对比法,即横向比较同一语言的不同层次,从而探讨汉语与外语之间的不同地位如何影响彼此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为了获取有效的数据,汉外语对比研究还可以借助一些额外的方法,如语言实验、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汉外语对比研究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如文献报告、讲座、课堂讨论和论文发表。
汉外语对比研究中汉语与外语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可以具体表达、总结和分析,也可以以图片、表格和公式的形式展示,以便让读者更详细地理解汉外语对比研究的内容。
总的来说,汉外语对比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既可以扩大语言学科的解释范围,又可以提高语言学科的实践水平,从而促进汉语与外语的深入比较研究,为汉语与外语的教学与交流提供有力的保障。
未来,汉外语对比研究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必将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持续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 节 数 量 , 发 现 汉 语 845 个 拟 声 词 中 , 双 音 节321 个 (37.98%), 四 音 节 236 个 (27.9%), 单 音 节 167 个 ( 19.76% ) , 三 音 节 121 个 (14.3%)。 而 越 南 语 876 个 拟 声 词 中 , 双 音 节 653 个 (74.54% ) , 单 音 节 157 个 (17.92% ) , 四 音 节 55 个 ( 6.28% ) , 三 音 节 11 个 (1.26%)。
(5)
.
词译: 还 事 谁 人 那 做
义译: 还是谁的事情谁做。
呼应性任指句, 越南语前边用疑问代词,
如 上 例 的 “ai (谁 )”; 后 边 用 指 示 代 词 , 如 上
例中的 “
(那人)”。 而现代汉语, 前
后都用相同的疑问代词, 如上例的 “谁”。 学
习 者 因 受 越 南 语 影 响 , 出 现 ( 3) 的 偏 误 。
(参见何黎金英 《汉越疑问代词任指用法对
比》)
例 (4) 是因为学习者以为汉语 “往往” 跟
越南语 “
” 意思、 用法一样; 而实际
上, “
” 跟汉语的 “常常” 更相似。
(参见裴氏青香 《“往往” 与 “
” 多角
度对比研究》)
由上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 正是两种语言
有不少相似之处, 使一些学习者看不到表面相
汉语、 越南语的对比研究, 历史很长, 成 果很多。 但是, 为了汉语教学而进行的语言对 比研究, 时间并不长, 成果也不多。 现有的一 些研究成果, 大多是单篇论文。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论文集》, 可以说是越 南第一部以汉语作为二语 / 外语教学为主要目 标的汉越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述对汉语越南语 的描写, 对越南人学汉语的中介语描述 (含偏 误), 两种语言中相关规则的概括, 都来自这 个文集。 文集的作者, 都是越南的汉语研究学 者、 汉语教师。 文集的编写出版, 对语言本体 研究, 尤其是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有极大的 促进作用; 显示出越南教师对两种语言系统对 比, 有很强的能力, 很好的前景。
例 (2) 是由于对 “保卫” 的搭配范围不
清楚。 汉越词 “
” 与汉语 “保卫” 当做
动词使用时意义相同; 但 “
” 可以与
“祖国”、 “看法”、 “权利”、 “身体” 等构成 动宾结构; 而汉语 “保卫” 不能跟 “身体” 等 名词构成动宾关系。 (参见阮黄英 《汉越语言 对比研究框架》)
后两例是因为学习者受越南语语法影响而 产生的。 例 (3) 是因为呼应性任指句, 越南 语和汉语有一些区别。 请看例句: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674-8174 (2013) 03-0005-07
一、 问题的提出
汉语和越南语在语音、 语法上有不少相似
之处: 都有声调; 都是孤立型语言, 基本语序 都 是 SVO, 语 法 意 义 的 表 达 主 要 靠 虚 词 和 语 序。 加上长期的语言接触, 越南语中出现大量
(二) 语料丰富 本书中两种语言的对比, 建立在大量的语 料基础上。 论文 《汉语四字格对称成语越译浅 析》 (阮氏云琼) 从 《万用成语辞典》 (四川 出 版 社 , 2000) 中 选 出 了 435 条 四 字 格 对 称 成 语, 考察这 435 条 汉 语 四 字 格 对 称 成 语 及 其 越 南语翻译, 以及二者的异同; 看这些成语流入 越语后越南人如何使用, 以及学习汉语成语时 常见的错误。 考察发现, 这些成语在越南语中 有几种形式: 1) 汉根越语成语, 如 “门当户
究质量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 统计清楚
书中不少文章, 还在丰富语料的基础上,
做了详细的统计。 如上文, 对汉语、 越南语中
表概数词语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细致统计。
再如论文 《汉越语拟声词对比研究》 (裴
氏恒娥、 陈玲香江), 统计两种语言的拟声词
周小兵: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论文集》 序
词用在句首 ([
+ 疑代 + 谓语])。
3) 呼应性任指句式, 汉语 S (Q-Q) 用两个
相 同 的 疑 问 代 词 前 后 呼 应 ; 越 南 语 S (Q-D)
是一个疑问代词在前, 一个相应的指示代词在
后 (参见例 (5))。
《现代汉语 “介词短语 + 谓语” 与越南语
相关结构对比》 (邓氏慧珍) 一文, 概括出
2013 年第 3 期
No. 3 2013
华文教学与研究 TCSOL Studies
总第 51 期
Sum No. 51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
— ——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论文集》 序
周小兵
(中 山 大 学 国 际 汉 语 学 院 , 广 东 , 广 州 510275)
[中 图 分 类 号 ] H195; H44
对:
” 。 2) 部 分 或 全 部 意 译 ,
如 “知己知彼:
”。
3) 用越语表达汉语成语意义, 如 “打草
惊蛇 :
”
生:
”。
再如 《汉、 越语概数表示法对比研究》
(阮琼庄) 一文, 考察了现代汉语表示概数的
句 子 1900 多 个 , 语 料 来 源 于 多 部 作 品 和 语 料
6
分, 包括汉越词、 亲属称谓、 成语、 动词、 数词、 叹词、 “请求” 言语行为的词汇表达 等方面的研究。 语法对比部分, 包括汉越疑 问代词、 系动词、 否定词、 频度副词、 同位 语、 介词短语、 定语与定语标志、 歧义句 等。
文章绝大部分是探讨现代越语和现代汉语 的对比, 主要是基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目 标。 此外, 还有一些文章, 或研究中古汉越语 产生的年代, 或考察汉语、 越南语某些语言点 的翻译问题。
《 汉 语 “ 什 么 ” 和 越 南 语 “ gì” 的 对 比 分 析》 (阮氏香江) 对北大语料库中含有 “什 么 ” 的 780 条 实 例 进 行 分 析 统 计 , 见 图 1。 从 南高、 阮公欢、 武重凤等作品和登载于 《年轻 电 子 报 》 上 的 一 些 短 篇 小 说 中 找 出 含 “gì” 的 例子 324 条, 对其中含 “gì” 的用法进行分类、 统计结果图示见图 2。
8
2) 时序规则, 先发生的在前, 后发生的
在后。 如:
(7)
(V-路线-目标)
词译: 他 走 顺着 门家
篱笆 向 边
义译: 他顺着篱笆向家门口走去。 (路
线-目标-V) 3) 施受规则: 越南语介词短语一般都在
谓语后面; 但表施事的介词短语一般在谓语前 面:
(8)
(施事-
受事)
词译: 他 被 暴徒 打 断 腿 义译: 他被暴徒把腿打断了。
方面, 汉语数词可重叠连用表概数, 越南语不
行; 汉语 “九”、 “十” 不能连用, 越南语可
以; 汉语 “十”、 “十五” 不连用, 越南语可
以构成 “
” 的表达形式。 3) 越
南语一些数词有变体, 如 “ (二),
(五),
(十)” 等经常用来表示概数, 汉
语没有这种表达形式。
《汉越疑问代词任指用法对比》 (何黎金
前两例是因为学习者对汉越词的误解而出
现的。 例 (1) 是因为对 “规模” 词性的误解,
涉 及 词 的 语 法 性 质 。 汉 越 词 “qui mo赞 ” 可 以 是 名词, 也可以是形容词 (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现代汉语的 “规模” 只能是名词。 (参见阮福 禄 《再谈汉越词与汉语词的词义对比》) ②
库: 《阿 Q 正传》, 《骆驼祥子》, 《围城》,
《张爱玲典藏全集— ——1943 年作品》, 《丰乳肥
臀》, 《黄金时代》, 《中 外 经 贸 信 息 》 (2006
年第 18、 19、 20、 21、 22 期 ), 北 京 大 学 语 料
库等。 涵盖现代、 当代, 体裁多样。
可以说, 正是有了充足的语料, 本书的研
越南语介词短语同时出现的一些规则。 1) 包
容规则, 语义大的单位在前, 语义小的在
后:
(6)
词译: 爸爸 你 有 说 是 他 战 斗 在 战 场 哪 在 越 南 不?
义译: 你爸爸有没有说他在越南 (在) 哪 个战场战斗?
表层看, 越语、 汉语介词短语位置相 反; 但深层语义结构相似, 即语义范围小、 跟动词语义关系更密切的介词结构更靠近 动词。
5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 年第 3 期
能通过适当的讲解、 练习, 让成年学习者明白 汉语、 越南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如上述 汉语、 越南语的区别和相关规则, 就可以减少 偏误, 提高学习效益。 当然, 这类对比, 对中 国人学习越南语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 汉语、 越南语的对比研究, 价值 远远超出语言教学。 应该说, 汉越两种语言 的系统对比, 对汉语、 越南语的互译, 对词 典的编撰, 对两种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 究 (包括发展中的语言接触和影响), 都有重 要价值。
英) 一文, 通过细致对比, 概括出一些区别。
如: 1) 疑问代词表示周遍性任指的句式, 汉
语用副词 “都”、 “也” 跟疑问代词呼应; 越
南语只用一个副词
(也)。 2) 两种语言疑
问代词的周遍性任指都有两种否定形式, 汉语
经常用 a 式 ([疑代 + 都/也 + 不/没 + 谓
语]), 而越南语几乎只用 b 式, 即把否定副
7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 年第 3 期
越南语很少这类职务称谓。
《汉、 越语概数表示法对比研究》 (阮琼
庄) 一文, 通过对比和统计, 概括出相关规
则: 1) 概数表示法汉语有 4 类 : 单 个 数 词 ,